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胺酸对交链孢醇单甲醚致突变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臧梦维 钱玉珍 +1 位作者 刘桂亭 杨红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17-621,共5页
交链孢醇单甲醚(AME)是直接致突变物,可能是林县食管癌病因之一。维胺酸是国内合成的毒性较小的新维甲衍生物,本文采用V_(79)细胞6-疏基鸟嘌呤抗性突变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维胺酸对AME致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剂量范围内的维胺酸对V... 交链孢醇单甲醚(AME)是直接致突变物,可能是林县食管癌病因之一。维胺酸是国内合成的毒性较小的新维甲衍生物,本文采用V_(79)细胞6-疏基鸟嘌呤抗性突变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维胺酸对AME致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剂量范围内的维胺酸对V_(79)细胞无明显毒性和致突变性(P>0.05)。一定剂量维胺酸(15μg/ml)对不同剂量(25~100μg/ml)AME诱发的V_(79)细胞突变频率低于AME单独作用(P<0.01)。此外,与仅含AME对照相比,不同剂量维胺酸(5~20μg/ml)能分别降低AME的突变频率(P<0.05或P<0.01),并随维胺酸剂量增大,相对抑制率增高,呈现剂量相关性,显示维胺酸对AME致突变性有抑制作用,为林县食管癌的化学预防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维胺酸 链格孢属 突变
下载PDF
癌化学预防药维胺酸的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韩锐 焦鹭 +4 位作者 路莹 顾企民 刘红岩 夏丽娟 杜丛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维胺酸(N-4-(hydroxycarbophenyl)-retinamide;RⅡ)在30~50mg/kg的剂量下对大鼠移植性软骨肉瘤有明显治疗作用。 低浓度的RⅡ对HL-60细胞有较弱的分化诱导活性,同时加入S86019可使其活性增强。流式细胞光度术分析表明,RⅡ可使HL-60细... 维胺酸(N-4-(hydroxycarbophenyl)-retinamide;RⅡ)在30~50mg/kg的剂量下对大鼠移植性软骨肉瘤有明显治疗作用。 低浓度的RⅡ对HL-60细胞有较弱的分化诱导活性,同时加入S86019可使其活性增强。流式细胞光度术分析表明,RⅡ可使HL-60细胞产生G_1期阻断,与S86019联合应用有良好协同阻断效应,使90%细胞积聚在G_1期,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用RⅡ和S86019联合处理HL-60细胞12h后,c-myc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与DNA合成密切相关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mRNA表达也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分化 癌基因C-MYC 诱导
下载PDF
维胺酸对人鼻咽癌细胞形态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立群 高进 董化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53-358,共6页
从肿瘤化学治疗角度出发,检测维甲酸第二代低毒性衍生物维胺酸(RⅡ)作用于人鼻咽癌细胞母系CNE-2Z及其不同侵袭转移潜能的亚系L2、H2、L4细胞后,与肿瘤细胞恶性行为密切相关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RⅡ对... 从肿瘤化学治疗角度出发,检测维甲酸第二代低毒性衍生物维胺酸(RⅡ)作用于人鼻咽癌细胞母系CNE-2Z及其不同侵袭转移潜能的亚系L2、H2、L4细胞后,与肿瘤细胞恶性行为密切相关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RⅡ对人鼻咽癌细胞的体外生长和侵袭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提示RⅡ在抑癌抗癌方面很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类化合物 侵袭 转移 维胺酸 鼻咽癌细胞
下载PDF
不同转移潜能肿瘤细胞内Ca^(2+)浓度的测定及维胺酸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玉琴 顾蓓 高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9-262,共4页
本文观察了小鼠肺腺癌LA795母系及不同转移潜能克隆株LA1、LA5细胞其胞内[Ca ̄(2+)]及诱导分化剂维胺酸和二甲基亚砜对其影响。发现母系与克隆株细胞间,其胞内静息[Ca ̄(2+)]确有差异(P<0.01)。中... 本文观察了小鼠肺腺癌LA795母系及不同转移潜能克隆株LA1、LA5细胞其胞内[Ca ̄(2+)]及诱导分化剂维胺酸和二甲基亚砜对其影响。发现母系与克隆株细胞间,其胞内静息[Ca ̄(2+)]确有差异(P<0.01)。中转移LA5克隆株胞内[Ca ̄(2+)]最高,不转移LA1克隆株最低,母系LA705胞内[Ca ̄(2+)]居中。在克隆株细胞中,胞内[Ca ̄(2+)]与其转移潜能成正比。维胺酸作用不同时间,LA795、LA1、LA5胞内[Ca ̄(2+)]先下降,然后逐渐恢复用药前水平,最终至胞内[Ca ̄(2+)]升高。二甲基亚砜作用后,引起胞内[Ca ̄(2+)]一过性升高,然后下降最后又升高。二者均终至所用细胞内[Ca ̄(2+)]升高,提示其诱导分化作用过程中,[Ca ̄(2+)]变化起作用,胞内[Ca ̄(2+)]与肿瘤转移性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钙离子 维胺酸 肿瘤细胞
下载PDF
