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DeepLabv3+模型提取分析街景图像绿视率——以北京三环内为例
1
作者 王鸿雁 车向红 +2 位作者 徐辛超 徐胜华 李洪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4,共7页
基于语义分割模型的绿视率提取缺乏适用性研究,本文首先基于DeepLabv3+语义分割预训练模型和自主标注样本,采用迁移学习策略,构建街景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并对其进行精度验证。然后基于构建的街景图像语义分割模型提取计算北京三环内绿视... 基于语义分割模型的绿视率提取缺乏适用性研究,本文首先基于DeepLabv3+语义分割预训练模型和自主标注样本,采用迁移学习策略,构建街景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并对其进行精度验证。然后基于构建的街景图像语义分割模型提取计算北京三环内绿视率(GVI),分析点、线尺度下绿视率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相比DeepLabv3+语义分割预训练模型,迁移学习后模型F1值和mIoU值分别提高了7%和3%;②点状尺度上北京三环内绿视率整体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聚类式分布特征,0~0.15区间内街景采样点GVI约占58.1%;③线状尺度上整体呈“环线低环内高”且中心发散式特征分布,0~0.15区间内研究区道路GVI约占59.8%。该研究对于提升城市街道绿化感知程度和城市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街景数据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迁移学习
下载PDF
基于绿视率和NDVI的城市街道景观分析与优化研究
2
作者 苏雷 陈伟峰 +2 位作者 李俊英 周燕 樊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4,共9页
街道景观空间对市民健康和城市风貌具有重要影响。既往研究中常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绿视率(GVI)来分别代表二维和三维的绿色指标,但对二者的指标相关性研究甚少。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方法分析百度街景计算代表性街道的G... 街道景观空间对市民健康和城市风貌具有重要影响。既往研究中常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绿视率(GVI)来分别代表二维和三维的绿色指标,但对二者的指标相关性研究甚少。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方法分析百度街景计算代表性街道的GVI,利用GF-1卫星数据计算NDVI,比较分析城市街道的GVI和NDVI指标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中山市中心城区各代表街道GVI指标参差不齐,从8.06%到36.00%,其中石岐街道兴中道GVI最高;2)各街道观测点的NDVI均值随着缓冲区尺度的增加也随之呈现出不同变化,NDVI均值具有强烈的尺度敏感性;3)50 m GVI和DNVI均值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832。在此基础上分析街道景观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优化建议,为城市街景评估、空间优化、景观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GVI) 街景地图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深度学习 景观优化
下载PDF
利用Grasshopper编程快速计量景观空间全景绿视率的方法探讨——以济南市莱芜区红石公园环园路12处节点全景绿视率计量为例
3
作者 王殿玺 张运德 +4 位作者 郭青春 东莹 杨亮 赵慧 赵星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76-84,共9页
绿视率是人眼视角下反映空间绿化效果的可视性指标,为城市绿化的建设与评估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本研究选取济南市莱芜区红石公园环园路12处节点,拍摄场地周围景观全景图像,利用Grasshopper软件编制程序模块,对全景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和解... 绿视率是人眼视角下反映空间绿化效果的可视性指标,为城市绿化的建设与评估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本研究选取济南市莱芜区红石公园环园路12处节点,拍摄场地周围景观全景图像,利用Grasshopper软件编制程序模块,对全景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和解析,快速计算环园路12处采样点的全景绿视率,评估红石公园环园路不同景观节点的绿化质量,为寻求全景绿视率快速计量方法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影像 全景绿视率 图像分割 Grasshopper编程 快速计量
下载PDF
道路绿视率不同识别方法比较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4
作者 陶贵鑫 周宏轩 +2 位作者 王昭清 聂艳霞 周凤林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5,共10页
