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段婴儿1177例维生素K1与K2水平分布调查分析
1
作者 周锦妍 李克蓉 +3 位作者 马雁 王继强 张正明 李旺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各年龄段婴儿血清维生素K1与K2水平,了解维生素K1与K2在不同年龄段婴儿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课题单位(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产科)出生/就诊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为0~3 d(591例)、4~7 d(255例)、8~15 d(104... 目的探讨对比各年龄段婴儿血清维生素K1与K2水平,了解维生素K1与K2在不同年龄段婴儿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课题单位(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产科)出生/就诊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为0~3 d(591例)、4~7 d(255例)、8~15 d(104例)、1个月(118例)、2个月(40例)、3个月(69例)进行分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统一平台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测定患者血清维生素K1与K2水平,从维生素K1与K2不同年龄段的水平分布,缺乏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各年龄段的维生素K1与K2水平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生儿极易缺乏维生素K1,随着年龄增长,维生素K2的缺乏率高于维生素K1。结论维持维生素K1及K2的正常对于各年龄段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应当密切关注婴幼儿维生素K1及K2的监测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维生素k2 水平分布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维生素K1静脉输注方式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探讨
2
作者 张丽 王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I0001-I0002,共2页
维生素K1为脂溶性维生素,是体内谷氨酸残基γ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抗凝蛋白C和抗凝蛋白S谷氨酸残基γ羧化作用,使其前体物质羧化后转变成凝血酶原及相应因子,维生素K1缺乏可引起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1]。临床常... 维生素K1为脂溶性维生素,是体内谷氨酸残基γ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抗凝蛋白C和抗凝蛋白S谷氨酸残基γ羧化作用,使其前体物质羧化后转变成凝血酶原及相应因子,维生素K1缺乏可引起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1]。临床常用于低凝血酶原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注 凝血因子Ⅱ 低凝血酶原血症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k1 凝血酶原 安全性探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新生儿维生素K1、K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3
作者 全晓烨 李星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2-0085,共4页
研究新生儿体内维生素K1(Vitamin K,VK1)、VK2的表达水平,可以了解新生儿VK代谢状况,寻找导致VK缺乏或异常的原因, 为后续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的442例新生儿资料, 所有新生儿出生后6 h内肌肉注射VK... 研究新生儿体内维生素K1(Vitamin K,VK1)、VK2的表达水平,可以了解新生儿VK代谢状况,寻找导致VK缺乏或异常的原因, 为后续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的442例新生儿资料, 所有新生儿出生后6 h内肌肉注射VK1 l mg1次,72个小时后采集新生儿静脉血并检测维生素K1和K2的表达水平。将新生儿分为生VK1异常组/正常组和VK2 MK-4、VK2MK-7异常组/正常组共6组,对比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和新生儿溶血、黄疸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新生儿VK1表达水平与出生体重和胎龄显著相关(P<0.05),出生体重低/早产儿更易出现VK1水平异常,此外VK1表达水平过高情况较为普遍,提示临床需要进一步考虑不同剂量和注射时间的影响。VK2中MK-4和MK-7水平表达异常表现为水平过低,MK-4过低与纯母乳喂养有关(P<0.05)。新生儿溶血与黄疸与VK表达水平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新生儿VK1表达水平与出生体重和胎龄显著相关,VK2喂养方式有关,临床应进一步优化VK补充方案,预防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维生素k1 维生素k2 表达水平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K1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陈睿亿 浮苗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与患者饮食中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相关性,并予以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本院PMOP患者145例、正常对照组90例,采用液质联用质谱法检测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 目的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与患者饮食中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相关性,并予以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本院PMOP患者145例、正常对照组90例,采用液质联用质谱法检测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等相关指标,并与PMOP的骨密度关系行相关性分析。