维胺酸对体外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及体内构建人支气管上皮组织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舒为群 程书钧 +2 位作者 郭素萍 李凌 韩乃君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63-271,共9页
癌前改变是肿瘤演变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许多研究显示维甲类化合物对动物肿瘤及体外恶性细胞系具有抑制作用,但尚未见其对肺癌前病变作用的实验室研究报道。人类肺癌的绝大部分起源于支气管上皮,为研究维胺酸对体外转化人支气管上皮M细... 癌前改变是肿瘤演变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许多研究显示维甲类化合物对动物肿瘤及体外恶性细胞系具有抑制作用,但尚未见其对肺癌前病变作用的实验室研究报道。人类肺癌的绝大部分起源于支气管上皮,为研究维胺酸对体外转化人支气管上皮M细胞系以及在大鼠气管构建后移植到裸鼠体内生长的具有癌前病变特点的人支气管上皮组织的抑制作用,采用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人支气管上皮组织大鼠气管内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生长技术,流式细胞学分析,免疫组化、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以及病理学检查等研究方法发现,维胺酸可抑制体外培养的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使S期细胞比例下降,以及细胞增殖标志Ki-67、mpm-2阳性反应细胞比例下降;明显诱导细胞凋亡。裸鼠腹腔注射给予维胺酸也可使大鼠气管内构建后移植到裸鼠体内生长的癌前期人支气管上皮组织的生长率明显降低,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同样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研究结果提示,维胺酸对体外培养的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及大鼠气管构建/裸鼠体内移植生长的人支气管上皮组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有希望的肺癌化学预防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上皮细胞 上支气管上皮 肿瘤
下载PDF
维胺酸对小鼠前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鉴 高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25-433,共9页
采用较其母体维甲酸低毒的维胺酸(RⅡ)诱导小鼠前胃癌(MFC)细胞系分化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实验用10^(-5)mol/LRⅡ 且连续用药5代结果表明,经RⅡ处理后瘤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H-Td... 采用较其母体维甲酸低毒的维胺酸(RⅡ)诱导小鼠前胃癌(MFC)细胞系分化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实验用10^(-5)mol/LRⅡ 且连续用药5代结果表明,经RⅡ处理后瘤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H-TdR的掺入率显著降低,几乎丧失在软琼脂中形成集落的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瘤细胞由G1期向S期移行受阻断。此外,药物处理后的前胃癌细胞染色体主流范围下降,并开始出现二倍体细胞,且其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培养中的细胞由上皮细胞型转变为成纤维细胞型。组织学观察发现,瘤细胞密度降低,可见到胞浆丰富区,局部瘤细胞出现极性;扫描电镜观察到RⅡ处理后的MFC细胞微绒毛丰富,丝状伪足的末端常见圆形膨大结构,而对照细胞表面多为折皱状结构,尚可见多量叶状伪足,但未见末端膨大结构。斑点杂交验证RⅡ能降低小鼠MFC细胞c-myc癌基因的表达,诱导v-fos癌基因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小鼠 前胃癌细胞 集落形成 癌基因
下载PDF
维胺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青 顾企民 韩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维胶酸(RⅡ)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生物利用度及蛋白结合率等药代动力学特性,RⅡ30mg·kg-1iv,血清中药物浓度经两次加权的二室模型拟合,T1/2β为20.71h,CLs为0....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维胶酸(RⅡ)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生物利用度及蛋白结合率等药代动力学特性,RⅡ30mg·kg-1iv,血清中药物浓度经两次加权的二室模型拟合,T1/2β为20.71h,CLs为0.34L·kg-1·h-1,Vc为0.99L·kg-1.RⅡ100及200mg·kg-1po,经一室开放模型拟合,T1/2Ke分别为11.92及13.01h,CLs为0.87及0.77L·kg-1·h-1,体内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9.7%及46.4%。RⅡ200mg·kg-1po7h后,肠,胃组织中RⅡ含量囊高,血,肝,卵巢,肾次之,心,脾,肺,睾丸,肌肉,脂肪含量较少,脑,副睾,骨组织含量极微;24h后,各组织含量明显下降,说明RⅡ不易在体内蓄积。120h内主要经粪便排出,累积排出率为34.4±s2.0%,经尿液,胆汁排泄较少,累积排泄率仅分别为1.1±s0.6%及0.024±s0.01%。