探究不同识别方法对绿视率的影响,对于提高绿化识别准确率以及绿视率标准的制定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市3类特征用地为研究对象,运用3种不同识别方法对道路移动采样数据集进行绿视率提取,进而分析不同方法对道路绿视率识别值以及准确率的... 探究不同识别方法对绿视率的影响,对于提高绿化识别准确率以及绿视率标准的制定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市3类特征用地为研究对象,运用3种不同识别方法对道路移动采样数据集进行绿视率提取,进而分析不同方法对道路绿视率识别值以及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RGB、HSL颜色的方法对于绿视率值存在低估,机器学习SegNet方法在识别精度上优于基于颜色提取的RGB和HSL方法;2)不同用地分组和图像亮度与绿视率差异和精度差异相关性不显著,色偏系数与绿视率差异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政府绿视率标准制定和绿视率监测工作提供了方法论的实证参考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街景图像 RGB-VI HSL-VI SegNet
下载PDF
扬州东关历史街区夏季街巷空间绿视率研究
5
作者 曹雅铮 金晓洁 吴涛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64-170,共7页
选取扬州市东关历史街区街巷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发现东关历史街区街巷的绿视率总体偏低,绿化效果不佳,不同街巷空间指标下绿视率存在明显差异。分析总结出街巷空间绿视率差异性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 选取扬州市东关历史街区街巷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发现东关历史街区街巷的绿视率总体偏低,绿化效果不佳,不同街巷空间指标下绿视率存在明显差异。分析总结出街巷空间绿视率差异性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街巷空间体验感不佳的对策,以期为历史街区的环境质量及整体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关历史街区 街巷空间 绿视率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街道步行空间绿视率与步行愉悦度的关联研究——基于武汉多类型街道的实证比较
6
作者 高翔 董贺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2期52-59,共8页
在城市健康街道及步行友好型街道建设的人本视角下,街道空间的优化设计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绿视率作为街道可步行性的评价要素之一,可以对步行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同时,步行愉悦度可以用于描述步行者的心理。研究通过对武汉市生... 在城市健康街道及步行友好型街道建设的人本视角下,街道空间的优化设计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绿视率作为街道可步行性的评价要素之一,可以对步行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同时,步行愉悦度可以用于描述步行者的心理。研究通过对武汉市生活型、商业型、交通型三类街道共9个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街道步行空间绿视率与步行愉悦度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街道步行空间的平均绿视率与步行愉悦度呈显著正相关,当绿视率达到0.1425后,步行愉悦度为正,反之为负;街道步行空间的绿视率标准差与步行愉悦度无显著相关关系。最后以提升步行愉悦度为导向,针对街道共性问题和不同类型街道的个性问题提出街道步行空间绿化的具体建议,同时提出三个方面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街道步行空间绿视率,提升步行愉悦度。研究为提升街道步行空间绿视率及步行愉悦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策略参考,对城市街道的人性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步行空间 绿视率 步行愉悦度 街景图像
下载PDF
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与鸟瞰视角绿化覆盖率的表现差异及影响因素解析
7
作者 叶宇 黄成成 +1 位作者 李心恬 陈晓雨 《风景园林》 2023年第9期20-28,共9页
【目的】在绿色城市设计兴起的背景下,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作为城市空间精细化感知品质的指征日益受到重视。探索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与现行规划管控所使用的鸟瞰视角绿化覆盖率之间的关系,以揭示绿化覆盖率是否能够充分反映市民在日常生... 【目的】在绿色城市设计兴起的背景下,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作为城市空间精细化感知品质的指征日益受到重视。探索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与现行规划管控所使用的鸟瞰视角绿化覆盖率之间的关系,以揭示绿化覆盖率是否能够充分反映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街道绿视率水平,旨在为将街道绿视率指标纳入绿色城市设计导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街景大数据与卫星遥感影像,运用深度学习与地理信息系统,以定性的四象限分析、定量的逻辑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索中国8个城市的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表现情况。【结果】发现一线、新一线城市的街道绿视率和绿化覆盖率往往具有一致性,而二线城市大概率不一致。