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问题的研究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13
1
作者 邓铭江 蔡建元 +2 位作者 董新光 姜卉芳 王志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4,共7页
过去,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研究主要偏重于山区水文,注重山区来水及径流分析,而很少涉及灌区问题和生态问题,对绿洲水文和荒漠水文的研究十分缺乏。以新疆为例,通过对干旱地区河流的基本特征和水文机理的分析研究,从径流形成、水资源... 过去,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研究主要偏重于山区水文,注重山区来水及径流分析,而很少涉及灌区问题和生态问题,对绿洲水文和荒漠水文的研究十分缺乏。以新疆为例,通过对干旱地区河流的基本特征和水文机理的分析研究,从径流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即从全流域水文循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山区水文、绿洲水文、荒漠生态水文为三大构成要素的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系统的新概念,并基于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问题的研究实践,提出了各自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一步拓宽了水文问题的研究领域,对水文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内陆河流域 山区水文 绿洲水文 荒漠生态水文 新疆
下载PDF
和田绿洲墨玉灌区水分转化分析
2
作者 孟彩侠 孙常磊 +2 位作者 郝克进 崔恩贵 亚力昆 《水资源研究》 2005年第3期5-6,共2页
将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应用到和田绿洲墨玉灌区,对该灌区1996-2003年的水分运动与转化进行模拟演算,结果表明:引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水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模式,因此,改革现行的水资源配置与管理方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 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 墨玉灌区 和田绿洲 水分转化 灌区 墨玉 开发利用模式 生态环境质量 水资源配置 模型应用
下载PDF
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DHMHO)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长森 黄领梅 +3 位作者 沈冰 雷志栋 胡和平 杨诗秀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77,共6页
研究旨在对和田绿洲的水分转化与消耗进行模拟分析,为绿洲今后的水土资源合理开发配置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改善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绿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研究干旱沙漠区"四水"转化规律与和田绿洲水土资源状... 研究旨在对和田绿洲的水分转化与消耗进行模拟分析,为绿洲今后的水土资源合理开发配置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改善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绿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研究干旱沙漠区"四水"转化规律与和田绿洲水土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开发构建了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the Dissipative Hydro-logical Model for Hotan Oasis,DHMHO)。经参数率定与合理性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以为今后和田绿洲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DHMHO) 水分转化与消耗 水平衡
原文传递
和田河流域耗水现状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喻钰 黄领梅 +3 位作者 沈冰 买买提明.阿不都外力 秦胜英 戴玉萍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6期47-51,共5页
和田河流域位于干旱内陆区,降雨稀少,蒸发剧烈,水量散耗是该地区水份运动的主要形式。本文采用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对流域耗水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分别从河流、水库、地下水、绿洲灌区的耗水水平,流域耗水的年内分配,社会经济与自然... 和田河流域位于干旱内陆区,降雨稀少,蒸发剧烈,水量散耗是该地区水份运动的主要形式。本文采用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对流域耗水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分别从河流、水库、地下水、绿洲灌区的耗水水平,流域耗水的年内分配,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耗水比例等方面体现耗水现状,为和田河流域今后的水土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 耗水量 年内分配 耗水比例 和田河流域
下载PDF
和田河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建议
5
作者 秦胜英 买买提明·阿不都外力 戴玉萍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6年第S1期85-86,共2页
本文依据干旱绿洲平原散耗型水文模型计算结果,展示了和墨洛灌区农业用水的宏观格局;指出在目前节水水平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加大灌溉节水力度和减少下游沙漠河道的蒸发渗漏损失,才能实现自治区政府要求和田河向塔里木河输水量的要求。
关键词 干旱区绿洲平原散耗型水文模型 和墨洛灌区 农业用水量 节水对策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hydrologic process changes on NDVI in the desert-oasis ecotone of the Hexi Corridor 被引量:5
6
作者 ZHAO WenZhi CHANG XueL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3107-3117,共11页
In the arid inland river basins of northwestern China,human activities control almost all the surface hydrologic processes.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hese altered hydrologic processe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clear,espec... In the arid inland river basins of northwestern China,human activities control almost all the surface hydrologic processes.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hese altered hydrologic processe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clear,especially since the 2000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jects in the Shiyang River,the Heihe River,the Tarim River,and the Shuler River.While the appearance of these eco-hydrology changes and consequent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the oasis has attracted broad attention,related research is still lacking.Eco-hydrological process changes in the desert-oasis ecoton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ingchuan irrigation district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amount of surface water irrigation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has decreased by 1.498×107 m3,while the annual average amount of well irrigation has increased by 1.457×107 m3,since 2000,when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approved the water diversion scheme for the Heihe River Basin.The groundwater depth before the water diversion scheme generally varied between2.44–3.19 m(average 2.73±0.24 m),while that after the water diversion scheme has varied between 3.08–4.01 m(average3.79±0.62 m).The distribution area of<3 m groundwater depth decreased from 3612 to 394 hm2;while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3 m groundwater depth increased from 853 to 3843 hm2.However,although the hydrologic processes changed dramatically,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in the desert-oasis ecotone were detect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xi Corridor desert-oasis ecotone Pingchuan irrigation district hydrologic processes groundwater depth NDV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