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肥根茬还田和化肥用量对土壤团聚性及碳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小粉 王清涛 +3 位作者 白双宇 卢彦琦 刘春增 曹卫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0-226,共7页
通过3年定位试验探讨绿肥根茬还田和化肥用量对土壤团聚性及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试验依据绿肥根茬还田和化肥用量共设置5个处理:100%化肥即常规施肥(100%CF);绿肥根茬还田(GM);100%化肥+绿肥根茬还田(100%CF+GM);90%化肥+绿肥根茬还田(... 通过3年定位试验探讨绿肥根茬还田和化肥用量对土壤团聚性及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试验依据绿肥根茬还田和化肥用量共设置5个处理:100%化肥即常规施肥(100%CF);绿肥根茬还田(GM);100%化肥+绿肥根茬还田(100%CF+GM);90%化肥+绿肥根茬还田(90%CF+GM);80%化肥+绿肥根茬还田(80%CF+GM)。土壤团聚体采用湿筛法分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用碳氮仪测定。结果表明:(1)0.25~2 mm团聚体在土壤中占绝对优势,但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100%CF相比,绿肥根茬还田4个处理GM、100%CF+GM、90%CF+GM和80%CF+GM使0.05~0.25和<0.05 mm团聚体向>2 mm大团聚体转变,并显著提高团聚体稳定性,但4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团聚体粒径增大而提高。>0.25 mm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最高(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分别为60.1%~82.9%和66.6%~83.0%),绿肥根茬还田使这一趋势增强,即随着微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变,有机碳和全氮也被大团聚体固持;(3)相关分析表明,团聚体稳定性与>2 mm大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及其有机碳贡献率均极显著相关,团聚体质量百分比与该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极显著正相关。综上,绿肥根茬还田有利于土壤结构稳定和碳氮积累,短期内还能减施化肥,是豫南地区冬闲田综合利用和发展畜牧业的推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根茬还田 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有机碳 全氮
下载PDF
绿肥根茬对小麦经济合理施氮量的研究
2
作者 包兴国 刘生战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30-30,共1页
为探求绿肥根茬经济合理的施氮量,我们于1988~1989年进行了定位试验,结果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试验设于武威市白云村,土壤为灌漠土,耕作层内全氮0.116%、全磷0.14%、有机质1.402%、碱解氮215.9ppm。
关键词 小麦 绿肥根茬 氮肥 施肥量
下载PDF
绿肥根茬培肥增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顺才 商占果 +2 位作者 侯雪坤 王法清 黎玉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4期83-87,共5页
在草甸白浆土上对草木樨、秣食豆、黑麦草根茬的培肥增产效应进行了5年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强大的绿肥根系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后作物产量。以5年粮豆总产量计,粮草轮作的产量较之粮豆轮作相等或略低。但在粮草轮作中,绿肥地多... 在草甸白浆土上对草木樨、秣食豆、黑麦草根茬的培肥增产效应进行了5年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强大的绿肥根系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后作物产量。以5年粮豆总产量计,粮草轮作的产量较之粮豆轮作相等或略低。但在粮草轮作中,绿肥地多收鲜草(饲料)1350~1500kg/亩,总效益高于粮豆轮作。在绿肥全部翻压作肥料同只以绿肥根茬还田的对比中。后者的效益大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根茬 翻压
下载PDF
绿肥根茬培肥增产效应的研究
4
作者 赵顺才 商占果 侯雪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0年第1期45-52,共8页
在草甸白浆土上对草木樨、秣食豆、黑麦草根茬的培肥增产效应进行了5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大的绿肥根系,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后作物产量。以5年粮豆总产量计,粮草轮作的产量较之粮豆轮作的产量相等或略低;但在粮草轮作中,绿... 在草甸白浆土上对草木樨、秣食豆、黑麦草根茬的培肥增产效应进行了5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大的绿肥根系,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后作物产量。以5年粮豆总产量计,粮草轮作的产量较之粮豆轮作的产量相等或略低;但在粮草轮作中,绿肥地多收鲜草(饲料)1350~1500公斤/亩;总效益高于粮豆轮作。把绿肥全部翻压作肥料同只用绿肥根茬还田的对比中,后者的效益大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培肥 绿肥根茬 白浆土 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