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表现,除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还受经济水平的显著正向影响;街道绿视率除受绿化覆盖率和经济水平的正向影响,还受街块面积的负向影响。【结论】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表现并非必然,有必要将街道绿视率作为导控要素纳入绿色城市设计中进行分析。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以及街道绿视率指标自身的高低并不单纯由自然气候条件决定,适度的财政投入能有效提升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小街密路的城市形态特征则能有效提升街道绿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城市设计 街道绿视率 绿化覆盖率 多源数据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淄博市主干道绿视率测算和评价
8
作者 沈照庆 苏志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14806-14814,共9页
为了提升绿视率测算精度、找出影响绿视率大小的因素和提升道路绿视率的措施,以淄博市主干道作为研究对象,以绿视率作为道路绿化效果的评价指标。首次利用遗传算法筛选清晰、无遮挡的街景图片,使用MATLAB软件计算绿视率,通过ArcMap软件... 为了提升绿视率测算精度、找出影响绿视率大小的因素和提升道路绿视率的措施,以淄博市主干道作为研究对象,以绿视率作为道路绿化效果的评价指标。首次利用遗传算法筛选清晰、无遮挡的街景图片,使用MATLAB软件计算绿视率,通过ArcMap软件,对淄博市道路绿化效果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淄博市绿视率平均值达到20.483%。低水平和一般水平的采样点主要是路面宽度较宽和绿化模式搭配不合理导致;建立绿化模式与道路类型的关系表,疏林灌木式对绿视率的提升显著,更加适合城市道路绿化。车道数的绿视率对比情况为:双向双车道>双向三车道>双向单车道>双向四车道。道路设置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的隔离绿化带,绿化带采用疏林灌木式,将对提升绿视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景数据 绿视率 遗传算法 自然间断点分级法 城市道路
下载PDF
基于绿视率的街道空间景观质量感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云 杨晓辉 +2 位作者 易娜 张壮 王清莹 《特区经济》 2023年第2期42-46,共5页
在城市体检中构建主客观相互联动的街道绿化景观质量评价机制,对在城市更新中建设高质量街道空间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以昆明市呈贡老城区龙城街道为对象,以绿视率作为主要客观评价指标,以现场问卷调查数据作为主观感知评价指标,构建主客... 在城市体检中构建主客观相互联动的街道绿化景观质量评价机制,对在城市更新中建设高质量街道空间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以昆明市呈贡老城区龙城街道为对象,以绿视率作为主要客观评价指标,以现场问卷调查数据作为主观感知评价指标,构建主客观联动的评价体系,揭示二者间内在规律,并对提升景观质量提出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景观质量 街道空间 感知
下载PDF
基于绿视率的街道空间步行环境优化策略研究——以龙骧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10
作者 肖茹 冯悦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第8期66-69,共4页
对于承载着城市印象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激发街区活力是不可或缺的方法,街区活力的提升需要公众的参与,而公众的体验感与环境质量和景观要素有密切关系。绿视率是与人体感知密切相关的公共环境指标,对城市规划与设计、环境心理学、人体感... 对于承载着城市印象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激发街区活力是不可或缺的方法,街区活力的提升需要公众的参与,而公众的体验感与环境质量和景观要素有密切关系。绿视率是与人体感知密切相关的公共环境指标,对城市规划与设计、环境心理学、人体感知、疗愈景观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上述逻辑背景内分析龙骧大街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借以街景图像、语义分割以及photoshop绘图软件,分析探索其步行空间优化路径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街道 步行空间 疗愈性 立体绿化
下载PDF
城市绿视率影响因素和健康效应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郑俊鸣 关雷 陈雅珊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17,共7页
总结国内外绿视率研究现状,归纳城市绿视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居民健康效应的影响。从绿视率角度为城市绿化品质提升给予建议,并对绿视率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城市 绿视率 影响因素 健康效应
下载PDF
历史文化街区绿视率研究
12
作者 吕兆文 李晓晨 王凡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5期71-72,共2页
