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缇萦救父”事件及后世的反响
1
作者 邢培顺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74-81,共8页
“缇萦救父”事感动了汉文帝,改变了汉朝的法律,当时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记载,并形诸传记和歌咏,但后世对其事的反响主要局限于政治和道德领域,并没有如班婕妤、王昭君等人那样,其事迹或成为乐府题材,或被改编... “缇萦救父”事感动了汉文帝,改变了汉朝的法律,当时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记载,并形诸传记和歌咏,但后世对其事的反响主要局限于政治和道德领域,并没有如班婕妤、王昭君等人那样,其事迹或成为乐府题材,或被改编为小说戏剧,从而演变为文学形象。这除了因为事件本身的性质以外,也与封建时代男权意识有极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缇萦 汉文帝 缇萦救父”
下载PDF
刑事法制视野下的“缇萦上书” 被引量:1
2
作者 秦正发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4-66,共3页
在"缇萦上书"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探究了"缇萦上书"的法学价值,认为"缇萦上书"对当代律师刑事辩护的启示意义在于,律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最大化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应通过个案发现和检讨现存社会法律问... 在"缇萦上书"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探究了"缇萦上书"的法学价值,认为"缇萦上书"对当代律师刑事辩护的启示意义在于,律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最大化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应通过个案发现和检讨现存社会法律问题,推动立法改革,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做出应有的贡献;而"缇萦上书"对刑罚执行制度的启示在于,可从传统"代刑"推演出"间断罚"等现代刑罚执行变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缇萦上书 律师刑事辩护 间断罚
下载PDF
“缇萦救父”对我国死刑存废之争的启示
3
作者 孔养涛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缇萦救父”事件引发了汉文帝时期肉刑的废除。肉刑废除时立法技术有缺陷,这没有改变肉刑废除的历史必然性。死刑的废除也涉及到同样的立法技术问题,基于文明的发展,我们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立即废除死刑,再完善立法技术。
关键词 缇萦救父” 肉刑 死刑 立法技术
下载PDF
缇萦救父
4
作者 许敬生 《河南中医》 2013年第10期1629-1629,共1页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说:汉文帝四年,有人上书控告仓公淳于意,接照刑律,所犯之罪应当向西押送到长安去。淳于意有五个女儿,他们都跟着哭泣。淳于意很生气,骂道:"生了你们这些女孩子,不生男孩,紧急之时没有可使唤的!"在这时,小女...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说:汉文帝四年,有人上书控告仓公淳于意,接照刑律,所犯之罪应当向西押送到长安去。淳于意有五个女儿,他们都跟着哭泣。淳于意很生气,骂道:"生了你们这些女孩子,不生男孩,紧急之时没有可使唤的!"在这时,小女儿缇萦为父亲的话而悲伤,就随父西行。她向皇帝上书说:"我的父亲做官,齐国中人称赞他廉洁正直,如今犯了罪依法当处肉刑。我深切地痛感死了的人不能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缇萦救父 淳于意 汉文帝
下载PDF
论“安提戈涅”悲剧的必然性——以中国传统故事“缇萦救父”为参照
5
作者 朱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4-166,共3页
从法律的视角,以一个真实发生在中国的"缇萦救父"案例来对比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悲剧人物"安提戈涅",对于矫正读者对悲剧英雄人物的惯性赞美有一定价值。缇萦与安提戈涅虽都是以爱之名对抗成文法,在矛盾冲... 从法律的视角,以一个真实发生在中国的"缇萦救父"案例来对比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悲剧人物"安提戈涅",对于矫正读者对悲剧英雄人物的惯性赞美有一定价值。缇萦与安提戈涅虽都是以爱之名对抗成文法,在矛盾冲突中体现出中性甚至男性气质,但从淳于意与波利尼西斯的所犯罪行,主人公行动的真实动机,诉求实现的社会后果分析及主人公思想及行动是否理性分析可以对比得出结论——安提戈涅的悲剧有其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缇萦救父 安提戈涅 悲剧 法律文学
下载PDF
“缇萦救父”的法历史文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程云欣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8-101,共4页
