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性绵霉菌生物量生产的营养需求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先恩 Joncs A. +2 位作者 Kole M. Leung W.C. Gerson D.F.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5-64,共10页
对两性绵霉菌(Achlya ambisexualis)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调查,在PYG培养基础上研制出ZJK培养基.两性绵霉菌在ZJK液体培养基中的倍增时间为3.5小时,产生的生物量约5.5g/L,为PYG的3倍,体积生产率为0.073g/(L·h),为PYG... 对两性绵霉菌(Achlya ambisexualis)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调查,在PYG培养基础上研制出ZJK培养基.两性绵霉菌在ZJK液体培养基中的倍增时间为3.5小时,产生的生物量约5.5g/L,为PYG的3倍,体积生产率为0.073g/(L·h),为PYG的2倍.最适生长温度为29℃.最适pH为6.5,pH8时孢子萌发被完全抑制.采用pH6.5控制的生物量培养,碳素和氮素转化率明显提高,分别为47.1%和64.8%,体积生产率比非pH控制的分批培养提高50%.在20L发酵罐中,生长稳定期的氧摄取速率为7.0-8.8mol/(L·h).采用分批补料发酵法,生物量达到1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绵霉 生物量 发酵 营养 绵霉
下载PDF
两性绵霉线粒体中存在丙酮酸激酶?另一种丙酮酸激酶基因(pyk2)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广策 曾呈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0-727,共8页
在藻状菌纲两性绵霉 (Achlyabisexualis)的cDNA文库中筛选并克隆了另外一种类型的丙酮酸激酶基因pyk2 ,完成了这种基因的全序列测定 .将这种这种基因编码的丙酮酸激酶PYK2与前文报道的两性绵霉丙酮酸激酶PYK1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 ,显示... 在藻状菌纲两性绵霉 (Achlyabisexualis)的cDNA文库中筛选并克隆了另外一种类型的丙酮酸激酶基因pyk2 ,完成了这种基因的全序列测定 .将这种这种基因编码的丙酮酸激酶PYK2与前文报道的两性绵霉丙酮酸激酶PYK1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 ,显示二者有 4 0 8%同源性 .用PSORTII计算机程序分析表明 ,与存在于细胞质中的PYK1不同 ,PYK2的N端带有线粒体的导肽序列 ,因而可能位于线粒体中 .结合有关光合生物硅藻一些糖酵解酶位于线粒体的报道 ,认为不论是光合还是非光合的原生生物的线粒体中都可能存在有糖酵解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绵霉 线粒体 丙酮酸激酶 克隆 序列分析 PYK2
下载PDF
绵霉属(Achlya)真菌性激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坚华 曹以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1-13,共3页
绵霉属(Achlya)真菌性激素的研究进展郭坚华,曹以勤(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210014)激素是细胞间相互联系的途径之一。在真菌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性激素(sexualhormone)。性激素可以诱导或促进特殊性器... 绵霉属(Achlya)真菌性激素的研究进展郭坚华,曹以勤(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210014)激素是细胞间相互联系的途径之一。在真菌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性激素(sexualhormone)。性激素可以诱导或促进特殊性器官的产生;诱使菌体定向生长或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绵霉 激素 真菌性激素
下载PDF
鱼虾绵霉病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楠 巫爱军 +3 位作者 张世奇 唐自力 彭程 赵桂华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10期27-30,共4页
鱼虾绵霉病是一类低温病害,春秋季会引起水产养殖业的严重损失。现简述有关绵霉菌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美洲绵霉和两性绵霉形态学特征和危害以及地衣提取物对两性绵霉游动孢子的抑制作用,为鱼虾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绵霉 鱼虾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日本鳗鲡腐皮病致病菌异原绵霉(Js80122)适宜生长温度、盐度和pH值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灵 樊海平 +1 位作者 曾占壮 卓玉琛 《福建水产》 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研究了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腐皮病病原异原绵霉Js80122的生长、适宜生长和最适生长温度、盐度和pH值。Js80122在6℃-41℃范围内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0~8.5%盐度范围内能生长,适宜生长盐... 本文研究了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腐皮病病原异原绵霉Js80122的生长、适宜生长和最适生长温度、盐度和pH值。Js80122在6℃-41℃范围内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0~8.5%盐度范围内能生长,适宜生长盐度为0~2.5%,最适生长盐度为0~0.34%;在pH值2.0~8.2范围内能生长,适宜生长pH值为6.0~7.6,最适生长pH值为6.8。二因子正交试验显示,最适生长pH值和盐度分别为为7.0和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原绵霉 生长 温度 盐度 PH值
