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维生素K1预防儿童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山丹 汤美好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6期80-83,100,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中不同剂量维生素K1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4例维生素K缺乏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55例)、治疗组2(55例)和治疗组3(54例)。... 目的探讨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中不同剂量维生素K1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4例维生素K缺乏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55例)、治疗组2(55例)和治疗组3(54例)。治疗组1给予维生素K10.3 mg/次、2组给予维生素K10.5 mg/次、3组给予维生素K11 mg/次,对三组患儿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发生率、维生素K水平、凝血指标和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指标予以对比、分析。结果三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治疗组2、治疗组3的维生素K水平均较治疗组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2和治疗组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治疗组1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治疗组2和治疗组3,且治疗组2高于治疗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治疗组1的PT和APTT均长于治疗组2和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1高于治疗组2和治疗组3,且治疗组2高于治疗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预防中,采用维生素K1补充可获得较好的预防效果,但不同剂量维生素K1的治疗效果不同,推荐使用0.5 mg剂量且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凝血指标 营养状况
下载PDF
癌胚抗原、组织多肽抗原、糖类抗原19-9、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琳倩 彭艳芝 +1 位作者 王佳宁 宁文君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4期1602-1605,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糖类抗原19-9(CA19-9)、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3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糖类抗原19-9(CA19-9)、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3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CEA、TPA、CA19-9、PIVKA-Ⅱ、AF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CEA、TPA、CA19-9、PIVKA-Ⅱ、AF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CEA、TPA、CA19-9、PIVKA-Ⅱ、AFP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CEA、TPA、CA19-9、PIVKA-Ⅱ、AFP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5.95%、88.89%、95.18%、0.85,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CEA、TPA、CA19-9、PIVKA-Ⅱ、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CEA、TPA、CA19-9、PIVKA-Ⅱ、AFP水平均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EA、TPA、CA19-9、PIVKA-Ⅱ、AFP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EA、TPA、CA19-9、PIVKA-Ⅱ、AFP可作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和监测病情进展的客观实验室指标,单独检测的诊断效能一般,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更有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组织多肽抗原 糖类抗原19-9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甲胎蛋白和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余溪 夏益兰 沈林杰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8期2038-2040,2044,共4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和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1例HC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5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AFP、PIVKA-Ⅱ水平,并分析AFP、PIVKA-Ⅱ...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和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1例HC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5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AFP、PIVKA-Ⅱ水平,并分析AFP、PIVKA-Ⅱ单独和联合检测对HCC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AFP和PIVKA-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和PIVKA-Ⅱ联合检测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FP单独检测诊断HCC的AUC最小。结论AFP和PIVKA-Ⅱ联合检测诊断HCC的应用价值高于AFP或PIVKA-Ⅱ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甲胎蛋白联合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在肝细胞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鹿宁宁 张英华 +2 位作者 王海燕 高文峰 郑加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62-2165,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及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在肝细胞癌(HCC)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5月-12月于北京佑安医院肿瘤微创介入中心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肝恶性肿瘤患者134例,其中术后...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及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在肝细胞癌(HCC)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5月-12月于北京佑安医院肿瘤微创介入中心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肝恶性肿瘤患者134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为HCC患者103例,非HCC患者31例,对其血清AFP和PIVKA-Ⅱ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 Whitney U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AFP及PIVKA-Ⅱ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FP及PIVKA-Ⅱ诊断HCC的效能,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AUC比较应用Z检验。