汉文帝废除肉刑在中国刑法史乃至整个历史中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冲破了奴隶制五刑,打开缺口向封建制五刑过渡,刑罚体系逐渐由野蛮走向文明。"缇萦救父"事件是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导火索,然而,汉文帝废除肉刑又有其历史必然性,... 汉文帝废除肉刑在中国刑法史乃至整个历史中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冲破了奴隶制五刑,打开缺口向封建制五刑过渡,刑罚体系逐渐由野蛮走向文明。"缇萦救父"事件是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导火索,然而,汉文帝废除肉刑又有其历史必然性,前朝的经验教训、汉初的社会形势、汉文帝的治国思想等都是肉刑废除道路上强大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缇萦救父 肉刑 历史文化
下载PDF
由“缇萦上书”话古代刑罚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晓东 《语文天地》 2007年第11期39-39,共1页
西汉文帝十三年,齐太仓令获罪当施黥刑(也称墨刑),其小女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
关键词 缇萦上书
下载PDF
缇萦救父
8
作者 华山 《今日科苑》 2004年第6期43-43,共1页
西汉时,山东太仓令淳于意,因政敌诬告而被免职,将押解赴京城长安治罪。临行前,他的五个女儿围在其身边悲泣。淳于意生气地呵斥女儿们:'哭什么!我怎么这么倒霉,只生了你们这些丫头,到关键时候没个顶用的。'小女儿缇萦听到父亲的... 西汉时,山东太仓令淳于意,因政敌诬告而被免职,将押解赴京城长安治罪。临行前,他的五个女儿围在其身边悲泣。淳于意生气地呵斥女儿们:'哭什么!我怎么这么倒霉,只生了你们这些丫头,到关键时候没个顶用的。'小女儿缇萦听到父亲的话,心里十分伤感,就请求父亲让她随行。按西汉当时治罪的刑罚是肉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缇萦 汉文帝 肉刑
下载PDF
缇萦如何能救父——汉天子的软实力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朝阳 《文史知识》 2017年第8期102-108,共7页
汉文帝废除肉刑无疑是中国法律史上一次重大改革。据《尚书·吕刑》,中国固有法律发端于所谓“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以损害肉身肢体为特征,故名肉刑。从蒙昧时代到汉初,肉刑一直是刑罚的主流。文帝十三年,因少女缇萦上... 汉文帝废除肉刑无疑是中国法律史上一次重大改革。据《尚书·吕刑》,中国固有法律发端于所谓“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以损害肉身肢体为特征,故名肉刑。从蒙昧时代到汉初,肉刑一直是刑罚的主流。文帝十三年,因少女缇萦上书救父,汉天子下诏废除了延绵数千年的肉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缇萦上书 诸侯王 淳于意 下诏 诸侯国 蒙昧时代 中国法律史 齐悼惠王 吕刑 文王
原文传递
“少女缇萦上书”与汉文帝废肉刑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晓耕 《法律与生活》 2006年第8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缇萦上书 刑罚体系 刑种 行刑方法 刑法志 判处死刑 景帝 西汉中期 斩趾 汉承秦制
原文传递
耶弗他女儿赎父与缇萦救父的孝观比较
11
作者 林艳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3-218,共6页
《史记》里的孝女缇萦为救父亲甘愿为奴,其孝彰显中国人孝亲重于法律的伦理价值观,并拉开了古代刑制改革的序幕。希伯来圣经中的耶弗他女儿献祭为赎看似是性别政治的产物,实则反映以色列民族领袖耶弗他在信仰方面的软弱。儒家推己及人... 《史记》里的孝女缇萦为救父亲甘愿为奴,其孝彰显中国人孝亲重于法律的伦理价值观,并拉开了古代刑制改革的序幕。希伯来圣经中的耶弗他女儿献祭为赎看似是性别政治的产物,实则反映以色列民族领袖耶弗他在信仰方面的软弱。儒家推己及人、亲恩推括的伦理价值观和父母神灵观推动弱女子缇萦冒死救父,孝天大于孝父的神权伦理思想令耶弗他的女儿义无反顾地献上己身。两位孝女身处男权社会,却超越身份规限,其孝心孝行具有垂范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弗他女儿 缇萦 赎父 救父 孝观
原文传递
缇萦上书救父
12
《月读》 2014年第11期71-71,共1页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精通医术。他秉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些有权势的人,于是遭到陷害,按照刑法当专车押送到长安接受肉刑的惩罚。淳于意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但为了救父亲于水火之中,她不辞劳苦,与父亲的...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精通医术。他秉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些有权势的人,于是遭到陷害,按照刑法当专车押送到长安接受肉刑的惩罚。淳于意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但为了救父亲于水火之中,她不辞劳苦,与父亲的囚车一同前往长安,并上书皇帝说:'我的父亲曾经做过地方官,当地百姓都说他清廉公正,如今却犯了法要接受刑罚。我最感痛心的是受刑而死的人不能复生,而因受刑导致残废的肢体也不能完好如初,我父亲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办法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于意 缇萦上书 水火之中 汉文帝
原文传递
缇萦救父背后的法律故事
13
作者 叶煜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0年第10期36-38,共3页