下载PDF
黄颡鱼卵致病性绵霉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欧仁建 曹海鹏 +3 位作者 郑卫东 胡鲲 许佳露 杨先乐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80-1289,共10页
【目的】对黄颡鱼水霉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药敏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参照传统方法对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的丝状真菌进行分离,通过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然后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对致病菌株进行鉴定,... 【目的】对黄颡鱼水霉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药敏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参照传统方法对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的丝状真菌进行分离,通过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然后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对致病菌株进行鉴定,并进一步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其药敏特性。【结果】从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分离到8株丝状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菌株YC对黄颡鱼卵具有致病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形态与药敏特性,开展了IT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C为透明管状结构,中间无横隔;游动孢子囊多呈圆筒形、棍棒形或穗状,游动孢子发育成熟后不断从孢子囊顶端释放出来,成团聚集在游动孢子囊口,并经过一个时期的静休后,成团脱落或直接分散在水中游动;次生孢子囊具有典型的侧生现象;藏卵器呈球形或梨形,大多与雄器异枝,少数与雄器同枝,含1?15个卵孢子;成熟卵孢子中生或亚中生,偏生一个大油球。其ITS rDNA序列与GenBank基因库中绵霉属菌株自然聚类,同源性高达99%,与异丝绵霉(Achlya klebsiana)菌株CBS101.49(GenBank登录号AF119579)的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与ITS序列鉴定的结果,判定菌株YC为异丝绵霉(Achlya klebsiana)。此外,在实验选用的中草药和消毒剂中,黄连和异噻唑啉酮分别对菌株YC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对菌株YC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6 mg/L和2 mg/L。【结论】首次分离了黄颡鱼卵致病性异丝绵霉菌株YC,并确定了其药敏特性,可以作为该病防治用药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卵 绵霉 鉴定 最小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美洲绵霉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杏忠 沈崇尧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1-246,321-323,共6页
对美洲绵霉(Achlya americana Humphrey)有性器官的壁结构,细胞核相及一些细胞器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超微结构研究,我们发现藏卵器壁由两层组成,卵孢子壁至少由三层组成,而藏卵器横隔膜则由两层壁和中间一层原生质体组成。在细胞核分裂... 对美洲绵霉(Achlya americana Humphrey)有性器官的壁结构,细胞核相及一些细胞器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超微结构研究,我们发现藏卵器壁由两层组成,卵孢子壁至少由三层组成,而藏卵器横隔膜则由两层壁和中间一层原生质体组成。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发现有明显的染色体的形成和存在,这是第一次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卵菌的染色体,并对染色体的存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菌 美洲绵霉 超微结构 染色体
原文传递
3种枝状地衣乙酸乙酯提取液对两性绵霉的抑菌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文霞 郭守玉 +1 位作者 陈家长 韩留福 《菌物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20-23,共4页
研究了3种枝状地衣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水霉病主要病原菌两性绵霉菌丝的体外抑菌效果。菌株分离自河流水体,经培养、形态观察及ITS区序列测定比对,鉴定为两性绵霉Achyla bisexalis。结果显示枝状地衣黑穗石蕊、中国树花、地茶的乙酸乙酯浸... 研究了3种枝状地衣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水霉病主要病原菌两性绵霉菌丝的体外抑菌效果。菌株分离自河流水体,经培养、形态观察及ITS区序列测定比对,鉴定为两性绵霉Achyla bisexalis。结果显示枝状地衣黑穗石蕊、中国树花、地茶的乙酸乙酯浸提液均对两性绵霉有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均为800 mg/L;在供试浓度为3 200 mg/L时,3种地衣提取物均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状地衣 乙酸乙酯 两性绵霉 抑菌作用
