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注韩文公文集》编刻者辨伪
1
作者 林琳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7期26-26,38,共2页
南宋刻本《音注韩文公文集》未撰编刻者姓名 ,张允亮、傅增湘判定其为祝充校注本。今检此书注文得知 ,此书应为一不尽出注家名氏之集注本。
关键词 《音注韩文公文集》 编刻者 姓名 校注本 韩愈 诗歌
下载PDF
南丰刘壎著述编刻及著录问题辨正
2
作者 李博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宋遗民刘壎(1240—1319)的著述在元代皆以抄本行世,明正德间,同邑后辈符遂首次付刻,其后再次散乱,经明末刘氏裔孙冠寰搜讨,合刊为《水云村泯稿》。清初,其子刘凝等逐渐将《吟稿》《泯稿》《隐居通议》独立,后两种于乾隆年间入《四库全... 宋遗民刘壎(1240—1319)的著述在元代皆以抄本行世,明正德间,同邑后辈符遂首次付刻,其后再次散乱,经明末刘氏裔孙冠寰搜讨,合刊为《水云村泯稿》。清初,其子刘凝等逐渐将《吟稿》《泯稿》《隐居通议》独立,后两种于乾隆年间入《四库全书》。嘉、道年间,刘烒、斯嵋父子继续校勘重刻,传世至今。经过自元至清的几次校刻,刘氏著述在编辑形式、文本面貌上均有较大变动。另外,相关目录书著录及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并附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壎 水云村泯稿 水云村吟稿 隐居通议
下载PDF
“義利兩得”:《新刻世史類編》的纂修與回響
3
作者 王澎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4年第3期331-359,407,共30页
作爲明代綱鑑類史著的重要代表,《新刻世史類編》是李槃在李純岬草創家塾文本基礎上,汲取《網鑑會蓽》等綱鑑文本精華增修而成的史學教材。一方面,《世史》以清晰貫通的歷史脈絡、便於記憶的内容模紐、豐富精當的應試内容充分滿足舉子... 作爲明代綱鑑類史著的重要代表,《新刻世史類編》是李槃在李純岬草創家塾文本基礎上,汲取《網鑑會蓽》等綱鑑文本精華增修而成的史學教材。一方面,《世史》以清晰貫通的歷史脈絡、便於記憶的内容模紐、豐富精當的應試内容充分滿足舉子應試需求,脱穎於同類競品。另一方面,李槃借此書傳遞先祖及自身歷史正統認識和理學觀點,化育“人心”,最终達到兼顧“舉業人心”的撰述目的。從實踐上看,《世史》確因其在舉業市場的成功而具有高流通性,保證了該書的歷史知識和思想認識被明清讀者廣泛接受,從而充分發揮歷史知識普及與歷史教育的功用。該書“義利兩得”撰述追求的實現,是綱鑑類史著與明清社會互動的生動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槃 《新世史頰編》 網鑑類史著 舉業用書
下载PDF
《明僧弘秀集》编刻流传脞论
4
作者 代刚 吴东妮 《文化产业》 2023年第17期160-162,共3页
《明僧弘秀集》是明代后期毛晋编刻的一部明代僧诗总集,选有明代171年间190余位诗僧的1700余首诗。《明僧弘秀集》的编刻受到明代佛教、僧诗的发展状况以及苏州地区藏书刻书风尚的影响。编者毛晋四处征采材料,经严谨的校对审订后,于崇... 《明僧弘秀集》是明代后期毛晋编刻的一部明代僧诗总集,选有明代171年间190余位诗僧的1700余首诗。《明僧弘秀集》的编刻受到明代佛教、僧诗的发展状况以及苏州地区藏书刻书风尚的影响。编者毛晋四处征采材料,经严谨的校对审订后,于崇祯十六年(1643)在汲古阁刻成是集。《明僧弘秀集》刊刻成书后,数百年间,几经流转,终得见于今日。考察《明僧弘秀集》的编刻流传过程有助于明代僧诗文集的整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文集 僧诗 诗僧 毛晋 流传过程 明代佛教 明代后期
下载PDF
从“穷搜肃谘”到“捐赀经理”:明末清初《东林书院志》编刻史考略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红兵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111,共8页
在南宋初以迄清初之际的五百余年时间里,以杨时无锡讲学旧址为载体的东林书院,经历了创建、重建、拆毁与复建的命运,成为明末清初东林学人“累积性”地编撰刊刻《东林书院志》的重要情愫。明末清初《东林书院志》的编纂与出版经历了从... 在南宋初以迄清初之际的五百余年时间里,以杨时无锡讲学旧址为载体的东林书院,经历了创建、重建、拆毁与复建的命运,成为明末清初东林学人“累积性”地编撰刊刻《东林书院志》的重要情愫。明末清初《东林书院志》的编纂与出版经历了从“穷搜肃谘”到“捐赀经理”的漫长过程,相继编撰出刘元珍、严瑴、高世泰和高廷珍等四稿《东林书院志》,东林学人的修志事业先后持续了一百余年。康熙初年“前明遗贤”严瑴为了《东林书院志》的撰修事业耗尽余生,所撰《东林书院志》与高世泰续志最终“合体”成为雍正二十二卷本《东林书院志》的雏体。由于明末清初特殊的政治生态,不仅《东林书院志》的修志刊刻历史曲折漫长,参与修志的大部分东林学人之生平事迹亦散佚不详,这种“文化异象”在中国古代书籍出版活动中十分罕见,反映的当是传统社会时期地方士人保存、编撰与出版地方典籍之艰难历史的一个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林书院志》 严瑴 高世泰
