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唐风·绸缪》“粲者”所指辨正
1
作者 陈必洪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8-42,共5页
关于《诗经·唐风·绸缪》中的“粲者”一词所指,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类观点。在充分把握文献材料基础上,对词义、诗歌主旨及诗文本上下逻辑关系等展开综合研究后发现:“三女为粲。大夫一妻二妾”之说乃《毛传》... 关于《诗经·唐风·绸缪》中的“粲者”一词所指,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类观点。在充分把握文献材料基础上,对词义、诗歌主旨及诗文本上下逻辑关系等展开综合研究后发现:“三女为粲。大夫一妻二妾”之说乃《毛传》对《国语》的误读而提出的谬见,以此释诗,不仅与“粲者”的词义不符,还与文本实际相脱离;而季本“男子亦可以为粲”的观点,虽拓宽了“粲者”的诠释空间,但难以协调诗歌章节结构与内容,其牵强附会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辨析诸家异说,唯将“粲者”释为美人,即本诗中的新娘,既可兼顾“粲者”的词义及语用习惯,又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诗歌内涵,是诸说中最妥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唐风·绸缪 “粲者” 辨正
下载PDF
《诗·唐风·绸缪》诗旨补证 被引量:3
2
作者 邵炳军 郝建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诗.唐风.绸缪》一诗,所谓“束薪”、“束刍”、“束楚”实际上反映了上古婚姻的“亲迎”之礼和“燎炬”之俗。所谓“三星”即“参宿”,为晋人观天象以计时序之辰星,诗人正是通过“三星”星光映地位置由东向西之变,表示时间由黄昏而深... 《诗.唐风.绸缪》一诗,所谓“束薪”、“束刍”、“束楚”实际上反映了上古婚姻的“亲迎”之礼和“燎炬”之俗。所谓“三星”即“参宿”,为晋人观天象以计时序之辰星,诗人正是通过“三星”星光映地位置由东向西之变,表示时间由黄昏而深夜之移,极力渲染“闹新房”场面之盛。《绸缪》首章为女性伴舞之女声部合唱的“戏新妇”之辞,次章为男女集体伴舞之男女二声部大合唱的“戏新夫妇”之辞,卒章为男性伴舞之男声部合唱的“戏新夫”之辞,全诗构成了一部多声部、多角色的爱情交响曲,成为后世“闹新房”诗歌之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唐风 绸缪 创作 主题 研究
下载PDF
安大简《诗经·绸缪》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化平 郑婧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6,13,共7页
文章研究了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中的《绸缪》篇,分析了此篇与毛诗《绸缪》篇的不同,赞成《绸缪》篇是参加婚礼者对新婚佳偶吟唱的一首诗歌的观点。篇中“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是诗人变换处所,从不同角度描写星光,... 文章研究了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中的《绸缪》篇,分析了此篇与毛诗《绸缪》篇的不同,赞成《绸缪》篇是参加婚礼者对新婚佳偶吟唱的一首诗歌的观点。篇中“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是诗人变换处所,从不同角度描写星光,在诗中主要用来指明婚礼是在星光灿烂的晚上举行,寓意佳偶逢良辰。“良人”“粲者”和“邂逅”是用不同词汇指称一对新人。从《绸缪》被抄写在安大简的《魏》中看,此篇实出自晋国或魏地。安大简本中的“邢侯”不宜解作人名,当视作通假,读为“邂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 绸缪 邢侯 《诗经》
下载PDF
解析《诗经·唐风·绸缪》的历史背景与“三星”所指
4
作者 任振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6-40,共5页
《绸缪》是西周唐国儿女闹洞房的民间歌谣,表达了一对新婚夫妇在洞房花烛夜与亲朋好友在欢乐庆幸中,对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怜悯、同情与眷恋。《绸缪》中的"三星",即河鼓、织女和营室。然而,春秋未晋人子夏,为维护和巩固晋国... 《绸缪》是西周唐国儿女闹洞房的民间歌谣,表达了一对新婚夫妇在洞房花烛夜与亲朋好友在欢乐庆幸中,对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怜悯、同情与眷恋。《绸缪》中的"三星",即河鼓、织女和营室。然而,春秋未晋人子夏,为维护和巩固晋国传统嫡长子王位继承制,在《诗序》中把历史背景篡改到250年后(前784年)晋国起始的"公族之乱"时期,从而使毛公、郑玄等人把"三星"谬注为兄弟不睦的"参星(实沈)"或"心星(阏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绸缪 束薪 束刍 束楚 三星
下载PDF
论《绸缪》的过度诠释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思梦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8-22,共5页
