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曲细精管微注射法建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 被引量:26
1
作者 沈新明 乔贵林 +3 位作者 张玲 江培洲 黄华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曲细精管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调控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CMV-EGFP)表达载体,应用体视解剖镜和显微注射仪将不同剂量的被脂质体包裹的质粒DNA注射到不同年龄的KM小鼠曲细精管内。在注射... 目的研究曲细精管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调控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CMV-EGFP)表达载体,应用体视解剖镜和显微注射仪将不同剂量的被脂质体包裹的质粒DNA注射到不同年龄的KM小鼠曲细精管内。在注射后40d左右,雄鼠与雌鼠合笼交配;分娩后3周,剪取仔鼠尾,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Southernblotting技术进行整合检测。处死2只首建小鼠,荧光显微镜观察组织冰冻切片中EGFP的表达。结果共注射41只雄性小鼠,存活34只,其中32只具有交配、受精能力,获得仔鼠382只。仔鼠经检测,PCR阳性133只,Southernblotting阳性15只。小鼠的年龄、注射剂量与EGFP的整合率没有明显关系,荧光显微镜观察下没有观察到组织冰冻切片中EGFP明显表达。结论曲细精管微注射法是动物基因转移的一条简便可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细精管微注射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勤 张晋宇 +3 位作者 王露露 刘昌峨 王勇 万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85-889,共5页
目的以慢病毒作为载体,制作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小鼠,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平台。方法慢病毒包装采用三质粒系统。3个质粒分别为转基因质粒FUGW、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质粒psPAX2以及病毒包膜蛋白表达质粒pMD2.G... 目的以慢病毒作为载体,制作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小鼠,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平台。方法慢病毒包装采用三质粒系统。3个质粒分别为转基因质粒FUGW、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质粒psPAX2以及病毒包膜蛋白表达质粒pMD2.G。病毒包装时,用磷酸钙沉淀法将三质粒共转染来源于人胚肾细胞系的293FT细胞,培养48h后,收取含病毒的上清,并通过高速离心浓缩病毒。将含浓缩病毒液作梯度稀释后感染293F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病毒滴度。用显微注射法将浓缩的病毒液注射至FVB/N小鼠1-细胞期胚胎透明带下。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胚胎EGFP的表达。将注射后发育至2-细胞期的胚胎移植至假孕受体母鼠,得F0代小鼠。通过紫外光照射观测EGFP在小鼠活体内的表达水平。结果病毒液浓缩前的滴度≥106TU/ml(transducing unit,TU),经过高速离心对病毒进行浓缩和纯化,其滴度达到109TU/ml以上。将浓缩病毒液注射至小鼠1-细胞期胚胎透明带下,注射后胚胎的2-细胞期卵裂率为81.8%(1189/1453),利用荧光显微镜分别在注射后60、84、132h观察胚胎,均发现有较强荧光。在2-细胞期,每一视野下胚胎阳性率>90%,说明包装的病毒成功并高效地转染小鼠胚胎。胚胎移植后假孕母鼠妊娠率为42.9%(12/28),首建鼠阳性率为60.8%(73/120),转基因小鼠的总体研制效率(转基因小鼠数/注射胚胎数)为5.0%(73/1453)。将F0代EGFP转基因小鼠分别与野生型小鼠交配,在其F1、F2、F3代小鼠中均获得了EGFP阳性小鼠,阳性率分别为91.4%(32/35)、93.8%(30/32)、93.1%(27/29)。结论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小鼠1-细胞期胚胎可有效地制备转基因小鼠。我们已初步建立了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小鼠制备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志勇 田卫东 +5 位作者 刘磊 陈希哲 林云锋 闫征斌 陈玲 李声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诱导下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6周龄GFP转基因小鼠1只,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体外培养获得GFP转基因小鼠骨髓MSCs有限细胞系(GFP_MSCs)。取第3代GFP_MSCs进行... 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诱导下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6周龄GFP转基因小鼠1只,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体外培养获得GFP转基因小鼠骨髓MSCs有限细胞系(GFP_MSCs)。取第3代GFP_MSCs进行体外多向分化诱导:成骨诱导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增殖活性检测及茜素红钙盐染色;成脂肪诱导20d后进行油红O染色鉴定;成神经诱导6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GFP_MSCs经成骨诱导后AL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0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有橘红色钙盐沉积;经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经成神经诱导后,细胞形态由梭形转变为星状细胞,NSE染色呈强阳性表达。结论GFP转基因小鼠骨髓MSCs在体外诱导下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对GFP稳定表达无影响,可以作为研究MSCs多向分化潜能机制的一个有效示踪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多向分化潜能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生理生化常数 被引量:9
4
作者 贺晓玉 何君 +2 位作者 徐艳峰 秦超 高虹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45-149,186,共6页