缇萦救父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详。缇萦是中国法制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她的父亲得罪权贵,蒙冤被判肉刑,她上书陈情,冒死向皇帝进言,痛陈肉刑之苦,愿为官婢替父受刑。她的孝行感动皇帝,汉文帝不仅宽免其父,而且废除了肉刑。西汉有个非... 缇萦救父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详。缇萦是中国法制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她的父亲得罪权贵,蒙冤被判肉刑,她上书陈情,冒死向皇帝进言,痛陈肉刑之苦,愿为官婢替父受刑。她的孝行感动皇帝,汉文帝不仅宽免其父,而且废除了肉刑。西汉有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叫缇萦救父。缇萦上书救父的孝行,万古流芳,成为后世孝道的典型。它还促成了中国法律史上一个重要的改革——废除肉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史 肉刑 缇萦上书 中国法制进程 汉文帝 孝行
原文传递
淳于缇萦:代父受刑 感动皇帝
14
《农家女》 2018年第1期39-39,共1页
淳于缇萦,女,西汉临淄人,著名医学家淳于意之女。仓公,又称太仓公,姓淳于名意(前205-前140年),是临淄人,因其做过齐太仓长,管理都城仓库,所以习惯上称他为仓公。
关键词 淳于缇萦 西汉 历史 中国
原文传递
缇萦上书救父
15
《法制资讯》 2009年第Z1期2-2,共1页
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是中国孝道的典范,同时对推动古代刑罚由野蛮走向相对宽缓人道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缇萦上书
原文传递
西汉淳于意案重述:基于刑事法的规范分析
16
作者 杨源哲 《法律史评论》 2023年第1期93-111,共19页
缇萦救父与文帝废除肉刑是西汉淳于意案所引发的两大重要法律史事件。已有解读均忽略了淳于意案及其背后的法政关系,需回归刑事法的规范分析,重新理清案发时间、案发背景、当事人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审判主官、审判程序和诉讼策略,以... 缇萦救父与文帝废除肉刑是西汉淳于意案所引发的两大重要法律史事件。已有解读均忽略了淳于意案及其背后的法政关系,需回归刑事法的规范分析,重新理清案发时间、案发背景、当事人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审判主官、审判程序和诉讼策略,以此窥测案发原因以及审判淳于意的真实情形。淳于意案的案发时间为文帝十三年,当时身居齐国太仓公一职的淳于意并非因贪渎之罪而深陷牢狱,乃因拒绝地方藩王的召见而被诬告,故其案作为诏狱处理。因权力式微,作为主审官员的廷尉在淳于意案中被刻意忽视,淳于意及其靠山刘将闾选择认罪伏法,且以小女缇萦上书的方式请求宽宥。文帝和功臣集团及刘将闾事先已经达成借机废除肉刑、改革刑制的共识,通过法律改革化解了地方藩王借机发难中央的困局。淳于意案乃当时诸藩王为了各自王国发展壮大展开的(医疗)人才争夺战之产物。文帝通过亲审淳于意案来协调家族纠纷事务,借机将家事纠纷上升到国事的层面,由司法转向立法,巩固了执政中期的良好统治基础,并进一步赢得了强大的政治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缇萦救父 诏狱 淳于意 汉文帝 废除肉刑
下载PDF
关于我国咏史诗的发展、价值的初探
17
作者 刘贵君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86-88,共3页
咏史诗同我国各族歌谣、诗词一样,有蕾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诗歌重要的分支。最早以“咏史”命名的古体诗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诗作:“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 咏史诗同我国各族歌谣、诗词一样,有蕾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诗歌重要的分支。最早以“咏史”命名的古体诗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诗作:“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这首诗赞扬了汉文帝时名医太仓公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上书文帝愿替父赎罪的勇敢精神。缇萦非凡的胆识,不仅使汉文帝恻然至情而且感动了史学家班固,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歌 缇萦上书 著名史学家 激声 太仓公 史学思想 包羞忍辱 吴中四杰 萧瑟瑟 吊屈原
下载PDF
语·修·逻:《中国历史》第一册分析
18
作者 李俊林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0年第8期9-12,共4页
关键词 淳于意 四羊方尊 《中国历史》 金银丝 铁矿山 缇萦上书 集中兵力
原文传递
小女孩撬动大历史
19
作者 邓长春 《初中生辅导》 2017年第11期11-12,共2页
公元前167年,是汉家天子刘恒在位的第十三个年头。到目前为止,刘恒的皇帝生涯可以说就是一个字:稳。奉行黄老之术的他,在位这些年最主要的业绩就是不折腾,清静无为,勤俭低调。偶尔能让他登上舆论头条的,也都是些居家生活的小事。比如说... 公元前167年,是汉家天子刘恒在位的第十三个年头。到目前为止,刘恒的皇帝生涯可以说就是一个字:稳。奉行黄老之术的他,在位这些年最主要的业绩就是不折腾,清静无为,勤俭低调。偶尔能让他登上舆论头条的,也都是些居家生活的小事。比如说床头蚊帐打补丁,替母亲尝汤药之类的。直到这一天,有人登门拜访,诣阙喊冤。来者何人?是一个小姑娘。她跪在皇宫门外向皇帝上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于意 淳于缇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