针对PMOP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PMOP组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PMOP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32,P<0.01);与维生素K1、维生素E、和25-羟基维生素D均呈正相关P(r=0.67、0.22、0.34,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K1是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7.86(95%CI:3.16~16.4,P<0.01);其次是25-羟基维生素D(OR=3.48,95%CI:1.67~14.51,P<0.01)。ROC曲线分析发现维生素K1和25-羟基维生素D对PMOP有较高诊断效能(AUC均≥0.70,P<0.01),其中维生素K1最具有诊断价值。结论维生素K1对PMOP具有独立预测作用,临床护理人员针对上述因素应予以对应的护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k1 维生素E 维生素A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不同剂量维生素K1对急性溴敌隆中毒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王泽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2-0035,共4页
不同剂量维生素K1对急性溴敌隆中毒的效果分析。方法 对收入的急性溴敌隆中毒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维生素K1治疗,观察组接受大剂量的维生素K1治疗,对比不同剂量的维生素K1对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 不同剂量维生素K1对急性溴敌隆中毒的效果分析。方法 对收入的急性溴敌隆中毒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维生素K1治疗,观察组接受大剂量的维生素K1治疗,对比不同剂量的维生素K1对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满意率更高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治疗前的PT、APTT指标差异不大,治疗后1、3、5、7、9d 的临床指标差异显著,但是患者均治愈。结论 大剂量的维生素K1对急性溴敌隆中毒治疗效果好,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综合治疗满意率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维生素k1 急性溴敌隆中毒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皖北地区抗凝类杀鼠剂中毒临床特征及维生素K1用药方案对疗效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陶言言 汤亚杰 +3 位作者 王丽丽 王方莉 陆国玉 范方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63-1268,共6页
目的:对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临床特点及维生素K1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住院的51例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中毒方式、中毒时间(毒物暴露至入院治疗时... 目的:对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临床特点及维生素K1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住院的51例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中毒方式、中毒时间(毒物暴露至入院治疗时间)、临床表现、凝血功能、维生素K1用量及治疗结果等,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51例患者中,溴敌隆中毒27例(52.94%),占比最高。出院时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1)。23例入院时有出血症状,中毒严重度评分(PSS):轻度中毒12例,中度中毒7例,重度中毒4例;46例有明确毒物暴露史。患者根据中毒时间分为≥48 h组与<48 h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凝血功能异常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28例入院时凝血功能异常,根据维生素K1用量分为≤40 mg/d组12例和>40 mg/d组16例,≤40 mg/d组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凝血功能恢复时间较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症状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主,中毒时间长凝血异常更加显著。维生素K1较大剂量较普通剂量疗效无显著差异,维生素K1治疗的及时性和维持时间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类杀鼠剂 中毒 凝血功能障碍 维生素k1
下载PDF
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薛慧敏 魏洪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 目的分析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TT、PT、FIB、APTT、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TT(15.28±3.60)s、PT(12.00±2.11)s、APTT(38.18±4.80)s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63±3.69)、(16.50±3.38)、(63.50±6.69)s,FIB(2.76±0.41)g/L、PLT(189.65±39.30)×10^(9)/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1±0.28)g/L、(103.54±26.55)×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CO_(2)、SpO_(2)与Pa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PaCO_(2)(41.45±2.45)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46.20±3.13)mm Hg,PaO_(2)(84.37±6.35)mm Hg、SpO_(2)(95.18±5.25)%均高于对照组的(77.44±3.42)mm