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州绫锦院记”印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雷 赵少军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5,共8页
通过对“安州绫锦院记”的印文及铸造时代的探讨,取得认识如下:“安州绫锦院记”当释为“定州绫锦院记”;印文中的“定州”指河北之定州;对该印时代探讨表明,该印印文带有典型的宋代篆刻风格;以宋制、宋尺计算的尺寸最接近该印的实测尺... 通过对“安州绫锦院记”的印文及铸造时代的探讨,取得认识如下:“安州绫锦院记”当释为“定州绫锦院记”;印文中的“定州”指河北之定州;对该印时代探讨表明,该印印文带有典型的宋代篆刻风格;以宋制、宋尺计算的尺寸最接近该印的实测尺寸,应为依宋制铸造的铜印;该印与多个有明确纪年的北宋“记”或“朱记”铜印尺寸相当;该印为宋印,铸行时间不晚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州 定州 绫锦院 宋代
原文传递
江南织云绫 岁月缫杭丝
2
作者 徐铮 袁宣萍 《杭州(生活品质)》 2014年第11期8-10,共3页
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杭州的先民就已能种桑、养蚕、织帛和制造原始的缫丝工具。唐代时,杭州盛产的绫类已有"天下为冠"的盛誉,成为宫廷贡品。南宋时,杭州市内呈现"机杼之声,比户相闻"和"都民女士,罗绮如云"的盛况,由此而称... 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杭州的先民就已能种桑、养蚕、织帛和制造原始的缫丝工具。唐代时,杭州盛产的绫类已有"天下为冠"的盛誉,成为宫廷贡品。南宋时,杭州市内呈现"机杼之声,比户相闻"和"都民女士,罗绮如云"的盛况,由此而称"丝绸之府"。1000多年前,杭产丝绸就远销东南亚和阿拉伯诸国,开始了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府 织云 良渚文化 种桑 织染局 文思 遗址发掘 丝织业 蚕桑生产 绫锦院
下载PDF
由“兴中府绫锦印”浅谈辽代的纺织业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颖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08年第1期628-632,共5页
朝阳市博物馆现藏有一方官印——'兴中府绫锦印'。辽代朝阳称兴中府,故这是一方辽代官印,说明当时朝阳亦设有绫锦机构,同时也反映出辽代纺织业的兴盛。本文由'兴中府绫锦印'入手,论述了辽代纺织业兴起与发展。
关键词 兴中府 绫锦院 中京 祖州 霸州
原文传递
辽代《程延超墓志》考释
4
作者 唐博闻 王振芬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程延超墓志志文首次著录于《全辽文》,后《辽代石刻文编》《全辽金文》等均收录此志文,至今未见考释文章。本文依据拓片对墓志原文进行重新核校,并对志文中所记程延超家族成员所任的中京绫锦院使、中京留守都指挥使、度支押衙、提举等... 程延超墓志志文首次著录于《全辽文》,后《辽代石刻文编》《全辽金文》等均收录此志文,至今未见考释文章。本文依据拓片对墓志原文进行重新核校,并对志文中所记程延超家族成员所任的中京绫锦院使、中京留守都指挥使、度支押衙、提举等官职进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程延超墓志 绫锦院
下载PDF
历史长河中最美好的一张底片 兼谈宋代的衣、食、住
5
作者 钱竹 王蕊 +2 位作者 九月 张倩倩 张慧娟 《艺术与设计》 2019年第6期44-49,共6页
一衣、二食、三住,是人类生活的三大基本需求。在宋代,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社会面貌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平民百姓们开始发觉,从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有些部分已经... 一衣、二食、三住,是人类生活的三大基本需求。在宋代,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社会面貌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平民百姓们开始发觉,从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有些部分已经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写照,在刺激了社会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之余,客观上也推动了时代审美境界的提升。对于'美'的不懈追求,由此在不经意间融入到了宋朝的时代精神中。追根溯源,宋代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多个因素的偶合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绫锦院 丝织品 饮食业 建筑设计 宋代建筑 加工工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