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咖啡豆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范金波 蔡茜彤 +3 位作者 冯叙桥 李萌萌 段小明 梁洁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2-77,共6页
本文通过5种体系对绿咖啡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包括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结果表明:绿咖啡豆提取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具有很强的总抗氧化能力,... 本文通过5种体系对绿咖啡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包括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结果表明:绿咖啡豆提取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具有很强的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BHT和VC(p<0.01),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IC50(0.072±0.003)mg/mL)和ABTS自由基(IC50(0.22±0.01)mg/mL)清除活性,较强的铁离子还原能力,但不具备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绿咖啡豆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咖啡豆 提取物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绿咖啡豆绿原酸的体外抗氧化性活性测定 被引量:6
2
作者 曹卓松 孙飞龙 +1 位作者 唐薇 宁景叶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1,共4页
通过铁离子还原法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绿咖啡豆绿原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绿咖啡豆绿原酸具有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绿咖啡豆绿原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光照对稳定性有一定程... 通过铁离子还原法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绿咖啡豆绿原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绿咖啡豆绿原酸具有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绿咖啡豆绿原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光照对稳定性有一定程度影响;pH值对稳定性影响显著,且绿咖啡豆绿原酸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咖啡豆绿原酸 抗氧化性 清除自由基 稳定性
下载PDF
绿咖啡豆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由明 章银军 沈雪亮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6年第3期140-146,共7页
对未烘焙绿咖啡豆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热水重复分批浸提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绿咖啡豆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条件:温度79.8℃,溶剂p H值2.8,料液比1∶6,提取时间3.0... 对未烘焙绿咖啡豆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热水重复分批浸提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绿咖啡豆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条件:温度79.8℃,溶剂p H值2.8,料液比1∶6,提取时间3.0 h,绿原酸的最大提取得率为92.0%。比较了多种不同规格的树脂对绿原酸的分离纯化效果,最终选用XDA-8大孔树脂,在优化后的最适工艺条件下,绿原酸含量可达70.9%,回收率达85.4%。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获得了高纯度(95.2%)的绿原酸。所建立的绿原酸制备工艺操作简便、高效环保,产品功效明确,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绿咖啡豆 提取 纯化 树脂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绿咖啡豆中绿原酸及咖啡碱含量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光路 李长文 +2 位作者 刘志达 刘顺航 徐咏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55-159,共5页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同时定量绿咖啡豆中绿原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并分析不同成熟度绿咖啡豆中绿原酸和咖啡碱含量变化。采用Agilent ZORBAX ODS-C18色谱柱,以0.5%乙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 m L/m...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同时定量绿咖啡豆中绿原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并分析不同成熟度绿咖啡豆中绿原酸和咖啡碱含量变化。采用Agilent ZORBAX ODS-C18色谱柱,以0.5%乙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 m 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结果显示,绿原酸和咖啡碱的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5.0 mg/L^100.0 mg/L(r^2=0.999 9)和5.1 mg/L^101.6 mg/L(r^2=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25 mg/L和0.05 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6%和1.30%,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8.86%~101.11%(RSD=1.02%)和98.70%~101.19%(RSD=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咖啡豆 绿原酸 咖啡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含量
下载PDF
绿咖啡豆中低咖啡因绿原酸的提取分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魏 李旎 +3 位作者 黄雯 陈良华 林河通 明艳林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年第4期317-321,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同时检测咖啡豆提取物中绿原酸和咖啡因含量的方法。咖啡因和绿原酸在0.2~1.0 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咖啡因:Y=44077X+227.78,R=0.9997,RSD=0.78%;绿原酸:Y=34896X+289.96,R...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同时检测咖啡豆提取物中绿原酸和咖啡因含量的方法。咖啡因和绿原酸在0.2~1.0 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咖啡因:Y=44077X+227.78,R=0.9997,RSD=0.78%;绿原酸:Y=34896X+289.96,R=0.9995,RSD=0.93%。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建立正交试验,确定从绿咖啡豆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20%,液料比6∶1,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70℃。以咖啡因和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通过萃取试验,确定最佳脱咖啡因萃取剂为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混合溶剂,萃取工艺为1.5倍体积萃取剂萃取3次,产物中咖啡因含量由(3.52±0.08)%下降至(0.47±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咖啡豆 绿原酸 咖啡 提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绿咖啡豆提取物中的绿原酸和咖啡因含量 被引量:7
6
作者 蔡荣华 张晓芳 +3 位作者 杜精精 徐猛 王磊 高伟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UPLC-UV)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测定绿咖啡豆提取物中绿原酸和咖啡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BEH C18色谱柱,以0.6%乙酸水-乙腈(90/10,v/v)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在波长274nm处检测.结果:绿原酸在6...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UPLC-UV)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测定绿咖啡豆提取物中绿原酸和咖啡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BEH C18色谱柱,以0.6%乙酸水-乙腈(90/10,v/v)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在波长274nm处检测.结果:绿原酸在6.06~ 101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0.30mg/L;咖啡因在8.58~143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检出限0.04mg/L.绿原酸和咖啡因加标回收率都在99% ~ 101%之间.结论:本方法准确、稳定、高效、灵敏,可用于绿咖啡豆提取物中绿原酸和咖啡因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咖啡豆提取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 绿原酸 咖啡 含量
