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被引量:11
1
作者 毕冬玲 苏新华 +3 位作者 孙小五 郭晓辉 张哲 汪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373-1377,共5页
应用整体透明和石蜡连续切片等方法,对辽藁本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幼苗的轴向器官中,以子叶节区下部的初生维管系统先建立,向下发育形成了下胚轴和根的维管系统;再向上通过子叶节区中、上部的分生组织性组织与... 应用整体透明和石蜡连续切片等方法,对辽藁本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幼苗的轴向器官中,以子叶节区下部的初生维管系统先建立,向下发育形成了下胚轴和根的维管系统;再向上通过子叶节区中、上部的分生组织性组织与第1片真叶的叶迹相连;上胚轴-苗的维管系统向下发育与子叶迹相连,至此构成了该幼苗完整、连续的初生维管系统.此外,对幼苗侧生器官子叶片的三出-叉状脉的形成进行了观察,认为该叶脉序属于原始脉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藁本 幼苗 初生维管系统 发育
下载PDF
镰形角果毛莨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汪矛 谷安根 +1 位作者 张友民 贾伟平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9-31,共3页
经镰形角果毛莨(Ceratocephalus falcatus)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研究后又一次证实被子植物的真中柱,既非来自管状中柱,也非来自原生中柱,而系来自子叶节区保留的单中柱;且在其子叶节区可看到自中始式单中柱向内始式真中柱和散生中柱变化... 经镰形角果毛莨(Ceratocephalus falcatus)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研究后又一次证实被子植物的真中柱,既非来自管状中柱,也非来自原生中柱,而系来自子叶节区保留的单中柱;且在其子叶节区可看到自中始式单中柱向内始式真中柱和散生中柱变化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角果毛茛 子叶 初生维管系统
下载PDF
3属4种罂粟科植物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结构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彦 汪矛 +2 位作者 孙小五 王丽 郭洁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罂粟科属间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罂粟科罂粟属的虞美人(Papaver rhoeas)和东方罂粟(Papaver orientale)、白屈菜属的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以及紫堇属的地丁草(Corydalis bungeana)为材料,应用整体透明和石蜡连续切片的方法... 罂粟科属间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罂粟科罂粟属的虞美人(Papaver rhoeas)和东方罂粟(Papaver orientale)、白屈菜属的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以及紫堇属的地丁草(Corydalis bungeana)为材料,应用整体透明和石蜡连续切片的方法,在明场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下对其幼苗期的结构及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属植物幼苗子叶节区下部存在的单中柱类型各异:罂粟属为外始式二原型圆形单中柱,白屈菜属为外始式二原型近圆形单中柱,紫堇属为外始式二原型"S"形单中柱。3属植物的子叶脉序也存在区别:虞美人和东方罂粟具单一叶脉,无叶隙;白屈菜为环结曲行羽状脉;地丁草为基出完全顶聚脉。根据上述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结构,认为3属中罂粟属较为原始,白屈菜属较为进化,紫堇属更为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科 幼苗 初生维管系统 结构
下载PDF
肾叶唐松草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个体发育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立军 汪矛 谷安根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1-106,共6页
肾叶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 L.)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个体发育研究证明,正如谷安根等在“Studies on Cotyledon Node Zone”的研究中所发现的那样,它也存在一个子叶节区和以该区为中心的两个过渡区,即子叶节区向下的子叶节—根过... 肾叶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 L.)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个体发育研究证明,正如谷安根等在“Studies on Cotyledon Node Zone”的研究中所发现的那样,它也存在一个子叶节区和以该区为中心的两个过渡区,即子叶节区向下的子叶节—根过渡区(下胚轴)与子叶节—茎过渡区(即子叶节区的中部和上部)。在它的子叶节区下部存在中始式二原型具双钩状后生木质部的单中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叶唐松草 初生维管系统 个体发育
下载PDF
