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极绿色磷光主体材料1-甲基-3-[4-(9-咔唑基)苯基]-4-苯基喹啉-2(1H)-酮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达 叶俊 +5 位作者 赵伟明 郑才俊 王静 陶斯禄 欧雪梅 张晓宏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8-415,共8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喹诺酮衍生物的双极绿色磷光主体材料1-甲基-3-[4-(9-咔唑基)苯基]-4-苯基喹啉-2(1 H)-酮.计算发现,化合物的HOMO轨道的电子云位于咔唑基团,LUMO轨道的电子云位于喹诺酮基团,是一种良好的双极材料.化合物的磷光发...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喹诺酮衍生物的双极绿色磷光主体材料1-甲基-3-[4-(9-咔唑基)苯基]-4-苯基喹啉-2(1 H)-酮.计算发现,化合物的HOMO轨道的电子云位于咔唑基团,LUMO轨道的电子云位于喹诺酮基团,是一种良好的双极材料.化合物的磷光发射峰为515 nm(2.41 eV),符合绿色磷光主体材料的基本要求(>2.4 eV).热失重和差热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312℃和105℃.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具有双极特性的绿色磷光主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双极绿色磷光主体材料 喹诺酮衍生物
下载PDF
双空穴注入的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静 张方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7-1111,共5页
制作了一种新型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结构为ITO/HAT-CN(x nm)/MoO3(30 nm)/NPB(40 nm)/TCTA(10 nm)/CPB∶GIr1(30 nm,14%)/BCP(10 nm)/Alq3(25 nm)/LiF(1 nm)/Al(100 nm),其中X=0,8,10,12,14,15 nm。电流密度-电压-亮度特... 制作了一种新型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结构为ITO/HAT-CN(x nm)/MoO3(30 nm)/NPB(40 nm)/TCTA(10 nm)/CPB∶GIr1(30 nm,14%)/BCP(10 nm)/Alq3(25 nm)/LiF(1 nm)/Al(100 nm),其中X=0,8,10,12,14,15 nm。电流密度-电压-亮度特性表明该结构有利于降低驱动电压和增加器件亮度。当HAT-CN厚度为12 nm时,器件的最高亮度可以达到32 480 cd/m2,起亮电压为3.5 V左右,发光效率为24.2cd/A。所设计的空穴型器件证明该器件结构具有很好的空穴注入和传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双空穴注入层 绿色磷光
下载PDF
空穴注入层MoO_3厚度对蓝绿色磷光OLED发光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陈维铅 李增鹏 +3 位作者 李玉宏 薛仰全 林莉 许世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79-82,共4页
以mCP为磷光主体材料,BGIr1为蓝绿色磷光掺杂材料,MoO3为空穴注入材料,制备5种不同厚度的MoO3蓝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并研究不同厚度MoO3空穴注入层对蓝绿色磷光OLED发光特性的影响。所制器件结构为ITO/MoO3(x nm)/NPB(40nm)... 以mCP为磷光主体材料,BGIr1为蓝绿色磷光掺杂材料,MoO3为空穴注入材料,制备5种不同厚度的MoO3蓝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并研究不同厚度MoO3空穴注入层对蓝绿色磷光OLED发光特性的影响。所制器件结构为ITO/MoO3(x nm)/NPB(40nm)/mCP∶BGIr1(30nm,18%)/BCP(10nm)/Alq3(20nm)/LiF(1nm)/Al(100nm),其中18%为发光层中BGIr1的掺杂量(质量分数),x为空穴注入层MoO3的厚度。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备器件空穴注入层MoO3的最佳厚度为20nm。当电压为13V时,MoO3厚度为20nm器件获得最大亮度为8 617cd/cm2,当电流密度为20mA/cm2时,器件获得最大发光效率为5.7cd/A。器件在488和512nm处获得两个主发射峰,发光颜色稳定,CIE坐标为(0.19,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磷光OLED 发光效率 空穴注入层 MOO3
下载PDF
自主体发光的蓝绿色磷光Ir(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特性
4
作者 孙静 董海亮 +5 位作者 王华 苗艳勤 许慧侠 李洁 武钰铃 许并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59-1864,共6页
