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综合征型聋患儿SLC26A4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戴翔 李隽 +4 位作者 胡晞江 童静 向萍霞 刘翎 冷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检测技术分析非综合征型聋患儿SLC26A4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病因及突变规律。方法收集137例6个月-13岁散发非综合征型聋患儿(耳聋组,双侧聋119例,单侧聋18例)和126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和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 目的应用基因检测技术分析非综合征型聋患儿SLC26A4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病因及突变规律。方法收集137例6个月-13岁散发非综合征型聋患儿(耳聋组,双侧聋119例,单侧聋18例)和126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和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对耳聋组和对照组进行SLC26A4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耳聋组中23例发现SLC26A4基因突变,占16.79%(23/137),占双侧耳聋患者的19.33%(23/119);20例双侧前庭水管扩大(LVA)的患者中SLC26A4基因突变19例,占95.0%(19/20)。共发现11种突变,包括4种国际上尚未报道的突变:E29K(c.85G>A)、R79X(c.235C>T)、C282G(c.844T>G)和V285I(c.853G>A),7种已报道突变,其中IVS7-2A>G是最常见的突变,23例SLC26A4基因突变患者中有19例有IVS7-2A>G突变,约占82.61%(19/23)。对照组中未检出SLC26A4基因致病突变。结论 SLC26A4基因突变与LVA密切相关,是非综合征型聋的常见病因,其中IVS7-2A>G突变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型听力损失 SLC26A4基因 突变 遗传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聋患儿及其家庭成员常见耳聋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柴福 马世博 沈珺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59-464,共6页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及其相关高危人群中常见耳聋基因变异位点的分布,为分子诊断、遗传咨询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质谱方法,对深圳地区1~6岁语前聋患儿71例及其听力正常的家庭成员(...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及其相关高危人群中常见耳聋基因变异位点的分布,为分子诊断、遗传咨询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质谱方法,对深圳地区1~6岁语前聋患儿71例及其听力正常的家庭成员(耳聋高危人群)145例,和作为对照听力的正常人群200例进行GJB2、SLC26A4、GJB3及MT-RNR1基因的20个变异位点的检测。结果常见耳聋基因热点变异的检出率在语前聋患儿中为37%(26/71),在高危人群中为28%(40/145),在正常健康人群中为4.5%(9/200);GJB2热点变异检出率在语前聋患儿中为18%(13/71),在高危人群中为12%(17/145),在正常人群中为2%(4/200);SLC26A4检出率在语前聋患儿中为18%(13/71),在高危人群中为16%(23/145),在正常人群中为2.5%(5/200)。语前聋患儿组和耳聋高危人群组之间GJB2和SLC26A4变异检出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209),但两者都显著比正常人群高(P均<0.0001);语前聋患儿中GJB2和SLC26A4变异纯合子和复合杂合子占18%(13/71),耳聋高危人群和正常人群中均未发现纯合子和复合杂合子,与语前聋患儿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1)。GJB3和MT-RNR1变异在语前聋患儿、高危人群和正常人群中均未发现。结论GJB2和SLC26A4纯合和复合杂合变异是深圳地区语前聋患儿的重要致病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变异位点是GJB2:c.235delC和SLC26A4:c.919-2A>G。对于仅检出单杂合变异的耳聋患儿,可进行相应基因的测序,进一步明确分子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型听力损失 变异 遗传 基因
下载PDF
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的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37
3
作者 袁慧军 +2 位作者 戴朴 刘玉和 杨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69-276,共8页
遗传因素是非综合征型聋常见的致病原因。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日臻成熟,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越来越多地影响着耳聋的临床实践。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普及有助于耳聋的早期发现,耳聋基因筛査和诊断的普及有助于明确其病因,临床基因诊断... 遗传因素是非综合征型聋常见的致病原因。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日臻成熟,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越来越多地影响着耳聋的临床实践。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普及有助于耳聋的早期发现,耳聋基因筛査和诊断的普及有助于明确其病因,临床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则有助于耳聋的早期干预。至今发现的非综合征型聋的致病基因有110个,鉴定其致病基因在临床上仍存在很多挑战。临床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开展,对耳聋基因检测和数据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指南阐述了非综合征型耳聋的人群发病率、致病基因谱、遗传方式、疾病发展过程、临床表现、基因型-表型对应关系、基因诊断、治疗和干预,以及耳聋预防和再发风险评估等关键问题,为遗传咨询师、临床耳科医师及基因检测专业人员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综合征型听力损失 遗传咨询 实践指南
原文传递
一个新的X连锁耳聋综合征的表型特征
4
作者 兰世鹏 陈智斌 +1 位作者 曹新 邢光前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一个X连锁隐性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表型特征。方法对所有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纯音听力测试,另对其中4例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发育和智力评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家系共5代60例,6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一个X连锁隐性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表型特征。方法对所有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纯音听力测试,另对其中4例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发育和智力评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家系共5代60例,6例患者均为男性,其遗传基因来自他们表型正常的母亲。接受进一步评估的4例患者均为出生后即有听力下降,纯音测听提示为双耳轻~重度混合性或传导性听力损失,其中3例听力损失随年龄进行性加重。耳科检查发现,4例6耳外耳道闭锁,2耳耳道重度狭窄;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耳郭畸形,包括招风耳、后旋小耳、对耳轮和对耳屏发育不全等。颞骨影像学检查提示3例混合性听力损失者具有相似的内耳发育畸形:内听道异常扩大;2例可疑听骨链异常。此外,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形态异常,包括双侧上睑下垂(3例)、眉毛浓密(3例)、眼距增宽(4例)、宽鼻根(3例)、小眼(1例)和面部不对称(1例)。4例患者的发育和智力评估、视力、眼底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均未见异常。结论系谱分析及临床评估表明该家系表型为一种新的X连锁耳聋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耳发育畸形、先天性混合性或传导性听力损失以及面部形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系 X连锁隐性遗传 综合征型听力损失 耳畸形 面部形态异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