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领历史向善——方孝孺的正统论及其史学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向燕南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3,共5页
正统论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历史哲学,对于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正统论在南宋时,由于理学发展和民族关系紧张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趋向,更加强调对于历史的道德判断,而且在强调"尊王"的同时,还突出&... 正统论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历史哲学,对于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正统论在南宋时,由于理学发展和民族关系紧张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趋向,更加强调对于历史的道德判断,而且在强调"尊王"的同时,还突出"攘夷"的内容。方孝孺的正统论是宋元以后最有影响的正统理论,其理论渊于浙东金华学派的"尊本明统"的正统说,其特点是极力突出历史道德判断的意义,即有意超越一时的已成事实之是非,以一相对恒常的道德标准裁量历史,引领历史向善的方向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方孝孺也有一定调和道德判断与事实判断间矛盾的考量,提出所谓"变统"的理论。方孝孺的观点对以后的历史理论与史学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孝孺 统论 “变”论 历史哲学 中国古代史学 历史道德判断
下载PDF
儒家道统论中的“驯政”思想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3-40,共8页
儒家道统经历了自尧舜禹汤至程朱理学乃至当代新儒学的传承轨迹,以圣圣相传之"允执厥中"理念为精髓。其中蕴含着道统尊于政统、道统构建政统、道统校正政统等以道统驯服政统、进而限制君主权力的"驯政"主张。儒家... 儒家道统经历了自尧舜禹汤至程朱理学乃至当代新儒学的传承轨迹,以圣圣相传之"允执厥中"理念为精髓。其中蕴含着道统尊于政统、道统构建政统、道统校正政统等以道统驯服政统、进而限制君主权力的"驯政"主张。儒家知识分子通过主张天道信仰理论、君臣道义关系、经筵日讲制度、君臣共治政制和天子须守礼法等方式,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实践对君主权力的制约和驯服。儒家道统论中的"驯政"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法哲学"安身立命"之本,也可以成为当代中国法哲学"返本开新"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道统论 驯政 中国传法哲学
下载PDF
现代系统论对普遍联系原则的确认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陶军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6-28,共3页
正确认识现代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理论界从科学和哲学思想史的角度揭示其内在联系尚不充分,由此导致“等同”、“拔高”和“眨低”等倾向。本文考察了普遍联系原则在现代系统论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的科学价值,逻辑地历史地再现了以... 正确认识现代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理论界从科学和哲学思想史的角度揭示其内在联系尚不充分,由此导致“等同”、“拔高”和“眨低”等倾向。本文考察了普遍联系原则在现代系统论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的科学价值,逻辑地历史地再现了以“相互作用”为中介,普遍联系原则与系统论、哲学与科学交叉渗透、互促互补的思维图景。科学的系统观使普遍联系学说得到具体科学的确证、丰富和具体化,突现出辩证法的系统整体观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升华出新的“范畴群”准备了条件。本文还剖析了旨在用系统论贬低乃至取代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本体化”论的失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联系 现代系 联系 唯物辩证 思想 统论 “相互作用” 辩证法 人类活动系 开放系
下载PDF
对上山下乡运动复杂成因的系统论说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久梅 《龙江党史》 1999年第2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上山下乡运动 知识青年 毛泽东 社会主义 青年学生 决策机制 农村 红卫兵 思想革命化 统论
下载PDF
系统论与集合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维岳 《系统科学学报》 1996年第1期49-52,共4页
集合论的观点和方法渗透在现代数学的各个分支以及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之中,也是目前对系统进行数学描述的主要工具。但是系统论与集合论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认识这点对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推进系统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统论 集合论方法 组织化 集合的元素 方法论原理 个体化 纯理性 公理集合论 概括原则 分解
下载PDF
用系统论的观点看我国当前的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兆华 《系统科学学报》 1996年第2期52-55,共4页
本文从系统论原理出发,阐述了当前我国社会改革的本质,分析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某些不正常社会现象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把改革继续推向深入,使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的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社会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改革 社会结构的变革 总体方案 统论 经济体制改革 主要矛盾 的结构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论《晋承汉统论》所见习凿齿正统史观的双重维度
