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辟缘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1
作者 陈文华 余胜青 +3 位作者 曹凯红 张晶 钏助涛 柳青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为了解大辟缘蝽(Prionolomia gigas Distant)触角感器与其嗅觉感受机制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超微形态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均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雌、雄成虫... 为了解大辟缘蝽(Prionolomia gigas Distant)触角感器与其嗅觉感受机制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超微形态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均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雌、雄成虫触角上共观察到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具弯钩型感器,其中,以毛型感器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鞭节上的感器类型较柄节和梗节丰富,雌虫的感器类型多于雄虫,表现出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辟缘蝽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功能
下载PDF
基于形态与COI条形码的蜂缘蝽物种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师君 伊文博 +1 位作者 赵清 张虎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68-73,共6页
【目的】探明中国蜂缘蝽属的条蜂缘蝽(Riptortus linearis)、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和小蜂缘蝽(Riptortus parvus)3个种的准确鉴定方法,以期为该类害虫的准确分类鉴定及有效防治其在豆类作物上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外... 【目的】探明中国蜂缘蝽属的条蜂缘蝽(Riptortus linearis)、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和小蜂缘蝽(Riptortus parvus)3个种的准确鉴定方法,以期为该类害虫的准确分类鉴定及有效防治其在豆类作物上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外部形态特征比较,扩增并分析COI条形码序列数据,计算蜂缘蝽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判断中国蜂缘蝽属各物种间的关系。【结果】蜂缘蝽属的条蜂缘蝽、点蜂缘蝽和小蜂缘蝽3个种的前胸背板、头部和胸部侧板及雄性外生殖器等形态特征差异明显,可区分中国蜂缘蝽属内不同种;条蜂缘蝽和点蜂缘蝽的COI条形码序列为75条,其单倍型数量分别为12个和35个,2个种的种间不存在共享单倍型;2个种的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67%和0.68%,其种间距离为6.55%;COI条形码数据差异同样可区分其属内不同种。【结论】形态特征差异结合COI条形码数据可将蜂缘蝽属内不同种进行准确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蝽 条蜂缘蝽 点蜂缘蝽 小蜂缘蝽 形态 分类 DNA条形码 鉴定
下载PDF
离缘蝽的触角转录组和嗅觉相关基因
3
作者 柳大军 付淑慧 +5 位作者 郭青枝 靳辉 施宝仪 王洪潇 张虎芳 史晓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目的】获得离缘蝽(Chorosoma macilentum)成虫触角的转录组数据,通过功能注释鉴定嗅觉相关基因,以期为研究离缘蝽触角信息交流的分子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离缘蝽雌、雄成虫触角转录组进行测... 【目的】获得离缘蝽(Chorosoma macilentum)成虫触角的转录组数据,通过功能注释鉴定嗅觉相关基因,以期为研究离缘蝽触角信息交流的分子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离缘蝽雌、雄成虫触角转录组进行测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注释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经组装后获得93395条unigenes,其中22904条在NR数据库得到注释,与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相似性最高,为42.84%。GO注释结果显示:26769条unigenes根据其功能注释到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3类53个亚类。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10831条unigenes参与了5类代谢通路,且以信号转导占比最高,为11.62%。基于注释信息,在离缘蝽触角转录组中挖掘出94个嗅觉相关基因,包括54个嗅觉受体基因、25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7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5个味觉受体基因和3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显示:与雌虫触角转录组相比,离缘蝽雄虫触角转录组包括131个上调表达基因和171个下调表达基因,下调表达基因中包含1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且有5个嗅觉受体基因仅在雄成虫触角中表达。【结论】本研究测得了离缘蝽成虫触角转录组,筛选出嗅觉相关基因,推测雌、雄离缘蝽成虫对外界气味化合物的识别存在差异,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在离缘蝽信息识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蝽 触角 转录组测序 嗅觉相关基因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噻虫嗪不同施药方式对点蜂缘蝽成虫的防治效果
4
