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编码微球—流式细胞和生化分析技术及其最新发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牟颖 金钦汉 《生命科学仪器》 2003年第1期31-36,共6页
简述了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历史和工作原理。对该技术与荧光编码微球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高通量细胞和生化分析技术及其最新发展作了评述。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对流动液体中排成单列的细胞逐个进行检测的技术 通过检测得到相应细胞的光散... 简述了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历史和工作原理。对该技术与荧光编码微球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高通量细胞和生化分析技术及其最新发展作了评述。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对流动液体中排成单列的细胞逐个进行检测的技术 通过检测得到相应细胞的光散射和荧光信号 进而测定细胞的大小、形状、DNA、RNA、表面受体、酶活性、膜通透性和钙流量等 在癌症和爱滋病研究 新药开发、干细胞和基因治疗、遗传学、家畜性别选择、农作物新品种开发等方面部有广泛应用。采用顺序进样技术,则可不必加压而实现少量样品的自动分析和作亚秒水平分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测量。将该技术与近年发展起来的荧光染料编码微球技术相结合,则成为一种可以与生物芯片技术相媲美的多组分同时分析技术。采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和发光半导体量子点编码微球技术 进一步改善了方法的适用性,某些主要性能甚至超过了生物芯片技术,有望从研究实验室逐步进入临床实验室,最终进入病房和寻常百姓家 成为防病、诊断和监护病人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荧光编码微球 生化分析 发光量子点 流控芯片
下载PDF
基于编码微球的筛选方法
2
作者 黄振立 王海桥 +2 位作者 曹元成 刘烈雄 赵元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9-883,共5页
基于编码微球的筛选方法是多组分生物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筛选等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介绍基于编码微球的筛选技术,并对微球的编码方法进行了重点评述。
关键词 编码微球 多组分生物检测 筛选 评述
下载PDF
溶胀法制备高强度聚苯乙烯荧光及编码微球 被引量:4
3
作者 田爽 王秋玲 陈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859-863,866,共6页
通过对荧光微球制备的传统溶胀法的改进,以二氯甲烷作溶胀剂,0.25%SDS水溶液作分散体系(促进疏水性染料溶胀进入种子微球以增加微球荧光强度),制备出了荧光强度高,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3.6μm,变异系数3.7%),光学性质稳定,定量染色的绿... 通过对荧光微球制备的传统溶胀法的改进,以二氯甲烷作溶胀剂,0.25%SDS水溶液作分散体系(促进疏水性染料溶胀进入种子微球以增加微球荧光强度),制备出了荧光强度高,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3.6μm,变异系数3.7%),光学性质稳定,定量染色的绿色、橙色、红色三种荧光微球。将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两种染料同时溶胀进种子微球中,制备了能产生双荧光信号的荧光编码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溶胀法 单分散 聚苯乙烯荧光 荧光编码微球
下载PDF
基于流式量子点微球技术的甲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分析
4
作者 夏成静 李宝花 +3 位作者 郭燕妳 周小合 张润玲 牛英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流式量子点微球技术的甲型流感病毒(FluA)和乙型流感病毒(FluB)抗原联检方法,为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多重检测打下基础。方法分别使用自制的不同量子点编码微球和小鼠抗FluA/FluB核蛋白(NP)单克隆抗体进行偶联,在流式细胞仪... 目的建立基于流式量子点微球技术的甲型流感病毒(FluA)和乙型流感病毒(FluB)抗原联检方法,为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多重检测打下基础。方法分别使用自制的不同量子点编码微球和小鼠抗FluA/FluB核蛋白(NP)单克隆抗体进行偶联,在流式细胞仪上对已知浓度的甲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分别和同时进行检测,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甲乙型流感病毒抗原联检方法,利用此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进行比对,验证此方法的临床性能。结果建立了甲乙型流感病毒抗原联检方法,该方法的甲乙型流感病毒抗原的检出限分别为26.1 pg/ml和10.7 pg/ml,测量范围均为15.3~250000 pg/ml。对临床样本检测,与qPCR比对一致性良好,阳性符合率为57.4%,阴性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71.6%,并优于临床常用胶体金试剂(阳性符合率为56.49%,阴性符合率为99.75%)。结论此流式量子点微球多重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甲乙型流感病毒抗原的联检,其灵敏度较高、特异度好、检测范围广,可以为呼吸道常见病毒多重检测打下良好基础,在临床上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 量子点编码微球 液相蛋白芯片
下载PDF
编码微球悬浮芯片与改良ELISA鼠疫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丁艳丽 王静 +3 位作者 侯友松 胡孔新 李伟 陈维娜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06年第B08期35-37,共3页
[目的]寻求快速、准确、简便的鼠疫杆菌检测方法。[方法]分别建立鼠疫杆菌编码微球悬浮芯片检测方法和改良ELISA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悬浮芯片对F1抗原最低可以检测到840pg/ml,检测鼠疫杆菌到1×10^3cfu/ml;用改良ELISA法... [目的]寻求快速、准确、简便的鼠疫杆菌检测方法。[方法]分别建立鼠疫杆菌编码微球悬浮芯片检测方法和改良ELISA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悬浮芯片对F1抗原最低可以检测到840pg/ml,检测鼠疫杆菌到1×10^3cfu/ml;用改良ELISA法检测,对F1最低可以检测到53ng/ml,检测鼠疫杆菌到1×10^4cfu/ml。[结论]悬浮芯片检测比ELISA具有更高检测灵敏度,并且具有高效、快速、敏感、特异、低成本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微球 悬浮芯片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鼠疫杆菌