经超滤法测定,RⅡ血药浓度在45.94-103.22mg·L-1内,RⅡ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6.6%一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小鼠肺腺癌LA795不同转移克隆细胞株转移潜能表达的稳定性及维胺酸的作用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玉琴 顾蓓 +1 位作者 高进 张晓娟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观察了来源于同一母系的不同转移克隆细胞株在多次传代(12~14代)后,其体内转移潜能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克隆株在不同宿主(近交系T739和SCID鼠)体内转移性的表达及维胺酸作用后对其转移性及表皮钙粘连分子(E-cadherin)表... 本文观察了来源于同一母系的不同转移克隆细胞株在多次传代(12~14代)后,其体内转移潜能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克隆株在不同宿主(近交系T739和SCID鼠)体内转移性的表达及维胺酸作用后对其转移性及表皮钙粘连分子(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克隆株其体内转移潜能具有相对稳定性。SCID鼠也是克隆株转移潜能表达的良好宿主。体外维胺酸作用后,LA795瘤细胞各在T739小鼠体内肺转移性下降,而对不同克隆体内表皮钙粘连分子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肺腺癌 LA795细胞系 维胺酸 稳定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维胺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二例报告
9
作者 蒋玉玲 董彭春 +2 位作者 王银平 郑天林 金敏奇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43-244,255,共3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的疾病,表现在外周血一、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各系表现有病态造血。部分病例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目前,对MDS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自发现维生素甲类化合物(Retinoids)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的疾病,表现在外周血一、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各系表现有病态造血。部分病例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目前,对MDS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自发现维生素甲类化合物(Retinoids)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抑制某些癌前病变及肿瘤生长以来,维生素甲类化合物在肿瘤防治上的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注意。1980年Honma等观察了维生素甲的衍生物维甲酸(Retinoic acid)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诱导分化作用。1982年Itri等提出维甲酸对MDS及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治疗作用。此后,也见有应用维甲酸治疗MDS的报告,有一定的效果。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的维胺酸(4-Hydroxycarbophenyl,Retinamide,简称RⅡ)经实验证明,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也有诱导分化作用,毒副作用远远低于维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MDS 骨髓
下载PDF
维胺酸对实验性口腔癌阻断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孙正 刘萍 李宁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2-183,共2页
目的观察维胺酸对实验性口腔癌的阻断作用方法以DMBA诱导的金黄地鼠口腔癌为模型用维胺酸进行治疗结果维胺酸对癌前病变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维胺酸可降低口腔粘膜细胞微核细胞率结论维胺酸对DMB... 目的观察维胺酸对实验性口腔癌的阻断作用方法以DMBA诱导的金黄地鼠口腔癌为模型用维胺酸进行治疗结果维胺酸对癌前病变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维胺酸可降低口腔粘膜细胞微核细胞率结论维胺酸对DMBA引起的粘膜组织DNA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实验性口腔有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口腔肿瘤 微核率 阻断作用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诱导分化剂维胺酸对卵巢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王桂青 杨瑛 侯建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17-918,共2页
