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强化信贷资金宏观管理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 1
-
-
作者
宋清华
-
机构
中南财经大学金融系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27-29,共3页
-
文摘
一、资金借贷制:我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我国过去实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不管是“统存统贷”还是“差额包干”和“实贷实存”,实质上都是“资金供给制”。“统存统贷”是典型的资金供给制,从“差额包干”到“实贷实存”,虽然逐渐采取了“资金借贷制”的形式,但其实质仍然属于资金供给制,信贷资金“大锅饭”没有彻底打破,企业吃专业银行的“大锅饭”,专业银行吃中央银行的“大锅饭”,中央银行吃货币发行的“大锅饭”。这种“资金供给制”的特点是:(1)惰性机制。
-
关键词
实贷实存
中央银行
宏观管理
借贷双方
统存统贷
贷款限额
货币发行
全面风险管理
资产风险
资金借贷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浅议预防银行贷款风险的途径
- 2
-
-
作者
何显海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施甸县支行
-
出处
《时代金融》
1994年第5期16-16,3,共2页
-
文摘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专业银行信贷资金实行统存统贷,盈亏由国家承担,加之时有行政干预现象,银行的信贷自主权不够落实,造成了重贷轻还、重放轻管的弊端,以至非正常贷款,尤其是"一逾两呆"贷款增多,信贷潜在风险程度逐年加深。在一些地方,不仅企业亏损挂帐长期转嫁由银行垫支,企业库存商品帐实不符虚占银行资金,而且还把扭亏增盈寄希望于银行对原有贷款的停息挂帐。长此下去,势必严重影响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进程,加大银行信贷风险和经营难度。因此,我认为:应采用以下途径积极预防银行贷款风险。
-
关键词
银行贷款
银行信贷风险
银行信贷资金
银行资金
贷款担保
统存统贷
企业亏损
库存商品
经营难度
贷款证
-
分类号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构建市场信贷资金管理机制的探讨
- 3
-
-
作者
尧良玉
熊建国
杨发根
-
机构
黎川县人民银行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2期86-,共1页
-
文摘
建国以来,我国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随着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几经改革,先后经历了'统存统贷''差额包干''实贷实存'的三个阶段,一九八九年起在'实贷实存'的基础上把资金与规模分开,实行了'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在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上起到'硬约束'作用,但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要求.一是,信贷规模分配缺乏合理性和灵活性;二是,'实贷实存'多次造成金融秩序混乱;三是,在现行体制下,容易造成宏观失控.
-
关键词
实贷实存
中央银行
宏观调控职能
有计划商品经济
统存统贷
宏观失控
商业银行存款
利率上限
货币政策
固定资产贷款
-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抑“纵”扬“横”扩大省、地人民银行再贷款权限
- 4
-
-
作者
苏杭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
-
出处
《西南金融》
1986年第S1期24-28,共5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七五”计划建议中提出,要把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从直接控制为主,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和层层下达指标的办法,转到主要运用经济的办法,法律的办法,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这样一种以间接为主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轨道上来。按照这一要求,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也要由宜接控制逐步向间接控制转化。
-
关键词
人民银行
信贷计划
中央银行
经济运行机制
实贷实存
借差行
联行汇差资金
间接控制
“七五”计划
统存统贷
-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的几个问题
- 5
-
-
作者
李益天
熊清和
-
机构
人民银行荆州地区分行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15,共3页
-
文摘
当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几经改革,经历了“统存统贷”、“差额包干”、“实贷实存”三个发展阶段。从1985年开始实行的“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管理办法,与“统存统贷”和“差额包干”的办法相比较,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对于打破信贷资金供给制的格局,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转换时期,新旧体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现象。
-
关键词
实贷实存
人民银行
统存统贷
银行承兑
贷款人
资金营运
汇划
相互融通
中央银行
流动资金贷款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 6
-
-
作者
周景龙
-
机构
农业银行河南省博爱县支行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7-20,共4页
-
文摘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当今中国的大趋势。随着这一目标的确立,我国的所有企业将逐步走向市场,到商品经济的惊涛骇浪中搏击。作为经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的农业银行或迟或早终究也会被推向市场。本文仅从信贷管理的角度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作浅显的探讨。
-
关键词
信贷管理
基层支行
资产负债管理
实贷实存
资金营运
贷款计划
负债比例
负债管理理论
金融体制
统存统贷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信贷差额包干办法的方向应该肯定
- 7
-
-
作者
刘竟成
-
机构
省人民银行
-
出处
《浙江金融》
1983年第Z1期43-45,36,共4页
-
文摘
信贷差额包干办法,从试点到全面推行将近四年了。在这个过程中,人民银行内部和银行外部,对这个办法始终存在不同的看法。这里所指的不同看法,不是指对办法的某些具体内容和做法的意见,而是指在根本上对这个办法是持肯定的看法还是否定的看法。许多同志对这个办法从基本方面加以肯定,同时认为还存在某些不完善的地方。
-
关键词
货币发行
资金需要
统存统贷
现金管理
行长会议
执行结果
借用资金
库存限额
客观实际情况
现代化建设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改革现行农业信贷计划管理的意见
- 8
-
-
作者
张玉国
王瑞军
-
出处
《海南金融》
1994年第2期46-46,共1页
-
文摘
为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八十年代农业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先后两次改革,由过去长期实行的“统存统贷”资金供给旧体制转变为分灶吃饭、自求平衡,这是历史的进步。党的十四大宣布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已显得不相适应了。为此,