原文传递
高性能量子点编码磁性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鲁思 张鼎晟子 +2 位作者 刘冰 徐宏 古宏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9-516,共8页
基于改进的层层组装法,以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作为反应溶剂,将油溶性CdSSe/ZnS量子点装载到表面氨基修饰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MS)表面,通过调节量子点浓度,制备出高性能CdSSe/ZnS量子点编码磁性微球(CdSSe/ZnS-MBs).研究了氯仿和氯仿/正... 基于改进的层层组装法,以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作为反应溶剂,将油溶性CdSSe/ZnS量子点装载到表面氨基修饰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MS)表面,通过调节量子点浓度,制备出高性能CdSSe/ZnS量子点编码磁性微球(CdSSe/ZnS-MBs).研究了氯仿和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对CdSSe/ZnS-MBs制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不仅能避免氯仿等量子点良溶剂对聚合物微球的形貌破坏,同时能促进CdSSe/ZnS量子点高效地装载到磁性微球表面.所制备的CdSSe/ZnS-MBs在水相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荧光强度变异系数(CV)小,形貌均一.该方法为简单、精确可控地制备高编码容量的量子点编码微球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荧光 编码微球 层层组装 硒硫化镉 硫化锌 磁性聚苯乙烯
下载PDF
基于Mask R-CNN的荧光编码微球图像检测方法
7
作者 刘铭赫 史再峰 +2 位作者 罗韬 王溥萌 姚素英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6,共7页
为降低荧光编码微球技术的应用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Mask R-CNN目标检测算法的荧光编码微球图像检测方法.首先基于TensorFlow和Keras深度学习框架搭建Mask R-CNN网络模型,整体网络由特征提取网络,候选区域生成网络和分支处理网络3部分构... 为降低荧光编码微球技术的应用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Mask R-CNN目标检测算法的荧光编码微球图像检测方法.首先基于TensorFlow和Keras深度学习框架搭建Mask R-CNN网络模型,整体网络由特征提取网络,候选区域生成网络和分支处理网络3部分构成;通过有标注定性图像样本集训练网络模型,并使用合成图像实现训练集数据增强;将待检测定性图像样本输入训练完成的网络模型获得定性图像的语义掩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色和双色微球定性实验图像,平均检测准确度分别达94.17%和95.96%,可实现荧光编码微球定性图像的边界框检测、分类以及语义掩膜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荧光编码微球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多重荧光编码技术对TORCH感染的高通量检测
8
作者 崔婷 钱纯亘 +2 位作者 吴力强 黄天逊 汤建新 《包装学报》 2023年第1期36-45,共10页
TORCH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在疾病管理中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诊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利用多重荧光编码技术,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G的免疫分析法。通过对偶联缓冲液pH值及Goat ant... TORCH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在疾病管理中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诊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利用多重荧光编码技术,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G的免疫分析法。通过对偶联缓冲液pH值及Goat anti-Human IgG-PE浓度的优化得到最佳检测条件,并对该实验方法的精密度、特异性、剂量-反应曲线及检出限进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各项目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与多种常见的病原体抗体均无交叉反应,在40 min内能同时完成5个项目的批量检测,且与CLIA方法测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此方法可缩短检验周期、节约检测成本,为临床上快速、灵敏、高通量的TORCH感染筛查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荧光编码技术 编码微球 TORCH感染 高通量检测
下载PDF
不同粒径球阻抗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实验验证
9
作者 王占科 李亚琳 +4 位作者 胡添 胡晓璐 邹庆平 刘兴 常津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4-257,共4页
建立不同粒径球阻抗理论计算方法,提出球阻抗理论计算公式为6ρ/pd(ρ和d分别为球材料电阻率和球粒径),球阻抗理论计算数值与球粒径呈反比。通过实验测量3种不同粒径钢球阻抗数值,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近。为计算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微球... 建立不同粒径球阻抗理论计算方法,提出球阻抗理论计算公式为6ρ/pd(ρ和d分别为球材料电阻率和球粒径),球阻抗理论计算数值与球粒径呈反比。通过实验测量3种不同粒径钢球阻抗数值,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近。为计算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微球的理论阻抗数值提供数学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 计算方法 测定方法 阻抗编码 液态生物芯片
下载PDF