合成了一类自主体蓝绿色磷光铱(Ⅲ)配合物(Cz Ph BI)2Ir(tfmptz),(Cz Ph BI)2Ir(tfmpptz)和(Cz Ph BI)2Ir(fpptz)[其中Cz Ph BI,tfmptz,tfmpptz和fpptz分别为9-[6-(2-苯基-1-苯并咪唑基)己基]-9-咔唑、2-(5-三氟甲基-1,2,4-三唑基)吡啶... 合成了一类自主体蓝绿色磷光铱(Ⅲ)配合物(Cz Ph BI)2Ir(tfmptz),(Cz Ph BI)2Ir(tfmpptz)和(Cz Ph BI)2Ir(fpptz)[其中Cz Ph BI,tfmptz,tfmpptz和fpptz分别为9-[6-(2-苯基-1-苯并咪唑基)己基]-9-咔唑、2-(5-三氟甲基-1,2,4-三唑基)吡啶、2-(5-[4-(三氟甲基)苯基]-1,2,3-三唑)吡啶和2-[5-(4-氟苯基)-1,2,3-三唑]吡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氟谱及元素分析确定其分子结构,并对其光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该类配合物作为单发光层制备了器件结构为氧化铟锡(ITO)│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30 nm)│4,4'-N,N'-二咔唑基联苯(CBP)(15 nm)│Ir配合物(30 nm)│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BPI)(30 nm)│Li F(1 nm)│Al(100 nm)的电致发光器件,其最大亮度为6913 cd/m2,最大发光效率达13.9 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磷光材料 铱(Ⅲ)配合物 光物理性能 电致发光器件
下载PDF
V_2O_5空穴缓冲层对绿色磷光OLED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杜帅 张方辉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4-689,共6页
采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备了V_2O_5薄膜,将其引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中用作空穴缓冲层,制备了以4,4'-N,N'-二咔唑基联苯(CBP)为主体材料,Ir(ppy)2acac为绿光磷光掺杂染料的OLED器件,结构为ITO/V_2O_5/NPB/TCTA/CBP∶Ir(pp... 采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备了V_2O_5薄膜,将其引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中用作空穴缓冲层,制备了以4,4'-N,N'-二咔唑基联苯(CBP)为主体材料,Ir(ppy)2acac为绿光磷光掺杂染料的OLED器件,结构为ITO/V_2O_5/NPB/TCTA/CBP∶Ir(ppy)2acac/BCP/Alq3/Li F/Al。研究了不同厚度的V_2O_5作为空穴缓冲层对绿色磷光OLED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_2O_5薄膜的厚度为30 nm时,器件的性能最佳,其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54.36 cd/A和48.77 lm/W,比未加入缓冲层的常规器件均提高了34%。在驱动电压为11 V时,亮度可达到28 990 cd/m2,且在电压从5 V上升至10 V的过程中,对应的色坐标仅从(0.36,0.60)变化为(0.36,0.61),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分析认为适当厚度的V_2O_5薄膜降低了发光层中空穴的浓度,提高了空穴和电子载流子的复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缓冲层 V2O5 绿色磷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性能
下载PDF
铱配合物绿色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郭庆美 卞健健 +1 位作者 尹新颖 李晓梅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5期107-109,111,共4页
铱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具有发光效率高,磷光寿命短,发光颜色可调等优势,因此被人们广泛研究。作为发光性能最好的一类化合物,绿色磷光铱配合物更加引起人们跟多的重视。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绿色磷光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铱配合物 绿色磷光 进展
下载PDF
绿色磷光发光层制备工艺对其组装柔性器件的性能影响
7