结果 HCC组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均明显高于非HCC组(P值均<0.001);血清AFP诊断HCC的AUC为0.842,PIVKA-Ⅱ诊断HCC的AUC为0.863,二者联合诊断AUC为0.869,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血清AFP单独诊断HCC的敏感度为70.9%,特异度为90.3%;PIVKA-Ⅱ单独诊断HCC的敏感度为72.8%,特异度为77.4%。二者联合检测诊断HCC的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77.4%。HCC患者血清AFP和PIVKA-Ⅱ表达存在相关性(r=0.207,P<0.05)。结论在肝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清AFP及PIVKA-Ⅱ对HCC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PIVKA-Ⅱ单项检测诊断HCC效能优于AFP,二者联合检测诊断HCC效能优于单项检测,血清AFP及PIVKA-Ⅱ检测能够为临床上拒绝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的肝肿瘤患者病理分型的初步推断提供依据,进而有益于后续规范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临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 肝细胞 诊断
下载PDF
口服维生素K_1对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友玲 林超琼 鲁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 探讨口服维生素K1(VK1)对新生儿VK缺乏症诱导蛋白Ⅱ (PIVKA Ⅱ )的影响及口服VK1的最佳剂量。方法 随机将 10 1例足月新生儿分为口服VK12 .5mg组、5mg组及对照组三组 ,出生时均采集脐血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PIVKA Ⅱ含量 ,3d... 目的 探讨口服维生素K1(VK1)对新生儿VK缺乏症诱导蛋白Ⅱ (PIVKA Ⅱ )的影响及口服VK1的最佳剂量。方法 随机将 10 1例足月新生儿分为口服VK12 .5mg组、5mg组及对照组三组 ,出生时均采集脐血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PIVKA Ⅱ含量 ,3d后复查三组新生儿血PIVKA Ⅱ含量。结果 PIVKA Ⅱ≥ 2mg/ml人数 2 .5mg组由 8例降至 4例 ,5mg组由 11例降至 2例 ,对照组由 11例降至 8例。经统计学处理 ,2 .5mg组与 5mg组比较 P >0 .0 5 ;口服VK1组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结论 PIV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 新生儿 维生素k 口服 凝血酶原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成人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洁 杨渝伟 +1 位作者 王堃 喻晶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建立绵阳地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测定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的成人参考区间,并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674名表观健康者、147... 目的建立绵阳地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测定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的成人参考区间,并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674名表观健康者、14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肝硬化患者及98例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采用x±1.96s方式建立PIVKA-Ⅱ的参考区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IVKA-Ⅱ诊断肝炎、肝硬化及HCC的效能。结果674名表观健康者血清PIVKA-Ⅱ测定值呈近似正态分布(z=1.428,P=0.034),男、女性之间血清PIVKA-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18~30岁组、31~44岁组、45~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后各年龄组之间血清PIVKA-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数据后采用x±1.96s方式建立的参考区间为8.75~36.72 U/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HCC组血清PIVKA-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HCC组血清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01),而病毒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IVKA-Ⅱ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HC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6、0.663、0.90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7.27、29.86和40.36 U/L,敏感性分别为49.7%、52.2%和80.6%,特异性分别为75.7%、80.8%和94.5%。结论初步建立了绵阳地区CMIA检测血清PIVKA-Ⅱ的成人参考区间。PIVKA-Ⅱ在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等非肝癌患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不宜单独作为HCC标志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 参考区间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 肝细胞肝癌
下载PDF
我国7省市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7
作者 鲁杰 赵小元 +1 位作者 林良明 刘玉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 阐明我国 7省市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水平以及维生素K缺乏流行病学状况。 【方法】 采用ELISA法对我国 7省市 40 5例健康足月婴儿和 14 2例早产婴儿脐血PIVKA Ⅱ进行测定。 【结果】 ①40 5例足月婴儿脐血PIVKA Ⅱ... 【目的】 阐明我国 7省市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水平以及维生素K缺乏流行病学状况。 【方法】 采用ELISA法对我国 7省市 40 5例健康足月婴儿和 14 2例早产婴儿脐血PIVKA Ⅱ进行测定。 【结果】 ①40 5例足月婴儿脐血PIVKA Ⅱ阳性率为 44.7%( 181/4 0 5 ) ,其中男婴为 43.5 %( 93/2 14 ) ,女婴为 46 .1%( 88/191)。 14 2例早产婴儿脐血PIVKA Ⅱ为 43.0 %( 6 1/14 2 ) ,其中男婴为 45 .3%( 34/75 ) ,女婴为 40 .3%( 2 7/4 0 ) ,二者性别无统计学意义。②城市和农村出生足月婴儿和早产婴儿脐血PIVKA Ⅱ阳性人群 2~ 9ng/ml范围最多 ,亦占 44.2 %,但在 >2 0 0ng/ml极重度阳性亦占 10 .3%。③PIVKA Ⅱ阳性率随月龄增加而降低 ,但 2月龄时其阳性率仍为 14 .3%。④城市新生儿PIVKA Ⅱ阳性率随出生体重增加和孕周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 【结论】 我国新生儿和婴儿存在较严重维生素K缺乏亚临床现象 ,应大规模实施维生素K预防干预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维生素k缺乏 诱导蛋白 流行病学 新生儿 中国
下载PDF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在肝细胞癌诊断上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津春 杨东红(综述) +1 位作者 严祥 何津祥(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50-351,共2页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对于肝癌诊断的敏感性较高,是一个早期诊断肝癌的的肿瘤标志物。现对近年来PIVKAⅡ在肝细胞癌诊断上的临床应用和其作用机制的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蛋白质前体 肝细胞 肝肿瘤
下载PDF