Hg、(87.64±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接受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可改善患儿的凝血功能及血气指标,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酚磺乙胺 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维生素K1治疗细菌性肺炎的安全性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3827-3829,共3页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维生素K_(1)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维生素K_(1)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研究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维生素K_(1)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以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和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安全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FVC、FEV_(1)和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VC、FEV_(1)和MVV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指标PT%、INR、APTT和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INR、APTT和PT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维生素K_(1)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单独治疗相当,但联合治疗对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更好,对凝血指标影响更小,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维生素k1 细菌性肺炎 安全性
下载PDF
维生素K1治疗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熊壮 刘扬扬 +6 位作者 霍少凯 宫嘉莲 金天一 王强 王慧林 刘铁军 冷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99-2103,共5页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损害,而维生素K1治疗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一直存在争议。回顾了各国肝衰竭诊疗指南以及维生素K1治疗肝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分析得出盲目应用维生素K1不能改善肝病患者凝血功能,但肝衰竭时维生素K缺乏且伴有...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损害,而维生素K1治疗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一直存在争议。回顾了各国肝衰竭诊疗指南以及维生素K1治疗肝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分析得出盲目应用维生素K1不能改善肝病患者凝血功能,但肝衰竭时维生素K缺乏且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时,应用维生素K1可能是必要的。另外,胆汁淤积状态可作为独立因素考虑,但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维生素k1 血液凝固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维生素K1 被引量:9
10
作者 谭建华 席绍峰 +5 位作者 李慧勇 王继才 熊小婷 贾芳 赵田甜 郭长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51-1454,共4页
建立了化妆品中维生素K1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将样品采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正己烷溶剂体系按不同的添加顺序进行分散、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进行测定。其中,对油脂含量较高样品的提取液需经硅胶固相萃取... 建立了化妆品中维生素K1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将样品采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正己烷溶剂体系按不同的添加顺序进行分散、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进行测定。其中,对油脂含量较高样品的提取液需经硅胶固相萃取柱进一步净化后测定。对不同的提取和净化方法作了系统研究,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方法的回收率为99%~1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定量下限为0.4 mg/kg。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化妆品中维生素K1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维生素k1 高效液相色谱法 硅胶固相萃取
下载PDF
基于光诱导荧光的维生素K1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云云 章竹君 马红燕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4,共7页
建立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基于紫外光诱导荧光的维生素K1(VK1)检测方法.不发荧光的VK1经紫外光(254 nm,15 W)照射后可转变为具有很高荧光量子产率的光化产物,检测出其特征荧光峰在465nm处;当加入咪唑并经光诱导后,光化产物荧光... 建立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基于紫外光诱导荧光的维生素K1(VK1)检测方法.不发荧光的VK1经紫外光(254 nm,15 W)照射后可转变为具有很高荧光量子产率的光化产物,检测出其特征荧光峰在465nm处;当加入咪唑并经光诱导后,光化产物荧光特性发生变化,在330 nm处又出现一新的较强荧光发射峰,两峰间的stokes位移长达135 nm.同时发现,随着VK1浓度的增加,465 nm处的荧光峰强度增加,而330 nm处的峰强度反而减小.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 μg· mL-1(S/N=3),对1.0 μg·mL-1VK1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该法用于注射液及人血清中VK1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7%~104%,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紫外光诱导 咪唑 维生素k1 血清 注射液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维生素K1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向峰 马若影 +1 位作者 常建军 宋晓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1期7406-7411,共6页