关于《绸缪》的过度诠释有多种表现,其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多样性。首先,诠释者的影响因素包括诠释者的意图、解读视角以及阅读经验;其次,文本中词语含义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最后,文本产生与诠释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文化等方面... 关于《绸缪》的过度诠释有多种表现,其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多样性。首先,诠释者的影响因素包括诠释者的意图、解读视角以及阅读经验;其次,文本中词语含义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最后,文本产生与诠释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而《绸缪》的过度诠释与其接受之间也存在微妙复杂的关系,造成了《绸缪》一诗在理解上的多样化,还有几个占主导地位的过度诠释,即讽刺婚姻不得其时、戏婚之歌和隐晦地暗示男女之欢3种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绸缪 过度诠释 阅读接受
下载PDF
未“雪”绸缪全力应对--资源县全面防范应对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小记
6
作者 李青山 农志宏 曾雅玲 《安全生产与监督》 2021年第1期21-21,共1页
1月8日上午9时许,越野车小心翼翼地行驶在桂林市资源县城通往车田、两水和河口等三乡镇以及龙胜县的公路上,行驶至半山腰的车田乡隘门界时,出于谨慎,资源县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唐增新表示,“前方路段结冰,容易打滑,过不去了”。
关键词 低温冰冻 雨雪天气 龙胜县 绸缪 越野车 车田乡 桂林市
下载PDF
幼儿园竹创意美术活动中竹材的绸缪与投放
7
作者 施小玲 《读与写(上旬)》 2019年第10期0008-0008,共1页
建瓯市实验幼儿园地处闽北山区,这是一所自然生态式幼儿园,园所户外环境生态多元,种植多种四季果树、花、藤、竹等近四十几种植物,多年以来我园一直非常重视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深度挖掘自然环境价值,构建自然生态式课程。而《园本... 建瓯市实验幼儿园地处闽北山区,这是一所自然生态式幼儿园,园所户外环境生态多元,种植多种四季果树、花、藤、竹等近四十几种植物,多年以来我园一直非常重视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深度挖掘自然环境价值,构建自然生态式课程。而《园本岁时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竹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做为福建省教科所课题《以四季为弦构建园本岁时课程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是以园中的多片竹园为依存,追循季节与时令,与节气、中国传统节日相结合,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鼓励幼儿、教师、家长全员参与的竹创意美术活动而开展的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创意 竹材 绸缪 投放
下载PDF
浅析《唐风·绸缪》中的婚礼主题
8
作者 王立洲 温茜茜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53-157,共5页
《唐风·绸缪》的主题历来颇多争议。根据古代有关礼俗著作、《诗经》学著作,结合《绸缪》中的具体内容,对诗歌中的主题进行分析探讨,力求说明《绸缪》的婚礼主题。首先通过对“三星”及其方位“在天”“在隅”“在户”的分析可知,... 《唐风·绸缪》的主题历来颇多争议。根据古代有关礼俗著作、《诗经》学著作,结合《绸缪》中的具体内容,对诗歌中的主题进行分析探讨,力求说明《绸缪》的婚礼主题。首先通过对“三星”及其方位“在天”“在隅”“在户”的分析可知,婚礼举行的时间为一个冬季的夜晚。其次根据“良人”“邂逅”“粲者”的分析论证,可知婚礼具体角色的变化。最后结合分析第一章的时间、角色及“束薪”这一具体物品可知,第一章的具体情节为亲迎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绸缪 婚礼
下载PDF
中国最早的闹洞房诗--读《诗经·唐风·绸缪》 被引量:3
9
作者 江林昌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4,共3页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闹洞房习俗,其源头实际上不是一般所认识的在魏晋之际,而是可以再往上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唐风·绸缪》就是一首典型的闹洞房诗。诗中的三个文化意象都是有关性爱内容的,而诗歌的对唱情节更能体现出闹洞...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闹洞房习俗,其源头实际上不是一般所认识的在魏晋之际,而是可以再往上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唐风·绸缪》就是一首典型的闹洞房诗。诗中的三个文化意象都是有关性爱内容的,而诗歌的对唱情节更能体现出闹洞房时的欢闹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闹洞房 源头 诗经 绸缪
