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韧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文洁 黄海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4,102,共7页
以9个国家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五个层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城市综合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方差分解法和障碍因子诊断法对2008-2020年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韧性、分项韧性和阻碍城市韧性... 以9个国家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五个层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城市综合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方差分解法和障碍因子诊断法对2008-2020年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韧性、分项韧性和阻碍城市韧性提升的障碍因子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9个国家中心城市综合韧性在2008-2020年呈上升趋势,整体形势较好;各中心城市综合韧性、分项韧性的排名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西安是经济韧性和技术创新韧性对综合韧性的贡献最大,而郑州、武汉、重庆和成都是社会韧性对综合韧性的贡献最大。此外,从障碍度角度看,生态系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阻碍各中心城市韧性增强的首要障碍系统,细化到具体指标,医院、卫生院个数和科学技术支出是绝大多数城市的主要障碍因子。未来,各中心城市应根据发展阶段着力补齐短板,从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大科学技术投入等方面增强城市综合韧性,推动中心城市整体实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综合韧性 熵权法 方差分解法 障碍因子诊断法
下载PDF
乡村人居环境综合韧性指数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佳 翟国方 葛懿夫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2,共8页
基于韧性概念内涵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确定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和灾害危险性的测度方法,提出综合韧性指数用以测度乡村人居环境韧性,并以江苏省为例开展研究。基于现有江苏省范围内自然灾害危险性的分析,选取地震、地质、洪水和台风... 基于韧性概念内涵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确定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和灾害危险性的测度方法,提出综合韧性指数用以测度乡村人居环境韧性,并以江苏省为例开展研究。基于现有江苏省范围内自然灾害危险性的分析,选取地震、地质、洪水和台风作为主要灾害威胁,结合乡村人居环境韧性指标体系,测度2016年与2020年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综合韧性指数并开展空间相关性和泰尔指数(Theil index)分析。研究发现:(1)综合韧性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5大系统中除了人类系统均有所提升;(2)江苏省人居环境综合韧性指数指数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3)江苏省内综合韧性指数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且苏南地区内部差异性显著大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从韧性与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视角,为乡村人居环境韧性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 综合韧性指数 灾害危险性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城市综合韧性能力时空动态评估模型:以传染病为例
3
作者 张雅宁 司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45,共7页
为探究传染病背景下城市韧性因素作用机制和时空变化,从多尺度把握韧性短板,以街道为基本研究单元,采集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构建时空动态评估模型。考虑城市韧性的承灾、抵御和恢复能力,集空间回归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阶段研究并... 为探究传染病背景下城市韧性因素作用机制和时空变化,从多尺度把握韧性短板,以街道为基本研究单元,采集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构建时空动态评估模型。考虑城市韧性的承灾、抵御和恢复能力,集空间回归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阶段研究并得出显著驱动街道韧性的因素,进而量化市区与全市韧性,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主城区的韧性能力整体低于远城区且波动程度大。全市韧性能力从较高升至高水平。从作用机制看,城市道路、高速和区域组织协调限制局域韧性能力;建成区绿化率在研究阶段与城市发展情况、区域组织协调的指标相互影响,驱动全局韧性提升。在时空角度,街道的恢复具有主导并协同其他影响因素驱动城市整体韧性回升的效果,且空间分布随时间推移趋于集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综合韧性能力 时空动态评估模型 传染病 地理探测器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
下载PDF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韧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研究
4
作者 曹雷 《统计与咨询》 2024年第3期16-19,共4页
从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韧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个国家中心城市综合韧性在2017—2022年呈上升态势,经济韧性仍是驱动综合韧性提高的首要子系统;根据评价结果将9个城市分为... 从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韧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个国家中心城市综合韧性在2017—2022年呈上升态势,经济韧性仍是驱动综合韧性提高的首要子系统;根据评价结果将9个城市分为“高强韧性型”“中等韧性型”“低韧性型”三类。从障碍度看,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是阻碍各中心城市韧性增强的主要障碍系统。最后就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韧性,提升整体实力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综合韧性 方差分解法 障碍因子诊断法
下载PDF
