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与临床 被引量:2
1
作者 曾效力 陈卫国 樊长姝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3-566,共4页
关键词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LICHTENSTEIN 肿瘤病变 临床 影像 单腔骨囊肿 ABC 基础病变
下载PDF
儿童骨母细胞瘤伴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建平 冯林春 鹿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骨母细胞瘤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儿童 骨骼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C_(4~5)巨大骨母细胞瘤伴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健 池永龙 +1 位作者 季卫平 李浩 《中医正骨》 2004年第2期8-8,共1页
关键词 骨母细胞瘤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颈椎原发性肿瘤 颈椎肿瘤
下载PDF
原发性与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CT表现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为岗 曾辉 屈辉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评价CT对诊断与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与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征象,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9例患者中骨皮质缺损征象出现率(67%)高于“液一液平面”出... 目的 评价CT对诊断与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与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征象,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9例患者中骨皮质缺损征象出现率(67%)高于“液一液平面”出现率(44%)。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嵴明显粗大,可构成分房。9例病灶内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强化明显。结论CT检查有助于动脉瘤样骨囊肿早期定性诊断,并有助于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发性 CT表现 回顾性分析 骨皮质缺损 CT征象 病理证实 文献复习 组织密度 定性诊断 CT检查 出现率 病灶内 鉴别
下载PDF
联合入路颈_(4-5)巨大骨细胞瘤伴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切除1例
5
作者 周健 池永龙 +1 位作者 季卫平 李浩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5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联合入路 颈4-5巨大骨细胞瘤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肿瘤切除术 合并症
下载PDF
儿童眼眶嗜酸性肉芽肿合并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6
作者 蔡湘怡 方进 +2 位作者 邓达标 李红林 周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88-1188,共1页
患儿男,2岁,因发现右眼肿物1个月、渐进性增大8天入院。查体:右侧眼眶外侧壁扪及一肿块,质软,边缘光滑。CT平扫:右侧额颞部占位、破坏邻近额骨及右侧眼眶外侧壁。MRI:右侧眼眶外侧壁膨胀性分叶状肿块,大小4.61cm×3.22cm×3.... 患儿男,2岁,因发现右眼肿物1个月、渐进性增大8天入院。查体:右侧眼眶外侧壁扪及一肿块,质软,边缘光滑。CT平扫:右侧额颞部占位、破坏邻近额骨及右侧眼眶外侧壁。MRI:右侧眼眶外侧壁膨胀性分叶状肿块,大小4.61cm×3.22cm×3.61cm,周围见低信号环,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多房囊实性混杂信号,囊内可见液-液平面(图1A、1B),增强扫描示囊壁和实性部分强化,囊内容物未见强化(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海龙 孟庆瑞 徐晓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60-61,共2页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Secondary aneurysmal bone cyst, SABC)是在原有骨病的基础上的一种继发性病理改变,这种继发性病理改变可见于多种骨原发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充分认识这种并存的病理状况,有利于在诊断上和治疗上将继发性与原...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Secondary aneurysmal bone cyst, SABC)是在原有骨病的基础上的一种继发性病理改变,这种继发性病理改变可见于多种骨原发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充分认识这种并存的病理状况,有利于在诊断上和治疗上将继发性与原发性的动脉瘤样骨囊肿(Primery aneurysmal bone cyst, PABC)加以区别对待,从而有效地避免由于错误地诊断可能导致临床对治疗方法的错误选择和治疗不足,使手术后复发率增高.总结1997年10月至2009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SABC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回顾性分析该种病变的影像学,结合文献复习,以达到提高认识和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影像学 骨原发性肿瘤 肿瘤病变 病理改变 治疗不足 2009年 术后复发率
下载PDF
