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昏侯刘贺墓编甬钟的音乐学研究
1
作者 王清雷 魏旭爽 +1 位作者 张玲玲 徐长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0,I0002,共6页
本文首先对海昏侯刘贺墓所出11件甬钟的调音情况做了详细介绍,然后分析该墓乐器库所出10件甬钟的测音数据,结果显示无论其正鼓音音列还是正、侧鼓音音列均无规律可循。对于这套编甬钟(10件)的编列,学界亦有不同的认知。该文通过对这套... 本文首先对海昏侯刘贺墓所出11件甬钟的调音情况做了详细介绍,然后分析该墓乐器库所出10件甬钟的测音数据,结果显示无论其正鼓音音列还是正、侧鼓音音列均无规律可循。对于这套编甬钟(10件)的编列,学界亦有不同的认知。该文通过对这套编甬钟的纹饰、音列和铭文的考察,认为该墓乐器库所出10件编甬钟是由不同时期、不同纹饰、不同宫调、不同套组的甬钟临时拼凑而成的一套甬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刘贺墓 编甬钟 音乐学
下载PDF
编钟“基组”的形成与定型——西周4件、8件组编甬钟“编列—音列”结构的微观分析
2
作者 宋克宾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5,67,共8页
对于编钟的编列与音列,以往研究往往停留在"组"的分级层面。本文认为从西周4件组编甬钟以来,编钟编列存在更微观的单位:"基组"。基组是"一钟双音三度音程"、侧鼓音高于正鼓音乐器条件下西周编钟表现一定... 对于编钟的编列与音列,以往研究往往停留在"组"的分级层面。本文认为从西周4件组编甬钟以来,编钟编列存在更微观的单位:"基组"。基组是"一钟双音三度音程"、侧鼓音高于正鼓音乐器条件下西周编钟表现一定音阶观念的产物。基组结构在西周4件组编甬钟形成,定型于西周8件组编甬钟,是两周乐钟"编列—音列"结构传承与变迁的一个基本结构因素。基组结构,将为分析9件组以及更复杂编钟编列设计的规律、判断侧鼓音位、揭示曾侯乙编钟乐律铭文的乐学内涵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组 编甬钟 列—音列”结构 微观分析
原文传递
论商周之际铙钟随葬 被引量:6
3
作者 常怀颖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64,共11页
作为商周之际青铜编列乐器的核心,编列小铙与编列甬钟一废一兴,虽有短暂重合,但总体趋势却是前后相继,甬钟替代了小铙。小铙的器主以殷商贵族及殷遗民为多,未发现姬姓周人使用编列小铙。周初姬姓贵族使用甬钟晚于非姬姓贵族。晚商编列... 作为商周之际青铜编列乐器的核心,编列小铙与编列甬钟一废一兴,虽有短暂重合,但总体趋势却是前后相继,甬钟替代了小铙。小铙的器主以殷商贵族及殷遗民为多,未发现姬姓周人使用编列小铙。周初姬姓贵族使用甬钟晚于非姬姓贵族。晚商编列小铙与最早的编列甬钟皆以三枚为列组基数,虽偶有增益,但仍不违三枚一组的基数原则。甬钟在编列方式上完全承袭了编列小铙的组合方式。从墓中的摆放位置来看,编列小铙与甬钟多被摆放在墓葬棺椁之间,且以墓主头脚两端最为多见。作为一种新器形,不排除甬钟在南方被发明的可能;但作为一种丧葬制度,编列甬钟则继承了殷商小铙编列制度。商周之际存在特磬、特镈或与特殊铜铃编列小铙、甬钟相配的情况,但没有较严格的成例。编列甬钟与其他乐器规制配列当在西周中期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之际 列小铙 甬钟 列组合 器用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