恶劣天气下机场离场航班运行韧性评估及恢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兴隆 赵俊妮 王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为保障恶劣天气下机场整体性能,科学评估机场离场航班运行韧性,提高航班恢复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天气的影响。给出机场离场航班运行定义,从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性能出发,分析航班离场延误时间、离场总延误时间、离场航班正常率和机场离... 为保障恶劣天气下机场整体性能,科学评估机场离场航班运行韧性,提高航班恢复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天气的影响。给出机场离场航班运行定义,从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性能出发,分析航班离场延误时间、离场总延误时间、离场航班正常率和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综合韧性指数4个指标,对系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韧性变化进行评估;提出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性能恢复策略,利用遗传算法对离场延误航班进行优化排序;以2012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721”特大暴雨事件为实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暴雨影响下首都机场的性能指标和韧性指数,对比分析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性能及韧性水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受暴雨影响,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综合韧性指数由0.457 3下降到0.062 8,暴雨减小后上升到0.222 3;在进行航班优化排序后,离场航班总延误时间减少了24.85%,优化后机场性能恢复速度提升了13.89%,优化后的机场离场航班运行系统最小韧性指数提升了13.38%,系统性能优先恢复至初始状态,表明所提恢复策略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劣天气 离场航班运行 韧性模型 综合韧性指数 恢复策略
下载PDF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综合韧性评价及障碍度诊断——以枣庄市为例
6
作者 张凤 张雷 胡建飞 《煤炭经济研究》 2023年第6期81-86,共6页
为揭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综合韧性演化规律,识别主导驱动因子并提炼演化机制,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4个维度出发,构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综合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 为揭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综合韧性演化规律,识别主导驱动因子并提炼演化机制,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4个维度出发,构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综合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障碍度模型,对影响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综合韧性提高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综合韧性总体水平方面,2002—2022年枣庄市城市综合韧性呈稳步上升趋势,实现了从“较低水平→高水平”的阶段性转变;②综合韧性分项水平方面,各项韧性水平虽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但各项韧性间存在差别;③准则层中,各项障碍度随时间变化,状态不一,经济韧性的平均障碍度最大,是制约枣庄市城市综合韧性提升的首要因素;④主要指标中,每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是制约区域公路交通发展的主要因子,摆脱资源产业依赖、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等提升经济韧性措施是今后提升枣庄市城市综合韧性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 综合韧性 熵权法 障碍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韧性水平综合评价及区域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娜 张广来 张宁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17-120,共4页
文章基于2011—2018年我国289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城市韧性水平进行测度。依据空间组织形式、自然灾害分布情况,考察不同城市群、地震带、海岸线城市韧性水平的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城市韧性水平整体偏低但呈现上升趋势;头部城... 文章基于2011—2018年我国289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城市韧性水平进行测度。依据空间组织形式、自然灾害分布情况,考察不同城市群、地震带、海岸线城市韧性水平的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城市韧性水平整体偏低但呈现上升趋势;头部城市韧性水平较为稳定,但东北地区城市回落较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增长势头更强;东部地区城市群整体城市韧性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城市群内部城市韧性存在联动效应;地震带城市、海岸线城市韧性水平显著高于非地震带、非海岸线城市,但地震带城市韧性水平两极分化较为明显,海岸线城市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韧性综合评价 区域异质性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密度、距离及分割视角下长三角区域城市韧性逻辑建构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飞 马晓晴 李永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风险影响的跨区域性凸显了城市网络在增强城市韧性中的重要性。立足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密度-距离-分割三大要素(3D要素),从区域及城区层级上构建包含生态密度、空间距离及社会分割指标的城市韧性综合指数模型,以长三角41市为例,运用空... 风险影响的跨区域性凸显了城市网络在增强城市韧性中的重要性。立足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密度-距离-分割三大要素(3D要素),从区域及城区层级上构建包含生态密度、空间距离及社会分割指标的城市韧性综合指数模型,以长三角41市为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韧性指数特征、均衡发展状态及3D要素对韧性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①区域中城市韧性水平总体偏低,在空间上呈现以“苏锡常”为核心向外梯度递减的圈层式+轴线型韧性发展格局;韧性等级与区位条件、规划衔接以及内外均衡发展状态高度相关。②随着城市韧性水平的提升,城区层级上的抵御恢复力及区域层级上的适应转型力均衡趋势增强。高水平韧性城市中两者趋向均衡发展,中低水平韧性城市中两者存在失衡;③不同层级的3D要素对韧性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区域层级上的主导要素为距离,而城区层级上则为密度,二者交互后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综合指数 生态密度 空间距离 社会分割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框架 被引量:20