液相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舒乐 吕敬章 +5 位作者 黄李华 马淑棉 黄欣迪 刘慧玲 赵芳 洪小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4550-4556,共7页
液相芯片技术(liquid chip technology)又称为灵活的多组分析(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x MAP)技术,是利用偶联特异性探针的荧光编码微球捕获待测核酸或蛋白后,逐一、快速地通过流式细胞仪双色激光探测区,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 液相芯片技术(liquid chip technology)又称为灵活的多组分析(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x MAP)技术,是利用偶联特异性探针的荧光编码微球捕获待测核酸或蛋白后,逐一、快速地通过流式细胞仪双色激光探测区,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我国将液相芯片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食源性致病菌、转基因食品和农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检测方面。液相芯片技术同时检测多种待测分子,具有高通量、快速、准确、所需样品量少、检测范围宽、可自由组合检测项目等优点。本文检索了国内外的文献,简要概述液相芯片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并介绍该技术及其商品化试剂盒在食品安全和其他领域上的研究应用,最后对液相芯片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技术 荧光编码微球 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转基因食品 农兽药残留
下载PDF
悬浮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烨 郭启悦 +3 位作者 任舒悦 张迎春 杨仕平 高志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1236-1242,共7页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守护"舌尖上的中国"一直是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悬浮芯片技术是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的生物芯片技术,具有准确、灵敏、高通量...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守护"舌尖上的中国"一直是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悬浮芯片技术是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的生物芯片技术,具有准确、灵敏、高通量等优点,可以满足食品安全部门监管,食品行业自检需求,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应用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检测。因此了解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研究者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悬浮芯片技术的原理及组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阐述了近5年该技术在检测食源性微生物、农兽药残留、转基因食品和过敏原方面的应用,并对悬浮芯片技术进一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芯片 高通量 食品安全 荧光编码微球 中位荧光强度值
下载PDF
生物芯片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占科 雷万生 常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546,共2页
生物芯片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微加工技术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等多学科和领域。它针对DNA、RNA、蛋白质及其他生物分子,将不连续的、离散的分析过程集成在一起,完成样品预处理、亲和结合反应以及信号检测等过程,
关键词 荧光编码 阻抗编码 生物芯片 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对虾黄头病液相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
13
作者 苗春柳 吴德峰 谢明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24,共5页
为获得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对虾黄头病的方法,本研究通过RT-PCR得到需要的DNA片段,选择两种高效的荧光编码微球,建立对虾黄头病(Yellow head disease,YHV)液相基因芯片检测体系并对病毒的GP116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 为获得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对虾黄头病的方法,本研究通过RT-PCR得到需要的DNA片段,选择两种高效的荧光编码微球,建立对虾黄头病(Yellow head disease,YHV)液相基因芯片检测体系并对病毒的GP116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从试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证明这种技术在对虾黄头病的检测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头病 液相芯片 荧光编码微球 RT-PCR
下载PDF
高通量悬浮芯片检测仪器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娄海芳 章鸿涛 +2 位作者 喻梓瑄 王巨锋 刘伟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2年第6期629-633,680,共6页
基于流式荧光技术,针对高通量悬浮芯片的编码微球解码分析技术,研究了一款流式点阵仪的光学系统。该仪器采用创新性光学系统设计,在激光光斑整形光路中,采用二次整形透镜复用设计,保证了不同波长激发出的荧光信号形态、宽度完全一致。... 基于流式荧光技术,针对高通量悬浮芯片的编码微球解码分析技术,研究了一款流式点阵仪的光学系统。该仪器采用创新性光学系统设计,在激光光斑整形光路中,采用二次整形透镜复用设计,保证了不同波长激发出的荧光信号形态、宽度完全一致。整个光学系统的功能区块采用一体化设计,各模块安装可以一次性完成,使得安装或更换更为便利;光学模块整体集成度高、结构精简,通过光路精确计算和机械加工来确保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悬浮芯片 光学系统 编码微球