原文传递
《绸缪》星象实地观测与多元辩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堂 《诗经研究丛刊》 2013年第3期49-61,共13页
对《诗经》'星象话语'的阐释歧义,首推《唐风·绸缪》的'三星'解读:毛传云:参宿三星,郑笺云:心宿三星,近人陈子展又添:河鼓三星。调和者有云:三者皆可通,正合'诗无达诂'之阐释学理。殊不知特定时空背景下... 对《诗经》'星象话语'的阐释歧义,首推《唐风·绸缪》的'三星'解读:毛传云:参宿三星,郑笺云:心宿三星,近人陈子展又添:河鼓三星。调和者有云:三者皆可通,正合'诗无达诂'之阐释学理。殊不知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特定星象,具有'唯一性'的品格,不容过度阐释、随意衍化。而《唐风·绸缪》中的'三星'就是确指'参宿三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过度 观测 阐释学 绸缪 心宿 河鼓 星象
原文传递
释《绸缪》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奠中 《文学遗产》 1987年第6期82-82,共1页
《唐风·绸缨》的原文:"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楚,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 《唐风·绸缨》的原文:"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楚,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这里我们首先要研究的,是几个词汇的训诂。首句中的"绸缪",《毛传》训为"缠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绸缪 《毛传》 三星 何夕
原文传递
《诗·唐风·绸缪》诗旨补正
12
作者 邵炳军 《诗经研究丛刊》 2008年第1期322-322,共1页
《诗·唐风·绸缪》一诗,所谓'束薪'、'束刍'、'束楚'实际上反映了上古婚姻的'亲迎'之礼和'燎炬'之俗,所谓'三星'即'参宿'为晋人观天象以计时序之辰星,诗人正是通过&#... 《诗·唐风·绸缪》一诗,所谓'束薪'、'束刍'、'束楚'实际上反映了上古婚姻的'亲迎'之礼和'燎炬'之俗,所谓'三星'即'参宿'为晋人观天象以计时序之辰星,诗人正是通过'三星'星光映地位置由东向西之变,表示时间由黄昏而深夜之移,极力渲染'闹新房'场面之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燎炬 诗旨 闹新房 场面 绸缪 之盛 时序
原文传递
西北人口创刊45周年纪念
13
作者 杨成钢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大漠烟孤,黄河远流。楼兰亘古,阳关故旧。苏世而立,《西北人口》。踞高陇而观天下,虑苍生而体国忧。四十五载,不懈不休。以一炬之明,独照广袤西域人口之究。中华广土,茫茫九州。物力不均,人口迁流,信如胡翁一线,西薄东厚。是以宏观变数... 大漠烟孤,黄河远流。楼兰亘古,阳关故旧。苏世而立,《西北人口》。踞高陇而观天下,虑苍生而体国忧。四十五载,不懈不休。以一炬之明,独照广袤西域人口之究。中华广土,茫茫九州。物力不均,人口迁流,信如胡翁一线,西薄东厚。是以宏观变数,方略统筹,固为大局之要,然海山一策,不辨西东,亦非良谋。能张区域人口之学术,倡西域发展之绸缪,其善莫大,其用惟远,功德千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年纪念 绸缪 西域 西北
下载PDF
刘永济未刊文学遗稿(2种3题)释证
14
作者 王聪 王焕林 《语文学刊》 2023年第3期77-81,共5页
《诵帚庵纪闻·闻雅》第一则补全李清照《转调满庭芳》“消摩金锁”句,可信。第十二则读枚乘《七发》“薵蓼”为“绸缪”,解“壮骏”为“雄骏”,远胜李善、王念孙之说。《诵帚庵初学稿·无题二首》仿李商隐之作,分别讽刺张学良... 《诵帚庵纪闻·闻雅》第一则补全李清照《转调满庭芳》“消摩金锁”句,可信。第十二则读枚乘《七发》“薵蓼”为“绸缪”,解“壮骏”为“雄骏”,远胜李善、王念孙之说。《诵帚庵初学稿·无题二首》仿李商隐之作,分别讽刺张学良、评判汪精卫,极为隐晦,然皆寄意遥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摩 绸缪 雄骏 真诰 帝娥
下载PDF
读宋诗札记
15
作者 赵永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诗"交交园屋深"句之"交交"非状鸟声,而是枝叶交接覆盖之意;又其《思王逢原三首》(其三)"鹰隼奋飞凰羽短"句之"鹰隼"非喻奸邪小人,而是用来赞美好友王令才智之卓异;王安...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诗"交交园屋深"句之"交交"非状鸟声,而是枝叶交接覆盖之意;又其《思王逢原三首》(其三)"鹰隼奋飞凰羽短"句之"鹰隼"非喻奸邪小人,而是用来赞美好友王令才智之卓异;王安国《游庐山宿栖贤寺》诗"披裘起坐兴绸缪"句之"绸缪"非谓关紧门窗,乃形容情殷意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札记 交交 鹰隼 绸缪