-
关键词
农业信贷
统存统贷
体制转变
计划管理
政策性业务
八十年代
信贷计划
备付金
存差行
贷款计划
-
分类号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银行贷款质量下降的成因及对策
- 9
-
-
作者
吴松
-
出处
《海南金融》
1994年第12期42-43,共2页
-
文摘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商品经济,贷款质量始终是银行信贷管理的中心课题。但长期以来,贷款质量无法优化,逾期、呆帐贷款与年上升,严重地困扰着金融机制的正常运行。本文试就影响贷款质量的成因及提高贷款质量的对策,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影响贷款质量的因素 1、信贷体制因素。过去,我们的信贷体制一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指令性体制,政企不分,不能自主经营,缺乏压力和活力。
-
关键词
贷款质量
信贷体制
贷款证
金融机制
企业贷款
固定资产贷款
贷前调查
流动资金贷款
统存统贷
担保贷款
-
分类号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论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的宏观控制
- 10
-
-
作者
田益民
-
出处
《财贸研究》
1986年第4期31-35,共5页
-
文摘
一、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直接控制体系已开始趋于瓦解我国过去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各级行政机构,层层下达指令性实物计划指标来组织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在资金管理上则表现为财政的统收统支和银行的统存统贷;在人力资源的分配上,实行全国范围的统分统配。以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为依托,形成了一整套行政命令式的、实物分配型的直接控制体系。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关键词
新旧体制交替
宏观控制
经济体制改革
实物分配
计划经济体制
统收统支
资金管理
统存统贷
行政机构
分统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左”的错误在银行工作方面的影响和表现
- 11
-
-
-
出处
《西南金融》
1981年第3期17-18,共2页
-
文摘
“左”的错误在银行工作方面的影响和表现,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1.在银行的性质问题上,单纯强调我国银行是国家机关的一面,忽视是经济组织的一面。因此,忽视按经济规律办事。
-
关键词
银行工作
“左”的错误
经济规律办事
基层银行
统存统贷
信贷管理
“一大二公”
利率低
社会主义生产
信贷计划
-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关于开放沙市金融市场的几点意见
- 12
-
-
作者
黄伟如
-
出处
《武汉金融》
1985年第11期6-7,共2页
-
文摘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银行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骨干的金融体系,银行从作为隶属于财政的出纳机构初步转变为具有调节国民经济功能的“调节器”;银行贷款从统存统贷的“大锅饭”体制变为多存可以多贷的具有一定活力的管理体制。这一系列改革,对于充分发挥银行的经济杠杆作用,搞活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但是,总的说来。
-
关键词
金融体制
银行体制
银行贷款
中央银行
经济杠杆作用
统存统贷
沙市市
经济改革
银行信用
信用形式
-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市场经济与金融改革
- 13
-
-
作者
林兴根
-
机构
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
-
出处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3-14,共2页
-
文摘
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金融的基础在于经济,并为发展经济服务。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主要表现在: 1.初步建立了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改革了统存统贷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划分了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资金,实行贷款限额管理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管理相结合的信贷调控办法,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运用了利率、汇率、再贷款、再贴现等经济手段,对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初步适应了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
-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贷款限额
人民银行
信贷调控
再贴现
存款准备金制度
统存统贷
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模式
经济宏观调控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八年金融体制改革的反思
- 14
-
-
作者
王玉霞
-
机构
武汉市工商银行武昌区办
-
出处
《浙江金融》
1987年第5期13-15,12,共4页
-
文摘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从1979年开始起步,至今已八年有余了。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对前一段的改革作一番认真的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应该承认,八年来,金融体制改革有了一定进展,“二元”金融体制代替了过去“一元”制的中国人民银行体制;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从“统存统贷”过渡到了“
-
关键词
金融体制
统存统贷
资金市场
宏观金融
实贷实存
金融业务
中央银行
存款准备金制度
微观金融
工商银行
-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金融改革中的几个财会问题
- 15
-
-
作者
顾树桢
-
出处
《新会计》
1988年第1期2-4,共3页
-
文摘
解放前,上海曾经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1935年全国有164家银行,有58家的总行设在上海,在上海银行公会会员银行中,有80%总行设在上海。这些银行还多是全国性的大银行。据1946年6月统计,全国存款总额2,300亿元(不包括中、中、交、农四行),上海地区的存款就达1,000亿元。上海金融界聚集和分配的资金占全国的43.5%,不仅支持了上海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全国经济起着重大的影响。解放后,对私营金融企业比较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对私改造基本完成后,金融业务集中于人民银行,使人民银行成为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发行中心。人民银行在业务上实行垂直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统存统贷,
-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存款总额
业务集中
金融体制
财会工作
统存统贷
结算中心
交通银行
对私改造
会计部门
-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