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发性骨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诊断及与骨髓活检诊断效能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香 乔文礼 +3 位作者 宋建华 刘长存 韩磊 赵晋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516-2521,共6页
目的:分析继发性骨淋巴瘤的PET/CT影像特点,比较骨髓活检(bone marrow biopsy, BMB)及PET/CT诊断骨淋巴瘤各自的优势,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骨淋巴瘤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放化疗前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68例继发性骨淋巴瘤影像及骨髓... 目的:分析继发性骨淋巴瘤的PET/CT影像特点,比较骨髓活检(bone marrow biopsy, BMB)及PET/CT诊断骨淋巴瘤各自的优势,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骨淋巴瘤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放化疗前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68例继发性骨淋巴瘤影像及骨髓活检资料。所有病例均病理确诊为淋巴瘤。骨淋巴瘤病灶的诊断标准:BMB阳性或骨局灶性FDG代谢增高且治疗后代谢减低或消失。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不同分组的SUVmax及诊断效能差异。结果:PET/CT与BMB诊断灵敏度比较:68例中63例行BMB。PET/CT的总体诊断灵敏度及对非惰性淋巴瘤的诊断灵敏度高于BMB(P <0.05),而对惰性淋巴瘤,BMB灵敏度略高于PET/CT(P> 0.05)。PET/CT表现与BMB结果:根据PET/CT所见分为骨质破坏组(18例)和骨髓浸润组(50例),骨质破坏组的SUV max明显高于骨髓浸润组(P <0.01)。骨质破坏组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为主,PET/CT均阳性。骨髓浸润组PET/CT阳性41例,表现为局灶性增高、弥漫不均匀性增高和弥漫均匀性增高,弥漫均匀性增高组的SUV max明显低于其它两组。BMB阴性21例,其中骨质破坏组8例,局灶性骨髓浸润13例。病理类型与PET/CT表现:31例DLBCL、10例其它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及6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均PET/CT阳性;18例惰性淋巴瘤PET/CT仅11例阳性。DLBCL的SUV max明显高于惰性淋巴瘤(P <0.05)。结论:继发性骨淋巴瘤骨髓浸润多于骨质破坏。骨质破坏和局灶性骨髓浸润多见于侵袭性骨淋巴瘤,而弥漫性骨髓浸润更多见于惰性淋巴瘤。PET/CT对骨质破坏、局灶性骨髓浸润的诊断优于BMB,而BMB对弥漫性骨髓浸润的诊断优于PET/CT。联合BMB和PET/CT才能更准确地诊断骨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继发性骨淋巴瘤 髓活检 髓浸润 质破坏
下载PDF
继发性骨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登敏 林美福 +2 位作者 陈文新 陈彩龙 周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3-407,共5页
目的 探讨继发性骨淋巴瘤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的46例继发性骨淋巴瘤患者的PET/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骨髓穿刺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组,对两组显像相... 目的 探讨继发性骨淋巴瘤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的46例继发性骨淋巴瘤患者的PET/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骨髓穿刺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组,对两组显像相应穿刺部位(髂棘) SUV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同时绘制穿刺部位SUV诊断继发性骨淋巴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46例继发性骨淋巴瘤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0例;单发10例,多发18例,全身弥漫分布18例。46例患者骨质异常表现多样,其中,骨髓浸润型31例(67.40%)、混合型10例(21.74%)、硬化型3例(6.52%)、溶骨型2例(4.34%)。46例患者中肱骨或股骨受累32例(69.57%),均为骨髓浸润型表现。骨髓穿刺阳性组及阴性组SUV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t=4.036,P〈0.001,提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穿刺部位SUV诊断继发性骨淋巴瘤的ROC曲线结果显示SUV诊断界值为2.35,其诊断继发性骨淋巴瘤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3.3%和80.0%。结论 继发性骨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的特征性,在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对骨髓穿刺部位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继发性骨淋巴瘤
原文传递
继发性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附10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建明 段承详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7年第6期313-316,T037,共5页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为原发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淋巴肉瘤与网状细胞肉瘤 ,主要发生于淋巴结,也可发生于或转移到淋巴结外的任何器官,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侵犯骨骼是指骨病灶为全身病变的一部分,由骨外病灶经血行播散或邻近肿...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为原发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淋巴肉瘤与网状细胞肉瘤 ,主要发生于淋巴结,也可发生于或转移到淋巴结外的任何器官,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侵犯骨骼是指骨病灶为全身病变的一部分,由骨外病灶经血行播散或邻近肿大淋巴结直接侵犯所致,故又称为继发性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现将我院近年遇到的10例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 侵犯 病理 X线诊断
全文增补中
继发性骨恶性淋巴瘤X线分析
4
作者 庄春兰 陈彩芳 +2 位作者 刘舒平 孙佩贤 郭庆弟 《罕少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继发性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方法分析12例经淋巴结活检或骨髓像证实的继发性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结果。结果 12例中男9例,女3例,发病年龄8~60岁。从发病到发现骨破坏的时间为1个月~8年。X线发现多骨性病... 目的探讨继发性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方法分析12例经淋巴结活检或骨髓像证实的继发性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结果。结果 12例中男9例,女3例,发病年龄8~60岁。从发病到发现骨破坏的时间为1个月~8年。X线发现多骨性病变7例,单骨性病变5例。骨侵犯部位高低依次为腰椎、胸椎、骨盆、头颅、肋骨及胸骨。X线表现主要为多部位的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髓反应、病理性骨折等多形态的骨骼改变。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如出现持续骨痛及软组织肿块,均应常规作X线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恶性淋巴 X线表现 临床特点 髓像 质破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