下载PDF
绵与棉
16
作者 吕俐敏 《语文教学研究》 2021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绵和棉,读音相同,形体相近,且因其都是制作衣物等的材料,意义上容易混淆。其实,仔细追究,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绵,会意字,由帛丝之细表示连绵不绝的意思。《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解释:“绵,新絮也,精者为绵,粗者为絮,绵联,微也;绵绵... 绵和棉,读音相同,形体相近,且因其都是制作衣物等的材料,意义上容易混淆。其实,仔细追究,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绵,会意字,由帛丝之细表示连绵不绝的意思。《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解释:“绵,新絮也,精者为绵,粗者为絮,绵联,微也;绵绵,长也;缠绵,犹绸缪也;延绵,言久远也;绵蛮,鸟声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意字 绸缪 缠绵 延绵
下载PDF
语文诊所
17
作者 赵丕杰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9-70,共2页
"闻鸡起舞"指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刻苦自励。语本《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荒鸡:半夜叫的鸡,古人以为不祥)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这段话... "闻鸡起舞"指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刻苦自励。语本《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荒鸡:半夜叫的鸡,古人以为不祥)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这段话说的是东晋祖逖与刘琨感情深厚,互相勉励为国效力,半夜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刻苦练功。后用例如宋·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词:"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奴娇 祖逖 刘琨 绸缪 州主簿
下载PDF
做好风险管控 筑牢施工安全
18
作者 孟祥坤 刘九思(图) 《就业与保障》 2019年第6期43-43,共1页
为了预防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安全,住建部发布编号为JGJ/T429-2018的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正如《朱子家训》中所言:“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为了预防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安全,住建部发布编号为JGJ/T429-2018的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正如《朱子家训》中所言:“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该行业标准的实施也警示我们,施工过程亦是如此,必须做好风险管控,防止施工过程中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未雨绸缪、曲突徙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控 过程 行业标准 施工 事故 绸缪
下载PDF
保持带宽
19
作者 胡赳赳 《青年博览》 2024年第7期19-19,共1页
下雨天。有人担心出门。有人想雨中风景。而德国人则说:没有不合适的天气,只有不合适的装备。不同的理念,导致不同的人生。故中国人说,不必为明日发愁,明日自有明日的法子。但中国人又说,勿临渊而结网,宜未雨而绸缪。
关键词 德国人 绸缪 明日 中国
原文传递
也谈“缪篆”之“缪”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晨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3-204,共2页
关于缪篆之"缪"历来存在较多争议,文中对缪篆之"缪"的义项进行了历时的梳理,发现这些义项主要是通过字形特征和时代背景去阐释"缪"的内涵。笔者认为宜将"缪"训作绸缪,而绸缪的含义当为"... 关于缪篆之"缪"历来存在较多争议,文中对缪篆之"缪"的义项进行了历时的梳理,发现这些义项主要是通过字形特征和时代背景去阐释"缪"的内涵。笔者认为宜将"缪"训作绸缪,而绸缪的含义当为"屈曲填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绸缪 缠绕 繁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