原文传递
松萝酸对3种水霉病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立宝 刘文霞 +2 位作者 左万星 王巍 韩留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354-357,共4页
水霉、绵霉和腐霉可感染许多水产养殖动物,导致水霉病等多种疾病,对水产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松萝酸丙酮溶液对3种水霉病致病菌寄生水霉(Saprolegnia parasitica)、两性绵霉(Achlya bisexualis)和腐霉属下的Py... 水霉、绵霉和腐霉可感染许多水产养殖动物,导致水霉病等多种疾病,对水产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松萝酸丙酮溶液对3种水霉病致病菌寄生水霉(Saprolegnia parasitica)、两性绵霉(Achlya bisexualis)和腐霉属下的Pythium capillosum菌株的影响,以期为防治水霉病提供新的资料和方法.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松萝酸丙酮溶液对寄生水霉和两性绵霉均有抑制作用;而低质量浓度松萝酸丙酮溶液(2,4mg/L)对P.capillosum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余质量浓度的松萝酸丙酮溶液则对P.capillosum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松萝酸丙酮溶液有望成为防治水霉病的新型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萝酸 绵霉
下载PDF
水霉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兴仿 韩晓 王玉群 《科学养鱼》 2015年第3期88-88,共1页
水霉病作为一种真菌病,严重困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且没有适合水霉病的水产用国标药物。 一、水霉病病原 水霉病病原有10多种,主要以水霉属、绵霉属、细囊霉属的种类最为常见。水霉病病原是真核生物,以菌丝或酵母形细胞方式生长,细胞... 水霉病作为一种真菌病,严重困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且没有适合水霉病的水产用国标药物。 一、水霉病病原 水霉病病原有10多种,主要以水霉属、绵霉属、细囊霉属的种类最为常见。水霉病病原是真核生物,以菌丝或酵母形细胞方式生长,细胞壁较结实,大多由几丁质组成。水霉病病原的营养体通常为二倍体;病原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并缺乏明显层次;细胞中线粒体脊排列不规则;细胞的核膜厚薄不均匀,核孔多;细胞的赖氨酸合成途径为二氨基庚二酸途径,与藻类和维管植物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氨基庚二酸 绵霉 维管植物 核孔 防治方法 真核生物 合成途径 真菌病
下载PDF
鱼类水霉病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第15期60-61,共2页
鱼类的水霉病,又被养殖业者称为水绵病、白毛病、肤霉病,常感染鱼类的受伤组织及未受精的鱼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随着病情的发展,鱼类出现表皮溃烂、组织坏死、行为失常、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等症状,最终死亡。随着集约化程... 鱼类的水霉病,又被养殖业者称为水绵病、白毛病、肤霉病,常感染鱼类的受伤组织及未受精的鱼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随着病情的发展,鱼类出现表皮溃烂、组织坏死、行为失常、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等症状,最终死亡。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霉病的危害有加剧的趋势。成功地的预防和治疗鱼类的水霉病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对该病的病原体、病因和症状深入了解,对于诊断和防控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业者 食欲减退 行为失常 预防措施 棉絮状 受精卵孵化 绵霉 窒息死亡
下载PDF
鱼类水霉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钰 《黑龙江水产》 2017年第2期45-46,共2页
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鱼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水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池塘养殖业中一种严重的鱼类流行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鱼类 防治 真菌性鱼病 菌感染 一年四季 绵霉 病原体
下载PDF
鱼水霉病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以根 韩克清 史乐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年第2期87-87,共1页
水霉病的病原体为水霉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由于捕捞、运输时操作不小心擦落鳞片,或寄生虫破坏皮肤,以及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差异过大等,均可导致霉菌侵入伤口,引发水霉病。
关键词 防治技术 养殖过程 放养规格 放养密度 绵霉 病原体
下载PDF
