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不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胼胝体的MRI影像改变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董俊杰 张玲 马丽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50-354,共5页
目的 研究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胼胝体的磁共振(MRI)影像改变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中心一病区收治的127例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胼胝体MRI检查... 目的 研究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胼胝体的磁共振(MRI)影像改变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中心一病区收治的127例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胼胝体MRI检查,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其认知功能,根据MoCA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对比两组胼胝体的MRI影像表现,探讨患者胼胝体的MRI影像改变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127例维生素D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中,MoCA评分≥26分者89例(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评分<26分者38例(认知功能障碍组)。认知功能障碍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维生素D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 <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胼胝体压部与胼胝体膝部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NAA/肌酸(Cr)、Cho/Cr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Cr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胼胝体压部与胼胝体膝部FA值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表现砚散系数(ADC)值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组胼胝体压部NAA、NAA/Cr与患者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胼胝体膝部NAA、Cho、NAA/Cr、Cho/Cr与患者MoCA评分均表现为正相关性(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FA值与患者MoCA评分均表现为正相关性(P<0.05),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ADC值与患者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P <0.05)。结论 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MRI影像改变与其认知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1H-MRS和DTI参数有利于评估维生素D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 维生素D摄入不足 胼胝体MRI 认知功能
下载PDF
BMJ Case Rep:胰腺功能障碍合并大剂量维生素C摄入引起急性草酸盐肾病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翔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743-743,共1页
草酸盐肾病(oxalate nephropathy)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高草酸尿,并由此引起肾脏草酸钙结晶沉淀及结石形成,进一步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①草酸钙结晶大量形成导致的血尿及反复尿路感染;②髓质草酸盐沉淀形成肾脏钙化;... 草酸盐肾病(oxalate nephropathy)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高草酸尿,并由此引起肾脏草酸钙结晶沉淀及结石形成,进一步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①草酸钙结晶大量形成导致的血尿及反复尿路感染;②髓质草酸盐沉淀形成肾脏钙化;③慢性肾功能衰竭,髓质钙化导致肾小管功能严重受累,结合肾间质炎性改变,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除尿中可检测到草酸含量明显增加之外,肾脏活检可见大量草酸钙晶体沉淀于肾髓质是诊断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草酸尿 胰腺功能障碍 大剂量维生素C摄入 结石
下载PDF
各种职业人群摄入维生素的状况及其改善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СпиричевВБ 胡宗连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1-163,共3页
膳食中维生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和良好的工作效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不足势必引起生化过程紊乱,出现维生素不足的临床症状,发生维生素缺乏症。目前。
关键词 营养 维生素摄入 职业
下载PDF
出生体重<1500 g早产儿钙磷及维生素D摄入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研究
4