目的:探讨诱导分化剂维胺酸对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37例晚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了解在手术和化疗的基础上联合维胺酸诱导分化治疗后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诱导分化组肿瘤... 目的:探讨诱导分化剂维胺酸对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37例晚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了解在手术和化疗的基础上联合维胺酸诱导分化治疗后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诱导分化组肿瘤细胞出现明显的成熟性分化趋势:核浆比例减小,细胞质较丰富;细胞间出现发育较好的桥粒连接、紧密连接;线粒体数量增加形态较规则,基质电子密度增加;细胞质内糖原颗粒丰富;部分细胞中出现数量较多的粗面内质网和形态较规则的高尔基复合体。结论:诱导分化剂维胺酸可诱导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诱导分化疗法能够改善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维胺酸:超微结构
下载PDF
维胺酸对围产期大鼠的毒性研究
12
作者 魏金锋 杨惠芳 徐根林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8年第11期502-502,共1页
关键词 维胺酸 围产期 大鼠 毒性 中毒表现
下载PDF
维胺酸对大鼠生殖毒性的研究
13
作者 杨惠芳 魏金锋 徐根林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8年第11期502-502,共1页
关键词 维胺酸 生殖毒性 大鼠 生殖能力
下载PDF
维胺酸对癌前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体外干预效应
14
作者 舒为群 程书钧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8年第11期499-499,共1页
关键词 维胺酸 癌症 支气管 上皮细胞 干预效应 阳性率
下载PDF
维胺酸的癌化学预防作用研究
15
作者 付招娣 韩锐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4期83-88,共6页
维胺酸 (RⅡ )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的Ⅰ类新药。多中心临床观察证明 ,其对口腔白斑 ,胃和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外阴白色病损等癌前疾病具较好治疗作用。临床前研究证实维胺酸能明显抑制多种致癌物诱发的突变和减轻染色体损... 维胺酸 (RⅡ )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的Ⅰ类新药。多中心临床观察证明 ,其对口腔白斑 ,胃和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外阴白色病损等癌前疾病具较好治疗作用。临床前研究证实维胺酸能明显抑制多种致癌物诱发的突变和减轻染色体损伤 ,可以阻遏TPA类物质对鸟氨酸脱羧酶 (ODC)活性的诱导 ,降低蛋白激酶C (PKC)活性 ,具有明显抗致突变、抗促癌作用。在一组由亚硝胺、DMBA诱发的动物口腔、胃、皮肤及膀胱癌及癌前病变的实验中 ,显示出它有明显抗化学致癌作用。RⅡ可以影响多种肿瘤细胞增殖 ,显示分化诱导作用。电镜组化、细胞周期分析等方法证实 ,药物作用后癌细胞在生物化学、形态、生长特性等方面恶性程度明显降低 ,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显著 ,向正常细胞方向分化。RⅡ对癌细胞运动、侵袭也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 ,RⅡ主要通过增强c fos基因表达 ,抑制c myc等基因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化学预防 癌症 癌前疾病 治疗 病变 化学致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维胺酸对体外培养人喉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16
作者 臧梦维 董伟华 +4 位作者 孔天翰 钱玉珍 刘桂亭 杨红艳 郑智敏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314-317,共4页
采用细胞生长曲线、细胞毒试验、克隆形成试验以及有丝分裂指数和多核率测定,观察了维胺酸(RⅡ)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RⅡ(2~6mg·L-1)接触细胞24h、48h和96h,HFp-2... 采用细胞生长曲线、细胞毒试验、克隆形成试验以及有丝分裂指数和多核率测定,观察了维胺酸(RⅡ)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RⅡ(2~6mg·L-1)接触细胞24h、48h和96h,HFp-2细胞增殖抑制效应与剂量呈正相关;与溶剂对照相比,当RⅡ浓度为2、4和6mg-L-1时,MTT法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83%、71.34%和82.17%(r=0.951,P<0.05),半数抑制浓度(IQ50)为3.01mg·L-1;克隆形成试验中RⅡ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2.15%、49.32%和43.38%(P<0.01),呈现剂量相关性抑制(r=-0.967,P<0.05);RⅡ还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多核率(P<0.05或P<0.01),镜下可见癌细胞有形态学改变。表明RⅡ对人喉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喉肿瘤 细胞毒性 抗癌作用
下载PDF
维胺酸对不同转移性癌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进 韩立群 曹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8-53,共6页