以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以其街道的历年街景照片采集为基础,分别从二维平面信息及三维绿视率数据方面,分析传统绿化覆盖率与基于街景图片识别绿视率的关联,进而从新视角探讨大栅栏街区的绿地空间品质变化。
关键词 绿视率 历史文化街区 街景地图
下载PDF
基于绿视率的城市绿道空间绿量可视性特征 被引量:35
13
作者 赵庆 唐洪辉 +1 位作者 魏丹 钱万惠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8-294,共7页
为了解城市绿道植物空间绿量可视性特征,通过构建绿视率计量方法,以广东省立绿道1号线为例进行调查分析,探索了基于绿视率的城市绿道空间绿量可视性特征。结果表明:①省立绿道1号线沿线4个区域总的绿视率均值为31.06%,其中天河区... 为了解城市绿道植物空间绿量可视性特征,通过构建绿视率计量方法,以广东省立绿道1号线为例进行调查分析,探索了基于绿视率的城市绿道空间绿量可视性特征。结果表明:①省立绿道1号线沿线4个区域总的绿视率均值为31.06%,其中天河区(38.19%)〉海珠区(35.97%)〉越秀区(26.76%)〉荔湾区(26.67%)。②天河区绿道与荔湾区、越秀区绿道绿视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天河区绿道空间绿量可视性优于荔湾区和越秀区;虽然海珠区绿道绿视率较荔湾区和越秀区高,但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来看,3个区的绿道绿视率没无显著差异(P〉O.05),表明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绿道的空间绿量可视性较相似。⑧越秀区和天河区绿道绿视率较为集中地分布在24%~40%区间,说明越秀区和天河区各自区域绿道内部的绿视率数值较为稳定,其空间绿量可视性效果差异不大,给人感觉一种持续、稳定的绿色空间;而荔湾区和海珠区绿道绿视率的分散在10%-50%,说明荔湾区和海珠区各自区域绿道内部的绿视率数值不稳定,其空间绿量可视性效果差异较大,给人一种间断、具有冲击力的绿色空间。基于绿视率的空间绿量可视性可用于评价城市森林建设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学 绿道 空间绿量 植物景观 绿视率 可视性特征
下载PDF
迷人的街道:建筑界面与绿视率的影响 被引量:97
14
作者 徐磊青 孟若希 陈筝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0期27-33,共7页
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其漫游体验价值是城市空间的重要资产。本文以虚拟街道的实验方式探讨了迷人街道的2个变量:建筑界面与绿视率对街道体验的影响。我们首先建构了15个虚拟街道模型,由90名大学生使用VR头盔沉浸式体验这些虚拟... 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其漫游体验价值是城市空间的重要资产。本文以虚拟街道的实验方式探讨了迷人街道的2个变量:建筑界面与绿视率对街道体验的影响。我们首先建构了15个虚拟街道模型,由90名大学生使用VR头盔沉浸式体验这些虚拟街道环境,然后回答环境体验相关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界面和绿视率都影响了街道的迷人体验,但是界面影响第一,绿视率第二。从迷人要素顺序排列来看,灰空间界面>开敞界面>绿视率>玻璃界面>格栅界面,最了然无趣的是实墙界面。迷人意味着身体参与街道活动的可能,而不仅是视觉探索的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漫游 迷人街道 建筑界面 绿视率 街道景观 虚拟现实
下载PDF
绿化率 绿地率 绿视率 被引量:48
15
作者 邓小军 王洪刚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76,共2页
对绿化率、绿地率、绿视率的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其异同,并说明三者在衡量居住小区绿化质量中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 绿化率 绿地率 绿视率 居住小区
下载PDF
城市道路绿视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张家港市西城区道路绿地为例 被引量:33
16
作者 吴立蕾 王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67-271,共5页
介绍了"道路绿视率"指标的源起、发展及研究意义,并针对影响城市道路绿视率指标的因素作了理论研究,以张家港市西城区城市道路绿地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各影响因素与城市道路绿视率指标之间相关性... 介绍了"道路绿视率"指标的源起、发展及研究意义,并针对影响城市道路绿视率指标的因素作了理论研究,以张家港市西城区城市道路绿地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各影响因素与城市道路绿视率指标之间相关性,为城市道路绿地的视绿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视率 道路绿地设计 影响因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城市道路绿视率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鸿雁 蒋炳伸 +1 位作者 秦兰娟 吴可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5-57,共3页