作者 姜静婧 李正红 王晨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4年第7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间钙磷、维生素D摄入情况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生后第1~4周钙磷及维生... 目的:探讨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间钙磷、维生素D摄入情况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生后第1~4周钙磷及维生素D制剂日均摄入量及占推荐量的比值,收集生后第1~4周血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及血清25-羟维生素D等骨代谢相关指标资料,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01例早产儿,其中男52例,女49例,胎龄(29.0±2.5)周,出生体重(1128±236)g,住院时间45.0(35.0,64.0)d,口服维生素D制剂起始日龄为生后第6.0(4.0,8.0)天,口服钙剂起始日龄为生后第9.0(5.5,11.0)天,加用母乳强化剂起始日龄为生后第14.0(11.0,20.0)天。生后第1~4周钙剂、维生素D日均摄入总量逐渐增加,以欧洲儿科营养指南建议为标准,生后第1~4周分别有1.0%、62.4%、88.1%、91.1%早产儿达到钙剂最低推荐摄入量,52.5%、41.6%、63.3%、82.2%早产儿达到磷剂最低推荐摄入量,1.0%、47.5%、73.3%、87.1%早产儿达到维生素D最低推荐摄入量。生后第2~4周血钙、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血磷先升后降。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生后第1周钙日均摄入量与生后第3、4周碱性磷酸酶呈负相关,第1、2周维生素D日均摄入量与生后第3、4周碱性磷酸酶呈负相关。结论:应加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后第1周钙及前2周维生素D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骨代谢 维生素D摄入 钙磷摄入
原文传递
1989-2009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九)18~49岁成年居民膳食维生素C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7
5
作者 马玉霞 张兵 +3 位作者 王惠君 杜文雯 苏畅 翟凤英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7-431,435,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九省区成年居民的维生素C(VC)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连续三天24 h膳食回顾调查的数据,分析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我国九省18~49岁的健康成年居民VC... 目的分析我国九省区成年居民的维生素C(VC)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连续三天24 h膳食回顾调查的数据,分析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我国九省18~49岁的健康成年居民VC的摄入状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八轮调查共调查18~49岁的成人45 932人,其中男性22 061人,占48.0%;女性23 871人,占52.0%。从1989年到2009年,VC的摄入量在九省居民中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年间,男女VC的摄入量分别下降了49.3 mg和46.0 mg(农村);25.3mg和20.4mg(郊区);9.9mg和17.6mg(县城)。城市居民的VC摄入量保持基本稳定,在2006年和2009年还有所上升。来源于深色蔬菜的VC的量大量减少,20年间,男女居民来源于深色蔬菜的VC分别下降了44.9mg和37.9mg(农村);26.4mg和22.4mg(郊区);20.0mg和16.7mg(县城);20.0mg和16.7mg(城市)。20年间,男性和女性VC的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比例分别是30.0%和25.2%(城市);39.1%和35.6%(郊区);28.2%和23.2%(县城);37.1%和28.9%(农村)。结论我国18~49岁的成年居民VC的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深色蔬菜的摄入量逐步减少,我国居民的VC摄入状况急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摄入 成人 趋势
原文传递
孕妇维生素A摄入现状调查及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于江荣 刘纯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3,共2页
维生素A(VA)是维持机体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是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之一,妇女和儿童是最容易受VAD影响的人群,VAD与孕妇和胎儿健康及儿童生长发育,... 维生素A(VA)是维持机体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是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之一,妇女和儿童是最容易受VAD影响的人群,VAD与孕妇和胎儿健康及儿童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功能都有很重要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摄入 营养干预效果 孕妇 儿童生长发育 机体免疫功能 调查 维生素A缺乏 营养素缺乏症
原文传递
钙剂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和亢进症的转归与防治 被引量:12
7
作者 孔令泉 伍娟 +7 位作者 黎颖 李姝 李肇星 梁馨予 田申 李浩 厉红元 吴凯南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据其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临床中发现一些原发性甲旁亢可能是源于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所致的继发性和三发性甲旁亢,并成为临床中...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据其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临床中发现一些原发性甲旁亢可能是源于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所致的继发性和三发性甲旁亢,并成为临床中常见的甲旁亢类型。我国人群每日钙摄入量普遍不足,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但维生素D缺乏/不足是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长期相对低血钙水平将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分泌过量的甲状旁腺素,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增强(甲旁亢前期)并可逐渐演变为继发性甲旁亢,破坏骨质释放骨钙入血,致全身多器官组织病变。通过钙镁磷、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等骨代谢指标和甲状旁腺超声的筛查可早期发现甲旁亢前期和甲旁亢,早期予以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控制疾病的发展,变"不可防、不可控"为"可防可控"。倡导骨代谢指标和甲状旁腺超声的健康筛查,加强钙剂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和亢进症的防治,人群中骨健康状况、泌尿系结石、转移性血管钙化及全身钙质异常迁徙沉淀等病变将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 甲状旁腺功能增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前期 钙剂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相关继发性甲旁亢