作者 韩美英 侯丽新 +3 位作者 王亚丽 邢爱 李丽 刘贤豪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CBP为主体发光材料,Ir(mppy)3为绿色磷光掺杂材料,优化发光层的制备工艺,制备高性能的柔性大尺寸绿色磷光器件。结果表明分别主客发光材料蒸镀温度在335℃和390℃,Ir(mppy)3掺杂量为8%,有机发光层厚度为35 nm时,制备得...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CBP为主体发光材料,Ir(mppy)3为绿色磷光掺杂材料,优化发光层的制备工艺,制备高性能的柔性大尺寸绿色磷光器件。结果表明分别主客发光材料蒸镀温度在335℃和390℃,Ir(mppy)3掺杂量为8%,有机发光层厚度为35 nm时,制备得到柔性绿光OLEDs的光电性能最佳。当电压为9.5 V时,柔性器件获得最高发光效率为6.11 lm/W。在17V电压下,柔性器件发射出稳定均匀的绿光,其最大发光亮度为12580 cd/m^(2),电致发光光谱的峰值为512 nm,色坐标是(x=0.293,y=0.582),并且LT50寿命≥5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大尺寸 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 寿命
下载PDF
蓝绿色磷光OLED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8
作者 吴昊 孙金岭 +1 位作者 刘艳 朱波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第20期107-107,共1页
本文以蓝绿色磷光OLED作为研究对象,以蓝绿色磷光染料作为主要掺杂剂,制备了几种不同的OLED,以此展开实验,旨在进一步明确蓝绿色磷光OLED制备的方式和发光的性能,希望对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绿色磷光 OLED制备 发光性能
下载PDF
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的绿色磷光发光材料的开发
9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高分子材料 绿色磷光 发光材料 铱络合物
下载PDF
EL的绿色磷光发光材料
10
作者 彭涛 《电世界》 2004年第12期39-39,共1页
日本英克化学工业公司开发了高分子系有机EL用绿色磷光发光材料。开发的关键是在铱络合物上导入了聚对苯霄共轭链的高分子系发光材料。由于使用该材料,能在ITO电极上制成涂敷膜。由镁与银构成的电极结构的有机EL元件上,观测到亮度为70... 日本英克化学工业公司开发了高分子系有机EL用绿色磷光发光材料。开发的关键是在铱络合物上导入了聚对苯霄共轭链的高分子系发光材料。由于使用该材料,能在ITO电极上制成涂敷膜。由镁与银构成的电极结构的有机EL元件上,观测到亮度为7000cd/m^2,将普通要求的亮度提高40%。计划2004年内开发红与青色(蓝色)发光材料,2005年投放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 绿色磷光发光材料 高分子系发光材料 日本英克化学工业公司
下载PDF
蓝绿色磷光OLED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淑雅 陈维铅 +3 位作者 吕磊 刘杰 董亚琼 张方辉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mCP为主体发光材料,蓝绿色磷光染料BGIr1作为掺杂剂,制备了6种不同BGIr1掺杂量的蓝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研究了不同掺杂量对蓝绿色磷光OLED器件发光特性的影响。制得器件的结构为ITO/MoO3(20nm)/NPB(40nm)/mCP:BGIr1(x%,30... 以mCP为主体发光材料,蓝绿色磷光染料BGIr1作为掺杂剂,制备了6种不同BGIr1掺杂量的蓝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研究了不同掺杂量对蓝绿色磷光OLED器件发光特性的影响。制得器件的结构为ITO/MoO3(20nm)/NPB(40nm)/mCP:BGIr1(x%,30nm)/BCP(10nm)/Alq3(20nm)/LiF/Al(100nm),其中x%为发光层中磷光染料BGIr1的掺杂量(质量分数)。结果表明,BGIr1掺杂量为18%时,获得器件的发光性能最佳。18%BGIr1掺杂器件在488nm和512nm处获得两个主发射峰,当电流密度为26.5mA/cm2时,获得最大发光效率为6.2cd/A;在15V驱动电压下,获得最大亮度为6 970cd/cm2,CIE坐标为(0.17,0.31)。这说明,BGIr1掺杂改善了器件的发光亮度和色纯度,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掺杂 发光效率
原文传递
高效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静 张方辉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56-2060,共5页
使用绿色磷光材料GIr1作为掺杂剂,制备了基于CBP材料的一系列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器件的结构为ITO/MoO3(50nm)/NPB(40nm)/TCTA(10nm)/CPB:GIr1(30nm,x%)/BCP(10nm)/Alq3(20nm)/LiF(1nm)/Al(100nm),其中x%为发光层客体掺杂质... 使用绿色磷光材料GIr1作为掺杂剂,制备了基于CBP材料的一系列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器件的结构为ITO/MoO3(50nm)/NPB(40nm)/TCTA(10nm)/CPB:GIr1(30nm,x%)/BCP(10nm)/Alq3(20nm)/LiF(1nm)/Al(100nm),其中x%为发光层客体掺杂质量分数。对7种不同的掺杂剂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发光(EL)特性。结果显示,对发光面积为2.72cm2的器件,GIr1的最佳掺杂比为14%,器件的起亮电压为3.5V,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26.2cd/A,其相应的EL主峰位于524nm,色坐标为(0.34,0.61),得到了发光性能稳定的绿色O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绿色磷光 电流效率