目的测定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生化、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指标,为该品种转基因小鼠应用于毒理学等领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定期测定不同周龄段(4~6周龄,6~8周龄,9~12周龄,13~14周龄)141只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G... 目的测定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生化、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指标,为该品种转基因小鼠应用于毒理学等领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定期测定不同周龄段(4~6周龄,6~8周龄,9~12周龄,13~14周龄)141只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GFP)小鼠和100只对照组C57BL/6J小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对上述两种动物定期取血,测定血生化及血液学指标,对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计算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胸腺,性腺)的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①体重和摄食量:4周龄的GFP小鼠,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5周龄的GFP小鼠,其摄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血常规测定:6~8周龄,9~12周龄的GFP小鼠,其红细胞计数(RB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9~12周龄,13~14周龄的GFP小鼠,其白细胞计数(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血生化测定:6~8周龄,9~12周龄,13~14周龄的GFP小鼠,其尿酸(U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6~8周龄,9~12周龄的GFP小鼠,其总蛋白(TP),白蛋白(AL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④脏器系数:6~8周龄,9~12周龄的GFP小鼠,其胸腺的脏器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9~12周龄,13~14周龄的GFP小鼠,其肝脏的脏器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⑤病理检测:6~8周龄有部分GFP小鼠胸腺发育不良,其他受检脏器和其他年龄段动物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①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与对照组C57BL/6J小鼠相比,在体重(4周龄)、摄食量(4~5周龄)、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血生化(尿酸UA、总蛋白TP、白蛋白ALB)、脏器系数(胸腺,肝脏)等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其值均在正常范围内。②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在6~8周龄有部分小鼠胸腺发育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 血液常规 血液生物化学 病理学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崔晓萍 应大君 +4 位作者 余资江 陈建梅 董世武 糜建红 王廷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neu- ral stem cells,NSCs),为利用其示踪研究NSCs分化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从新生GFP小鼠海马组织分离NSCs,采用无血清培养、扩增及传代;...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neu- ral stem cells,NSCs),为利用其示踪研究NSCs分化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从新生GFP小鼠海马组织分离NSCs,采用无血清培养、扩增及传代;免疫荧光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NSCs和神经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新生GFP小鼠大脑海马组织分离的NSCs具有自我增殖及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连续传代后,神经球和分化后细胞的GFP表达不受影响。结论:成功分离并获得了GFP新生小鼠NSCs,该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且稳定表达GFP。因此,源自GFP转基因小鼠的NSCs可以作为研究NSCs多向分化机制的有效示踪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 神经干细胞 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孙雅娟 刘鲁川 +4 位作者 金岩 邓蔓菁 方军 陆伟 杨振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3-625,共3页
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体外定向诱导下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出生后4 d的GFP转基因小鼠腹股沟的皮下脂肪组织,经过胶原酶消化,加入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第5代GFP... 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体外定向诱导下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出生后4 d的GFP转基因小鼠腹股沟的皮下脂肪组织,经过胶原酶消化,加入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第5代GFP-ADSCs分别加入成骨及成脂条件培养液进行体外多向分化诱导研究.并分别采用茜素红钙盐染色和油红O染色进行鉴定.结果:成功获得了稳定表达GFP的ADSCs,GFP-ADSC经成骨诱导20 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有橘红色钙盐沉积;经成脂诱导10 d后油红O染色阳性.结论:GFP作为报告基因在ADSCs分化过程中没有被关闭,亦未影响到ASCs的多向分化潜能,是ADSC在体多向分化研究的一个有效示踪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多向分化潜能
下载PDF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庆华 王永中 +3 位作者 陈宇坤 张新元 叶波平 奚涛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6-80,共5页