尖萼耧斗菜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立军 张友民 +1 位作者 谷安根 盛国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尖萼耧斗莱(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et Mey.)属毛莨科(Ranunculaceae)耧斗菜属(Aquilegia)植物。其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它与毛莨科的其它属同样,存在一个以子叶节区为中心的两个过渡区。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可分为上... 尖萼耧斗莱(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et Mey.)属毛莨科(Ranunculaceae)耧斗菜属(Aquilegia)植物。其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它与毛莨科的其它属同样,存在一个以子叶节区为中心的两个过渡区。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可分为上胚轴苗区、子叶节区和下胚轴根区等三个区。解剖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谷安根等(1990)提出的关于子叶节区理论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为揭示毛莨科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积累一份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萼耧斗菜 幼苗 初生维管系统
下载PDF
家黑种草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立军 张友民 +1 位作者 贾伟平 谷安根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5-219,共5页
家黑种草幼苗子叶节区中部存在中始式二原型管状中柱阶段的事实,就足以说明,Namboodiri和Beck(1968a、b、c)的理论—即认为在前裸子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初生维管系统中不存在管状中柱阶段,从而主张种子植物在起... 家黑种草幼苗子叶节区中部存在中始式二原型管状中柱阶段的事实,就足以说明,Namboodiri和Beck(1968a、b、c)的理论—即认为在前裸子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初生维管系统中不存在管状中柱阶段,从而主张种子植物在起源上与真蕨类毫无亲缘关系的理论是不够慎重的,作者相信,随着管状中柱阶段的不断发现,就可以预言它们两者之间,在系统发育的过程中,可能有着一个“共同的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黑种草 幼苗 初生维管系统 解剖 毛莨科
下载PDF
基因型和供水对小麦维管系统发育的效应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全国 贾秀领 马瑞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5-70,共6页
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不同冬小麦基因型的旗叶至倒四叶、主茎基部第 2节间及穗下节间维管束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发现 ,叶片维管束数目随叶位下降而依次递减 ,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且集中表现于顶部三叶片。冬前水对小麦叶片维管束数目... 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不同冬小麦基因型的旗叶至倒四叶、主茎基部第 2节间及穗下节间维管束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发现 ,叶片维管束数目随叶位下降而依次递减 ,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且集中表现于顶部三叶片。冬前水对小麦叶片维管束数目发育有明显促进 ,春季返青后供水对其促进作用很小 ,但对叶片大小促进作用明显。水分和养分输导组织在茎秆结构中体现出基因型差异。完全控水条件下水分及养分输导组织发育均受到抑制 ,不同供水对叶片形态及维管束结构的发育均有明显效应 ,供水对前者效应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维管系统 解剖结构 系统发育 基因型 供水条件 水分输导效率
下载PDF
大花翠雀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立军 谷安根 +1 位作者 张友民 贾伟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6-80,共5页
大花翠雀(Delphiniumgrandiflorum)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子叶节区是客观存在的,并以子叶节区为中心存在两个过渡区,即向上的子叶节─茎过渡区和向下的子叶节一根过渡区。在子叶节区下部存在原... 大花翠雀(Delphiniumgrandiflorum)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子叶节区是客观存在的,并以子叶节区为中心存在两个过渡区,即向上的子叶节─茎过渡区和向下的子叶节一根过渡区。在子叶节区下部存在原始的外始式二原型十字形单中柱。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毛茛科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积累一份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翠雀 初生维管系统 解剖
下载PDF
蓝堇草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友民 王立军 +1 位作者 贾伟平 谷安根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5-48,共4页
蓝堇草(LeptopyrumfumarioidesReich)属毛茛科(Ranunculaceae)蓝堇草属(Leptopyrum)植物。其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它与毛茛科其它属一样,存在一个以子叶节区为... 蓝堇草(LeptopyrumfumarioidesReich)属毛茛科(Ranunculaceae)蓝堇草属(Leptopyrum)植物。其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它与毛茛科其它属一样,存在一个以子叶节区为中心的两个过渡区。向上为子叶节──茎过渡区;向下其下胚轴为子叶节─—根过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堇草 初生维管系统 子叶节区 解剖学
下载PDF
应用nanoLC-MS/MS分析毛白杨次生维管系统的蛋白质表达谱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淑磊 陈加飞 +1 位作者 赵树堂 卢孟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53,共11页