原文传递
基于尿负荷试验结果分析我军重度劳动部队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
8
作者 郭长江 吴健全 +3 位作者 杨继军 韦京豫 高蔚娜 安代志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我军重度劳动部队推荐的维生素C摄入量。方法:选择南北方炮兵、装甲兵11个基层部队,共285人,采用膳食调查、体格检查、4 h尿负荷试验法评价维生素C营养状况。结果:各调查单位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为110.5~147.8 mg;4 h维生素C... 目的:探讨我军重度劳动部队推荐的维生素C摄入量。方法:选择南北方炮兵、装甲兵11个基层部队,共285人,采用膳食调查、体格检查、4 h尿负荷试验法评价维生素C营养状况。结果:各调查单位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为110.5~147.8 mg;4 h维生素C尿负荷试验结果表明,各调查单位维生素C营养状况处于正常状态人员占69.5%,处于不足状态的人员占30.5%;体格检查发现31人有维生素C缺乏症状。通过相关分析得出我军重度劳动部队膳食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至少不应低于140 mg。结论:我军重度劳动部队膳食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可为140 mg,今后应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研究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 推荐的维生素C摄入 尿负荷试验 重度劳动
原文传递
国人钙和维生素D的适宜摄入量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米昭曾 罗永健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4期76-80,共5页
目的通过人体实验研究钙平衡,估算中国人的适宜钙摄入量;探讨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根据。用人体实验确证“维生素D”与“钙吸收”的关系。方法在不同钙摄入量下(600~5650mg/d),测定11名志愿受试人的钙平衡,检测历时853d。用... 目的通过人体实验研究钙平衡,估算中国人的适宜钙摄入量;探讨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根据。用人体实验确证“维生素D”与“钙吸收”的关系。方法在不同钙摄入量下(600~5650mg/d),测定11名志愿受试人的钙平衡,检测历时853d。用不同剂量维生素D及“钙剂”干预,检测2名志愿受试人的钙吸收增减。食物钙、粪钙、尿钙含量指标检测使用经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滴定法。结果(1)12岁儿童摄入钙600nag达到正平衡,每天获得钙85mg;80岁老年女性摄入钙650mg,每天丢失钙216mg;44岁女性摄入钙2900mg,每天获得钙37mg;当摄入钙增至4900mg,每天获得钙734mg。62岁男性摄入钙993mg,每天丢失钙197mg;当摄入钙增至5680mg,每天仅丢失钙28mg。在低钙摄入下(每天≤700mg),80岁女性和62岁男性的钙吸收率仅为12岁儿童的1/7和1/4。(2)44岁女性:摄入钙900mg/d,维生素D干预2000IU/d,观察12d,钙吸收共减少446.4mg,钙丢失增加1014.0mg;摄人钙为2900mg/d,维生素D干预2000IU/d,观察20d,钙吸收共减少3122.0mg,钙丢失增加3886.0nag;摄人钙增至4900mg/d,无维生素D干预,观察48d,钙吸收共增加56817.6mg,钙平衡增加58689.6mg。62岁男性:摄入钙5650mg/d,维生素D干预2000IU/d,观察39d,钙吸收共减少7269.6mg,钙丢失增加8326.5mg;摄入钙2776.9mg/d,维生素D干预4000IU/d,观察40d,钙吸收共减少4700.0mg,钙丢失增加5116.0mg;摄人钙增至5689.7mg,无维生素D干预,观察34d,钙吸收共增加12835.0mg,钙平衡增加8279.0mg。结论人体的钙吸收,随年龄增长明显降低。然而,将国人的钙摄入量提高至每天3000~5000mg,成年人就可以达到或接近正钙平衡。本实验证明,只要维生素D的摄人量超过每天2000IU,维生素D就明显降低(食物)钙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代谢 人体钙平衡实验 摄入 维生素D摄入 @@
原文传递
维生素A摄入与绝经后妇女髋部骨折
10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3-263,共1页
关键词 维生素A摄入 绝经 妇女 髋部骨折
原文传递
医学院校运动训练队学生营养膳食与田径运动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岩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年第12期52-53,共2页
在对大学生运动员饮食结构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四所院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医大大庆校区、大庆医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业余运动训练队学生的膳食结构,了解学生的膳食营养情况及营养认知态度,为其合理膳食结构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保障学... 在对大学生运动员饮食结构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四所院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医大大庆校区、大庆医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业余运动训练队学生的膳食结构,了解学生的膳食营养情况及营养认知态度,为其合理膳食结构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保障学生健康身体、提高田径训练水平和完成学习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学生 营养膳食 维生素摄入 田径训练水平3-4次
下载PDF
胡萝卜吃多了会维生素A中毒吗
12
《康复》 2012年第12期16-16,共1页
Q:“黄金大米”实验让通过食物摄取β胡萝卜素来补充维生素A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说维生素A摄入过多有慢性和急性中毒的风险,那胡萝卜吃多了会不会中毒呢?