作者 王自杰 《乡村科技》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为明确噻虫嗪的最佳施药方式和持效期,并用来指导生产中对点蜂缘蝽成虫的防治,选择3种不同施药方式对大豆盆栽进行处理,在施药不同天数后罩网接虫,在接虫3 d、7 d后分别调查死亡虫数,并计算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对点蜂... 为明确噻虫嗪的最佳施药方式和持效期,并用来指导生产中对点蜂缘蝽成虫的防治,选择3种不同施药方式对大豆盆栽进行处理,在施药不同天数后罩网接虫,在接虫3 d、7 d后分别调查死亡虫数,并计算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对点蜂缘蝽无防治效果;使用灌根方式施药时,在相同天数接虫的前提下,不同药剂浓度的防治效果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与灌根方式相比,在施用相同浓度药剂、相同接虫天数的前提下,茎叶喷雾方式的即时药效最好。茎叶喷雾与灌根低浓度、中浓度的持效期均为5~10 d,灌根高浓度的持效期为10 d~15 d。虽然灌根高浓度的持效期比茎叶喷雾的更长,但二者的防治效果相差不多。茎叶喷雾的速效性远高于灌根方式,灌根方式的持效期略高于茎叶喷雾方式。综合考虑,在农业生产中建议采用茎叶喷施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4.04 ga.i./hm2的方式防治点蜂缘蝽,药剂的有效间隔期为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噻虫嗪 施药方式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点蜂缘蝽试验种群的室内饲养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江龙 李耀发 +3 位作者 安静杰 党志红 魏洪亮 高占林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S01期111-115,共5页
点蜂缘蝽是危害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技术提供大量发育一致的标准试虫是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抗药性机制等的重要前提。为提高点蜂缘蝽室内饲养的水平,满足实验室用虫需求,采用新鲜芸豆荚和四季豆荚作为点蜂... 点蜂缘蝽是危害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技术提供大量发育一致的标准试虫是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抗药性机制等的重要前提。为提高点蜂缘蝽室内饲养的水平,满足实验室用虫需求,采用新鲜芸豆荚和四季豆荚作为点蜂缘蝽的食料,以直径12 cm、高10 cm的塑料圆形养虫盒为容器,并在其中放置了弯曲纸条增加养虫盒内空间异质性,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点蜂缘蝽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5±1)℃,湿度30%~50%,光暗比16 h∶8 h条件下,取食芸豆荚和四季豆荚的点蜂缘蝽若虫平均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9.85、31.48 d,并且若虫期平均存活率也无显著差异。然而,取食芸豆荚点蜂缘蝽成虫的产卵期、单雌产卵量、雌虫寿命显著高于取食四季豆荚的成虫,其参数分别为63.80 d、251.40粒、74.20 d。因此,采用新鲜芸豆荚饲养点蜂缘蝽,能够实现点蜂缘蝽的批量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饲养技术 芸豆荚 四季豆荚
下载PDF
大豆害虫点蜂缘蝽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然 于晓光 +5 位作者 李阳 崔杰印 吴俊彦 位昕禹 崔少彬 陈祥金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68-73,共6页
点蜂缘蝽是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现象的主要因子之一,防治点蜂缘蝽可以有效降低“症青”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介绍了点蜂缘蝽的生物学特点和为害方式,总结了现有的化学农药、聚集信息素、天敌和农业措施等防治方法,以期为黄淮海地... 点蜂缘蝽是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现象的主要因子之一,防治点蜂缘蝽可以有效降低“症青”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介绍了点蜂缘蝽的生物学特点和为害方式,总结了现有的化学农药、聚集信息素、天敌和农业措施等防治方法,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中防治点蜂缘蝽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点蜂缘蝽 “症青” 化学防治 聚集信息素 天敌
下载PDF
秦岭4种缘蝽同工酶的初步研究(半翅目:缘蝽科)(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启瑞 朱刚利 +2 位作者 郑哲民 范钦 孙学刚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秦岭4种缘蝽的EST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姬缘蝽亚科2属间差异要大于属内各种间差异。控制开环缘蝽及点蜂缘蝽的EST位点分别为4和5个,而且乙酸萘酯为底物的酯酶除未发现杂合子而无法确定的以外,都是单体...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秦岭4种缘蝽的EST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姬缘蝽亚科2属间差异要大于属内各种间差异。控制开环缘蝽及点蜂缘蝽的EST位点分别为4和5个,而且乙酸萘酯为底物的酯酶除未发现杂合子而无法确定的以外,都是单体酶,不同个体间酶谱差异主要是同一位点来自父母本的2个等位基因的不同而造成的,雌雄差异可能由性连锁基因引起。点蜂缘蝽3个居群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还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蝽 缘蝽亚科 缘蝽亚科 酯酶同工酶 基因座 多态性
下载PDF
点蜂缘蝽在山东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研究
8