原文传递
绿色磷光OLED热电击穿特性的研究
13
作者 李亭亭 张方辉 杜帅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制备了结构为ITO/MoO3(40nm)/NPB(40nm)/TCTA(10nm)/CBP:Ir(ppy)2acac(14%)(30nm)/BCP(10nm)/Alq3(30nm)/LiF(1nm)/Al(100nm)的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通过测量不同电压下器件的亮度、温度、电流和效率等参数,利用瓦格纳热击... 制备了结构为ITO/MoO3(40nm)/NPB(40nm)/TCTA(10nm)/CBP:Ir(ppy)2acac(14%)(30nm)/BCP(10nm)/Alq3(30nm)/LiF(1nm)/Al(100nm)的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通过测量不同电压下器件的亮度、温度、电流和效率等参数,利用瓦格纳热击穿理论和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等理论对器件的热电击穿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实验研究,进而找到提高OLED寿命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电压较小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器件的温度基本稳定在20℃,器件的亮度基本稳定在80~400cd/m2,器件的电流效率基本稳定在40~60cd/A。在电压较高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器件的温度在114s内由22.16℃上升到35.91℃,器件的亮度在193s内由17 380cd/m2降低到7 585cd/m2,器件的电流效率在106s内由0.122 208cd/A降低到0.054 515 2cd/A。原因为,电压较小时,载流子获得能量较少,迁移速度较为缓慢,使得器件电流较小,产热少,热量能够及时散发出去;而当电压较高时,获得足够能量的电子和空穴运动加剧,器件内部的电流也急剧增大,产热大于散热,温度升高较快,器件最终出现了热电击穿,使其性能出现衰减。这表明,OLED的散热对其击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散热条件能够降低器件热电击穿现象发生的概率,进而提高OLED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绿色磷光 热电击穿 寿命
原文传递
高效率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4
作者 陈晓铃 渠彪 +2 位作者 吴丽双 吴志伟 杨惠山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5-470,共6页
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在真空度为5.0×10^(-4) Pa条件下,分别以传统的材料CBP、TCTA为主体材料,绿色磷光染色材料(Ir(ppy)3)为客体材料,制备了相应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发现采用CBP做主体材料的器件比采用TCTA做主体材料的器件能... 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在真空度为5.0×10^(-4) Pa条件下,分别以传统的材料CBP、TCTA为主体材料,绿色磷光染色材料(Ir(ppy)3)为客体材料,制备了相应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发现采用CBP做主体材料的器件比采用TCTA做主体材料的器件能量传递更充分。之后制备了结构为ITO/NPB(y_1nm)/CBP:Ir(ppy)_3(x%,y nm)/TPBi(y_2 nm)/LiF(0.5nm)/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一步探究了器件磷光染色材料的掺杂比、器件总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CBP为掺杂主体材料,y=20nm,y_2=40nm,x%=8%,当y_1=65nm,器件亮度达到最高,为67 760cd/m^2。当y_1=40nm时,器件功率效率最高,为41.2lm/W。与此同时,OLED器件的色坐标均为(0.30,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效率 亮度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Ir(Ⅲ)配合物磷光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军 张玉祥 +4 位作者 胡灵峰 张宏科 张春林 杜红梅 何海晓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0-363,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磷光Ir(Ⅲ)配合物Ir(NCPy)2acac,其中NCPy和acac分别代表9-(2-萘基)-3-吡啶-咔唑和乙酰丙酮。