构建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与绿色荧光蛋白 (GFP)融合表达的植物表达载体pCA130 2NSF tPA。将重组载体转入根瘤农杆菌GV310 1中 ,通过叶圆盘法转化烟草。转化植株经PCR鉴定整合有t PA基因 ,通过荧光显微镜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 ... 构建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与绿色荧光蛋白 (GFP)融合表达的植物表达载体pCA130 2NSF tPA。将重组载体转入根瘤农杆菌GV310 1中 ,通过叶圆盘法转化烟草。转化植株经PCR鉴定整合有t PA基因 ,通过荧光显微镜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 (GF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表达 转基因烟草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不同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辛毅 李娜 +4 位作者 张颖 黄益民 刘飒 许秀芳 张兆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1147,共7页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脐带和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MSCs )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生物学特性、表面标志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应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培养法分离脐带MSCs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s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脐带和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MSCs )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生物学特性、表面标志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应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培养法分离脐带MSCs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s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种细胞的生长特点,运用生长曲线和MTT法检测其原代细胞增殖能力,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种第3代( P3)细胞DNA周期及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并比较其向成脂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分化潜能。结果: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脐带MSCs 1 d后,细胞贴壁呈成纤维形,2 d后呈漩涡状生长且增殖明显,3 d后达80%融合即可传代;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s,体外培养4 d后,细胞贴壁呈圆形、梭形和多角形生长,5 d后呈克隆样生长且增殖明显,7 d后达80%融合即可传代。原代培养的脐带MSCs生长曲线近似“S”形,骨髓MSCs 生长曲线较平缓;MTT法显示脐带MSCs在3~5 d增殖较明显,骨髓MSCs 7 d后细胞增殖较明显。2种P3细胞传代成活率均为96%以上,G0/G1期细胞均为85%以上,无明显差异(P>0.05);2种P3细胞CD44、CD90和CD105阳性率均为(60.7±2.3)%以上高表达,CD45、CD19、CD14和CD79a均为(25.6±4.8)%低表达,两者无明显差异( P>0.05);2种MSCs在体外均具有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分化的潜能,脐带MSCs向成骨及成脂细胞分化率均为90%以上,与骨髓MSCs的分化潜能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脐带MSCs较骨髓MSCs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及分化潜能。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脐带MSCs可作为较好干细胞示踪的细胞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
下载PDF
神经组织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脑组织形态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娟 全雄志 +5 位作者 董伟 高苒 黄澜 陈云新 秦川 张连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建立神经组织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小鼠,为神经系统的形态学观察提供可以荧光示踪的工具动物。方法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插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链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载体,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建立转基因C... 目的建立神经组织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小鼠,为神经系统的形态学观察提供可以荧光示踪的工具动物。方法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插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链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载体,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建立转基因C57BL/6J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表型,对阳性转基因小鼠的脑组织进行矢状面冷冻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荧光体视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神经组织的表达。结果在8个首建品系中筛选出1个神经组织高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小鼠系。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及脑干等部位表达。结论建立了稳定遗传的神经组织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品系,为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及病理学研究提供了可以荧光示踪的模型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 绿色荧光蛋白 形态学 转基因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海仁藻酸致SD大鼠小脑变性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诗翔 王琳 +2 位作者 胡静 李强 汪洪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517-519,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海仁藻酸(KA)致SD大鼠小脑变性损害区的存活、迁移情况,为临床上NSCs移植治疗小脑变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KA损伤未移植组(B组),KA损... 目的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海仁藻酸(KA)致SD大鼠小脑变性损害区的存活、迁移情况,为临床上NSCs移植治疗小脑变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KA损伤未移植组(B组),KA损伤后注射生理盐水组(C组),KA损伤后NSCs移植组(D组)。