9
作者 邱桐 陈湘生 苏栋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土木工程在2019年底全球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后将背负起城市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的重大使命。该文提出了融合中国城市疫情防控的需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抗疫韧性性能优势的综合发展方案,指出在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疫情... 土木工程在2019年底全球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后将背负起城市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的重大使命。该文提出了融合中国城市疫情防控的需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抗疫韧性性能优势的综合发展方案,指出在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疫情应急防控具有的安全稳定、与应急医疗条件相适应、可作为低能耗地下应急物资储藏仓库、可作为政府统一应急调度资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等特点。构建了适合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防灾抗疫韧性评估框架,对城市地下空间及既有抗疫设施进行韧性评估,通过对比分析获得地下空间在城市抗疫韧性的全面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防灾抗疫关于"存量""增量""变量"及"统一调度"的韧性建设框架,并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框架,为韧性城市建设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 韧性建设框架
原文传递
城市能源安全综合韧性指数研究——基于对北京市气、热、电能源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梅东升 毛永清 +2 位作者 郭永红 胡军峰 王鹏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117,共6页
能源安全作为韧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城市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提出能源安全综合韧性指数的概念,以综合考虑北京市气、热、电在"互联互通互保"的情况下的能源综合韧性状况,并分析了北京市2025、2030、2035年的能源安全综合... 能源安全作为韧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城市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提出能源安全综合韧性指数的概念,以综合考虑北京市气、热、电在"互联互通互保"的情况下的能源综合韧性状况,并分析了北京市2025、2030、2035年的能源安全综合韧性指数及其风险状况。研究发现:北京市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热比例的情况下能源综合安全状况才会得到保障。外调天然气通道和外调电力通道风险影响能源安全综合韧性指数,2025年较小,2030年增大,2035年严重,需要新增外调电力通道及利用储能来弥补相应缺口。本文认为,要建立基于能源安全综合韧性指数的自动预警风险识别系统和风险排除调度指挥系统,要深入研究可以保障能源安全的北京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路线图,力争提早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综合韧性指数 风险识别 双碳目标
原文传递
基于量化指标的变电站抗震韧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秀丽 许静静 刘新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3-221,共9页
针对变电站抗震韧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定性及半定量分析,为了对变电站功能水平及抗震能力进行量化研究,文中搭建了一套变电站抗震韧性评估理论体系,从系统连通性、用户关联性和社区影响性3个角度提出了变电站功能量化指标。根据变电站抗震... 针对变电站抗震韧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定性及半定量分析,为了对变电站功能水平及抗震能力进行量化研究,文中搭建了一套变电站抗震韧性评估理论体系,从系统连通性、用户关联性和社区影响性3个角度提出了变电站功能量化指标。根据变电站抗震韧性的关键特征设立了5个重要量化参数及相应的评价标准,结合一典型变电站实例得到了变电站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综合韧性等级,发现了各类韧性量化指标随地震强度的变化趋势,证明了参数量化评估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该量化评估体系及评价标准可以为电力系统韧性导则及规范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系统 评估理论体系 功能量化指标 抗震韧性 韧性关键特征 综合韧性等级
下载PDF
中国城市韧性综合评估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172
12
作者 白立敏 修春亮 +2 位作者 冯兴华 梅大伟 魏冶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7,共11页
城市韧性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等4个系统构建城市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韧性进行定量评估,揭示其时空分异特征,并对典型样带区进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表明:城市韧性子系统... 城市韧性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等4个系统构建城市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韧性进行定量评估,揭示其时空分异特征,并对典型样带区进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表明:城市韧性子系统间逐步趋于均衡,但经济、生态、基础设施、社会子系统发展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子系统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子系统位序转换加剧;城市韧性水平集聚趋势减弱,各子系统空间发展格局多样化;城市韧性发展空间异质性显著,中低、低韧性水平城市居于主导地位,东部地区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韧性"集群化"空间分异特征显现,城市群地区的韧性高于其他地区;东部沿海样带受城市活力影响显著、在南北方向上变化相对缓慢,长江沿岸样带在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而胡焕庸线沿线样带无明显差异、但其整体受城市扩张因素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韧性综合评估 时空分异 地级城市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