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我国缓刑制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2
1
作者
郝如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3-26,76,共5页
论述了我国缓刑制度有争议的几个问题 ,认为 :缓刑宣告不属于刑罚裁量制度 ,而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过于原则 ,应予以具体化 ;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有漏罪的 ,不应一概撤销缓刑 ,而应当区别对待 ;战时缓刑并非...
论述了我国缓刑制度有争议的几个问题 ,认为 :缓刑宣告不属于刑罚裁量制度 ,而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过于原则 ,应予以具体化 ;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有漏罪的 ,不应一概撤销缓刑 ,而应当区别对待 ;战时缓刑并非一种独立的缓刑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刑宣告
缓刑
适用
战时
缓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
被引量:
7
2
作者
邓自力
向革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22,共4页
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邓自力,向革从现行世界主要国的立法看,无论是坚持报应刑论还是主张教育刑论,都不得不承认缓刑制度的存在价值。因而普遍为各国立法所采用,但因各国国情不同,缓刑制的样态也有差别,大体可归为以下二种模式:...
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邓自力,向革从现行世界主要国的立法看,无论是坚持报应刑论还是主张教育刑论,都不得不承认缓刑制度的存在价值。因而普遍为各国立法所采用,但因各国国情不同,缓刑制的样态也有差别,大体可归为以下二种模式:(一)缓刑宣告犹豫制,即对于一定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刑
犯
保护管束制度
缓刑
考验期
缓刑
制度
缓刑
保证金
缓刑宣告
原判刑罚
基层组织
人格调查
法定义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
3
作者
邓自力
《阿坝师专学报》
1994年第2期66-71,共6页
关键词
缓刑
制度
刑罚
保护管束制
观护监督制度
缓刑
撤销制度
缓刑宣告
犹豫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保护管束制度介评
被引量:
1
4
作者
付胥宇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8-120,126,共4页
保护管束制度是台湾刑事制裁措施中极具特色的非拘禁性质的罪犯处遇方法。其广泛适用于其他保安处分之替代、受缓刑宣告者、假释出狱者以及少年事件之处理。作者力图通过对该制度之介评 ,对我国大陆相关刑法制度之完善提出己见。
关键词
保护管束制度
台湾省
保安处分
管制刑
受
缓刑宣告
者
假释出狱者
少年事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地区保护管束制度介评
5
作者
付胥宇
《台湾法研究学刊》
2003年第4期52-56,共5页
保护管束制度是台湾地区刑法刑事制裁措施中极具特色的非拘禁性质的罪犯处遇方法。其广泛适用于其他保安处分之替代、受缓刑宣告者、假释出狱者以及少年事件之处理。作者力图通过对该制度之介评,对我国大陆相关刑法制度之完善提出己见。
关键词
台湾地区
保护管束制度
刑法刑事制裁措施
非拘禁性质
缓刑宣告
者
假释出狱者
少年事件
刑法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市西城区首例宣告缓刑并适用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的实践
6
作者
钟显林
刘克志
蔡卫华
《中国监狱学刊》
2013年第4期148-149,共2页
禁止令制度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个重要创新,依法正确适用禁止令,切实保障和强化管制、缓刑的适用效果,对于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发挥非监禁型刑罚在避免交叉感染、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的积极功能,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深...
禁止令制度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个重要创新,依法正确适用禁止令,切实保障和强化管制、缓刑的适用效果,对于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发挥非监禁型刑罚在避免交叉感染、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的积极功能,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宣告缓刑并适用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要依靠公检法各机关共同做好教育矫正工作,创新并严格遵守监管规定,加强执行力,将制度落在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告
缓刑
禁止令
教育矫正
原文传递
改进交通肇事犯罪诉讼模式的可行性探析
7
作者
武中文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91-93,共3页
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交通肇事犯罪的刑事诉讼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应该予以改进,即原则上对犯罪嫌疑人统一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拘留,不逮捕,按照刑法上限判决徒刑并按照上限宣告缓刑。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及时在事故发生后向公...