关键词 维生素A中毒 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摄入 食物摄取 急性中毒
原文传递
营养
13
《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 2006年第3期156-168,共13页
外源蛋白在模拟胃肠环境中稳定性测定模型初探;茶多糖降小鼠血糖功能的实验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正常小鼠发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研究;金耳菌丝体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不同剂量维生素A摄入对大鼠DNA损伤的影响。
关键词 降血糖作用 金耳菌丝体多糖 糖尿病小鼠 营养 模拟胃肠环境 维生素A摄入 稳定性测定 Β-葡聚糖 DNA损伤 外源蛋白
下载PDF
自制腌菜酱菜20天后再食用
14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第2期63-63,共1页
秋冬交替时节,许多家庭开始备置一些腌菜、酱菜过冬。腌菜和酱菜是蔬菜储存的一种方式,也是风味食物,但在制作过程中会用到较多的食盐,因而蔬菜中的维生素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且如果没有控制好腌制时间,
关键词 腌制时间 食盐 亚硝酸盐 会用 天后 维生素 十几 大众卫生报 标的 摄入
下载PDF
关注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转移性血管钙化和全身迁徙性钙质沉着症的防治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令泉 彭柏清 +4 位作者 李肇星 屈秀泉 李凡 厉红元 吴凯南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转移性血管钙化和全身迁徙性钙质沉着症,作为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已在肾性继发性甲旁亢或原发性甲旁亢患者中引起重视,但其在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calcium and/or vitamin D... 转移性血管钙化和全身迁徙性钙质沉着症,作为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已在肾性继发性甲旁亢或原发性甲旁亢患者中引起重视,但其在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calcium and/or vitamin D insufficiency,CVI)所致长期负钙平衡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亚临床甲旁亢)或亢进的患者中仍少有关注。人群中普遍存在CVI,长期CVI引起的低血钙和负钙平衡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分泌超过生理水平的PTH,使骨吸收、大量骨钙释放入血,在导致骨量流失和骨质疏松的同时,还可形成转移性血管钙化或全身钙质沉着症,引起心血管疾病等多器官病变。早期的钙盐沉积经合理治疗多可逐步消退,而动脉中层钙化一旦发生不易消退,故临床对血管钙化和钙盐沉着应予以积极预防和早期筛查诊治。对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的预防及早期诊治有能防止或延缓,甚至逆转转移性血管钙化和全身迁徙性钙质沉着症的发生和发展,对此类疾病的防治和人群健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增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 转移性血管钙化 全身迁徙性钙质沉着症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反复肾结石伴尿结晶患者加强补钙后结石治愈1例报道
16
作者 彭柏清 黎颖 +2 位作者 孔令泉 李肇星 吴凯南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24-125,共2页
15%的男性在其一生中会有肾结石,并有35%~50%的几率在首次发病后5年内再次复发。虽最初建议限制反复肾结石患者的膳食钙摄入量,但有研究报道较低的膳食总钙摄入量与肾结石发病风险增加相关,而增加钙摄入量可能降低肾结石风险。本文报道... 15%的男性在其一生中会有肾结石,并有35%~50%的几率在首次发病后5年内再次复发。虽最初建议限制反复肾结石患者的膳食钙摄入量,但有研究报道较低的膳食总钙摄入量与肾结石发病风险增加相关,而增加钙摄入量可能降低肾结石风险。本文报道了一例35岁男性患者,在限制钙摄入量后,尿结晶与肾结石仍复发,但加强补充钙/维生素D后,随访5年病情未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尿结晶 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 甲状旁腺功能增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文传递
关注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被引量:6
17
作者 孔令泉 马晨煜 +4 位作者 佘睿灵 李凡 吕发金 厉红元 吴凯南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85-390,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临床实践发现,目前认为的一些原发性OP可能源于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引起的负钙平衡和低血钙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增强(亚临床甲旁亢...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临床实践发现,目前认为的一些原发性OP可能源于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引起的负钙平衡和低血钙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增强(亚临床甲旁亢)或亢进,可防可治,故将此类OP称为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骨质疏松症。我国人群每日钙摄入量普遍不足,维生素D缺乏/不足也是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长期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引起的低血钙和负钙平衡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骨量流失和骨质疏松临床广泛存在,对它的防治可有效防治低骨量和骨质疏松,从而有效防治身高变矮、驼背、腰酸背痛、乏力、骨关节疼痛、骨折、转移性血管钙化和全身钙质沉着症等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 甲状旁腺功能增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亚临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 骨量下降 甲状旁腺功能增强相关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Inverse associations of outdoor activity and vitamin D intake with the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 被引量:1
18
作者 Dan ZHU Gui-you LIU +3 位作者 Zheng LV Shi-rong WEN Sheng BI Wei-zhi W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23-927,共5页
Early studies had suggested that vitamin D intake wa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s disease and multiple sclerosis. However, the associations of vitamin D intake and outdoo... Early studies had suggested that vitamin D intake wa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s disease and multiple sclerosis. However, the associations of vitamin D intake and outdoor activitie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PD) are still unclear, so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se relationships from a case-control study in elderly Chinese. The study population involved 209 cases with new onsets of PD and 210 controls withou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The data on dietary vitamin D and outdoor activities were collected using a food-frequency questionnaire and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ary outdoor activities, vitamin D intake and PD. Adjustment was made for sex, age, smoking, alcohol use, education, and body mass index(BMI). Adjusted odds ratios(ORs) for PD in quartiles for outdoor physical activity were 1(reference), 0.739(0.413, 1.321), 0.501(0.282, 0.891), and 0.437(0.241, 0.795), respectively(P=0.002 for trend). Adjusted ORs for PD in quartiles for total vitamin D intake were 1(reference), 0.647(0.357, 1.170), 0.571(0.318, 1.022), and 0.538(0.301, 0.960), respectively(P=0.011 for trend). 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outdoor activity and total vitamin D intake wer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PD, and outdoor activity seems to be mo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risk for 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utdoor activity Vitamin D intake Parkinson's disea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