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与胎龄及地区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静丽 马葆靖 +7 位作者 王西阁 徐灵敏 何真 杨建萍 杨瑞花 刘述荣 宋华 张益诚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2-613,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水平是否与胎龄及地区有关。方法采集405例足月儿(平均胎龄39.31周,城镇259例,乡村146例)及142例早产儿(平均胎龄35.90周,城镇116例,乡村26例)脐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PIVKA-Ⅱ水...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水平是否与胎龄及地区有关。方法采集405例足月儿(平均胎龄39.31周,城镇259例,乡村146例)及142例早产儿(平均胎龄35.90周,城镇116例,乡村26例)脐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PIVKA-Ⅱ水平,≥2μg/ml为阳性。结果 不同胎龄新生儿脐血PIVKA-Ⅱ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城镇足月儿脐血PIVKA-Ⅱ阳性率32.82%,显著低于乡村65.75%(P<0.01),而城镇与乡村早产儿脐血PIVKA-Ⅱ阳性率(42.24%,46.1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脐血PIVKA-Ⅱ水平与胎龄无关,与地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血 维生素k缺乏 蛋白 胎龄
下载PDF
早产孕妇补充维生素K后脐血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静丽 冯红旗 +4 位作者 王西阁 徐灵敏 刘述荣 何真 杨瑞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489-1490,共2页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新生儿 脐血 早产 孕妇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Ⅱ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恒 涂从银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II(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安徽省肿瘤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PHC患者(PHC组)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乙肝肝硬化组)各60例,同期选取我院60...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II(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安徽省肿瘤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PHC患者(PHC组)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乙肝肝硬化组)各60例,同期选取我院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血清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指标水平。计算PIVKA-Ⅱ、AFP及PIVKA-Ⅱ联合AFP诊断PHC的敏感度、特异度,绘制PIVKA-Ⅱ、AFP诊断PHC的ROC曲线图。采用Spearman法分析初诊时PHC组患者血清PIVKA-Ⅱ、AFP水平与肿瘤直径、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比较PHC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PIVKAII、AFP水平。结果PHC组患者的血清PIVKA-Ⅱ、AFP水平高于乙肝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乙肝肝硬化组血清AF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乙肝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PIVKA-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AFP诊断PHC的敏感度分别为81.67%、66.67%,特异度分别为90.00%、87.50%;两指标并联敏感度为85.00%,两指标串联特异度为94.17%;PIVKA-Ⅱ、AFP诊断PH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8、0.824。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PHC患者血清PIVKA-Ⅱ、AFP水平与肿瘤直径(r分别为0.642、0.513,P<0.05)和TNM分期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6、0.524,P<0.05)。PHC患者行外科和介入治疗后血清PIVKA-Ⅱ、AF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血清PIVKA-Ⅱ、AFP单独检测时,PIVKA-Ⅱ对PHC的诊断效能高于AFP,两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血清PIVKA-Ⅱ、AFP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呈中等度相关,可作为PHC患者术后疗效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敏感度 特异度 早期诊断 疗效评估
下载PDF
间接法建立北京地区成年人血清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生物参考区间
12
作者 韩宁 赵海滨 +4 位作者 王腾蛟 葛廷磊 李润青 赵秀英 朱东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647-649,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间接法建立北京地区成年人血清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的蛋白(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e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 PIVKA-Ⅱ)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目的 探讨应用间接法建立北京地区成年人血清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的蛋白(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e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 PIVKA-Ⅱ)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体检中心表观健康人群的血清PIVKA-Ⅱ测定结果928例。采用偏度-峰度值检验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自然对数(ln)进行数据转换后,利用箱式图与茎叶图法剔除离群值。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男、女间血清PIVKA-Ⅱ水平差异,利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PIVKA-Ⅱ水平与参考个体年龄的相关性。利用非参数排序法建立血清PIVKA-Ⅱ生物参考区间,并进行参考区间验证。结果 北京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PIVKA-Ⅱ水平与参考个体年龄无相关性,血清PIVKA-Ⅱ在男、女组间比较[24.16(20.49~28.28)mAU/ml比20.82(17.63~24.19)m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21,P <0.05),制订不同性别单独的生物参考区间。建立的PIVKA-Ⅱ生物参考区间为男性<34.6 mAU/ml,女性<29.4 mAU/ml。20例男性样本中,19例血清PIVKA-Ⅱ<34.6 mAU/ml,通过率为95.0%;20例女性样本中,19例血清PIVKA-Ⅱ<29.4 mAU/ml,通过率为95.0%,参考区间验证通过。结论 应用间接法建立的血清PIVKA-Ⅱ生物参考区间与说明书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有一定差异,其更适用于北京地区成年人群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 生物参考区间 间接法
下载PDF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的变化与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A.NANASHIMA 刘念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17-217,共1页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判断预后 诱导蛋白 肝细胞癌 癌患者 拮抗剂 肝切除术 PIVkA-Ⅱ 根治性切除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维生素K缺乏症——凝血功能异常(外源性凝血因子缺陷)的判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春昌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23期37-38,共2页