下载PDF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delta-6 desaturase encoding gene from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晓磊 俞建中 +3 位作者 朱葆华 潘克厚 潘瑾 杨官品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90-296,共7页
A gene (NANOC-D6D) encoding a desaturase that removes two hydrogen atoms from fatty acids at delta 6 position was isolated from a cDNA library of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Droop) D. J. Hibberd (Eustigmatophyceae)... A gene (NANOC-D6D) encoding a desaturase that removes two hydrogen atoms from fatty acids at delta 6 position was isolated from a cDNA library of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Droop) D. J. Hibberd (Eustigmatophyceae). The unicellular marine microalga N. oculata synthesizes rich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LCPUFAs), including eicosapentaenoic acid (20:5n-3, EPA). The deduced protein contains 474 amino acids that fold into 4 trans-membrane domains. The neighbor-joining phylogenetic tree indicates that NANOC-D6D is phylogenetically close to the delta-6 fatty acid desaturase of marine microalgae such as Glossomastix chrysoplasta, 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and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The gene was expressed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NVScl to verify the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NAN OC-D6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combinant NANOC-D6D simultaneously desaturates linoleic acid (LA) and a-linolenic acid (A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ALGAE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EPA delta-6 desaturase gene expression
下载PDF
液相芯片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昊 杨笑鹤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1-374,共4页
液相芯片技术是以不同荧光编码微球作为生物探针的载体,在悬浮液态体系中进行生物分子间的反应,以流式细胞术作为光学检测手段的生物芯片技术。介绍了液相芯片在自身免疫病诊断、细胞因子、传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肿... 液相芯片技术是以不同荧光编码微球作为生物探针的载体,在悬浮液态体系中进行生物分子间的反应,以流式细胞术作为光学检测手段的生物芯片技术。介绍了液相芯片在自身免疫病诊断、细胞因子、传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等生物医学领域内的应用,最后对液相芯片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液相芯片技术由于具有高灵敏度、高速度、高通量、多指标、高准确性和良好的重复性等特点,作为生物医学先进的操作技术平台,必将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 编码微球 流式细胞术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液相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卫杰 冷远逵 +1 位作者 沈梦飞 李万万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299,共17页
近年来基于编码微球的液相生物芯片技术在对单一样本进行高通量和多指标检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由于其快速的动力学结合速率、高通量、高灵敏和多元检测的优势,因此基于编码微球的液相芯片对基因分析、蛋白表达、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 近年来基于编码微球的液相生物芯片技术在对单一样本进行高通量和多指标检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由于其快速的动力学结合速率、高通量、高灵敏和多元检测的优势,因此基于编码微球的液相芯片对基因分析、蛋白表达、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等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检测工具。受益于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功能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微球的应用,液相生物芯片在提高其多元分析能力、分析灵敏度和自动化检测等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将分别从液相生物芯片概述、功能纳米颗粒编码微球、功能纳米颗粒编码微球的制备、基于编码微球的液相生物芯片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等方面来介绍近年来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液相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我们对液相生物芯片技术存在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并对其技术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希望通过本文的系统介绍可助力液相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生物芯片 编码微球 功能纳米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