下载PDF
绿咖啡豆中总绿原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立志 胡晓梅 +1 位作者 付其胜 田洪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3-128,共6页
绿咖啡豆中的绿原酸共有九种同分异构体,所有同分异构体的总和称为总绿原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将绿咖啡豆提取物中的总绿原酸含量由25%提高至70%以上,通过实验筛选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并优化树脂纯化的工艺... 绿咖啡豆中的绿原酸共有九种同分异构体,所有同分异构体的总和称为总绿原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将绿咖啡豆提取物中的总绿原酸含量由25%提高至70%以上,通过实验筛选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并优化树脂纯化的工艺参数如:上柱液浓度、上柱流速、解析溶剂度数、解析溶剂用量、解析流速等工艺指标,建立优化的纯化工艺路线。结果表明:上柱总绿原酸浓度为8mg/m L,上柱流速为1.0BV/h,解析用乙醇浓度为70%(v/v),乙醇用量为2BV,解析流速为1.5BV/h,经纯化后的总绿原酸经HPLC检测,总绿原酸含量可达71.23%,回收率可达8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咖啡豆 绿原酸 大孔树脂 纯化
下载PDF
绿咖啡豆中总绿原酸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立志 田洪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3-168,178,共7页
研究了绿咖啡豆中总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以未烘焙的绿咖啡豆为实验材料,采用浸提的方法提取总绿原酸。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溶剂体积分数、温度、p H、料液比等4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设计。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 研究了绿咖啡豆中总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以未烘焙的绿咖啡豆为实验材料,采用浸提的方法提取总绿原酸。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溶剂体积分数、温度、p H、料液比等4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设计。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以绿咖啡豆中总绿原酸提取得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溶剂体积分数、温度、p H、料液比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温度45℃、p H3、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能得到最大提取率为9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咖啡豆 绿原酸 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绿咖啡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晓霞 王小芬 +2 位作者 韦万兴 周敏 刘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0-225,共6页
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方法,对经过不同烘焙处理的咖啡豆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并且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咖啡豆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以清除DPPH自由基及还原Fe3+能力(FRAP)为评价指... 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方法,对经过不同烘焙处理的咖啡豆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并且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咖啡豆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以清除DPPH自由基及还原Fe3+能力(FRAP)为评价指标,初步探究了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及咖啡豆的提取温度、烘焙温度和时间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咖啡豆的提取温度、烘焙温度和时间对其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提取温度为50℃时抗氧化活性最高,烘焙温度为150℃,烘焙时间为1 h时,咖啡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且香味比较浓郁。另外,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也有较大差别,乙酸乙酯相与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且明显高于石油醚相和水相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咖啡豆 DPPH 还原Fe3+能力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然倍速绿咖啡豆压片糖果中毒1例
10
作者 徐建黔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3期192-192,共1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使用各种减肥降脂保健产品来减肥降脂的人数日益增多。通过对本例患者使用相关保健产品中毒原因分析,旨在探讨正确使用保健产品的重要性,避免因不按产品说明书规范使用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同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使用各种减肥降脂保健产品来减肥降脂的人数日益增多。通过对本例患者使用相关保健产品中毒原因分析,旨在探讨正确使用保健产品的重要性,避免因不按产品说明书规范使用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同时,要重视对保健产品副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咖啡豆 中毒 绿原酸 儿茶素 辣椒素 减肥
下载PDF
Mapping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Controlling Cherry and Green Bean Characters in the Robusta Coffee (Coffea canephora Pierre)
11
作者 Priyono Ucu Sumirat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2年第9期1029-1039,共11页
In coffee breeding practice, two quantitative traits, namely cherry and green bean characters are the important phenotypic selection index. The synchronous of cherry maturation, size, weight and shape of green bean ar... In coffee breeding practice, two quantitative traits, namely cherry and green bean characters are the important phenotypic selection index. The synchronous of cherry maturation, size, weight and shape of green bean are desirable traits for the future breeding.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a set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analysis controlling these traits was carried out. The QTL analysis was performanced in cross pollinated population of Coffea canephora using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and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s) markers. Totally 12 QTLs determined desirable cherry and green bean traits were identified on 9 linkage groups (LG), where these QTLs mapped forming clusters in 11 different chromosomal regions. The desirable traits which can be detected by their QTLs are synchronous of cherry maturation (LG B and LG G), cherry size (LG A, LG F and LG G), bean shape (LG B, LG D and LG J), bean weight (LG H), bean size (LG A and LG E) and cherry-bean size (LG K) The gene action of these QTLs was dominance or an interaction of alleles (epistasis between alleles at the studied locus) effect. The yielded linkage map and the detected QTL can provide a tool for further genetic analysis of two traits and be potential for maker-assisted selection in C. canephora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fea canephora QTL mapping cherry maturation harvesting period cherry size bean size bean shape bean weigh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