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强基计划、“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试中的面试环节
1
作者 方君亮 谢杭 《浙江考试》 2024年第2期56-58,共3页
202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浙江大学等4所名校、浙江工业大学等42所浙江省属高校开展“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8所高水平高校也在浙江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考生及家长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202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浙江大学等4所名校、浙江工业大学等42所浙江省属高校开展“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8所高水平高校也在浙江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考生及家长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此类招生考试中一般包含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无论何种形式的面试,考察的内容基本相同,包括思维方式、临场应变、仪表仪态等。考生要提前将面试纳人整体学业规划中,提早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工业大学 招生考试 学业规划 仪表仪态 浙江省属高校 强基 综合评价招生 香港中文大学
下载PDF
综合评价招生学生的发展模式及其生成机理研究
2
作者 王江曼 何沛芸 《山东高等教育》 2024年第5期28-34,90,共8页
基于对华东地区实施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的某本科高校师生深度访谈资料,探讨了综合评价招生学生的发展模式与生成机理。研究发现,该类学生发展个体差异较大,主要存在自我实现型、裹挟前进型、多维互动型以及单维互动型四种发展模式。... 基于对华东地区实施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的某本科高校师生深度访谈资料,探讨了综合评价招生学生的发展模式与生成机理。研究发现,该类学生发展个体差异较大,主要存在自我实现型、裹挟前进型、多维互动型以及单维互动型四种发展模式。借助学生对综合评价招生政策的“冲高”与“保底”两种认知态度,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发现行为态度、自我效能与主观规范三方面共同导致他们内部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从政策设计、培养引导以及环境支持三个方面,提出应当稳步扩大试点规模,促进科学选才;加强发展规划指导,注重心理关怀;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提供环境支持三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招生 综评学生 发展模式 生成机理
下载PDF
综合评价招生的类型及特点解析
3
作者 陆国民 《浙江考试》 2024年第3期50-53,共4页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的总体目标。2017年,综合评价招生率先在浙江省落地,并得到了考生...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的总体目标。2017年,综合评价招生率先在浙江省落地,并得到了考生、家长和高校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招生制度 招生模式 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招生 多元录取 类型及特点 总体目标 浙江省
下载PDF
新高考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公平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玉君 张德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42,共9页
基于15所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调查数据发现,学生对新高考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公平感水平整体较高,但与统一高考制度相比在程序公平维度有所下降。同时运用MIMIC模型研究发现,学生家庭所处社会结构地位、个体因招生改革所造成的纵向流动... 基于15所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调查数据发现,学生对新高考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公平感水平整体较高,但与统一高考制度相比在程序公平维度有所下降。同时运用MIMIC模型研究发现,学生家庭所处社会结构地位、个体因招生改革所造成的纵向流动经历和归因偏好对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公平感有显著影响。为此,建议新高考综合评价招生制度首先应设置多元化差异性立体式的考核内容,构建综合考量学生成长背景信息的逆境加分评估体系;其次应促进招生选拔流程规范、标准科学、操作透明,保证招生程序公平公正公开;最后应做好与统一高考录取制度衔接,开通多元共时录取通道,避免产生相对剥夺感和机会内卷化,以提升公众对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公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综合评价招生制度 公平感 结构地位 相对剥夺 归因偏好
下载PDF
关于上海市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思考——基于上海市9所试点高校的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彭曦 林玲 《中国考试》 2018年第2期18-23,共6页
上海市开展高考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以"先招先录,综合全面"为特点,越来越为考生、家长、高校所接受。三年来,试点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计划逐步增加,综合评价招生流程也日趋完善,但也存在提档分数略高、专业录取陷阱等问题。... 上海市开展高考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以"先招先录,综合全面"为特点,越来越为考生、家长、高校所接受。三年来,试点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计划逐步增加,综合评价招生流程也日趋完善,但也存在提档分数略高、专业录取陷阱等问题。进一步做好综合评价招生工作,仍需招考部门加强思考研究,不断调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 高考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综合评价招生
下载PDF
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探究——以浙江A校为研究案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晓红 王彭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3-107,共5页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该招生模式克服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文章对浙江省属公立普通本科高校A校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发现,A校自2...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该招生模式克服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文章对浙江省属公立普通本科高校A校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发现,A校自2014年起,结合语言类专业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联动机制的建立,以及报名条件、录取规则的完善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 个案研究
下载PDF
综合评价招生和统一高考招生的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南晓鹏 王新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3,共10页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致力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本科教育质量尤其学生学业质量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与基础。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模式。改革省份已开始积极探索...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致力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本科教育质量尤其学生学业质量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与基础。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模式。改革省份已开始积极探索综合评价招生。新高考生源的学业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考综合改革的成效和本科教育质量。学习适应性是了解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对新高考本科生源学业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方面。基于对试点省份本科高校新高考生源的问卷调查发现,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在总体学习适应性、课程与教学安排、认知与学习能力、学习投入与专业知识、学习策略方面优于统一高考招生学生,但在学习环境方面的适应性低于后者。学生个人特征、家庭文化背景、新高考改革成效和学生学校教育特征等因素都可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要优化高校招生录取模式,完善与新高考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发展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学习适应性 统一高考 综合评价招生 本科教育 教育评价