鱼类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路芹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65,共1页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引起水霉病的病原体包括藻状菌纲的水霉属、绵霉属、细囊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和异霉属等6属的9种水生霉菌。其中水霉、绵霉、细囊霉和丝囊霉最为常见。
关键词 防治方法 鱼类 白毛病 病原体 绵霉
下载PDF
春季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15
作者 邱达华 《内陆水产》 2008年第5期30-30,共1页
病原 最常见的种类是水霉属和绵霉属。 流行情况 水霉病一般在早春和晚冬水温在13℃~18℃环境里最为流行。进入越冬池的鱼种和冬季在成鱼池放养的鱼种,在集养、围捕、外运等环节中,操作不慎擦落鳞片或撞伤鳍条,导致霉菌侵入伤口,... 病原 最常见的种类是水霉属和绵霉属。 流行情况 水霉病一般在早春和晚冬水温在13℃~18℃环境里最为流行。进入越冬池的鱼种和冬季在成鱼池放养的鱼种,在集养、围捕、外运等环节中,操作不慎擦落鳞片或撞伤鳍条,导致霉菌侵入伤口,或低温冻伤,寄出虫侵袭,致使鱼体表受伤,未能及时愈合而被水霉菌寄生,在冬、春鱼种最容易发生水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方法 流行情况 鱼种 绵霉 成鱼池 越冬池
下载PDF
春季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16
作者 邱达华 《渔业致富指南》 2008年第7期63-64,共2页
一、病原:最常见的种类是水霉属和绵霉属。 二、流行情况:水霉病一般在早春和晚冬水温在13-18℃环境里最为流行。进入越冬池的鱼种和冬季在成鱼池放养的鱼种,在集养、围捕、外运等环节中,操作不慎擦落鳞片或撞伤鳍条,导致霉菌侵... 一、病原:最常见的种类是水霉属和绵霉属。 二、流行情况:水霉病一般在早春和晚冬水温在13-18℃环境里最为流行。进入越冬池的鱼种和冬季在成鱼池放养的鱼种,在集养、围捕、外运等环节中,操作不慎擦落鳞片或撞伤鳍条,导致霉菌侵入伤口,或低温冻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方法 流行情况 绵霉 成鱼池 越冬池 鱼种
下载PDF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28)——鳗鲡疾病(五)
17
作者 汪建国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第4期67-69,共3页
(三)真菌性疾病1.水霉病【病原体】水霉属(Saprolegnia sp.)或绵霉属(Achlya sp.)的种类。【流行与危害】水霉在5~26℃均能繁殖,最适繁殖水温为13~18℃,流行于冬春两季,夏后水温在25℃以上较少发病。该病一般为慢性,不易引起批量... (三)真菌性疾病1.水霉病【病原体】水霉属(Saprolegnia sp.)或绵霉属(Achlya sp.)的种类。【流行与危害】水霉在5~26℃均能繁殖,最适繁殖水温为13~18℃,流行于冬春两季,夏后水温在25℃以上较少发病。该病一般为慢性,不易引起批量死亡,但被感染的鱼恢复慢,规格较小的鱼引起的死亡率高。【症状及病理变化】感染初期,肉眼难以看到症状,随着菌丝在伤口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鱼类 真菌性疾病 绵霉 戊二醛溶液 鳃丝 三氯异氰脲酸 日本鳗鲡 动孢子
下载PDF
江西水生卵菌研究(Ⅰ):形态特征与系统分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晨曦 吕欢 胡殿明 《生物灾害科学》 2015年第3期175-181,共7页
为调查和收集江西水生卵菌资源并厘清一些种类的分类关系,在江西省采集水样150余份,采用油菜籽诱导法富集卵菌,并进行纯化培养;采用形态和分子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培养卵菌7株,鉴定为3种... 为调查和收集江西水生卵菌资源并厘清一些种类的分类关系,在江西省采集水样150余份,采用油菜籽诱导法富集卵菌,并进行纯化培养;采用形态和分子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培养卵菌7株,鉴定为3种水生卵菌,即:Achlya bisexualis,Pythium elongatum和Saprolegnia ferax,并对这3种卵菌进行系统的图文描述,利用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详细讨论3种卵菌的形态特征及系统分类,为准确鉴定这些种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菌物 系统分类 绵霉
下载PDF
观赏鱼水霉病巧防巧治之我见
19
作者 刘堂水 《中国观赏鱼》 2008年第2期40-42,共3页
在观赏鱼的饲养过程中,由于水质调控和其它管理上的不当,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观赏鱼的水霉病,尤其在早春或晚冬,如不及时诊治,病鱼很快就会在缸中泛起白肚。引发水霉病的病原主要有水霉属(Saprolegnia)、绵霉属(Achlya)、异霉属(... 在观赏鱼的饲养过程中,由于水质调控和其它管理上的不当,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观赏鱼的水霉病,尤其在早春或晚冬,如不及时诊治,病鱼很快就会在缸中泛起白肚。引发水霉病的病原主要有水霉属(Saprolegnia)、绵霉属(Achlya)、异霉属(Allomyces)、丝囊霉属(Aphanomyces)、腐霉属(Pythium)等种类,有关对水霉病的治疗,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至今能真正有效抑制水霉菌的药物确并不多。笔者结合自身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就观赏鱼水霉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鱼 饲养过程 水质调控 实践经验 绵霉 国内外
原文传递
Use of gentamicin-loaded collagen sponge in internal fixation of open fractures 被引量:4
20
