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泰勒公式进行编题
1
作者 马晓娟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有不少题目都是以泰勒公式为背景.熟悉泰勒公式,清楚试题的泰勒背景,这对解题至关重要.而利用泰勒公式进行编拟试题,则是教师的基本功,是需要掌握的.
关键词 泰勒公式 试题背景 编拟试题 导数 压轴题
下载PDF
再谈数学试题编拟的科学性原则——以高中数学竞赛题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国治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0年第3期92-96,共5页
数学试题的编拟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编拟的数学试题应该满足逻辑性要求,即试题的条件必须是相容的、独立的、充分的。以一些高中数学竞赛题为例具体说明。
关键词 数学试题 科学性 相容性 独立性 充分性
下载PDF
立足基础 提升能力——谈一道数列题的编拟与考查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志荣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作为试题的一个重要考查功能。试题编拟应立足基础、立足教材,在此基础上,适度拓展延伸、提高能力要求,学生才能适应,才愿意去钻研、探究,从而才会逐步提升能力。
关键词 数列题 编拟试题 学习积极性 考查功能
下载PDF
计算机化考试中的试题编拟工作探析
4
作者 孙刚 刘亚利 《网友世界》 2014年第16期189-190,共2页
计算机化考试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模式而言在便捷性方面具有着明显优势,这种考试模式不仅让试题的编拟、呈现、组卷、存储等发生了很大变革,同时也引发了考试以及命题观念和思想的革命。在计算机化考试中的试题编拟工作中,应当重视通过... 计算机化考试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模式而言在便捷性方面具有着明显优势,这种考试模式不仅让试题的编拟、呈现、组卷、存储等发生了很大变革,同时也引发了考试以及命题观念和思想的革命。在计算机化考试中的试题编拟工作中,应当重视通过发挥计算机优势来开展情境的创设,从而对试题编拟工作作出创新并对考生综合素质作出更好的考察。本文在对计算机化考试中试题编拟工作的原则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化考试中试题编拟工作的创新思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考试 试题 原则 策略
下载PDF
练“试题编拟”的本领——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自我训练(040)
5
作者 余映潮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6年第12期16-17,共2页
语文教师的教学本领,说到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阅读教学的本领,二是写作教学的本领,三是指导复习考试的本领。这三项本领,都离不开一项基本能力:试题编拟。这是语文教师管用的真正能力之一。语文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拟题能力,就需要夯... 语文教师的教学本领,说到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阅读教学的本领,二是写作教学的本领,三是指导复习考试的本领。这三项本领,都离不开一项基本能力:试题编拟。这是语文教师管用的真正能力之一。语文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拟题能力,就需要夯实自己的读写知能“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试题 自我训练 综合素养 基本能力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考试
下载PDF
结构良好试题编拟的基本要求 被引量:4
6
作者 罗增儒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在改革精神和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命题已经出现了立意和题型都锐意创新的繁荣局面,一方面,百花齐放,各有新招,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指导思想上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为7个方面(参见文[1]~[5]):
关键词 试题 结构 课标理念 改革精神 中考命题 百花齐放 立意
原文传递
试题编拟的技术性建议 被引量:8
7
作者 罗增儒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7,共5页
2001年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中考更加成为众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主要是中考命题如何体现“三维目标”,特别是如何体现“过程与方法”,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既涉及命题理念又涉及命题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 2001年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中考更加成为众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主要是中考命题如何体现“三维目标”,特别是如何体现“过程与方法”,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既涉及命题理念又涉及命题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笔者承担了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新课程实施与中考命题改革研究”(2005.11~200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 技术性 “过程与方法” 陕西师范大学 中考命题 课程改革 义务教育 焦点问题