下载PDF
《新安文献志》编刻始末考略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有祥 《黄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7-19,共3页
《新安文献志》是程敏政主持编纂的一部徽州地方文献总集,但其成书过程却颇为漫长曲折,该书创始于天顺年间,直到1497年才最终刊刻完毕,前后长达30年,是一部费时久而质量精的总集,是研究徽学的资料渊薮。
关键词 程敏政 《新安文献志》 徽州
下载PDF
《太平广记》的编刻、传播及小说观念 被引量:3
7
作者 凌郁之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3-77,共5页
一般认为《太平广记》编成后并没有及时刊印,但实际上它已通过其他渠道传播出来了。晁迥是我们所知最早看过此书的学者。从晁迥到苏轼,再到洪适、周必大等,再到罗烨以及“幼习《太平广记》”的说话艺人,他们都看过《太平广记》,但他们... 一般认为《太平广记》编成后并没有及时刊印,但实际上它已通过其他渠道传播出来了。晁迥是我们所知最早看过此书的学者。从晁迥到苏轼,再到洪适、周必大等,再到罗烨以及“幼习《太平广记》”的说话艺人,他们都看过《太平广记》,但他们所看之《太平广记》可能有不同的版本。至于宋初《太平广记》编而未刊,虽然史书记载说是因为“言者谓非后学所急”,但笔者以为,可能另有隐情。《太平广记》编刻事件本身对于宋代小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小说观念内涵。《太平广记》里单设“杂传记”一目以置唐传奇,也已显示了小说观念的一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广记 传播 小说观念
下载PDF
李调元古籍编刻活动与文献学思想述略
8
作者 王永波 刘浪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4-43,共10页
李调元的古籍编刻活动贯穿于他的一生,包括访求珍本、编订成书、编撰大型丛书及后续的修订增补,为保存巴蜀文化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李调元编刻古籍从内容上来说经史子集四部齐备,还刊刻了几部大型丛书如《函海》《续函海》,编纂了《蜀... 李调元的古籍编刻活动贯穿于他的一生,包括访求珍本、编订成书、编撰大型丛书及后续的修订增补,为保存巴蜀文化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李调元编刻古籍从内容上来说经史子集四部齐备,还刊刻了几部大型丛书如《函海》《续函海》,编纂了《蜀雅》《全五代诗》等大型总集。他广泛收集有关历代巴蜀文献的资料,尤其是明人杨慎的著述,汇刻到《函海》中,才使得这些著作因《函海》而保存下来。他在文献的甑订与辨别上,非常注意可靠性与完整性,因而所编刻的古籍质量很高,是清代中期蜀中刻书的代表。所撰写的几十篇《函海》序跋,或考订作者,辨析版本,或纠正前人误说,补充内容,皆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点,反映了李调元的文献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古籍 《函海》 目录版本
下载PDF
刘辰翁文集编刻流传考述
9
作者 焦印亭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7,48,共4页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影响颇大的诗人、词人和文学评论家,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但学界鲜有论及这些著述的编刻流传情况,本文对其《须溪先生记钞》、《须溪集》、《须溪四景诗》等进行了详细考述。
关键词 刘辰翁 流传 文集
下载PDF
出版史上子类丛书的编辑与刊刻
10
作者 温显贵 《出版科学》 2006年第4期54-58,共5页
子是传统目录学四分法中的重要一支,子书在中国图书史上也以数量庞大著称。自从丛书诞生以后,子书就因其地位重要而被各综合性丛书所收录。但专门以子书为收罗对象的子类丛书至明代才出现。明代后期、清代末期和民国年间及现当代是子类... 子是传统目录学四分法中的重要一支,子书在中国图书史上也以数量庞大著称。自从丛书诞生以后,子书就因其地位重要而被各综合性丛书所收录。但专门以子书为收罗对象的子类丛书至明代才出现。明代后期、清代末期和民国年间及现当代是子类丛书编刻的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类丛书 意义
下载PDF
明清小说类书序跋与小说类书之编刻
11
作者 温庆新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12,共4页
明清小说类书序跋所体现的有关明清小说类书之编刻观、"说部"刊刻之由、小说类书传播与读者接受等方面的思想,有助于探讨明清小说类书的编刻情形,从而在古小说理论史上予以合理定位。
关键词 明清小说类书 序跋 观念
下载PDF
