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前幕后:曼谷撤军谈判与缅北国民党军的第一次撤台(1953年5月—1954年9月)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泳心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3年第1期95-103,203,共10页
缅甸政府于1953年3月25日将缅北国民党军问题诉诸联合国后,4月23日第七届联大通过决议宣告缅北国民党军必须缴械投降接受拘留或撤出缅甸,建议相关各方通过谈判达成该目标。在美国主导、推动下,美国、缅甸、泰国和中国台湾当局于5月22日... 缅甸政府于1953年3月25日将缅北国民党军问题诉诸联合国后,4月23日第七届联大通过决议宣告缅北国民党军必须缴械投降接受拘留或撤出缅甸,建议相关各方通过谈判达成该目标。在美国主导、推动下,美国、缅甸、泰国和中国台湾当局于5月22日在曼谷正式开始有关缅北国民党军撤军问题的谈判。中国台湾当局在谈判中消极拖延,图谋有限撤军,而以李弥为首缅北国民党军则抵制撤军,导致撤军谈判延迟不决。在美缅泰三方施压下,中国台湾当局先后签署撤军协议和计划,但意在以退为进,继续实施有限撤军。英国的斡旋,尤其是同期召开的第八届联大给予中国台湾当局巨大压力,迫使其完成由有限撤军到扩大撤军的立场转变,从而巩固和扩大了曼谷撤军谈判的成果。最终缅北国民党军以超出中国台湾当局既定规模撤往中国台湾并于1954年9月完成第一次撤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北国民党军 曼谷撤谈判 第八届联合国大会
原文传递
缅甸中立主义外交选择(1949—1954)--缅北国民党军与美国干涉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范宏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84,共12页
1948—1954年,是缅甸中立外交政策的形成、确立阶段。缅甸独立后虽然宣称奉行中立不结盟外交政策,却明显与英美西方阵营的关系更为紧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中立外交。1950年初,从中国内战落败的部分国民党军进入缅甸后,在美国和台湾当局... 1948—1954年,是缅甸中立外交政策的形成、确立阶段。缅甸独立后虽然宣称奉行中立不结盟外交政策,却明显与英美西方阵营的关系更为紧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中立外交。1950年初,从中国内战落败的部分国民党军进入缅甸后,在美国和台湾当局的支持下试图阻止中国的革命胜利。同时,他们还介入缅甸内战,引起了缅甸安全、政治上的多层连锁反应。美国在该问题上的两面政策,削弱了美缅关系的信任和基础,推动吴努政府调整政策,在两大阵营之间实行更加平衡与多元的中立外交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北国民党军 美缅关系 中立外交
原文传递
中缅边界谈判与美国的干预及失败(1950一1961年)——基于中、缅、美、英四方档案的历史考察
3
作者 李聪慧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100,M0005,共16页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针对中国对中缅边界采取“暂维现状”的方针,主动给予缅甸军事援助并暗中支持缅北国民党军,旨在加强美缅关系的同时遇制中国。然而,随着1953年缅北国民党军问题的发酵和1954年中缅关系的快速发展,美国决定暂停援...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针对中国对中缅边界采取“暂维现状”的方针,主动给予缅甸军事援助并暗中支持缅北国民党军,旨在加强美缅关系的同时遇制中国。然而,随着1953年缅北国民党军问题的发酵和1954年中缅关系的快速发展,美国决定暂停援助缅北国民党军和干预中缅边界问题。1956年《民族报》事件发生后,美国再次利用中缅边界未定状况大肆染“中国扩张论”。为驳斥美国的低毁与宣传,中缅双方迅速开展边界谈判并达成系列共识。此后,中缅双方共同进行勘界工作,并成功击了缅北国民党军残部。事实上,美国对中缅边界问题干预的失败,既源于缅北国民党军问题减少了美方干预的筹码,也是中国主动推进边界谈判进程和缅甸践行中立主义外交的重要结果。而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不仅推动了中缅关系的发展,还相应地削弱了美国在缅甸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缅甸 边界谈判 缅北国民党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