下载PDF
温州医科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实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峰 杨春燕 +2 位作者 曹红 王世泽 孟军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622-624,共3页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三位一体"招生模式的实施是对现行高考选拔制度的一项重要探索与改革。本文结合温州医科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实践,探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实施效果,为深...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三位一体"招生模式的实施是对现行高考选拔制度的一项重要探索与改革。本文结合温州医科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实践,探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实施效果,为深化"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试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 综合评价招生 改革 学业成绩跟踪
下载PDF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简析——以6所在浙招生高校为例
9
作者 叶清清 冯乐乐 《浙江考试》 2023年第7期50-52,共3页
2011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改革试点,首创了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三者的分数按比例合成综合评价成绩,择优录取的招生模式。2014年浙江省作为全国首批新高考改革试点,明确将“形成分类考试、... 2011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改革试点,首创了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三者的分数按比例合成综合评价成绩,择优录取的招生模式。2014年浙江省作为全国首批新高考改革试点,明确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作为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省外优质高校陆续在浙江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模式 新高考改革 综合评价招生 分类考试 多元录取 统一高考 改革试点 择优录取
下载PDF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政策发展反思
10
作者 谭道军 杨杰 于蝶 《考试研究》 2019年第4期17-20,共4页
当前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发展主要有不均衡、不统一、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而快速发展、实践模式多样化等特征。综合评价招生可能受影响的原因来自于两方面:实践层面上能否平衡各方的利益与风险是关键,理论层面上综合素质难于量化是难点... 当前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发展主要有不均衡、不统一、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而快速发展、实践模式多样化等特征。综合评价招生可能受影响的原因来自于两方面:实践层面上能否平衡各方的利益与风险是关键,理论层面上综合素质难于量化是难点。加强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改革,需要坚持'利益为本、防范风险、稳步推进、分散进行、提高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评价招生 高考 招生
下载PDF
高考统招与综合评价招生的功效比较及协调策略
11
作者 章亚骏 《教育与考试》 2018年第2期18-24,共7页
我国高校的招生评价肩负着育人功能、选拔功能和社会功能,高考统招和综合评价招生在各项功效上互有优劣。综合评价招生有助于促进科学育人和有效选拔,高考统招则在降低选拔成本、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拥有优势。为了衔接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 我国高校的招生评价肩负着育人功能、选拔功能和社会功能,高考统招和综合评价招生在各项功效上互有优劣。综合评价招生有助于促进科学育人和有效选拔,高考统招则在降低选拔成本、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拥有优势。为了衔接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间的选拔与育人,兼顾教育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效率与公平。两种招生评价模式缺一不可,要在保证高考统招模式主体地位暂时不变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扩大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规模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统招 综合评价招生 教育功能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英国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特点及启示
12
作者 俞云霞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49-52,92,共5页
历经几个世纪发展变革的英国大学考试招生制度,对世界多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总结英国大学考试招生制度变革形式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当前英国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呈现出资格证书种类丰富、招生机构优质服务、综合评价... 历经几个世纪发展变革的英国大学考试招生制度,对世界多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总结英国大学考试招生制度变革形式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当前英国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呈现出资格证书种类丰富、招生机构优质服务、综合评价体系灵活、大学招生自主权充分等突出特点,并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健全完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考试招生服务体系、科学推进高考选考科目改革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大学 综合评价招生 考试招生制度
下载PDF
综合评价招生
13
作者 Margo 苏打 冯禹 《大学(高考金刊)》 2019年第9期100-103,共4页
“我没有得过大型竞赛的奖牌,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在人群中或许不会显得多么出众。但要是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我各科成绩都很好,也参加过很多社会实践,具有不错的综合素质。因此,尽管缺乏竞赛奖项让我失去了自主招生的敲门砖,但优... “我没有得过大型竞赛的奖牌,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在人群中或许不会显得多么出众。但要是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我各科成绩都很好,也参加过很多社会实践,具有不错的综合素质。因此,尽管缺乏竞赛奖项让我失去了自主招生的敲门砖,但优秀的综合素养,又助我打开综合评价招生的大门,走上了这条通往大学的新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招生 综合素养 综合评价招生 综合素质 换个角度 敲门砖 奖牌 竞赛
下载PDF
多元评价 立体选才——综合评价招生报考解读
14
作者 文竹 冯怡(图)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21年第2期16-17,共2页
目前,综合评价招生已成为考生升学渠道中关注度较高的一种招生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招生类型,综合评价招生通过多元、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方式,打破了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使更多综合素质和能力突出的考生脱颖而出.那么,... 目前,综合评价招生已成为考生升学渠道中关注度较高的一种招生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招生类型,综合评价招生通过多元、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方式,打破了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使更多综合素质和能力突出的考生脱颖而出.那么,对于新一届考生来说,综合评价招生是如何报考、如何录取的呢?今天,我们用图说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招生 多元评价 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考定终身 考生 报考 高考 考核和评价
下载PDF
在"非格式化"选拔中挖掘优势——我的综合评价招生报考、就读体验
15
作者 倪子凌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21年第2期18-18,共1页
我是在高考前一年了解到上海纽约大学,并由此知道了综合评价招生的概念.最开始,综合评价这个概念对我来说相当模糊和陌生,或许很多学弟学妹都和我有着一样的困惑——综合评价招生看的指标到底是什么?学校评价一个学生的依据是成绩还是证书?