两宋朝的图书编刻与收藏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寿芝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两宋时期,是我国图书出版和收藏的黄金时期。北宋初期,图书的编刻和收藏具有了较好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两宋朝的图书编辑相当活跃,著名的有北宋初期的四大类书。两宋朝的图书刻印形成官、私、坊刻三大系统,两宋朝的刻书业以四川、浙... 两宋时期,是我国图书出版和收藏的黄金时期。北宋初期,图书的编刻和收藏具有了较好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两宋朝的图书编辑相当活跃,著名的有北宋初期的四大类书。两宋朝的图书刻印形成官、私、坊刻三大系统,两宋朝的刻书业以四川、浙江、福建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两宋朝统治者将图书文献视为文治和教化的体现,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体系,官府藏书以馆阁藏书为主,辅之以各地方政府及州学、书院藏书。另外,寺院藏书也有一定的规模,私人藏书更具特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私人藏书家。两宋朝的图书编刻之多,规模之大,收藏之丰,都堪称前世未有,后世楷模,在中国图书出版和收藏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朝 图书 收藏
下载PDF
龚景瀚著述编刻及著录问题辨正
13
作者 李博 《福建史志》 2021年第6期23-27,37,71,72,共8页
龚景瀚,闽县(今福州)人,清乾、嘉间官至庆阳、兰州知府。龚氏著述今尚有稿抄本多种存世,福建省图书馆、北京大学皆有藏。道光六年(1826年),其子龚式谷等编为《澹静斋全集》,刻印行世,不久子瑞谷、孙耿光即重刻两次,同治年间(1862—1874... 龚景瀚,闽县(今福州)人,清乾、嘉间官至庆阳、兰州知府。龚氏著述今尚有稿抄本多种存世,福建省图书馆、北京大学皆有藏。道光六年(1826年),其子龚式谷等编为《澹静斋全集》,刻印行世,不久子瑞谷、孙耿光即重刻两次,同治年间(1862—1874年)又由裔孙龚易图重编重刻。其著述除《石塔碑刻记》外并无乾隆、嘉庆等刻本,今目录书、馆藏著录等多有疏漏,有待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景瀚 《澹静斋全集》 著录
下载PDF
南宋词人李曾伯《可斋类稿》编刻流传考
14
作者 李璇 《沧桑》 2011年第1期245-246,共2页
李曾伯是南宋名臣,一生以功业自许,七开大阃,通知兵事,所至皆有实绩,又素好儒雅,工诗擅词,其人其文,并为当时所重。然学界鲜有论及其著述的编刻流传情况,本文对其文集《可斋类稿》进行了详细考述。
关键词 李曾伯 《可斋类稿》 流传
下载PDF
《宝刻类编》版本考述
15
作者 郑伊翔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2年第6期115-121,共7页
《宝刻类编》作者不明,成书于南宋末,是一本以人系碑的石刻目录书籍。其书虽有明代抄本存世,却久不见著录,几近于亡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将其辑出后,其书经过私人录副与民间传抄,直至刘喜海将其付梓。本文著录经眼的《宝刻类编... 《宝刻类编》作者不明,成书于南宋末,是一本以人系碑的石刻目录书籍。其书虽有明代抄本存世,却久不见著录,几近于亡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将其辑出后,其书经过私人录副与民间传抄,直至刘喜海将其付梓。本文著录经眼的《宝刻类编》诸抄本与刻本,并就其版本间关系进行初步梳理。其抄本綦多,关系模糊,以知不足斋批抄本与重抄李文藻本最为重要。其刻本则一脉相承,自刘喜海刻本始,经《粤雅堂丛书》而至《丛书集成新编》本。在著录并梳理版本的基础上,本文对《宝刻类编》整理工作的底本、参校本选择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学 版本源流 抄本
下载PDF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晦阉先生文集》刊刻考
16
作者 郭齐 尹波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7年第6期38-44,共7页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晦阉先生文集》刊刻考郭齐,尹波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晦阉先生文集》前、后集,是现存最早的朱熹文集刊本,也是唯一流传至今的朱熹在世时刊刻流布之本。该集文字内容与通行本有很大不同,其价值无可估量。数十年来,...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晦阉先生文集》刊刻考郭齐,尹波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晦阉先生文集》前、后集,是现存最早的朱熹文集刊本,也是唯一流传至今的朱熹在世时刊刻流布之本。该集文字内容与通行本有很大不同,其价值无可估量。数十年来,一直珍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为天地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集卷 后集 今本 朱熹文集 目录 天禄琳琅 台湾 编刻者
