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LHON患者mtDNA继发突变的筛查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小云 王燕 +3 位作者 黎仕强 肖学珊 张清炯 郭向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 分析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线粒体DNA 4个继发突变 位点与LHON发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突变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异源双链-单链构象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性和DNA测序方... 目的 分析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线粒体DNA 4个继发突变 位点与LHON发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突变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异源双链-单链构象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性和DNA测序方法,对137例LHON患者、60例不明原因球后视神经炎进行mtDNA3394C、9438A、13708A、4216C 4个继发位点 的检测,并以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在4例LHON患者(包括3例11778突变、1例3460突变)、2例不明原因球后视神经 炎患者及1例正常人中发现存在13708位点突变(G-A),引起ND5蛋白第458住中度保守丙氨酸变成苏氨酸(A458T)。经X2 检验,无统计学意义。在1例正常人中检测到3394位点T→C突变,造成ND1蛋白第30位高度保守酪氨酸变成组氨酸 (Y30H)。137例LHON患者及60例不明原因球后视神经炎患者均未发现此位点突变。在137例LHON患者、60例不明原因球 后视神经炎患者及100倒正常人中未检测到9438及4216位点突变。结论 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日本、韩国研究结果相似,初步 排除了在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13708A、3394C、9438A、4216C四种突变协同原发突变发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DNA 继发突变
下载PDF
Leber病14484原发合并新继发位点突变频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安慧娟 张艳敏 +3 位作者 宋丹 孙艳艳 杨旭 鲍玉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264-267,270,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14484位点突变的频谱及其遗传特征。方法:针对57例疑似LHON 14484位点突变的患者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并联合DNA测序的方法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14484位点突变的频谱及其遗传特征。方法:针对57例疑似LHON 14484位点突变的患者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并联合DNA测序的方法进行分析。同时选取20例正常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结果:57例LHON疑似14484位点突变者中,确诊9例为14484位点突变,占15.8%。其中2例单纯性14484位点突变,占22.2%;3例14484位点联合14502位点突变,占33.3%;3例14484位点联合14470位点突变,占33.3%;1例14484位点联合14569位点突变,占11.1%。对照组正常健康成人测序结果均为正常序列。结论:中国人线粒体LHON14484原发性位点突变中,存在与其他继发性位点联合致病的倾向,其中以14484+14502和14484+14470这两个突变位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线粒体DNA 突变 继发突变
下载PDF
继发突变位点对Leber's遗传性视神经萎缩作用机制的研究
3
作者 王影 童绎 +3 位作者 胡世兴 王剑勇 邵俊斌 张洪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继发突变位点在Leber’s遗传性视神经萎缩(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4个LHON家系患者及家系男性子代进行3个原发位点、24个继发位点及相邻片段检查。结果4家系均携带11778位... 目的探讨继发突变位点在Leber’s遗传性视神经萎缩(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4个LHON家系患者及家系男性子代进行3个原发位点、24个继发位点及相邻片段检查。结果4家系均携带11778位点突变,所查患者无24个继发位点突变,但在这些位点的相邻片段上有5178、5108、3705、3721、13734等多个多态位点存在。结论线粒体多态位点具有家族遗传性,在LHON继发位点研究中应同时进行男性子代检查,以排查突变位点是否具有致病性。“修复基因”的存在可能对LHON疾病发展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s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继发突变位点 突变位点
原文传递
耳聋相关的线粒体DNA继发突变
4
作者 唐霄雯 管敏鑫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0-1053,共4页
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每700-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一例听力障碍患儿。我国目前有听力言语残疾者2780万人。耳聋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前者的作用约占50%。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继发突变 耳聋 听力障碍 共同决定 新生儿 残疾者
原文传递
与耳聋相关的线粒体tRNA突变 被引量:13
5
作者 郑静 郑斌娇 +3 位作者 方芳 朱翌 吕建新 管敏鑫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0,共9页