7
作者 曹林 《荆楚学刊》 2014年第6期56-59,共4页
习凿齿临终上疏东晋孝武帝《晋承汉统论》,集中阐释了他一生所系之"越魏代汉"的正统主张,然而《晋承汉统论》除了从正统理论出发对晋的权力合法性进行辩护之外,还流露出强权政治理念制导下非礼则勿尊的性格。这说明在东晋末... 习凿齿临终上疏东晋孝武帝《晋承汉统论》,集中阐释了他一生所系之"越魏代汉"的正统主张,然而《晋承汉统论》除了从正统理论出发对晋的权力合法性进行辩护之外,还流露出强权政治理念制导下非礼则勿尊的性格。这说明在东晋末年政局板荡的过程中,单一的天命史观和正统史观已无法解释纷杂多态的时局变化和朝代兴替,而中古史学的淑世功能正是在这种需求的扩张中变得更加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凿齿 《晋承汉统论 统论 史学观念
下载PDF
正统论的演变及其价值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传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4-98,共5页
历来众多史家讨论正统论渊源时,往往着眼于"大一统"、"天命论"两大理论源头,而没有看到正统之论实肇始于中国几千年来基于血缘关系而所形成的宗法礼制,由这种制度而逐渐派生出的一种观念,即"正统论"。其... 历来众多史家讨论正统论渊源时,往往着眼于"大一统"、"天命论"两大理论源头,而没有看到正统之论实肇始于中国几千年来基于血缘关系而所形成的宗法礼制,由这种制度而逐渐派生出的一种观念,即"正统论"。其次,对于这一敏感话题历来史家从各自所处的时代及立场出发,自立标准,曲为己辨,似乎致使正统标准陷入"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的分散状态。然而,在历代正统争论问题上,虽存在着抑扬由己,褒贬任情的情况,但若从宏观上考察,仍然存在着大家普遍接受和采用的三个论定标准:"礼仁文化正统,中原地理一统及五德终始说。"再者,由于历代史家对正统问题争论不休,讨论时皆持私己之偏辞,非能有大公之通论。故而致使史家屈从于既成的历史事实,以历史的结果作为价值的依归,必然会形成"存在就是合理"、"胜者王候败者贼"的理论偏颇,史学沦落为只会随风飘摆,为强权势力涂脂抹粉的婢女,故而有的史家主张"去统"。反对者认为正统观作为一种深层的历史观已根植于史家的历史思维之中,绝非不足论之事,并将"去统者"斥为"殊为无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论 五德终始
下载PDF
让科学评价永葆公正─—读《科学价值系统论》
9
作者 鲁品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38-139,共2页
让科学评价永葆公正─—读《科学价值系统论》鲁品越科学的本性是客观公正,科学评价必须永葆公正!这是正直的科学家们异口同声的呼唤,也是今日中国科学发展之必需。科学活动中的公正是什么?当今国内外的科学活动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弊... 让科学评价永葆公正─—读《科学价值系统论》鲁品越科学的本性是客观公正,科学评价必须永葆公正!这是正直的科学家们异口同声的呼唤,也是今日中国科学发展之必需。科学活动中的公正是什么?当今国内外的科学活动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弊端?其发生原因与机制如何?应当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评价 科学价值 科学交流系 科学工作者 统论 科学规范 科学奖励系 科学社会学 科学家 科学活动
下载PDF
储蓄挤兑系统论纲
10
作者 张立宏 《征信》 1995年第2期23-25,共3页
到1994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1518.8亿元,比改革之初的1978年210.6亿元净增2万余亿元.15年年均增速达35.6%如此短的时间取得这么大的储蓄业绩,可归结于储蓄服务的深化与民众收入的剧增.但业内人士亦深知,我国储蓄发展并非一... 到1994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1518.8亿元,比改革之初的1978年210.6亿元净增2万余亿元.15年年均增速达35.6%如此短的时间取得这么大的储蓄业绩,可归结于储蓄服务的深化与民众收入的剧增.但业内人士亦深知,我国储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1988年至1993年短短6年时间,就经历了两次储蓄挤兑,资金紧缺,支付困难,企业也因此告贷无门,身受其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存款余额 存款人利益 存款保险 金融机构 通货膨胀 统论 证券市场 人民币 专业银行 储蓄本
下载PDF
灰色系统论在湖泊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丽萍 《环境科学导刊》 1995年第1期32-33,共2页
灰色系统论在湖泊水质预测中的应用刘丽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1前言在湖泊水质预测中采用回归统计模型、输入输出模型、富营养化预测模型等传统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对数据资料的完备性、数据分布的规律性等有较高的要求,计... 灰色系统论在湖泊水质预测中的应用刘丽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1前言在湖泊水质预测中采用回归统计模型、输入输出模型、富营养化预测模型等传统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对数据资料的完备性、数据分布的规律性等有较高的要求,计算工作量大,且模型精度不一定高。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质 灰色系理论 水质预测模型 模型精度 灰色预测模型 环境科学研究所 统论 预测与决策 原始数据列 预测结果
下载PDF
方回的诗统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成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方回建构了以一祖三宗为主干、上溯《诗经》风雅传统并与汉魏晋南北朝相接的诗统论,并从其所建构的道统论中汲取了建构诗统论的方法。它的哲学基础是文以载道,特点是融创作论、批评论与作家论于一体,注重文学史内部发展的规律,诗学批评... 方回建构了以一祖三宗为主干、上溯《诗经》风雅传统并与汉魏晋南北朝相接的诗统论,并从其所建构的道统论中汲取了建构诗统论的方法。它的哲学基础是文以载道,特点是融创作论、批评论与作家论于一体,注重文学史内部发展的规律,诗学批评的标准是诗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回 统论 传承史