目的 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奶粉中维生素K1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 分析与量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维生素K1的实验过程,对标准物质、样品前处理、测量重复性及分析仪器等方面... 目的 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奶粉中维生素K1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 分析与量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维生素K1的实验过程,对标准物质、样品前处理、测量重复性及分析仪器等方面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检测奶粉样品来计算测定结果 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HPLC测定奶粉中得到维生素K1含量的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68μg/100 g,奶粉中维生素K1含量的测定结果为(65.5±1.68)μg/100 g.结论 在维生素K1含量测定过程中,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产生的不确定度在该法中影响最大,即标准溶液曲线所涉及到的浓度值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故在样品测定时应对其加以控制,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增强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维生素k1 高效液相色谱仪
下载PDF
维生素K1的快速高通量光诱导化学发光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云云 章竹君 张琰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0-1055,共6页
基于物质的光化学诱导效应,建立了维生素K1的快速高通量光诱导化学发光分析法。不发荧光的维生素K1(VKl)经紫外光照射(15W/254nm)后转变为具有很高荧光量子产率的光化产物,进而使用双(2,4,6.三氯苯基)草酸酯(TCPO)-过氧... 基于物质的光化学诱导效应,建立了维生素K1的快速高通量光诱导化学发光分析法。不发荧光的维生素K1(VKl)经紫外光照射(15W/254nm)后转变为具有很高荧光量子产率的光化产物,进而使用双(2,4,6.三氯苯基)草酸酯(TCPO)-过氧化氢(H2O2)-VKl光化产物这化一学发光体系,测定其化学发光强度。实验对光化条件和化学发光条件分别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了咪唑对光化产物结构及其相应的光化产物化学发光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光诱导化学发光强度与VKl质量浓度在0.007~3.333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S/N=3)为2.2ng·mL-1,对0.1μg·mL-1VKl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10min内可完成96个样品的快速测定。用于维生素Kl注射液及人血清中VKl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6.0%~104.0%。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试剂用量少、自动化程度高,特别适于高通量、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高通量 紫外光照 化学发光 人血清
下载PDF
含蘑菇葡聚糖、维生素K1护肤品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献 尹斌 +3 位作者 张桂蓉 王曦 何黎 李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5-357,共3页
目的:评估含蘑菇葡聚糖、维生素K_1的医学护肤品(商品名:薇诺娜舒颜祛红血丝修复霜)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1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外用薇诺娜舒颜祛红血丝修复霜,每日1次,共60 d,于治疗后30d和60 d各随访1次... 目的:评估含蘑菇葡聚糖、维生素K_1的医学护肤品(商品名:薇诺娜舒颜祛红血丝修复霜)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1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外用薇诺娜舒颜祛红血丝修复霜,每日1次,共60 d,于治疗后30d和60 d各随访1次,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其中20例进行无创性功效测试。结果:30例患者完成本次试验,使用薇诺娜舒颜祛红血丝修复霜60 d后,面部皮肤紧绷不适感改善率为26.7%,瘙痒改善率为22.2%,对毛细血管扩张症有效率为20.0%。20例患者治疗后30 d和60 d皮肤受试部位红斑指数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水分丢失值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例患者局部有轻微刺激反应,均未给予特殊处理,最终自行缓解。结论:薇诺娜舒颜祛红血丝修复霜局部外用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症 面部 蘑菇葡聚糖 维生素k1
下载PDF
用连续逆流式超临界双塔浓缩和精制维生素K1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雪 金君素 +2 位作者 张泽廷 于恩平 吴浩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1,共3页
文中研究了用连续逆流式超临界双塔浓缩和精制维生素K1的工艺方法.第一塔压力18~24 MPa,温度35~50℃;第二塔压力8~11MPa,温度40~60℃;CO2与原料质量流量比由37.5到70.产品为清亮黄色油状液体,维生素K1的质量分数可达97.24%.