分离、培养GFP转基因小鼠的NSCs,以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方法移植至KA致小脑变性损害区,进行行为学、免疫组化研究。结果(1)行为学观察:A组大鼠头部及口鼻呈机敏的探索状,四肢及躯干动作协调,尾巴稍抬高,可左右摆动。B组和C组表现为精神差,厌食,少动,行动摇晃迟缓,身体左右摇晃,头部触地,尾巴拖地,多次侧翻跌倒并自己不能翻正,嘴部寻找食物笨拙,过竿时间较A组明显延长。D组行为学表现及过竿时间较A组差,但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发现NSCs在小脑变性区存活和迁移,未见细胞过度增生。植入细胞存活数随时间延长而减少,7 d、14 d、28 d分别为(102±67)、(58±77)、(24±6)个/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SCs在小脑变性损害区能够存活、迁移,能够改善KA致小脑变性共济失调症状,提示NSCs移植可成为治疗小脑变性损害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仁藻酸 小脑变性 绿色荧光蛋白 神经干细胞 转基因 神经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脊髓损伤大鼠中的迁移和分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瑞 袁文 +2 位作者 王新伟 杨立利 陈华江 《脊柱外科杂志》 2015年第5期299-302,共4页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的迁移和分化情况。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BMSCs,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共30只大鼠。于造模1周后进...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的迁移和分化情况。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BMSCs,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共30只大鼠。于造模1周后进行干预,随机选取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并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假移植组(生理盐水注射)和细胞移植组(BMSCs注射),每组8只。于移植前、移植后7 d、14 d、21 d、28 d、35 d及42 d进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评分。HE染色、免疫荧光观察脊髓损伤的组织修复和BMSCs的迁移分化情况。结果从第14天始,细胞移植组大鼠的BBB评分较脊髓损伤组和假移植组大鼠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细胞移植组大鼠的脊髓结构相对完整,液化和囊泡区缩小,炎性细胞减少。免疫荧光显示BMSCs聚集于脊髓损伤处,且能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结论 BMSCs能向脊髓损伤部位迁移和聚集,并分化为相应的神经细胞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骨髓 间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细胞运动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阳 曹志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7期5923-5928,共6页
背景:转基因动物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自身携带绿色荧光蛋白,与传统病毒、质粒转染相比,能在活细胞中稳定地表达,可较快筛选其修饰的细胞。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2周龄的绿色荧光蛋白转... 背景:转基因动物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自身携带绿色荧光蛋白,与传统病毒、质粒转染相比,能在活细胞中稳定地表达,可较快筛选其修饰的细胞。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2周龄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双侧长骨骨髓,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第5代绿色荧光蛋白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表型,并分别加入成骨及成脂条件培养液进行体外多向诱导分化,采用茜素红钙盐染色和油红O染色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成功获得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达CD90和CD105,不表达或弱表达CD14和CD45。经成骨诱导3周后茜素红染色可见有橘红色钙盐沉积,经成脂诱导3周后油红O染色见红色的脂滴。结果表明稳定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未影响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良好的示踪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基因 细胞表型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视蛋白基因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姚玉成 訾晓渊 +12 位作者 李建秀 熊俊 李文林 金艳花 苏小平 倪文君 胡以平 李振林 安靓 杨俊峰 罗清礼 张文 周久模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从小鼠基因组中克隆小鼠视蛋白基因启动子(ROP)并建立ROP-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用PCR法从基因组内扩增ROP,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pmROP-EGFP表达载体,并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DNA测序进行鉴定。纯化的pm... 目的:从小鼠基因组中克隆小鼠视蛋白基因启动子(ROP)并建立ROP-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用PCR法从基因组内扩增ROP,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pmROP-EGFP表达载体,并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DNA测序进行鉴定。纯化的pmROP-EGFP表达质粒经Nol I酶切线性化后,用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其注射入小鼠受精卵雄原核,制作转基因小鼠。新生鼠通过PCR检测在基因组水平筛选首建者小鼠,基因组表达阳性的小鼠与正常小鼠交配传代后,取眼球进行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上GFP的表达。结果:从基因组内扩增出了2.1 kb的小鼠ROP,成功构建了小鼠ROP-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mROP-EGFP。