利用该配合物制备了掺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其中掺杂器件在513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绿色磷光发射,最大亮度为... 合成了一种新的磷光Ir(Ⅲ)配合物Ir(NCPy)2acac,其中NCPy和acac分别代表9-(2-萘基)-3-吡啶-咔唑和乙酰丙酮。利用该配合物制备了掺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其中掺杂器件在513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绿色磷光发射,最大亮度为24340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16.45cd/A,色坐标为(0.26,0.62),是首次报道的新型Ir(Ⅲ)配合物绿色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绿色磷光材料 Ir(Ⅲ)配合物
下载PDF
一种新型磷光铜(I)配合物及其高效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治国 李文连 +3 位作者 李天乐 王庆伟 徐占林 车广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59-1960,1964,共3页
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Cu(Ⅰ)配合物[Cu(DPEphos)(PyPPN)]BF4(CuL1L2),其中二DPEp-hos和PyPPN分别表示(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和吡啶并[1′,2′∶2,3]吡嗪[5,6-f]1,10-菲罗啉,并制备了结构为ITO(20Ω)/2-TNATA(20nm)/NPB(40nm)/CBP∶8%CuL1L2... 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Cu(Ⅰ)配合物[Cu(DPEphos)(PyPPN)]BF4(CuL1L2),其中二DPEp-hos和PyPPN分别表示(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和吡啶并[1′,2′∶2,3]吡嗪[5,6-f]1,10-菲罗啉,并制备了结构为ITO(20Ω)/2-TNATA(20nm)/NPB(40nm)/CBP∶8%CuL1L2(30nm)/BCP(20nm)/Alq3(20nm)/LiF(1nm)/Al(100nm)的掺杂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掺杂式器件在530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绿光电致磷光(ELECTROPHOS-PHORESCENCE,EPL)发射,最大亮度为2388cd/m2,在电流为0.1mA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达到11.4cd/A,据我们所知,该OLED器件的EL性能是目前报道Cu(Ⅰ)磷光配合物的EPL器件中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Ⅰ)配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绿色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下载PDF
基于咪唑并吡啶类配体新型磷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军 张玉祥 +3 位作者 席敏 薛震 张宏科 何海晓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4,共4页
设计开发了系列新型咪唑并吡啶类铱(Ⅲ)配合物(BIPy)2Ir(acac)、(PIPy)2Ir(acac)、(4'-MPIPy)2-Ir(acac)。在化合物Ⅲ中,当R=Ph时得到(BIPy)2Ir(acac)材料,其中BIPy和acac分别表示2-(4-联苯基)咪唑并吡啶和乙酰丙酮。将(BIPy)2Ir(ac... 设计开发了系列新型咪唑并吡啶类铱(Ⅲ)配合物(BIPy)2Ir(acac)、(PIPy)2Ir(acac)、(4'-MPIPy)2-Ir(acac)。在化合物Ⅲ中,当R=Ph时得到(BIPy)2Ir(acac)材料,其中BIPy和acac分别表示2-(4-联苯基)咪唑并吡啶和乙酰丙酮。将(BIPy)2Ir(acac)掺杂在N,N'-二咔唑-(1,1'-联苯)-4,4'-二胺(CBP)中制备了高效OLEDs器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26.7 cd/A,最大亮度为18 000 cd/cm2,色坐标为(0.32,0.60),是首次报道的新型苯基咪唑并吡啶类铱(Ⅲ)配合物绿色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并吡啶 绿色磷光材料 铱(Ⅲ)配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