线粒体tRNA基因突变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原因之一.有些tRNA突变可直接造成耳聋的发生,称之为原发突变.如tRNALeu(UUR)A3243G等突变与综合征型耳聋相关,而tRNASer(UCN)T7511C等突变则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此外,继发突变如tRNAThr G15... 线粒体tRNA基因突变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原因之一.有些tRNA突变可直接造成耳聋的发生,称之为原发突变.如tRNALeu(UUR)A3243G等突变与综合征型耳聋相关,而tRNASer(UCN)T7511C等突变则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此外,继发突变如tRNAThr G15927A等突变则对原发突变起协同作用,影响耳聋的表型表达.这些突变可引起tRNA二级结构改变,从而影响线粒体蛋白质合成,降低细胞内ATP的产生,由此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可导致耳聋的发生.主要讨论与耳聋相关的线粒体tRNA突变及其致聋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tRNA 耳聋 突变 继发突变
下载PDF
线粒体DNA及其基因突变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雅俊 胡裕翔 +1 位作者 彭小蓼 吴晓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4期98-100,共3页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为生物体提供约95%的能量,线粒体内含少量遗传物质,即线粒体DNA(mtDNA),受精时随母亲的细胞质进入受精卵,发挥遗传特性。mtDNA基因突变可改变呼吸链复合体的功能,直接影响电子传递过程或脱氧核...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为生物体提供约95%的能量,线粒体内含少量遗传物质,即线粒体DNA(mtDNA),受精时随母亲的细胞质进入受精卵,发挥遗传特性。mtDNA基因突变可改变呼吸链复合体的功能,直接影响电子传递过程或脱氧核苷(ADP)磷酸化,使ATP生成减少,能量代谢紊乱,引起耗能多的组织器官如大脑、心脏、脊髓、眼等受累,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为细胞质母系遗传病,其发生与mtDNA某些基因位点的突变有关,突变位点不固定,包括11778、3460、14484三个主要原发突变位点和其他继发突变位点,患者通常仅有一个mtDNA位点的突变,也可同时合并多个位点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突变 继发突变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三个家系患者线粒体DNA突变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培洁 周军卫 +2 位作者 金学民 李晓文 王佩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家系的原发突变位点11778与继发突变位点9804、13708、13730、15257进行突变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及对LHON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 目的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家系的原发突变位点11778与继发突变位点9804、13708、13730、15257进行突变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及对LHON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测序对3个LHON家系37位母系成员和47名正常人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进行检测。结果16例患者及其母系亲属均存在11778位点突变,未发现9804、13708、13730、15257位点突变,但DNA测序发现13759、13928、13942、15301、15326、15323这6个新突变位点。结论3个家系都存在mtDNA11778位点突变,在13759位点患者突变率远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13759是LHON新的继发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线粒体DNA 继发突变
原文传递
帕纳替尼可抑制KIT基因多种类型的突变并对难治性胃肠间质瘤具有治疗潜力
8
作者 朱雯洁 汪挺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7-337,共1页
KIT是胃肠间质瘤(GIST)的主要致瘤基因。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是已获批准的GIST治疗药物,然而其治疗效果常受限于各种KIT基因继发突变,尤其是位于活化环(外显子17/18)的突变。本研究通过临床前模型来探讨帕纳替尼对KIT... KIT是胃肠间质瘤(GIST)的主要致瘤基因。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是已获批准的GIST治疗药物,然而其治疗效果常受限于各种KIT基因继发突变,尤其是位于活化环(外显子17/18)的突变。本研究通过临床前模型来探讨帕纳替尼对KIT基因突变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检验其在GIST患者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T基因 胃肠间质瘤 继发突变 治疗药物 难治性 基因多 种类 GIST
原文传递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中风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应龙 俞佳玲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0-604,共5页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典型的母系遗传性眼病,主要累及视网膜和巩膜筛板前部视盘黄斑束纤维,且具有男性高发及不完全外显的特点。该病以线粒体DNA原发突变m.11778G>A、m.14484T>C和m.3460G>A为致病分子基础,同时...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典型的母系遗传性眼病,主要累及视网膜和巩膜筛板前部视盘黄斑束纤维,且具有男性高发及不完全外显的特点。该病以线粒体DNA原发突变m.11778G>A、m.14484T>C和m.3460G>A为致病分子基础,同时存在其他风险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其表型表达,如线粒体DNA继发突变、线粒体单倍体型、核修饰基因、雌激素、维生素B12和环境因素等。目前LHON的分子诊断主要聚焦于线粒体DNA原发突变位点的检测,存在相对局限性,因此综合解析多种风险因素,构建多维度的疾病预防和诊疗系统,为患者提供精准化和个体化医疗服务,将为减缓LHON疾病进程和降低发病率起到重要作用,也为LHON发病机制的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和临床干预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 线粒体继发突变 线粒体单倍体型 核修饰基因 环境因素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