下载PDF
行动论、系统论和功能论──读帕森斯《社会系统》 被引量:16
13
作者 于海 《社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社会系 帕森斯 行动者 功能论 社会行动理论 统论 社会结构 社会学理论 韦伯 行动系
下载PDF
从《晋承汉统论》看习凿齿的正统史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海旺 《甘肃理论学刊》 2006年第4期97-100,共4页
东晋中期史学家习凿齿著《汉晋春秋》,将后汉、三国、西晋三百年史事勒成一书,于三国以蜀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认为晋越魏而继汉。在临终前又作《晋承汉统论》上疏晋帝,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晋承汉统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封建正统史观。
关键词 习凿齿 史观 《晋承汉统论
下载PDF
从系统论谈《辞海》的参见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乐嘉民 《辞书研究》 CSSCI 1999年第6期33-45,共13页
关键词 《辞海》 词语 要素 右房室瓣 支墩坝 相关条目 工程 统论 对称关系 三尖瓣
下载PDF
“文革”初期的血统论之争
16
作者 郭文亮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4-37,共4页
“文革”初期的血统论之争郭文亮血统论原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世袭等级制度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袭等级制度早已寿终正寝,但血统论的反动影响却并没有因此绝迹。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年代,这种反动的血统论又以... “文革”初期的血统论之争郭文亮血统论原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世袭等级制度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袭等级制度早已寿终正寝,但血统论的反动影响却并没有因此绝迹。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年代,这种反动的血统论又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一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论 周恩来 家庭影响 对联 文革 毛泽东思想 社会影响 红卫兵 走资派 黑五类
下载PDF
道统的重建——二程“道统论”的政治自觉及其限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敦鹏 王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7,158,共5页
二程接续儒家道统,以批判佛老、复兴儒学为己任,提出"天理即道",并以自身的政治、学术实践抵御和限制君权对道义的戕害。但二程对道统议题的理解有其局限和不足,在现实政治中,他们的道统理想无法真正实现对政统的超越和支配,... 二程接续儒家道统,以批判佛老、复兴儒学为己任,提出"天理即道",并以自身的政治、学术实践抵御和限制君权对道义的戕害。但二程对道统议题的理解有其局限和不足,在现实政治中,他们的道统理想无法真正实现对政统的超越和支配,只能成为在思想领域指引着实践政治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限度
下载PDF
协同与否定:系统论与矛盾论的根本区别及其联系──孙凯飞先生“系统整体协同运动规律与辩证法原有规律的关系论”献疑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宝信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67-72,共6页
关键词 矛盾论 辩证法 协同运动 整体 普遍联系 统论 根本特征 关系论 对立面的 根本区别
下载PDF
试从系统论看汉大赋的兴盛和消亡
19
作者 谢明仁 《文艺研究》 1987年第1期142-143,共2页
一、立论的出发点。汉赋,是中国广义散文史上最早的、特有的纯文学样式,而汉大赋又是汉赋的典型。到东汉末年,基本上在文苑上销声匿迹了。其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汉大赋由于是“润色鸿业,粉饰太平”的庙堂文学,没有反映时代的精神和社... 一、立论的出发点。汉赋,是中国广义散文史上最早的、特有的纯文学样式,而汉大赋又是汉赋的典型。到东汉末年,基本上在文苑上销声匿迹了。其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汉大赋由于是“润色鸿业,粉饰太平”的庙堂文学,没有反映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现实,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大赋 意识形态 网络结构 统论 欣赏者 创作热情 表现手法 文学样式 唐诗繁荣 儒家思想
下载PDF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毛泽东“以弱制强”的军事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之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58-62,共5页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毛泽东“以弱制强”的军事思想李之棠毛泽东几十年戎马倥偬,指挥千军万马,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造就了毛泽东,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最成功的军事战略家。关于他的兵法与军事思想,已有许多研究和评论。但往...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毛泽东“以弱制强”的军事思想李之棠毛泽东几十年戎马倥偬,指挥千军万马,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造就了毛泽东,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最成功的军事战略家。关于他的兵法与军事思想,已有许多研究和评论。但往往解释为一些孤立的计策与谋略。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动态系 边界效应 军事思想 平衡点 统论 战略思想 开放系 战略决策 作战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