【病历摘要】 患者,女,22岁。为求体形完美,采用缩食方法减肥。控制每日进食极少量的低脂饮食,坚持半年有余,减肥取得效果,但是,自感全身无力,精神欠佳。特别是近1周来,发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而且四肢皮肤相继出现皮肤紫斑... 【病历摘要】 患者,女,22岁。为求体形完美,采用缩食方法减肥。控制每日进食极少量的低脂饮食,坚持半年有余,减肥取得效果,但是,自感全身无力,精神欠佳。特别是近1周来,发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而且四肢皮肤相继出现皮肤紫斑。前日月经来潮,经血很多,心理恐惧,特就医求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凝血因子 维生素k缺乏 凝血功能异常 缺陷 低脂饮食 全身无力 牙龈出血 皮肤紫斑
下载PDF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良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609-1612,共4页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 维生素k 缺乏 出血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血清学标志物甲胎蛋白、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联合诊断肝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红亮 王建国 +4 位作者 张会 吴勇锋 汪恺 王晓波 徐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9,共9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三个数据库,收集2002...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三个数据库,收集2002年以来发表的AFP、PIVKA-Ⅱ和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利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QUADAS)检查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Meta DiSc软件、Review Manager 5.4软件和Stata 15.1软件对AFP、PIVKA-Ⅱ和GPC-3单用和联合使用诊断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的AUC值最高,为0.88(95%CI:0.85~0.91),其次是GPC-3和AFP;多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AUC均高于单个标志物,其中PIVKA-Ⅱ联合GPC-3诊断的AUC值最高,为0.90(95%CI:0.87~0.92)。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和GPC-3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分别为0.75和0.76),但GPC-3的特异度不如PIVKA-Ⅱ和AFP(AFP、PIVKA-Ⅱ和GPC-3分别为0.87、0.88和0.81);多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敏感度较单个标志物诊断时有所提高,但特异度无明显提高。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的诊断比值比(DOR)最高,为22(95%CI:13~36),其次是GPC-3和AFP;两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DOR均高于单个标志物,其中AFP联合GPC-3诊断的DOR最高,为25(95%CI:9~67);三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时的DOR明显降低,为10(95%CI:7~45)。结论:单个标志物用于肝癌诊断时,PIVKA-Ⅱ的诊断价值更高。两种标志物联合能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度,三种标志物联合未能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结合临床实际,推荐AFP联合PIVKA-Ⅱ用于肝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清学标志物 甲胎蛋白 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诊断 META分析
下载PDF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芮红兵 林珺芳 +1 位作者 薜原 卓光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7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缺乏 临床分析 获得性 维生素k缺乏 凝血因子异常 不明原因出血 凝血因子Ⅱ
下载PDF
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燕舟 刘玲 +1 位作者 彭磊 肖政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2171-2173,共3页
目的 探讨反映机体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分析维生素K1治疗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VKDB)的合理剂量。方法 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前瞻性队列式研究方法,对入院的106例VKDB患儿采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凝血酶... 目的 探讨反映机体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分析维生素K1治疗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VKDB)的合理剂量。方法 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前瞻性队列式研究方法,对入院的106例VKDB患儿采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sysmex CA‐1500血凝仪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再将患儿分为维生素K12mg和5mg治疗组,在静脉滴注维生素K1后24h,3d、5d三个时间点复查上述凝血指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5 d后以上指标的变化及2 mg组与5 mg组PIVKA‐Ⅱ的变化。结果 本研究患儿治疗前后PT、APTT、PIVKA‐Ⅱ异常率(%)比较分别为(72.6∶13.2)、(70.8:32.1)、(98.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 T及FIB治疗前后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 mg组和5 mg组静滴维生素K124 h后PIVKA‐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 d及5 d PIVKA‐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VKDB患儿在补充维生素K后,PIVKA‐Ⅱ、PT、APT T异常率及水平有明显改善,PIVKA‐Ⅱ是诊断VKDB及疗效监测最敏感指标;静脉点滴维生素K1每次2 mg ,每日1次,连续5 d ,可有效治疗VK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维生素k缺乏/并发症 出血/病因学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促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
下载PDF
新生儿接种第二剂乙肝疫苗后耦合维生素K缺乏病二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松 廖学舟 +1 位作者 李光弟 李琼燕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年第2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新生儿接种 乙肝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耦合 预防接种门诊 乡镇防保站 异常反应
下载PDF
肝癌中由维生素K缺乏或蛋白质拮抗剂Ⅱ诱生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
20
作者 冯霞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4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维生素k缺乏 蛋白质拮抗剂Ⅱ诱生蛋白 免疫组化 检测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