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合作的SWOT分析及推进方略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霍玉文
黄瓅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
出处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5,共3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成人教育专项课题"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野下中国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继续教育合作研究"(编号:GKA070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受自贸区内外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文章选用SWOT分析方法,多视角分析了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合作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优势和弱势,进而提出了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合作的原则,以及诸如树立国际化观念、制定规章制度、形成多重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建立认证制度等策略,以期有效推进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合作的持续发展。
-
关键词
中国-东盟
继续教育合作
SWOT分析
推进方略
-
分类号
G720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合作的障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黄瓅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
广西师范大学成教院
-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0-12,共3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成人教育专项课题"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野下中国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继续教育合作研究"(GKA070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继续教育国际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专业技术人才支撑诉求的应然选择,也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中国——东盟相互之间各个领域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但东盟(ASEAN)是个相对"松散"的国际组织,且其内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定然存在诸多不利于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合作的障碍因素。明晰这些障碍因素,探索切实可行的合作路径,对促进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发展颇有裨益。
-
关键词
中国——东盟
继续教育合作
障碍因素
实现路径
-
分类号
G729.1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呼叫中心建设中校企继续教育合作模式研究
- 3
-
-
作者
赵国安
尚娅娜
张本卿
王晓军
-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第24期1-4,共4页
-
文摘
通过对呼叫中心行业的调研和分析,阐述市场对呼叫中心建设的迫切性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MOOC课程模式在问题面前也是束手无策,但是这些现实问题可以通过校企建立教育联盟通过合作等方式逐渐完善和解决,通过校企合作还可以为企业输送相关岗位的人才,在此基础上提出客服人员入职的岗位匹配度测评方案和进一步培训的方向设计,并设计和开发素质及能力评估系统供企业使用。
-
关键词
呼叫中心
校企继续教育合作模式
岗位匹配度测评
MOOC课程模式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时代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人才共育机制
- 4
-
-
作者
沈瑞贵
褚春元
-
机构
巢湖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
基金
2022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一般项目(2022jxjy041)。
-
文摘
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实施并没有改变当前继续教育的困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校和企业的认识诉求不一致,双方合作机制和保障制度不健全,合作形式单一,难以实现互利共赢的深度合作。新时代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应积极回应社会“终身学习”的需求,回归教育本质和育人初心,创新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打造继续教育保障制度的融通机制,构建“产学研”的融合体系,激发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实现人才共育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推进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
-
关键词
校企合作继续教育
人才共育机制
终身学习
互利共赢
深度合作
-
分类号
G724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