C7骨母细胞瘤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5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报道2019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一例C7骨母细胞瘤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资料、影像及病理表现。结果:患者因颈背部疼痛一周余至我院就诊,颈椎CT提示C7...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报道2019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一例C7骨母细胞瘤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资料、影像及病理表现。结果:患者因颈背部疼痛一周余至我院就诊,颈椎CT提示C7椎弓及棘突病变,病灶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局部骨皮质变薄,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颈椎MRI检查提示颈椎C7椎弓及棘突占位。穿刺病理示:考虑骨母细胞瘤,伴出血及囊肿变。术后病理:镜下局部区域见幼稚骨样组织形成,骨母细胞无明显异形性,另见出血及囊壁样组织形成,囊壁见多核巨细胞,肉芽疤痕样组织增生,增生细胞无明显异形性,未见浸润性病变,病理诊断:骨母细胞瘤伴出血囊变及继发性肉芽组织增生。结论:骨母细胞瘤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肿瘤,应用CT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及其真实的大小,MRI不仅可以明确骨和软组织受侵犯的范围,还可以识别病变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母细胞瘤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下载PDF
颅骨侵袭性成骨细胞瘤伴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郑雷 史浩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93-1293,共1页
患者男,16岁。3年前不慎伤及头部,当时尢昏迷及皮肤裂伤,肿痛消失后伤处可触及肿块。1年前肿块开始增大,伴明显疼痛、发热等不适。体检:顶部偏后侧有一约7cm×5cm大小的外突肿物,质韧,压痛;颅神经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 患者男,16岁。3年前不慎伤及头部,当时尢昏迷及皮肤裂伤,肿痛消失后伤处可触及肿块。1年前肿块开始增大,伴明显疼痛、发热等不适。体检:顶部偏后侧有一约7cm×5cm大小的外突肿物,质韧,压痛;颅神经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成骨细胞瘤 侵袭性 颅骨 实验室检查 皮肤裂伤 肿痛消 颅神经
原文传递
多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后多中心性骨巨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静 樊根涛 +1 位作者 周光新 刘蕾蕾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9-1152,共4页
多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ABC,为骨的良性病变,具有侵袭性强的特点,多为异时性多发,单发性ABC偏好女性患者,而多发性ABC在男性患者中相对多见[1]。多中心性骨巨细胞瘤(multicentric giant cell... 多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ABC,为骨的良性病变,具有侵袭性强的特点,多为异时性多发,单发性ABC偏好女性患者,而多发性ABC在男性患者中相对多见[1]。多中心性骨巨细胞瘤(multicentric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CGCT)则是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的罕见类型,是一种富含巨细胞的良性骨病变,较单发性GCT的发病年龄更小,多见于膝关节周围[2-3]。多发性ABC和MCGCT的发病率极低,而单个体多发性ABC后继发MCGCT的案例此前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多发性ABC后继发MCGCT患者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骨囊肿(ABC) 发性 骨巨细胞瘤(GCT) 多中心性
下载PDF
多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明华 唐培兰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4期372-373,共2页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是好发于20岁以下青少年的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瘤样改变,病灶多为单发,多发者罕见。近期我们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动脉瘤骨囊肿 发性 改变 原因不明 青少年 20岁
下载PDF
枢椎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报告
12
作者 王大林 曾逸文 王黎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9-160,I0002,共3页
患者女,30岁。于2008年6月因“颈部不适6个月加重3个月”来我院就诊。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不适,在当地医院按“落枕”行理疗,无明显好转。3个月前颈部酸胀不适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低热、寒战、盗汗,否认外伤史。
关键词 动脉瘤骨囊肿 骨巨细胞瘤 颈部不适 枢椎 “落枕” 外伤史 就诊
下载PDF
颌面蔓状血管瘤继发上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13
作者 孙传政 陈福进 +1 位作者 云径平 李秋梨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4期245-246,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右面部肿胀三年入院。起始表现为右颊部无痛性肿胀。当地医院经CT及双颈外动脉造形检查诊断为血管瘤,行“右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术后颊部肿瘤基本消失;两年后,右眶下渐隆起,始为较组织肿瘤,渐变成质...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右面部肿胀三年入院。起始表现为右颊部无痛性肿胀。当地医院经CT及双颈外动脉造形检查诊断为血管瘤,行“右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术后颊部肿瘤基本消失;两年后,右眶下渐隆起,始为较组织肿瘤,渐变成质软和质硬混合性肿瘤,轻度疼痛,右眼抬高并出现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颊部 动脉瘤骨囊肿 颈外动脉 蔓状血管瘤 肿胀 颌面 上颌骨 诊断
下载PDF
儿童坐骨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14