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交通肇事犯罪的刑事诉讼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应该予以改进,即原则上对犯罪嫌疑人统一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拘留,不逮捕,按照刑法上限判决徒刑并按照上限宣告缓刑。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及时在事故发生后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认真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处理事故,能够与受害人达成赔偿与谅解协议,或者在无法达成赔偿和解协议时能就全部损失提供担保,或者所购买的事故保险能够基本涵盖相关损失,就不应该再对其采取拘留或逮捕等羁押型的强制措施,而应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型强制措施并以宣告缓刑的方式来结束诉讼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
诉讼程序
投案自首
民事赔偿
取保候审
宣告
缓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
被引量:
2
8
作者
赵炳寿
邓自力
《法学家》
CSSCI
1995年第3期13-17,共5页
缓刑是我国刑罚具体运用的一项重要制度。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现行缓刑制度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因此,有对缓刑制度及配套措施作反思的必要,进而探求完善的途径。
关键词
保护管束
缓刑
执行
缓刑
犯
缓刑
制度
考验期
改造罪犯
执行刑罚
保证金
缓刑宣告
缓刑
考验
原文传递
谈缓刑的适用
9
作者
刘基剑
《法学杂志》
1986年第5期6-6,共1页
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缓刑制度是我国刑罚的具体运用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表明我国适用刑罚的目的...
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缓刑制度是我国刑罚的具体运用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表明我国适用刑罚的目的不是报复,而是改造教育犯罪分子成为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刑宣告
犯罪分子
危害社会
我国刑法
有期徒刑
缓刑
制度
刑罚
犯罪情节
改造教育
具体运用
原文传递
法律顾问
10
《法学杂志》
1984年第6期56-58,共3页
缓刑宣告前被羁押的日期在缓刑期满后重新犯罪的能否折抵刑期? 来信编辑同志: 某人两年前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宣判前被羁押三个月,而今因犯新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那么两年前的羁押日期能否折抵刑期?如果两年前耶次是无罪判...
缓刑宣告前被羁押的日期在缓刑期满后重新犯罪的能否折抵刑期? 来信编辑同志: 某人两年前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宣判前被羁押三个月,而今因犯新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那么两年前的羁押日期能否折抵刑期?如果两年前耶次是无罪判决的话,那么,前羁押日是否能折抵后来的刑期呢?如果不能折抵,则与《刑法》第四十二条“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的规定,不是矛盾了么?应如何理解,请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羁押
有期徒刑
重新犯罪
无罪判决
缓刑宣告
刑期
判决执行
假释考验期
犯罪分子
刑法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我国缓刑制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2
1
作者
郝如建
机构
扬州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3-26,76,共5页
文摘
论述了我国缓刑制度有争议的几个问题 ,认为 :缓刑宣告不属于刑罚裁量制度 ,而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过于原则 ,应予以具体化 ;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有漏罪的 ,不应一概撤销缓刑 ,而应当区别对待 ;战时缓刑并非一种独立的缓刑制度 。
关键词
缓刑宣告
缓刑
适用
战时
缓刑
分类号
D921.13 [政治法律—军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
被引量:
7
2
作者
邓自力
向革
机构
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22,共4页
文摘
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邓自力,向革从现行世界主要国的立法看,无论是坚持报应刑论还是主张教育刑论,都不得不承认缓刑制度的存在价值。因而普遍为各国立法所采用,但因各国国情不同,缓刑制的样态也有差别,大体可归为以下二种模式:(一)缓刑宣告犹豫制,即对于一定情...