获得了3只转基因小鼠首建者,分别命名为C57-TgN(mROP-EGFP)SMMU21、C57-TgN(mROP-EGFP)SMMU26、C57-TgN(mROP-EGFP)SMMU27。结论:成功建立了视网膜表达GFP蛋白的C57-TgN(mROP-EGFP)SMMU转基因小鼠,它们可用于研究脑和视网膜发育以及视网膜病变机制,还可为进行视网膜移植实验提供哺乳类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蛋白基因启动子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分化潜能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友芬 潘艳艳 +2 位作者 乐欣 晋国营 虞耀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2期150-152,187,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并鉴定其分化潜能。方法取SPF级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大鼠腹股沟脂肪,用胶原酶法消化获取原代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获得的P3代ADSCs,观察其细胞形态及荧光强度衰减情况;用流... 目的建立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并鉴定其分化潜能。方法取SPF级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大鼠腹股沟脂肪,用胶原酶法消化获取原代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获得的P3代ADSCs,观察其细胞形态及荧光强度衰减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特异性标志物,进行细胞表型鉴定;分别用成脂诱导培养基和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其向脂肪细胞与成骨细胞分化,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分化的情况;将细胞悬液多点注射于大鼠烧伤创面及创周皮下,观察其定植情况。结果从成体GFP大鼠脂肪组织中成功分离培养出ADSCs,该细胞呈长梭形、漩涡样生长,传代后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加快。ADSCs对CD29、CD90及CD105呈现高表达;对CD34及CD45呈低表达;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显示ADSCs具有成骨成脂多向分化能力;在创面可见散点状绿色荧光。结论成功获得高纯度、稳定表达的GFP转基因大鼠的ADSCs,且生长增殖能力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采用GFP转基因大鼠来源的ADSCs简单易行且示踪效果良好,可用于后续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诱导肝癌模型的建立
15
作者 孙忠亮 罗殿中 +2 位作者 邝晓聪 党裔武 蔡捷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肝癌模型,观察GFP蛋白在诱癌过程中荧光的变化。方法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 mine,DENA)/四氯化碳(CCL4)/乙醇/DENA诱导肝癌共20周,实验组50只和对照组10只均为...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肝癌模型,观察GFP蛋白在诱癌过程中荧光的变化。方法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 mine,DENA)/四氯化碳(CCL4)/乙醇/DENA诱导肝癌共20周,实验组50只和对照组10只均为GFP转基因小鼠。每周监测小鼠体重的变化;常规HE染色动态观察病理组织学;第4、12、16周处死小鼠取肝组织制作冷冻切片观察荧光表达,并以石蜡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第20周时处死小鼠取其肝肿物进行原代培养,观察肿瘤细胞中荧光表达和分布。结果实验组GFP转基因小鼠死亡15只,死亡率30%(15/50)。对照组10只小鼠未发生死亡。GFP转基因小鼠在诱癌的第4、12、16、20周依次出现肝炎,肝硬化、癌前病变和癌变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诱癌开始前、第4周、第12周和第16周肝脏组织的冷冻切片有GFP蛋白的表达,诱癌第20周肝肿物原代培养中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有GFP蛋白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GFP转基因小鼠肝癌发生的动物模型,可动态观察肝癌细胞中GFP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p转基因 肝癌模型 gfp蛋白表达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CD34^+/CD45^+细胞在脊髓全横断大鼠模型中的存活及迁移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昊钰 何明生 +7 位作者 王廷华 张洪钿 王熙才 伍治平 王方方 刘鲲 黄桂琴 胡艳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9-583,共5页
目的:探讨CD34+/CD45+细胞移植入脊髓全横断大鼠模型后的存活、迁移及分布情况。方法:体外培养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经CD34、CD45单克隆抗体鉴定后移植入脊髓全横断大鼠模型脊髓横断处尾侧,分别在术后24h、48h、1周、2... 目的:探讨CD34+/CD45+细胞移植入脊髓全横断大鼠模型后的存活、迁移及分布情况。方法:体外培养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经CD34、CD45单克隆抗体鉴定后移植入脊髓全横断大鼠模型脊髓横断处尾侧,分别在术后24h、48h、1周、2周、4周和8周行左心腔内灌注,取出脊髓,连续切片(片厚10μm),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切片中有无绿色荧光细胞,并观察荧光细胞的分布范围;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CD45+细胞的存活。结果:脊髓横断处头尾两侧均可见绿色荧光细胞,且多分布于灰质中,散在或聚集成片;免疫组化法可见切片中有CD34+/CD45+细胞散在。结论:CD34+/CD45+细胞可在脊髓全横断大鼠模型的脊髓中存活,并可迁移至脊髓横断处头侧,且随时间的延长迁移距离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CD45^+细胞 脊髓全横断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运动
下载PDF
转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小鼠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的变化
17