作者 唐海军 肖增明 刘云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256-256,共1页
患儿,女,9岁,因“左臀部疼痛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5年12月8日步行入院。患儿1年前出现左侧臀部疼痛,夜间显著,当时未予重视。近1个月来疼痛明显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行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骨巨细胞瘤。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动脉瘤骨囊肿 坐骨肿瘤
下载PDF
原发与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X线表现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盛业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7期990-99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与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X线特征表现。方法选择患者80例,原发性和继发性各40例,根据病理分型统计两组X线表现类型及X线特征样改变。结果原发组X线表现类型中偏心型比例为82.5%,显著多于继发组的30.0%(P〈0.05),髓... 目的探讨原发与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X线特征表现。方法选择患者80例,原发性和继发性各40例,根据病理分型统计两组X线表现类型及X线特征样改变。结果原发组X线表现类型中偏心型比例为82.5%,显著多于继发组的30.0%(P〈0.05),髓内型比例为12.5%,皮质型比例为5.0%,显著少于继发组的32.5%和37.5%(P〈0.05)。原发组存在吹气球样、皂泡样及液一液平面的比例分别为82.5%、77.5%和72.5%,均显著高于继发组的12.5%、17.5%和7.5%(P〈0.05)。结论对于青年男性,X线表现为偏心型病变,并存在吹气球样、皂泡样或者液一液平面改变者,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 发性 动脉瘤骨囊肿 X线
下载PDF
小儿骨巨细胞瘤并发动脉瘤样骨囊肿伴病理性骨折1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微 王亚捷 +5 位作者 张扬 刘强 孙念念 张成军 潘诗农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759-760,共2页
病例 女,11岁,因左上臂骨肿瘤伴骨折10d入院.查体:左上肢较右上肢粗,肘关节活动受限,伸肘约135°,于指活动及血运正常,触痛阳性,表面皮肤正常,左手指活动及血运良好.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及凝血五项均在正常范围内.
关键词 巨细胞瘤 骨囊肿 动脉瘤 骨折 发性 放射摄影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巨大坐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17
作者 张安旗 李爱 《中医正骨》 2003年第4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巨大坐骨动脉瘤骨囊肿 发性 发性 硬膜外麻醉 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外伤合并股骨粗隆动脉瘤样骨囊肿鉴定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建旭 刘龙清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0-320,共1页
1 案例 某男,17岁。某年6月7日被他人踢倒致伤,伤后2h即就诊于某医院,查体:右髋部软组织肿胀,右腹股沟中点处及股骨粗隆部压痛明显,可扪及骨擦感和异常活动,右下肢纵向叩击痛(+),患肢外旋短缩,右髋关节活动障碍。X线片示... 1 案例 某男,17岁。某年6月7日被他人踢倒致伤,伤后2h即就诊于某医院,查体:右髋部软组织肿胀,右腹股沟中点处及股骨粗隆部压痛明显,可扪及骨擦感和异常活动,右下肢纵向叩击痛(+),患肢外旋短缩,右髋关节活动障碍。X线片示:右股骨粗隆间病理性骨折(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骨囊肿 动脉瘤 骨折 发性 外伤
下载PDF
多发性肋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军 王伟 +1 位作者 文锋 李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8-198,共1页
关键词 发性肋骨动脉瘤骨囊肿 诊断 外科治疗 复发
原文传递
跟骨软骨母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智长 董扬 曾炳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5期3239-3240,共2页
患者男,25岁,因“左踝疼痛渐加重半年”入院。查体发现局部肿胀、压痛。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显示左跟骨溶骨性病灶,边界清晰伴硬化,骨皮质轻度膨胀、变薄,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分隔,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图1~4)。MRI检查发现病灶... 患者男,25岁,因“左踝疼痛渐加重半年”入院。查体发现局部肿胀、压痛。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显示左跟骨溶骨性病灶,边界清晰伴硬化,骨皮质轻度膨胀、变薄,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分隔,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图1~4)。MRI检查发现病灶内多个液平,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考虑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或软骨母细胞瘤。患者行外侧入路病灶刮除植骨(人工陶瓷骨)。大体标本呈黄褐色、白色相间的结缔组织伴出血囊性变和骨性分隔碎片。镜下检查瘤组织由软骨母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成。肿瘤内可见钙化和出血。最终的病理诊断为软骨母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图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骨囊肿 软骨母细胞瘤 左跟骨 出血囊性变 软组织肿块 MRI检查 骨巨细胞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