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的帕金森病病情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1
作者 桑雪莲 翟志远 +5 位作者 郝思佳 陈成 卢军 王国庆 曹向阳 郑金龙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717-724,共8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和帕金森病(PD)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构建预测PD病情严重程度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和帕金森病(PD)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构建预测PD病情严重程度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原发性PD患者164例为PD组,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161例为对照组。PD组依据霍亚(H-Y)分期分为早期组和中晚期组。收集入选对象的基本人口学资料、血常规及血脂水平,计算出NHR、MHR。比较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明确PD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评估PD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PD病情严重程度的列线图模型。结果PD组NH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中晚期组NHR、MHR明显高于PD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HR、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评分、病程是PD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构建预测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8(95%CI:0.915~0.981,P<0.01),特异度为0.947,敏感度为0.843。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为χ^(2)=6.935(P>0.05),提示该列线图模型校准度良好。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高。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的临床效益良好。结论NHR、UPDRSⅢ评分、病程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霍亚分期 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部分 外周炎症 列线图
下载PDF
新加附子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章林 杜少辉 +1 位作者 杨珣 杨嘉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观察杜少辉教授经验方新加附子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新加附子汤加减进行治... 【目的】观察杜少辉教授经验方新加附子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新加附子汤加减进行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12周后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部分(UPDRS-Ⅲ)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和12周后,治疗组的PD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ESS评分和UPDRS-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UPDRS-Ⅲ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同期比较,治疗组在提高PDSS评分和降低ESS评分、UPDRS-Ⅲ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新加附子汤治疗帕金森病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和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新加附子汤 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 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部分(updrs-) 杜少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