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SIMOTIOND的编码器切换技术在木板横截锯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奚家星
丁庆新
+3 位作者
赵宏林
张仕民
孙广斌
李小春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9年第8期38-40,共3页
介绍了木板横截锯锯切区的工艺流程,分析其锯切控制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应用了基于SIMOTIOND的编码器切换技术,并阐述了该技术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
木板横截锯
编码
器
切换
SIMO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混合局部恢复码及Hitchhiker码的存储策略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梓仲
王海霞
+1 位作者
邵艾然
汪东升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8-630,共13页
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如今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需要存放PB数量级数据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些系统一般由普通商用组件构成,其出错率相对较高.由此,分布式存储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多副本和纠删码是现在最为常用的技术...
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如今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需要存放PB数量级数据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些系统一般由普通商用组件构成,其出错率相对较高.由此,分布式存储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多副本和纠删码是现在最为常用的技术.相比多副本技术,采用纠删码能在同等容错能力下大幅降低存储开销.然而,在进行数据恢复时,使用传统的纠删码(如Reed-Solomon码)会导致系统中产生大量的网络带宽消耗及磁盘读写操作,进而导致退化读延迟过高.注意到在系统中数据的访问频率呈Zipf分布,大多数数据访问只涉及到少量数据,而绝大多数数据的被访频率很低.根据这种数据访问的偏斜性,本文提出如下存储策略以解决采用纠删码的系统退化读延迟过高的问题:对被访频率高的热数据采用低恢复延迟的纠删码(如局部恢复码Local Reconstruction Code,LRC)进行编码,而对被访频率低的冷数据采用保证最小存储开销的纠删码(如Hitchhiker码)进行编码.由于热数据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数据访问,因此绝大多数的退化读也将应用在这些热数据上,这样这一策略就能在整个系统的角度获取低恢复开销的优势.同时,冷数据占据了系统绝大多数的数据量,且冷数据由保证最小存储开销的编码进行存储,因此这一策略的存储开销会很低.然而,对于混合存储策略而言,热数据可能会变冷,而冷数据也可能会变热,因此它需要配置一种编码切换过程.一个不恰当的编码切换过程会引起巨大的数据传输量,这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为了避免这一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LRC和Hitchhiker码之间的高效切换算法.这一算法可以避免上述策略在部署时因冷热数据的转换出现系统瓶颈.在精心选取了两种编码并提出它们之间的高效切换算法后,本文提出的混合存储策略避免了现阶段其余混合存储策略的主要缺点.通过实验验证,此存储策略相较传统的Reed-Solomon码在退化读延迟方面降低了55.8%.在编码切换方面,切换延迟能分别降低为重新编码算法用时的13.4%及33.1%,且当数据从LRC切换为Hitchhiker码时(更为频繁出现的情况)的数据传输量能降至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删码
退化读
编码切换
容错
存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IMOTIOND的编码器切换技术在木板横截锯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奚家星
丁庆新
赵宏林
张仕民
孙广斌
李小春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9年第8期38-40,共3页
文摘
介绍了木板横截锯锯切区的工艺流程,分析其锯切控制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应用了基于SIMOTIOND的编码器切换技术,并阐述了该技术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
木板横截锯
编码
器
切换
SIMOTION
Keywords
board cross-cut-off saw
encoder switching
SIMOTION
分类号
TP27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混合局部恢复码及Hitchhiker码的存储策略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梓仲
王海霞
邵艾然
汪东升
机构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
出处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8-630,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B1000303)
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B010115002)资助.
文摘
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如今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需要存放PB数量级数据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些系统一般由普通商用组件构成,其出错率相对较高.由此,分布式存储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多副本和纠删码是现在最为常用的技术.相比多副本技术,采用纠删码能在同等容错能力下大幅降低存储开销.然而,在进行数据恢复时,使用传统的纠删码(如Reed-Solomon码)会导致系统中产生大量的网络带宽消耗及磁盘读写操作,进而导致退化读延迟过高.注意到在系统中数据的访问频率呈Zipf分布,大多数数据访问只涉及到少量数据,而绝大多数数据的被访频率很低.根据这种数据访问的偏斜性,本文提出如下存储策略以解决采用纠删码的系统退化读延迟过高的问题:对被访频率高的热数据采用低恢复延迟的纠删码(如局部恢复码Local Reconstruction Code,LRC)进行编码,而对被访频率低的冷数据采用保证最小存储开销的纠删码(如Hitchhiker码)进行编码.由于热数据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数据访问,因此绝大多数的退化读也将应用在这些热数据上,这样这一策略就能在整个系统的角度获取低恢复开销的优势.同时,冷数据占据了系统绝大多数的数据量,且冷数据由保证最小存储开销的编码进行存储,因此这一策略的存储开销会很低.然而,对于混合存储策略而言,热数据可能会变冷,而冷数据也可能会变热,因此它需要配置一种编码切换过程.一个不恰当的编码切换过程会引起巨大的数据传输量,这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为了避免这一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LRC和Hitchhiker码之间的高效切换算法.这一算法可以避免上述策略在部署时因冷热数据的转换出现系统瓶颈.在精心选取了两种编码并提出它们之间的高效切换算法后,本文提出的混合存储策略避免了现阶段其余混合存储策略的主要缺点.通过实验验证,此存储策略相较传统的Reed-Solomon码在退化读延迟方面降低了55.8%.在编码切换方面,切换延迟能分别降低为重新编码算法用时的13.4%及33.1%,且当数据从LRC切换为Hitchhiker码时(更为频繁出现的情况)的数据传输量能降至10%.
关键词
纠删码
退化读
编码切换
容错
存储
Keywords
erasure code
degraded read
code switch
fault tolerance
storage
分类号
TP302.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SIMOTIOND的编码器切换技术在木板横截锯中的应用
奚家星
丁庆新
赵宏林
张仕民
孙广斌
李小春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混合局部恢复码及Hitchhiker码的存储策略
王梓仲
王海霞
邵艾然
汪东升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