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型家庭:农民家庭的生活实践及现代化适应策略——以鄂西C村的经验分析为例
1
作者 王黎 《古今农业》 2021年第2期1-11,共11页
农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与传统家庭伦理相剥离形塑了以生活为本位的家庭实践逻辑,主要表现为:双系并重的家庭继替制度;情感性家庭关系和弥散性的家庭资源配置。在生活本位的实践逻辑下,农民家庭面对现代化压力时呈现维持和退守状态,其适应... 农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与传统家庭伦理相剥离形塑了以生活为本位的家庭实践逻辑,主要表现为:双系并重的家庭继替制度;情感性家庭关系和弥散性的家庭资源配置。在生活本位的实践逻辑下,农民家庭面对现代化压力时呈现维持和退守状态,其适应策略表现为:低度代际合力下夫妻分工的情境性平衡、低度“半工”下“半农”的保障性平衡和低度资源积累下收支结构的调适性平衡。生活本位的逻辑下,农民家庭发展面向不强,可能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洼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本位 维持型家庭 家庭实践逻辑 家庭现代化
下载PDF
维持型家庭与贫困再生产——基于对贵州石阡县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永萍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84,共10页
集中连片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根本上是文化问题。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家庭和村庄是农民市场化的重要媒介,家庭、村庄与市场共同定义了转型时期的农民生活逻辑。贵州农村农民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降低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动力... 集中连片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根本上是文化问题。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家庭和村庄是农民市场化的重要媒介,家庭、村庄与市场共同定义了转型时期的农民生活逻辑。贵州农村农民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降低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动力,从而孕育了维持型家庭的形态。具体而言,维持性家庭的形成主要源于"半工"与"半耕"双弱的家庭资源积累方式和即时性消费主导的家庭资源分配方式。农民家庭在整体上呈现出"低收入、高消费、低积累"的状态,家庭积累能力不足,家庭发展能力较弱。维持型家庭是贫困文化的结构基础。维持型家庭观与无压力的村庄社会阻隔了农民家庭劳动力的市场化,它不仅消解了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动力,而且稀释了市场化的压力。基于此,破解贫困的根本之道,在于重塑家庭再生产的目标,激活和释放家庭发展能力,打破贫困再生产的家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型家庭 文化贫困 农民 市场 贫困再生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