用新研制的维甲酸的衍生物维胺酸作为分化诱导剂。以上皮细胞来源的癌细胞,如小鼠前胃癌细胞MFC(转移率为85%)、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转移率为56%)、CNE-2Z的亚系克隆株L2(高转移细胞株,转移率100%)以及L4(低转移细胞株,转移率为13... 用新研制的维甲酸的衍生物维胺酸作为分化诱导剂。以上皮细胞来源的癌细胞,如小鼠前胃癌细胞MFC(转移率为85%)、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转移率为56%)、CNE-2Z的亚系克隆株L2(高转移细胞株,转移率100%)以及L4(低转移细胞株,转移率为13%)作为研究对象,用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以10^(-5)mol/LRⅡ作用5代后,进行了系列观察。实验结果显示,RⅡ作用于MFC细胞和CNE-2Z及其克隆株后,在生长曲线、集落形成、运动性及侵袭性均查见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FN和LN基质的粘附性均有升高;在形态下也出现明显的微细结构的改变,主要为细胞表面的改变。这些改变说明RⅡ有一定分化诱导作用,使癌细胞有向正常分化的趋向性。对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动物癌细胞及人癌细胞受RⅡ作用后,与转移的相关性有明显矛盾现象。如高转移的MFC细胞对nm^(23)不表达,RⅡ作用后出现表达而CNE-2Z克隆株中高转移细胞中的nm^(23)表达,在RⅡ作用后受到抑制。在CNE-2Z及其克隆株中发现fos,ras^H,nm和Rb4个基因的表达,具有共同特点。RⅡ作用后在母系及高转移的L2细胞株中的表达受抑制,而在低转移L4细胞株中均呈高表达。提示癌基因、抑癌基因在不同侵袭转移性癌细胞中引起的作用可能不尽相同,同时对RⅡ作用后不同癌细胞中其基因表达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转移性癌细胞 分化诱导作用 鼻咽癌 胃癌
全文增补中
维胺酸对二甲基苯蒽/巴豆油诱发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昌月 安兵 +1 位作者 付招娣 韩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4-288,共5页
本文研究了维胺酸对二甲基苯蒽/巴豆油诱发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口服雏胺酸可显著延迟小鼠肿瘤发生潜伏期,减少每鼠平均荷瘤数,降低肿瘤发生率,说明维胺酸具有明显的癌化学预防作用.维胺酸的癌化学预防作用与抗... 本文研究了维胺酸对二甲基苯蒽/巴豆油诱发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口服雏胺酸可显著延迟小鼠肿瘤发生潜伏期,减少每鼠平均荷瘤数,降低肿瘤发生率,说明维胺酸具有明显的癌化学预防作用.维胺酸的癌化学预防作用与抗致突变.抑制促癌剂诱导细胞鸟氨酸脱谈酶活性,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及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维胺酸 致癌物 皮肤肿瘤 乳头状瘤
下载PDF
维胺酸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分化诱导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俊霞 杨抚华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86-290,共5页
应用图象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同工酶电泳、放免、伴刀豆球蛋白凝集反应等,观察了维胺酸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分化诱导作用。结果发现,一定剂量的维胺酸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抑制作用,使细胞内DNA平均含量下降,核面... 应用图象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同工酶电泳、放免、伴刀豆球蛋白凝集反应等,观察了维胺酸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分化诱导作用。结果发现,一定剂量的维胺酸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抑制作用,使细胞内DNA平均含量下降,核面积变小,LDH同工酶谱发生变化,H型亚基升高,M型亚基降低,细胞CEA分泌量和ConA凝集反应均显著下降。光镜下,细胞铺展较好,排列较有序,叠堆生长少见,细胞质嗜碱性降低。以上结果说明,维胺酸对细胞形态以及生理、生化等方面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SGC-7901细胞 细胞分化 胃癌细胞 抗癌药
下载PDF
国产维胺酸治疗口腔癌前病变的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杰清 《牙病防治杂志》 1994年第4期23-24,共2页
国产维胺酸治疗口腔癌前病变的报告湖南省湘潭市中西口腔医院唐杰清维生素甲酸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癌的预防和治疗药物。近几年来有报道用于治疗口腔粘膜白斑(OLK)和口腔粘膜扁平苔癣(OLP),但由于服药和局部用药后,患者出... 国产维胺酸治疗口腔癌前病变的报告湖南省湘潭市中西口腔医院唐杰清维生素甲酸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癌的预防和治疗药物。近几年来有报道用于治疗口腔粘膜白斑(OLK)和口腔粘膜扁平苔癣(OLP),但由于服药和局部用药后,患者出现毒副作用大,如脱发、皮肤痒、红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肿瘤 癌前病变 维胺酸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