基于1DE的nanoLC-MS/MS方法分析毛白杨次生维管系统的蛋白质组,成功鉴定:14个蛋白质参与细胞分裂,7个转录因子,22个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质,31个与细胞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质,14个与细胞壁相关蛋白质。显示这些蛋白质相应基因参与形成层活动... 基于1DE的nanoLC-MS/MS方法分析毛白杨次生维管系统的蛋白质组,成功鉴定:14个蛋白质参与细胞分裂,7个转录因子,22个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质,31个与细胞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质,14个与细胞壁相关蛋白质。显示这些蛋白质相应基因参与形成层活动的调控,为进一步了解木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蛋白质表达谱 次生维管系统 毛白杨
下载PDF
苦瓜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友民 王立军 +1 位作者 谷安根 姚芳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39-41,共3页
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属葫芦科(Cucurbitaceae)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对其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其维管组织结构不同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
关键词 苦瓜 初生维管系统 子叶节区 解剖学
下载PDF
茄子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恕茗 谷安根 +1 位作者 王立军 赵丽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对茄子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以子叶节区理论为指导,进行解剖学研究。经研究表明,其初生维管组织的器官间过渡形式,属顶枝伸长型的子叶节区。子叶节区下部较短,中部较长,故只有一个极短的子叶节区—根过渡区和上胚轴苗区,与子叶节区... 对茄子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以子叶节区理论为指导,进行解剖学研究。经研究表明,其初生维管组织的器官间过渡形式,属顶枝伸长型的子叶节区。子叶节区下部较短,中部较长,故只有一个极短的子叶节区—根过渡区和上胚轴苗区,与子叶节区之间的维管组织连接区,其维管组织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解剖 幼苗 初生维管系统
下载PDF
葛莱德拉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伟平 张友民 +1 位作者 王立军 谷安根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73-476,共4页
葛莱德拉(Garidillamngellastrum)幼苗的子叶节区中部保留有管状中柱阶段和具单隙双迹的子叶节,这在被子植物幼苗中是十分罕见的,并且对研究被子植物的起源也提供了一份基础资料。
关键词 葛莱德拉 幼苗 初生维管系统 解剖
下载PDF
毛白杨次生维管系统再生过程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芳 赵树堂 +2 位作者 王丽娟 宋学勤 卢孟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2-65,共14页
【目的】次生维管系统再生能够在树干维管系统丧失后通过去分化、再分化或转分化等组织修复手段实现维管组织的再生。为了鉴定和研究次生维管系统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和调控元件,本文利用毛白杨次生维管再生系统,分析了不同再生时期的基... 【目的】次生维管系统再生能够在树干维管系统丧失后通过去分化、再分化或转分化等组织修复手段实现维管组织的再生。为了鉴定和研究次生维管系统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和调控元件,本文利用毛白杨次生维管再生系统,分析了不同再生时期的基因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揭示木材形成的基因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4年生毛白杨无性系在形成层活动旺盛期进行环剥取样。对剥皮后的树皮内侧和树干表面的样本,以及再生第7、10、14、18和21天5个不同时期获取的再生材料进行高通量转录组分析,并利用基因共表达分析(WGCNA)方法,得到与不同再生时期密切相关的模块,并对这些特异表达的基因进行表达网络和生物学功能分析。【结果】将第0天(剥皮当天)树皮内侧样本与树干表面样本、再生第7天样本与树干表面样本,以及相邻再生时期的样本进行表达差异分析。对得到的14202个差异基因进行WGCNA分析,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获得与维管再生过程相关的10个共表达模块。其中,Grey60模块的基因在再生第7天样本和树皮内侧样本中特异表达,主要涉及DNA复制、有丝分裂、细胞分裂和微管运动等功能;该模块还含有大量与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它们在再生第7天的高表达可能激活了脱分化木质部细胞的增殖和组织类型的改变,使其获得再分化能力。此外,Pink模块的基因在第0天成熟维管组织样本中的表达量极低,但在再生过程中表达呈上升趋势,到第21天达到最高值;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壁修饰、韧皮部发育、碳水化合物代谢、DNA的转录调控等相关的生物学途径。Pink模块中与韧皮部分化相关的标记基因,比如APL、NAC45/86、DOF、BSPA、PP2和SUS的表达被重新激活,与调节形成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CLE41/44和CLV1一样,表达量都是从再生第10天开始逐渐增加。到次生维管系统再生后期的第18天和第21天,形成层已经完成了结构重构并能进行细胞的分裂、分化,此时木质部标记基因和次生壁调控因子有较高的表达。【结论】毛白杨次生维管系统再生早期,脱分化的木质部细胞通过表观遗传和细胞周期调控重新获得细胞分生能力;之后,韧皮部的细胞分化程序被启动,再生形成层开始细胞增殖和分化;到再生后期,通过相关基因调控,形成层再分化木质部和韧皮部。通过对次生维管组织再生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分析和调控模块的鉴定,进一步验证了次生维管再生的遗传调控基础,也可为揭示植物维管组织再生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次生维管系统 再生 基因表达 WGCNA