关键词
缓刑
犯
保护管束制度
缓刑
考验期
缓刑
制度
缓刑
保证金
缓刑宣告
原判刑罚
基层组织
人格调查
法定义务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
3
作者
邓自力
机构
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阿坝师专学报》
1994年第2期66-71,共6页
关键词
缓刑
制度
刑罚
保护管束制
观护监督制度
缓刑
撤销制度
缓刑宣告
犹豫制
分类号
D924.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保护管束制度介评
被引量:
1
4
作者
付胥宇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
出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8-120,126,共4页
文摘
保护管束制度是台湾刑事制裁措施中极具特色的非拘禁性质的罪犯处遇方法。其广泛适用于其他保安处分之替代、受缓刑宣告者、假释出狱者以及少年事件之处理。作者力图通过对该制度之介评 ,对我国大陆相关刑法制度之完善提出己见。
关键词
保护管束制度
台湾省
保安处分
管制刑
受
缓刑宣告
者
假释出狱者
少年事件
Keywords
Probation
measure of security
punishment of control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7.58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地区保护管束制度介评
5
作者
付胥宇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部
出处
《台湾法研究学刊》
2003年第4期52-56,共5页
文摘
保护管束制度是台湾地区刑法刑事制裁措施中极具特色的非拘禁性质的罪犯处遇方法。其广泛适用于其他保安处分之替代、受缓刑宣告者、假释出狱者以及少年事件之处理。作者力图通过对该制度之介评,对我国大陆相关刑法制度之完善提出己见。
关键词
台湾地区
保护管束制度
刑法刑事制裁措施
非拘禁性质
缓刑宣告
者
假释出狱者
少年事件
刑法制度
分类号
D924.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27.58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西城区首例宣告缓刑并适用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的实践
6
作者
钟显林
刘克志
蔡卫华
机构
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
出处
《中国监狱学刊》
2013年第4期148-149,共2页
文摘
禁止令制度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个重要创新,依法正确适用禁止令,切实保障和强化管制、缓刑的适用效果,对于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发挥非监禁型刑罚在避免交叉感染、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的积极功能,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宣告缓刑并适用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要依靠公检法各机关共同做好教育矫正工作,创新并严格遵守监管规定,加强执行力,将制度落在实处。
关键词
宣告
缓刑
禁止令
教育矫正
分类号
D926.7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改进交通肇事犯罪诉讼模式的可行性探析
7
作者
武中文
机构
河南裕达律师事务所
出处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91-93,共3页
文摘
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交通肇事犯罪的刑事诉讼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应该予以改进,即原则上对犯罪嫌疑人统一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拘留,不逮捕,按照刑法上限判决徒刑并按照上限宣告缓刑。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及时在事故发生后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认真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处理事故,能够与受害人达成赔偿与谅解协议,或者在无法达成赔偿和解协议时能就全部损失提供担保,或者所购买的事故保险能够基本涵盖相关损失,就不应该再对其采取拘留或逮捕等羁押型的强制措施,而应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型强制措施并以宣告缓刑的方式来结束诉讼程序。
关键词
交通肇事
诉讼程序
投案自首
民事赔偿
取保候审
宣告
缓刑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
被引量:
2
8
作者
赵炳寿
邓自力
机构
四川联合大学法学院
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出处
《法学家》
CSSCI
1995年第3期13-17,共5页
文摘
缓刑是我国刑罚具体运用的一项重要制度。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现行缓刑制度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因此,有对缓刑制度及配套措施作反思的必要,进而探求完善的途径。
关键词
保护管束
缓刑
执行
缓刑
犯
缓刑
制度
考验期
改造罪犯
执行刑罚
保证金
缓刑宣告
缓刑
考验
分类号
D924.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谈缓刑的适用
9
作者
刘基剑
出处
《法学杂志》
1986年第5期6-6,共1页
文摘
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缓刑制度是我国刑罚的具体运用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表明我国适用刑罚的目的不是报复,而是改造教育犯罪分子成为新人。
关键词
缓刑宣告
犯罪分子
危害社会
我国刑法
有期徒刑
缓刑
制度
刑罚
犯罪情节
改造教育
具体运用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法律顾问
10
出处
《法学杂志》
1984年第6期56-58,共3页
文摘
缓刑宣告前被羁押的日期在缓刑期满后重新犯罪的能否折抵刑期? 来信编辑同志: 某人两年前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宣判前被羁押三个月,而今因犯新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那么两年前的羁押日期能否折抵刑期?如果两年前耶次是无罪判决的话,那么,前羁押日是否能折抵后来的刑期呢?如果不能折抵,则与《刑法》第四十二条“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的规定,不是矛盾了么?应如何理解,请赐教。
关键词
羁押
有期徒刑
重新犯罪
无罪判决
缓刑宣告
刑期
判决执行
假释考验期
犯罪分子
刑法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我国缓刑制度的几个问题
郝如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
邓自力
向革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
邓自力
《阿坝师专学报》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台湾保护管束制度介评
付胥宇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台湾地区保护管束制度介评
付胥宇
《台湾法研究学刊》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北京市西城区首例宣告缓刑并适用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的实践
钟显林
刘克志
蔡卫华
《中国监狱学刊》
2013
0
原文传递
7
改进交通肇事犯罪诉讼模式的可行性探析
武中文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
赵炳寿
邓自力
《法学家》
CSSCI
1995
2
原文传递
9
谈缓刑的适用
刘基剑
《法学杂志》
1986
0
原文传递
10
法律顾问
《法学杂志》
198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