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B_2光化学技术对单采血小板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源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燕 盖厦 +7 位作者 张文静 申华 乔文本 张毅 张传兴 叶辉 李惠玲 庄云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2-1217,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_2光化学病原体灭活技术(PRT)处理的单采血小板对白细胞和血小板源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捐献血小板的献血员20人,各取60 ml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平均分成2份:一份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另一份采用维生素B_2... 目的:探讨维生素B_2光化学病原体灭活技术(PRT)处理的单采血小板对白细胞和血小板源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捐献血小板的献血员20人,各取60 ml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平均分成2份:一份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另一份采用维生素B_2联合紫外光照射的光化学法处理作为实验组。在血站标准条件下保存7d,分别于1、3、5和7 d取样,分析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应用ELISA方法检测白细胞源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TNF-α和IFN-γ)和血小板源细胞因子(CCL3、CCL5、TGF-β-1和PF4)含量以及可溶性P-selectin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磷脂酰丝氨酸(PS)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C、PDW和MPV没有统计学差异。随着血小板贮存期的延长,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含量逐渐增加,5-7 d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平台,且实验组中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小板贮存的3、5和7 d时,实验组中PS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2,P=0.010,P=0.011)。在5和7 d时,实验组中P-selecti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8,P=0.0036)。白细胞源性细胞因子含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PRT处理的去白细胞血小板中,细胞因子的释放主要来源于血小板,在贮存5和7 d时,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积累达到一个新的平台,其原因最可能是血小板的活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2病原体灭活技术 细胞因子 血小板
下载PDF
维生素B_2联合紫外光照射光化学法对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2
作者 庄云龙 刘燕 +4 位作者 张文静 张毅 叶辉 张传兴 秦敬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探讨病原体灭活技术(PRT)是否对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产生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20人,取单采血小板标本60 m L/人(份),全部平均分成2份(组),实验组:20份采用维生素B2(终浓度为50μmol/L)联合紫外光照射(波长265-... 目的探讨病原体灭活技术(PRT)是否对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产生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20人,取单采血小板标本60 m L/人(份),全部平均分成2份(组),实验组:20份采用维生素B2(终浓度为50μmol/L)联合紫外光照射(波长265-370 nm,剂量6.2 J/m L)光化学法照射8.5 min;对照组:20份不做处理。2组标本均放置于(22±2)℃水平振荡条件下保存7 d,分别于1、3、5和7 d取样6 m L,检测其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CCL3、CCL5、TGF-β-1和PF4)含量。结果在保存的7 d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Plt略微降低,MPV和PDW略微升高(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7 d时,CCL3含量(pg/m L)为11.90±0.4 vs 10.97±0.51(P<0.05),CCL5含量(ng/m L)为190.10±15.03 vs 150.02±20.0(P<0.05);在5和7 d时,TGF-β-1含量(ng/m L)分别为22.18±2.36 vs 21.15±1.43、37.21±3.01 vs 34.11±2.03(P<0.05),PF4含量(mg/L)分别为7.87±1.05 vs 5.75±0.91、9.01±1.11 vs 6.13±1.07(P<0.05)。结论随着血小板贮存时间的延长,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积累逐渐增加;在血小板保存末期,VB2-PRT处理明显增加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血小板源性 维生素b2 紫外光照射 病原体技术 血小板贮存 单采血小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