下载PDF
莲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克莲 汪矛 崔跃华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86-290,共5页
莲 (NelumbonuciferaGaertn .)幼苗属无根型。子叶片下部愈合呈筒状 ,并和子叶节区及其下部愈合为一体。子叶节区下部维管柱为 χ形单中柱 ;子叶节区中部为周韧单中柱 ,子叶迹呈 6束辐射均匀地进入子叶 ;子叶节区上部为散生中柱 ,其中央... 莲 (NelumbonuciferaGaertn .)幼苗属无根型。子叶片下部愈合呈筒状 ,并和子叶节区及其下部愈合为一体。子叶节区下部维管柱为 χ形单中柱 ;子叶节区中部为周韧单中柱 ,子叶迹呈 6束辐射均匀地进入子叶 ;子叶节区上部为散生中柱 ,其中央的 4~ 6个大维管束由子叶节区中部的单中柱分裂形成 ;周围的小维管束一部分由子叶迹分裂形成 ,一部分由周围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 初生维管系统
下载PDF
兔葵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个体发育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友民 姚方杰 +1 位作者 王立军 钟岩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5-7,14,共4页
兔葵(Eranthis stellata Maxim)为毛茛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初生维管系统的个体发育表明:它也存在一个以子叶节区为中心的一个过渡区和另一个连接区;即以子叶节区向下的子叶节区——根过渡区和向上的子叶节区——茎连接区。在它的子叶节... 兔葵(Eranthis stellata Maxim)为毛茛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初生维管系统的个体发育表明:它也存在一个以子叶节区为中心的一个过渡区和另一个连接区;即以子叶节区向下的子叶节区——根过渡区和向上的子叶节区——茎连接区。在它的子叶节区下部为中始式具双钩状后生木质部的单中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葵 初生维管系统 子叶节区
下载PDF
次生维管系统发育的分子基础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孟柱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17,共4页
树木生物学特性给树木的遗传学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 ,导致树木性状缺乏精细的遗传分析。后者成为林木常规育种的瓶颈。采用林木基因工程育种无疑更有目的性 ,并能显著缩短育种周期。为了实现树木的重要产品 -木材材性改良 ,木材形成即次... 树木生物学特性给树木的遗传学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 ,导致树木性状缺乏精细的遗传分析。后者成为林木常规育种的瓶颈。采用林木基因工程育种无疑更有目的性 ,并能显著缩短育种周期。为了实现树木的重要产品 -木材材性改良 ,木材形成即次生维管系统的发育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至关重要。只有在分析出木材形成过程的关键控制基因基础上 ,才能有目的地改变这些基因的表达 ,实现材性的改良。利用不同的研究系统 ,从基因组整体出发 ,采用基因芯片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主要途径。我国现已开展了这一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维管系统 树木 基因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高等植物的命脉——维管系统之谜 被引量:15
18
作者 娄成后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2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是将要出版的《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一书中的一篇,现征得作者同意先行发表于此(限于版面,文献从略);同时将殷宏章教授为该书写的序言也发表出来(见第62页),以飨读者。
关键词 高等植物 维管系统
下载PDF
西瓜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19
作者 张友民 姚方杰 +1 位作者 王立军 钟岩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8-11,共4页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nsfeld)为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幼苗同样可分为子叶节区、上胚轴苗区和下胚轴根区,但其子叶节区很长,属顶枝伸长型,并在子叶节区上部形成双韧真中柱雏形,而在子叶节区中部存在管状中柱...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nsfeld)为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幼苗同样可分为子叶节区、上胚轴苗区和下胚轴根区,但其子叶节区很长,属顶枝伸长型,并在子叶节区上部形成双韧真中柱雏形,而在子叶节区中部存在管状中柱阶段,子叶多迹。子叶节区—根过渡区极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初生维管系统 子叶节区 管状中柱 顶枝伸长型
下载PDF
黄瓜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研究
20
作者 张友民 姚方杰 +1 位作者 王立军 谷安根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32,共3页
黄瓜(CucumissativusL.)为葫芦科(Cucubitaceae)甜瓜属植物。其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子叶节区明显长于毛茛科植物幼苗,属顶枝伸长型。
关键词 黄瓜 初生维管系统 子叶节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