作者 Chaudhary Susheel Sen Ramesh Saini Uttam Chand Soni Ashwani Gahlot Nitesh Singh Daljit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11年第4期209-214,共6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outcome of immediate plate osteosynthesis via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 impregnated collagen fleeces (gentamicin-collagen and an- tibiotic sponge) which gradually release antibiotic locally...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outcome of immediate plate osteosynthesis via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 impregnated collagen fleeces (gentamicin-collagen and an- tibiotic sponge) which gradually release antibiotic locally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open fractures presented to us 6 hours after injury. Methods: All cases were treated in our tertiary level trauma center and teaching hospital including 35 patients with open fractures who were treated by immediate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fixation from January 2008 to August 2010. Among them, 31 patients were available for adequate follow-up and assessment. All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irri- gation and debridement, immediate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fixation along with placement of antibiotic-releasing collagen fleeces around the plate just before closure of wound. Pa- tients were assessed to determin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delayed union or nonunion and development of other post-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immedi- ate plate osteosynthesis after thorough debridement and local antibiotics would give safe and acceptable clinical results in treatment of open fractures. Results: The 31 patients with adequate final follow-up were assessed at a mean time of 40 weeks (15-160 weeks).Most fractures united primarily in an acceptable time period according to area of involvement. Local wound complica- tions (superficial infection and skin loss) were found in 3 patients (9.67%). Deep infection was noted in 2 patients (6.45%). None of these patients needed implant removal and both fractures united in due time. Delayed union was noted in 5 patients (16.13%). No patient progressed to non- union or implant failure in long term follow-up. Excessive scarring was developed in 2 patients (6.45%). Conclusions: Immediate plate osteosynthesis after adequate debridement and placement of collagen film eluting antibiotics locally produces excellent results regarding bone union and absence of deep infections and is a safe technique in the management of open bone injuries. These sponges can be used easily with any form of internal fixa- tion and there is no need of second surgery for the removal of these antibiotic carriers since they are bioabsorbable. Local antibiotic-impregnated collagen sponges along with systemic antibiotics for 3 to 5 days offer promising results in open fractur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s open DEBRIDEMENT Fracture fixation internal COLLAGE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