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心态走向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维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5-40,共6页
文章试图从文化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的社会文化心态的测量、分析,真实地反映出新疆维吾尔族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心理、态度和观念,同时从社会文化的深层探寻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因、动力,以及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规律、... 文章试图从文化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的社会文化心态的测量、分析,真实地反映出新疆维吾尔族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心理、态度和观念,同时从社会文化的深层探寻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因、动力,以及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规律、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民族 文化心态 文化交流 社会发展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儿童血脂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谷杨 马雅静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59-659,共1页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血液学试验 学生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下载PDF
《维吾尔族历史》(中编)首发式于96年12月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3
作者 李琪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首发式 新疆社会科学 赛福鼎·艾则孜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维吾尔民族 维吾尔 维吾尔族民族 历史文化研究
下载PDF
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体重指数及血脂水平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凌志 彭心宇 +2 位作者 张宏伟 朱东阳 陈钦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体重指数(BMI)及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9年3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的维吾尔族和汉族的144例女性患者。分析两民族女性胆囊结石患者间BMI、血...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体重指数(BMI)及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9年3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的维吾尔族和汉族的144例女性患者。分析两民族女性胆囊结石患者间BMI、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同一民族不同年龄女性患者的BMI、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组BMI较汉族胆囊结石组高(P<0.05),HDL-C较汉族患者组低(P<0.05)。>50岁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组TC、TG及LDL-C较≤50岁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组高(P<0.05)。结论维吾尔族女性胆囊结石患者的BMI高于汉族,而HDL则低于汉族女性患者;50岁以上的维吾尔族女性患者的TC、TG和LDL-C高于50岁以下的维吾尔族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维吾尔族/少数民族 汉族 人体质量指数 血脂 妇女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初探 被引量:20
5
作者 买合甫来提.坎吉 木合塔尔.甫拉提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4-615,共2页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维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666名维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维族大学生与大学生常模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等12项人格特质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维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666名维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维族大学生与大学生常模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等12项人格特质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次级人格因素和应用人格因素上,高、低分者人数少于常模,得分在中等范围的人数多于常模。结论维族大学生人格中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应重视该人群的人格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精神卫生 学生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下载PDF
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学生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婷婷 邵红 +2 位作者 冯华银 宋远新 王燕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4-325,共2页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近视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药学、口腔3个专业所有民族班学生682名,进行视力检查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新疆医科大学维...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近视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药学、口腔3个专业所有民族班学生682名,进行视力检查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近视率为41.20%,男生(33.55%)和女生近视率(4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近视的因素分别为父母视力情况、母亲文化程度和睡眠时间。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近视与遗传、性别、睡眠情况、母亲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医科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苗瑞菁 杨俊敏 +4 位作者 毕存箭 张念 安尼瓦尔.吾斯曼 王永新 王志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2,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了城市。在农村不断增多的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据统计,全国留守儿童人数约为5 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 000万。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幸福 回归分析 学生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1985与2008年身体形态指标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刚 毕存箭 杨俊敏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目的了解1985与2008年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提高维吾尔族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对新疆喀什地区的6 294名维吾尔族青少年进行测试,并与1985年同年龄组学生进行比较... 目的了解1985与2008年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提高维吾尔族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对新疆喀什地区的6 294名维吾尔族青少年进行测试,并与1985年同年龄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维吾尔族青少年2008年与1985年相比,身体形态各项指标总体上是不断提高的,且形态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重视维吾尔族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的差异,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改变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缩小城乡、性别差异,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 体重 生长和发育 青少年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维吾尔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莉新 徐疆勇 米热古丽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维吾尔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伊犁师范学院各年级分别... 目的探究维吾尔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伊犁师范学院各年级分别抽取的1 686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维吾尔族乡村大学生自杀意念总分(5.74±1.65)高于城市生源学生(5.49±1.69),男生的自杀意念(6.07±1.77)总分高于女生(5.34±1.57)(t值分别为3.07,8.76,P值均<0.01);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杀意念得分高于12分的人数比例为7.53%(127人);维吾尔族男生自杀意念人数比例为8.95%(76人),女生为6.09%(51人);大一至大四年级自杀意念人数比例分别为7.43%,9.63%,8.03%,3.19%;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完全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中介率为49%。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自杀 精神卫生 学生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维吾尔族实习护生艾滋病知识及护理意愿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雯 翁迪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护生对艾滋病认知、护理意愿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5所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954名维吾尔族实习护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及护理意愿的问卷调查。结果维吾尔...