以驻马店市有代表性的道路为研究对象,对这些道路的绿视率及其绿化树种、树木枝下高、树冠、道路宽度、绿化模式、绿化覆盖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道路模式、路宽、绿化模式一定的条件下,绿化树种为阳性植物、树冠越大、树木枝... 以驻马店市有代表性的道路为研究对象,对这些道路的绿视率及其绿化树种、树木枝下高、树冠、道路宽度、绿化模式、绿化覆盖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道路模式、路宽、绿化模式一定的条件下,绿化树种为阳性植物、树冠越大、树木枝下高相对较低,道路的绿视率相对高,否则相反;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道路越宽,其绿视率越小;道路绿化模式不同对绿视率也有影响;道路绿化覆盖率越高,其绿视率越大。这些因素综合影响道路绿视率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马店市 绿视率 绿化覆盖率 绿化模式 绿化树种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居住区的“绿视率”调查——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正旺 马欣 杨鑫 《华中建筑》 2014年第2期85-89,共5页
以北京为例分析了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的高密度趋势,介绍了"绿视率"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观点。以北京市西三四环间的恩济里、定慧里、铁路小区等7个居住区为例,系统地阐述了利用绿视率理论进行居住区视觉生态调查的主要... 以北京为例分析了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的高密度趋势,介绍了"绿视率"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观点。以北京市西三四环间的恩济里、定慧里、铁路小区等7个居住区为例,系统地阐述了利用绿视率理论进行居住区视觉生态调查的主要内容、程序和方法,包括调查对象分类、采样点布置、照片的获取与修正、绿视率计算等方面。针对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的绿色居住区建设,进一步从开放空间、步行系统、植物布置及群落结构等方面对本次绿视率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高密度城市居住区视觉生态设计的总体布局、道路设计以及植物布置与构成等若干导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 居住区 绿视率 调查 比较
下载PDF
基于绿视率的城市绿化评估——以武汉江汉区为例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明 戴菲 +1 位作者 李文佩 杨超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目前我国仍以3大传统绿化指标评估城市绿化的二维情况,缺乏三维空间绿化效果评估。文章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采用系统抽样法,将江汉区划分为472个250m×250m网格,基于腾讯地图的街景图像计算绿视率,从江汉区绿视率整体空间格局、不... 目前我国仍以3大传统绿化指标评估城市绿化的二维情况,缺乏三维空间绿化效果评估。文章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采用系统抽样法,将江汉区划分为472个250m×250m网格,基于腾讯地图的街景图像计算绿视率,从江汉区绿视率整体空间格局、不同用地类型绿视率差异性以及绿化覆盖率对绿视率的影响等方面评估该片区的三维绿化,结果显示:1)江汉区不同区域绿视率差异较大,平均值为16.26%;2)公园绿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的绿视率依次递减;3)绿视率随绿化覆盖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长趋势逐渐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绿化评估 街景地图 武汉
下载PDF
全景绿视率自动识别和计算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炜 周昱杏 杨梦琪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0期89-94,共6页
绿视率是用于绿色空间感知的直观评价标准,传统研究的绿视率多基于平面影像进行计算,不能完全反映三维空间中人对绿量的主观感受.基于全景影像,提出全景绿视率的概念,通过全景相机获取球面全景照片,将等距圆柱投影转换为等积圆柱投影,... 绿视率是用于绿色空间感知的直观评价标准,传统研究的绿视率多基于平面影像进行计算,不能完全反映三维空间中人对绿量的主观感受.基于全景影像,提出全景绿视率的概念,通过全景相机获取球面全景照片,将等距圆柱投影转换为等积圆柱投影,利用基于语义分割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自动识别植被区域面积以实现全景绿视率自动化识别和计量.通过比较5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绿视率的识别效果,显示出Dilated ResNet-105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最高的识别准确度.以武汉市武昌区紫阳公园为例,对各级园路和广场的全景绿视率进行计算和分析.将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结果同人工判别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使用Dilated ResNet-105卷积神经网络对绿植范围识别的平均交并比(mIoU)为62.53%,与人工识别的平均差异为9.17%.全景绿视率自动识别和计算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实现客观准确、快速便捷的绿视率测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视率 全景影像 等积投影转换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语义分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