关键词 连续逆流 维生素k1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强 孟凡达 +3 位作者 王轶鹏 张志涛 王玮 王郡甫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8-620,共3页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包含维生素K_(1)、K_(2)、K_(3)、K_(4)等4种形式,最早于1929年由丹麦化学家达姆从动物肝脏和麻子油中发现。维生素K_(1)、K_(2)均为脂溶性化合物,属于2-甲基-1,4-萘醌衍生物。维生素K1存在于绿色植物中,是食物...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包含维生素K_(1)、K_(2)、K_(3)、K_(4)等4种形式,最早于1929年由丹麦化学家达姆从动物肝脏和麻子油中发现。维生素K_(1)、K_(2)均为脂溶性化合物,属于2-甲基-1,4-萘醌衍生物。维生素K1存在于绿色植物中,是食物中维生素K的主要来源;维生素K_(2)主要由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_(1)、K_(2)主要参与肝脏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当体内缺乏时可造成凝血障碍^([1-2]),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肝癌和白血病^([3-7])。此外,它们也参与骨代谢和细胞生长,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等方面的效果显著^([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维生素k2 动物肝脏 凝血障碍 凝血酶原 骨质疏松 保健食品 凝血因子
下载PDF
分子蒸馏法提纯维生素k1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闫广 李庆生 尹侠 《过滤与分离》 CAS 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
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初步探讨了维生素k1的分离提纯。通过改变实验操作参数(操作压力和蒸馏温度等),得到了不同纯度的维生素k1馏出物,其最高纯度达到了93%以上,表明分子蒸馏法提纯维生素k1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工业化前景。
关键词 维生素k1 分子蒸馏 提纯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的临床证据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园园 白岚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对肝硬化患者出血风险的影响,评估维生素K1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万方及CBM数据库中关于肝硬化患者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对肝硬化患者出血风险的影响,评估维生素K1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万方及CBM数据库中关于肝硬化患者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索国内外关于维生素K1不良反应的报道,总结不良反应的特点。结果未检索出肝硬化患者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国内外关于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共569例,其中原发疾病为肝硬化的占11.9%。结论肝硬化患者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的必要性有待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证实。目前专家共识认为阻塞性黄疸、肠功能障碍及服用华法林或长期应用影响维生素K吸收及代谢的抗菌药物患者连续补充3 d维生素K1,可恢复体内的维生素K储备,对于维生素K1治疗无效的肝病患者,不能继续使用维生素K1,应根据凝血功能检测结果,酌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肝硬化出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杜仲中维生素K1 被引量:2
19
作者 郝海玲 张毅军 张军强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6年第12期37-42,共6页
为检测杜仲中维生素K1含量,采用了特异性强、分离效果好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将样品经丙酮、石油醚提取,用失活磷酸盐处理过的氧化铝进行柱色谱净化处理,用极性不同的洗脱液将维生素K1从样品中分离出来,收集V(石油醚)+V(... 为检测杜仲中维生素K1含量,采用了特异性强、分离效果好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将样品经丙酮、石油醚提取,用失活磷酸盐处理过的氧化铝进行柱色谱净化处理,用极性不同的洗脱液将维生素K1从样品中分离出来,收集V(石油醚)+V(乙醚)=97+3洗脱组分,浓缩定容,用C18色谱柱对维生素K1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流动相为V(甲醇)+V(正己烷)=75+25,紫外检测波长为248nm。结果表明,在流量为1.5mL/min的条件下,维生素K1的保留时间为(2.18±0.1)min,r为0.9993,回收率87.67%~95.12%,杜仲中的维生素K1含量为12.4043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维生素k1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维生素K1类似物合成与维生素K1致过敏反应的结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宇春 陆正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46-49,共4页
目的 考察和分析维生素K1类似物合成与维生素K1致过敏反应的结构相关性.方法 参考文献分别合成甲萘醌、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3、维生素K4、维生素K1和MK-2.制备甲萘醌、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3、维生素K4、维生素K1和MK-2的无菌... 目的 考察和分析维生素K1类似物合成与维生素K1致过敏反应的结构相关性.方法 参考文献分别合成甲萘醌、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3、维生素K4、维生素K1和MK-2.制备甲萘醌、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3、维生素K4、维生素K1和MK-2的无菌注射剂.分别分为高低剂量进行豚鼠过敏反应,增加吐温-80高低剂量为对照.结果 第1次和第2次激发出现反应较多的三个组别均为阳性组、甲萘醌组、维生素K1组和维生素K3组、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4、MK-2和吐温-80组,与第1次激发比,第2次激发发生反应的豚鼠数量略多.结论 甲萘醌是维生素K1类似物的结构母核,其萘结构的2与4碳链断开有助于降低致敏反应,3位连接较长碳链较短链的致敏性高,但维生素K1类似物造成过敏与结构相关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类似物合成 过敏反应 结构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