下载PDF
程敏政《皇明文衡》的编集初刻与面貌形塑
17
作者 郑雄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20,共21页
对于《皇明文衡》在程敏政生前的成集情况,时人的记载中有着完全相左的结论,并由此指向敏政业已编定而选稿随其身故散失,以及敏政尚未脱稿只是留下《皇明文衡目录》两种可能。传世的《皇明文衡》主要来自程曾根据敏政目录搜采文献编成... 对于《皇明文衡》在程敏政生前的成集情况,时人的记载中有着完全相左的结论,并由此指向敏政业已编定而选稿随其身故散失,以及敏政尚未脱稿只是留下《皇明文衡目录》两种可能。传世的《皇明文衡》主要来自程曾根据敏政目录搜采文献编成的稿本,且目录与稿本皆维持着分类而未分卷的样态。虽说稿本取材多方,却未能备收目录所列篇章而留有不少缺文。正德五年张鹏刻本是《皇明文衡》的初次刊刻,其基于稿本内容而将之“分为九十八卷”,并采用先刻稿本既有篇章而搁置缺文与随采随补相结合的方式,又将开刻后所得缺文汇刻为两卷“补缺”附于书后,遂形成传世的百卷本《皇明文衡》;但也由此淹没了敏政的编纂意图,进而奠定了后世诸多版本的基本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敏政 《皇明文衡》 明文总集
原文传递
编辑闲话(四)
18
作者 庄予 《中国出版》 1987年第6期14-16,共3页
抱着某种特殊目的而故意删改古书和他人的著作,这早在编纂《四库全书》之前,就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乾隆皇帝弘历并不是“始作俑者”。上次《闲话》提到的弘历批评四库全书馆所进的《宗泽集》和《杨继盛集》,其原本都是康熙年间经过删... 抱着某种特殊目的而故意删改古书和他人的著作,这早在编纂《四库全书》之前,就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乾隆皇帝弘历并不是“始作俑者”。上次《闲话》提到的弘历批评四库全书馆所进的《宗泽集》和《杨继盛集》,其原本都是康熙年间经过删改的刻印本。清初潘耒编刻其师顾炎武的诗文集及《日知录》等遗作,对于原稿也作了许多窜改和删削。章太炎为黄侃《日知录校记》作序,很有感慨地说,潘耒是顾炎武“门下高材,造膝受命,宜与恒众异:乃反剟定师书,令面目不可全睹,何负其师之剧耶!”接着又说,“盖亦惩于史祸有屈志而为之者也!”清初大兴文字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顾炎武 日知录 乾隆皇帝 章太炎 编刻者 文字狱 弘历 清初
下载PDF
清刻《龙藏》漫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致忠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6年第3期63-67,138,共6页
清刻《龙藏》漫议李致忠清刻《龙藏》是历代封建中央政府所刻的最后一部汉文大藏,也是中国国内仅存基本完整的经板且仍可刷印的大藏。有人说佛经大藏最早起于唐代,因而将“藏”字也解释成源于唐朝。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一、藏释众所周... 清刻《龙藏》漫议李致忠清刻《龙藏》是历代封建中央政府所刻的最后一部汉文大藏,也是中国国内仅存基本完整的经板且仍可刷印的大藏。有人说佛经大藏最早起于唐代,因而将“藏”字也解释成源于唐朝。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一、藏释众所周知,佛典言藏,最初系指经、律、论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龙藏 清藏 古籍整理
下载PDF
《风月锦囊》刊印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仕忠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7-119,共3页
《风月锦囊》刊印考黄仕忠《风月锦囊》是一部戏曲和散曲选集,国内向无传本,今仅存于西班牙爱斯高亚圣劳伦佐(ReadBibliotecadeSanLorenzodelEscorial)图书馆。本世纪20年代,戴望舒旅... 《风月锦囊》刊印考黄仕忠《风月锦囊》是一部戏曲和散曲选集,国内向无传本,今仅存于西班牙爱斯高亚圣劳伦佐(ReadBibliotecadeSanLorenzodelEscorial)图书馆。本世纪20年代,戴望舒旅欧时曾见,并作《西班牙爱斯高里亚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月锦囊》 戏曲 散曲 考辩 版式 著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