关键词 学校评价 综合评价招生 上海纽约大学 挖掘优势 高考 非格式化
下载PDF
高职综合评价招生与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16
作者 赵慧玲 《广东蚕业》 2018年第6期72-72,共1页
2015年开始陕西省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允许采取综合评价形式招生试点,招生范围从普通高中毕业生扩大到三校生。高职招生制度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和提高教育质量,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能够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 2015年开始陕西省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允许采取综合评价形式招生试点,招生范围从普通高中毕业生扩大到三校生。高职招生制度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和提高教育质量,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能够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发挥个性潜能提供多样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学院 综合评价招生 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PDF
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分析——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 被引量:34
17
作者 吕慈仙 乐传永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了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浙江等省份探索一种新型的自主招生模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将由"中学推荐"的方式,改为每位考生根据高中会考成绩自荐报名;改变... 为了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浙江等省份探索一种新型的自主招生模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将由"中学推荐"的方式,改为每位考生根据高中会考成绩自荐报名;改变了考核内容,减少了对知识的测试,强调对综合素质的考核,包括独立思考、抽象概括、批判性思维等学习能力,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对社会公益活动、体育社团活动等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保持了自主招生"非零和博弈"的利益冲突,在博弈过程中达成互惠互利;探索建立了一种多方参与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招生 三位一体 综合评价招生模式 利益博弈 聚点均衡
原文传递
新高考综合评价招生的成效与现实困境探析 被引量:38
18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39,共7页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提出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招生,鼓励高校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实施效果跟踪评价表明,综合评价招生有利于科学选才、...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提出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招生,鼓励高校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实施效果跟踪评价表明,综合评价招生有利于科学选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实践探索也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依然有待提高,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录取仍面临现实困境,高考综合评价招生应在多样化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评价招生
原文传递
综合评价招生实施效果评价——基于人才选拔及培养视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江曼 何沛芸 +1 位作者 黄斌 云如先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1-47,共7页
采用江苏某高校学生多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综合评价学生与普招学生在大学入学后的学业成绩和课外表现差异,以及这种差异随在校时长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男生、城镇学生以及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高考分数越低的学生... 采用江苏某高校学生多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综合评价学生与普招学生在大学入学后的学业成绩和课外表现差异,以及这种差异随在校时长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男生、城镇学生以及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高考分数越低的学生更有可能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入学,入学后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课外表现均优于普招学生,但这种优势会随在校时长的增加而减弱。异质性分析发现两类学生之间的学业成绩与课外表现差异在农村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因此,高校应从设置农村专项计划、强化综合评价学生个性培养、注重跟踪评价三个方面,构建从选拔、培养到跟踪的一体化机制,促进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招生 学业成绩 课外表现 高考改革
原文传递
高校招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价值、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燕 《高教学刊》 2017年第7期108-109,共2页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相关高校采取积极措施,改革力度强势,意义深远。综合评价招生在引入多方参与机制,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落实高校自主权利,赋予考生主体权利,尊重考生个性特长等方面...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相关高校采取积极措施,改革力度强势,意义深远。综合评价招生在引入多方参与机制,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落实高校自主权利,赋予考生主体权利,尊重考生个性特长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由于综合评价招生尚处于探索阶段,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导致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有待提高。为了促进综合评价招生趋于成熟,文章从综合评价招生在我国的推广现状及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初衷出发,探索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推动综合评价招生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招生 实践价值 问题 出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