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护生对艾滋病认知、护理意愿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5所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954名维吾尔族实习护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及护理意愿的问卷调查。结果维吾尔族实习护生艾滋病的知识得分中位数为10分(满分为15分),对传播途径掌握较好,对艾滋病病人护理意愿得分中位数为22分(最高分为36分)。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在艾滋病知识、护理意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着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增加,护生护理意愿得分也随之增加(P<0.05)。结论维吾尔族实习护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掌握,但从事艾滋病护理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加强对少数民族护生艾滋病的教育,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学生 护理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维吾尔族不同体质量指数等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觅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4-745,共2页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等级中小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的要求,共测试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中小学生5 746名,对测试结果进...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等级中小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的要求,共测试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中小学生5 746名,对测试结果进行BMI等级分类,比较不同BMI等级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结果维吾尔族不同BMI等级中小学生间的各项身体素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超重和体重偏瘦会影响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偏瘦组和超重组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153.24 cm,173.71 cm)均差于正常组(192.55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偏高是影响学生速度和相对肌肉力量素质的主要因素,超重组女生的800 m跑成绩(264.51 s)低于偏瘦组和正常组(170.74 s,246.78 s)。结论维吾尔族不同BMI等级中小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应重点加强对偏瘦及超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身体素质 学生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市维汉族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艳 李玲 +3 位作者 崔君 王平道 阿斯娅 朱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汉族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乌鲁木齐市区6~10岁维、汉族儿童987名,对其血铅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铅暴露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血铅均值为54.46μg/L...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汉族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乌鲁木齐市区6~10岁维、汉族儿童987名,对其血铅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铅暴露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血铅均值为54.46μg/L,血铅值≥100μg/L的比例为23.30%。维吾尔族儿童血铅值略高于汉族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父母亲的文化程度低、父母亲从事铅接触作业、家庭装修以及家庭居住环境。结论乌鲁木齐市儿童铅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预防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化学分析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儿童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下载PDF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铅中毒儿童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13
作者 赵江霞 陈艳 刘继文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7-799,共3页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儿童铅中毒的干预效果,为制定儿童铅中毒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汉族、维吾尔族血铅水平在100μg/L以上的学龄儿童204名进行有关铅中毒方面的知识、态度、信念、实践健康教育,干预的时间为5个月,随后再次填...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儿童铅中毒的干预效果,为制定儿童铅中毒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汉族、维吾尔族血铅水平在100μg/L以上的学龄儿童204名进行有关铅中毒方面的知识、态度、信念、实践健康教育,干预的时间为5个月,随后再次填写KABP表并检测儿童血铅值。结果干预前铅中毒儿童家长对铅中毒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90%家长在铅中毒防治态度方面持肯定态度;汉族、维吾尔族家长健康教育前后在铅中毒相关知识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血铅水平在健康教育前后变化很大,汉族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下降40.40μg/L,维吾尔族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下降61.00μg/L。健康教育前后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铅中毒儿童的血铅水平,可作为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常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儿童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新疆某中学维吾尔族初中生膳食营养调查
14
作者 吐尔逊江.买买提明 迪丽霍玛尔.吾尔开希 +3 位作者 王先华 王明霞 穆巴拉克 郝婷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10-1711,1713,共3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膳食平衡问题日益突出,饮食不均衡、营养过剩易导致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营养历来是卫生、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而中学生的营养状况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1].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膳食平衡问题日益突出,饮食不均衡、营养过剩易导致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营养历来是卫生、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而中学生的营养状况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1].为了解新疆住校初中生膳食营养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指导学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笔者于2013年6-7月对新疆阜康市辖属某中学部分初中生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调查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学生
原文传递
Early Bilingual Vocabulary Development Among Low-SES Ethnic Minority Learners in China:The Case of Uyghur and Kazak Children 被引量:1
15
作者 Guofang LI Xiaorong YIN Xuejun(Ryan)JI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2年第3期323-339,484,共18页
Vocabulary knowled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or bilingual students, early vocabulary development often predicts their future bilingual success. This paper examines early bilingua... Vocabulary knowled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or bilingual students, early vocabulary development often predicts their future bilingual success. This paper examines early bilingual receptive vocabulary knowledge of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N=135) from two large ethnic language communities(Uyghur and Kazak) in three national-level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Xinjiang, China. The children’s bilingual vocabulary knowledge was assessed using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e 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IV(PPTV-IV) in Putonghua(PTH) and their mother tongue(MT) Uyghur or Kazak. Data were analyzed through four General Linear Models(GLM). The analyses showed that both groups scored higher in MT vocabulary knowledge than that in their PTH, although the Kazak students’ MT vocabulary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Uyghurs. While gender, age, L1, or residence loca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 factors in differences across the two groups in PTH, among the Kazak children, the main effect of age was significant in MT;and among Uyghur children, residence locatio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The two groups also differed in patterns of acquisi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speech(nouns, verbs, and attributes) with Uyghur children performing strongest in MT and PTH verbs. Th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early bilingual education among impoverished Chinese minority commun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bilingualism receptive vocabulary ethnic minorities PRESCHOOLERS UYGHUR Kazak