作者 贺可贵 闵祥栋 +3 位作者 王云 韩纪举 辛晓明 赵晓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转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小鼠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变化。方法选用12~14周龄转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小鼠和C57BL/6J小鼠,戊巴比妥钠麻醉,心脏取血,肝素抗凝,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灌流小室法测定血小板在胶原面的... 目的探讨转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小鼠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变化。方法选用12~14周龄转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小鼠和C57BL/6J小鼠,戊巴比妥钠麻醉,心脏取血,肝素抗凝,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灌流小室法测定血小板在胶原面的黏附变化,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二磷酸腺苷诱导下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与转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雄性小鼠比较,雌性小鼠的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黏附率和最大聚集率(二磷酸腺苷3、10和30μmol)下降(P〈0.05);与C57BL/6J雌性小鼠比较,转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小鼠血小板数降低(P〈0.05)。结论转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雌雄小鼠之间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和黏附聚集功能有差异,转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小鼠与C57BL/6J雌性小鼠之间血小板数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转基因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黏附 聚集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来源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培养及体内示踪
18
作者 丁可 许建中 杨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从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中分离培养肌卫星细胞(MSCs)并进行体内示踪。方法:利用差速贴壁结合克隆分选方法,分离了MSCs,并于体外进行培养传代、鉴定及分化。检测所获MSCs的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并与来源于野生型鼠的同代MSCs... 目的:从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中分离培养肌卫星细胞(MSCs)并进行体内示踪。方法:利用差速贴壁结合克隆分选方法,分离了MSCs,并于体外进行培养传代、鉴定及分化。检测所获MSCs的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并与来源于野生型鼠的同代MSCs进行比较。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SCs注射到裸鼠胫前肌,于注射后当时、注射后1周、2周、3周和4周利用二维荧光成像平台进行体内示踪。结果:MSCs被成功分离、传代及鉴定。来源于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或未标记小鼠MSCs的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及肌原性分化等无差别。MSCs注射后4周内可以动态观察到注射部位的绿色荧光信号并获得组织学证实。结论:来源于GFP转基因小鼠的MSCs在生长和增殖特性上与未转基因来源的MSCs相似,在体内可以通过二维荧光成像平台进行可靠的、无创性的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卫星细胞 体内 体外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雄鼠肝细胞移植重建雌鼠的造血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阮光萍 王金祥 +4 位作者 庞荣清 姚翔 邓永丽 马丽花 潘兴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6,共6页
目的用荧光雄鼠的肝细胞回输半致死量射线照射的C57BL雌鼠,观察肝细胞是否有重建造血功能的作用。方法用荧光雄鼠的肝细胞回输给半致死量射线照射的C57BL雌鼠,在移植后18、39和53 d剪鼠尾,采血并用CD4-PE和CD8-PE标记,再用氯化铵溶血,... 目的用荧光雄鼠的肝细胞回输半致死量射线照射的C57BL雌鼠,观察肝细胞是否有重建造血功能的作用。方法用荧光雄鼠的肝细胞回输给半致死量射线照射的C57BL雌鼠,在移植后18、39和53 d剪鼠尾,采血并用CD4-PE和CD8-PE标记,再用氯化铵溶血,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87 d后杀鼠取骨髓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Y染色体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并取外周血、脾细胞、肝细胞和骨髓细胞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回输肝细胞的雌鼠外周血中检测到GFP阳性细胞,同时检测到一部分GFP阳性细胞转化成了CD4+或CD8+T细胞,外周血中GFP阳性细胞的比例与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的骨髓中的Y染色体阳性比例呈正相关。同时在鼠的脾细胞、肝细胞和骨髓细胞中都检测到了GFP阳性细胞。而脾细胞中检测到的GFP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其他细胞,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成年鼠肝细胞含有一定量的造血干细胞,在移植鼠体内存活并分布在多脏器,重建了雌鼠的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 肝细胞 荧光原位杂交 Y染色体 造血重建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表达
20
作者 徐艺玫 谢夏阳 +3 位作者 刘丽均 谢恩 徐平 顾为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5年第5期507-508,共2页
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继而传代建系。采用显微注射法,将GFP基因注入FVB/NJ小鼠受精卵原核内,获得子代鼠。分娩后3周剪取仔鼠尾,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Southern印迹技术进行整合检测。结共用雌性小鼠200只,注射受精卵1586... 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继而传代建系。采用显微注射法,将GFP基因注入FVB/NJ小鼠受精卵原核内,获得子代鼠。分娩后3周剪取仔鼠尾,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Southern印迹技术进行整合检测。结共用雌性小鼠200只,注射受精卵1586枚,移植卵数386枚,受体鼠32只,怀孕鼠4只,子代鼠18只,有4只为阳性。取2只首建鼠的胚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明显,表明初步获得了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注射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