原文传递
试题编拟的技术性建议(续)
8
作者 罗增儒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3,共4页
示例11由乘法公式。
关键词 试题 技术性 乘法公式
原文传递
试题编拟隐性错因分析
9
作者 吴丽洪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15年第11期22-23,共2页
所谓隐性错因,是指试题本身在设计的过程中明显出错或不易察觉,从而导致试题的条件不足以正确推导出结论的客观事实.此类错误有别于简单的印刷出错或容易发现的表面错误.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就不是良好的试题.本人对此类情况进行梳... 所谓隐性错因,是指试题本身在设计的过程中明显出错或不易察觉,从而导致试题的条件不足以正确推导出结论的客观事实.此类错误有别于简单的印刷出错或容易发现的表面错误.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就不是良好的试题.本人对此类情况进行梳理并整合归类,列举一些试题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 错因分析 归类
原文传递
错在哪里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丽娟 张国治 《中学数学教学》 2017年第5期79-80,共2页
解后反思(1)试题编拟过程中题目的条件对于推出结论是充分的,而有些条件不充分的题目之所以存在,是由于编拟试题和解题时有心理上的“潜在假设”,或逻辑上的“以偏概全”.当然,在试题编拟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隐含条件,题设条件不能与本... 解后反思(1)试题编拟过程中题目的条件对于推出结论是充分的,而有些条件不充分的题目之所以存在,是由于编拟试题和解题时有心理上的“潜在假设”,或逻辑上的“以偏概全”.当然,在试题编拟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隐含条件,题设条件不能与本系统的公理、定理、已知正确的结论等相矛盾,而且题设中的多个条件之间也不能互相矛盾.故我们应注重在解题环节中需要“常回头看看”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 “以偏概全” 题设条件 隐含条件 解题 矛盾
下载PDF
小学语文学业质量监测命题的实践与思考
11
作者 廖丽萍 郑舒瑜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29期66-69,共4页
语文学业质量监测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责任。命题过程中测试内容要精准,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题目情境要真实,无痕推动学生的学习能力;试题编拟要灵活创新,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命题要凸现学生... 语文学业质量监测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责任。命题过程中测试内容要精准,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题目情境要真实,无痕推动学生的学习能力;试题编拟要灵活创新,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命题要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为中心”的理念,打通评价与学习的转换通道,在评价活动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监测 试题内容 情境创设 试题
下载PDF
研究有关导数的两则案例
12
作者 李仁兵 《新高考(高二数学)》 2014年第6期36-38,共3页
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应用是各类考试考查的热点,常综合考查单调性、极值、最值以及导数的几何意义.本文试以案例的形式,尝试探究导数试题编拟的意图及方法,并借此回顾复习导数应用的几个方面,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启发.
关键词 导数 案例 函数性质 综合考查 几何意义 试题 单调性 应用
下载PDF
研究有关导数的两则案例
13
作者 李仁兵 《新高考(高二数学)》 2013年第7期55-57,共3页
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应用是各类考试考查的热点,常综合考查单调性、极值、最值以及导数的几何意义.本文试以案例的形式,尝试探究导数试题编拟的意图及方法,并借此回顾复习导数应用的几个方面,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启发.
关键词 导数 案例 函数性质 综合考查 几何意义 试题 单调性 应用
下载PDF
利用对称原理编极值题
14
作者 朱定符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对称原理 极植问题 试题
原文传递
一道山东预赛试题的纠错
15
作者 张国治 宋书华 《中学数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59-61,共3页
编拟数学试题时,首先,要怀着严谨的态度、保持缜密的思维,反复推敲、求真务实,不能存在心理上的“潜在假设”、逻辑上的“以偏概全”;其次,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试题条件必须是相容的、独立的、充分的.
关键词 试题 潜在假设 相容性 科学性
原文传递
一道最值问题的解法研讨和命制探源
16
作者 黄建锋 《数学通讯》 2022年第20期28-29,F0003,共3页
对一道最值问题进行研讨,得出了一系列精彩妙解,通过深度思考,剖析了编拟类似试题的策略.
关键词 最值问题 精彩妙解 深度思考 编拟试题
原文传递
“错”题不错
17
作者 周小明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10期34-35,共2页
笔者最近有幸拜读了罗增儒先生发表的一组论文,包括《结构良好试题编拟的基本要求》和《试题编拟的技术性建议》等,引起了笔者对问题试题的兴趣,所以对待试题从“分析解决”上升到了“审判”的层面.
关键词 试题 罗增儒 技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