下载PDF
Causes and Ramifications of the Xinjiang july 2009 Disturbances
16
作者 Colin Mackerras 《Sociology Study》 2012年第7期496-510,共15页
In July 2009, serious ethnic disturbances took place in 0r^imqi, the capital of Xinjiang, in China's north-west. Although open to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they embodied serious conflicts between the Oighurs--the most... In July 2009, serious ethnic disturbances took place in 0r^imqi, the capital of Xinjiang, in China's north-west. Although open to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they embodied serious conflicts between the Oighurs--the most populous ethnic group of Xinjiang--and China's dominant Han nationality. This article seeks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the disturbances, including both those internal to China and those external to it, both short-term and long-term. The issue is important, because Chinese official sources largely blamed outside terrorist and extremist forces, especially those associated with the main Uighur diaspora organizations, while the Uighur diaspora itself, largely supported by Western journalists and scholars, put the responsibility on the Chinese state, charging it with injustices against the Uighurs.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finding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ributing factors. It also looks at the ramifications of the disturbances, including both the aftermath of the incidents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and adopts a fairly pessimistic stance concerning short-term ethnic relations. The methodology is textual analysi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jiang (China) Uighurs URUMQI 2009 riots (causes) Uighur-Han conflict
下载PDF
Multi-Ethnic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Urumqi, China, 1982-2010
17
《Sociology Study》 2013年第10期739-751,共13页
The ethnic landscape of Urumqi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since the 1980s, which has fostered greater ethnic diversity.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spatial segregation among ethnic g... The ethnic landscape of Urumqi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since the 1980s, which has fostered greater ethnic diversity.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spatial segregation among ethnic groups. By using the Urumqi census data from 1982 to 201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level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f Uighur from Hart and the level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f Kazak, Hui, Mongolia and other ethnic minority groups from the majority Han and Uygur population by the indices of dissimilarity and exposure. Then it assesses a regression between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nd the percentage of the ethnic groups. Finally, it finds out whether there exists a regression between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nd the percentage of the ethnic groups.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Kazak population is the most segregated group from Han and Uygur, although the level of segregation has declined from 1982 to 2010. Uighur people experienced lower level of segregation from Han between 1982 and 2000, but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particularly from 2000 to 2010; this unexpected change of the segregation for Uighur group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7.5 Event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growth of the Han population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segregation of the ethnic groups in a district, and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and segregation was uniform for Uighur, Hui and Kazak: the higher percentage of an ethnic group in a district, the lower level of segre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nic clusters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URUMQI China
下载PDF
乌鲁木齐不同民族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新燕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对维吾尔族和汉族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比较,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分别对乌鲁木齐市331名四~六年级维吾尔族和汉族小学生的父母教养... 目的对维吾尔族和汉族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比较,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分别对乌鲁木齐市331名四~六年级维吾尔族和汉族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测量。结果汉族与维吾尔族小学生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偏爱被试,过度保护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汉族与维吾尔族小学生在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心理健康总分比较,维吾尔族学生总分高于汉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总分与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总分与父亲、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结论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精神卫生 对比研究 学生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获奖篇目
19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出版社 蒙古族 维吾尔 民族出版 维吾尔族民族 蒙古文 哈萨克族 蒙古人民 土家族
原文传递
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维汉双语女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N400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吉可 陆佳骏 +2 位作者 张景玉 郭恒 李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探讨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女性维吾尔语-汉语双语者语言认知特点,为研究言语加工及识别过程中大脑的电位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14名纯右利手,平均年龄(21.2±1.3)岁的女性健康维-汉双语被试者,基于动词... 目的探讨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女性维吾尔语-汉语双语者语言认知特点,为研究言语加工及识别过程中大脑的电位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14名纯右利手,平均年龄(21.2±1.3)岁的女性健康维-汉双语被试者,基于动词、名词2种靶刺激,图片、句子2种启动刺激,匹配与不匹配2种语义条件下研究事件相关电位N400差异波的特点。结果在波幅上N400差异波具有中央顶部优势,电极分布位置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半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靶刺激的主效应显著(P<0.01),动词高于名词。启动刺激主效应显著(P<0.01),句子高于图片;在潜伏期上靶刺激的主效应显著(P<0.01),句子比图片潜伏期延迟。女性维汉双语者汉语认知:动词与名词之间存在差异,图片相对于句子概念再认更容易。结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女性维吾尔语-汉语双语女大学生语义加工过程既不同于汉语母语者的汉语认知,也不同于其母语从属的拼音文字特点,有自身独特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诱发电位 学生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女(雌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