作者 孙晓辉 吴斌 +6 位作者 王守海 蒿文仙 姜珊珊 洪浩 辛志梅 孙宗涛 辛相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点蜂缘蝽是引起大豆“症青”的重要原因。为探究该虫在山东地区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本研究利用信息素诱捕的方式对桶型诱捕器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进行了评价,并监测了点蜂缘蝽在不同作物上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 点蜂缘蝽是引起大豆“症青”的重要原因。为探究该虫在山东地区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本研究利用信息素诱捕的方式对桶型诱捕器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进行了评价,并监测了点蜂缘蝽在不同作物上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优于桶型诱捕器;小麦是点蜂缘蝽重要的春季寄主,4月中旬为高发期;大豆和玉米田高发期集中在7—8月。小麦、玉米、大豆上点蜂缘蝽的发生规律均与其生活史保持一致。山东不同区域点蜂缘蝽动态差异不显著,同一区域不同年份间也无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及时有效防治点蜂缘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大豆 点蜂缘蝽 发生动态 山东省
下载PDF
江苏省缘蝽总科昆虫(半翅目:蝽次目)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昕哲 张敏敏 +1 位作者 胡春林 孙长海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1-77,共7页
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对馆藏2003—2011年采集于江苏省的缘蝽总科昆虫标本的鉴定,整理出38种缘蝽总科昆虫名录;其中,异稻缘蝽Leptocorisa varicornis(Fabricius,1803)、宽棘缘蝽Cletus schmidtiKiritshenko,1916、禾棘缘蝽Cletus gramin... 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对馆藏2003—2011年采集于江苏省的缘蝽总科昆虫标本的鉴定,整理出38种缘蝽总科昆虫名录;其中,异稻缘蝽Leptocorisa varicornis(Fabricius,1803)、宽棘缘蝽Cletus schmidtiKiritshenko,1916、禾棘缘蝽Cletus graminisHsiaoetZheng,1964三种为江苏新纪录种。还记录了江苏省38种缘蝽的中文名,学名,异名,别名以及江苏省和全国、全球的分布情况。简述了3个新纪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缘蝽 江苏新纪录 异稻缘蝽 宽棘缘蝽 禾棘缘蝽 分布
下载PDF
不同浓度噻虫嗪对点蜂缘蝽种群的跨代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自杰 李丽霞 +4 位作者 李小花 李文博 高宇 李进步 史树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2-325,共14页
【目的】为探明不同浓度噻虫嗪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种群的跨代效应。【方法】点蜂缘蝽3龄若虫用不同浓度[LC_(10)(5.2 mg/L), LC_(20)(11.2 mg/L), LC_(30)(19.6 mg/L), LC_(40)(31.6 mg/L)和LC_(50)(49.4 mg/L)]噻虫嗪药液... 【目的】为探明不同浓度噻虫嗪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种群的跨代效应。【方法】点蜂缘蝽3龄若虫用不同浓度[LC_(10)(5.2 mg/L), LC_(20)(11.2 mg/L), LC_(30)(19.6 mg/L), LC_(40)(31.6 mg/L)和LC_(50)(49.4 mg/L)]噻虫嗪药液浸渍处理的大豆籽粒喂食24 h,存活若虫继续饲养至成虫羽化,继续繁殖建立其F_(1)代种群,并系统记录其F_(1)代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采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分析F_(1)代种群生物学参数。【结果】点蜂缘蝽3龄若虫取食不同浓度噻虫嗪处理的大豆籽粒后,其F_(1)代种群的发育历期和产卵前期均有所延长,其中LC_(50)噻虫嗪处理卵历期和若虫历期最长,较对照(清水)的分别延长了1.01和8.39 d;LC_(20)噻虫嗪处理成虫产卵前期最长,较对照的延长了3.54 d。噻虫嗪处理不同程度缩短了雌雄成虫的寿命,与对照相比,LC_(50)噻虫嗪处理雌成虫寿命缩短了6.89 d,雄成虫寿命缩短了8.94 d。与对照相比,噻虫嗪处理使点蜂缘蝽F_(1)代种群特定年龄-龄期存活率、单雌产卵量、内禀增长率r_(m)、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_(0)及种群趋势指数I均随噻虫嗪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平均世代周期T则有所延长,其中,LC_(40)噻虫嗪处理使单雌产卵量降低最多,降低了30.37%;LC_(50)噻虫嗪处理使内禀增长率r_(m)、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_(0)和种群趋势指数I降低最多(分别下降了150.40%, 1.88%, 55.92%和65.07%),使平均世代周期T最长,延长了8.4679 d。【结论】噻虫嗪处理点蜂缘蝽若虫对其F_(1)代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仍有抑制作用,并且随噻虫嗪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增强。噻虫嗪对点蜂缘蝽防控效果表现出世代传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噻虫嗪 亚致死浓度 生长发育 种群参数
下载PDF
我国入侵害虫西部喙缘蝽的溯源分析
11
作者 黄志成 刘腾腾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4-1235,共12页
本文对我国外来入侵物种西部喙缘蝽Leptoglossus occidentalis Heidemann,1910进行了溯源分析,依据对国内种群的观察和标本简要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野外采集国内种群标本,提取扩增COI基因序列,结合原产地和国外其他入侵种... 本文对我国外来入侵物种西部喙缘蝽Leptoglossus occidentalis Heidemann,1910进行了溯源分析,依据对国内种群的观察和标本简要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野外采集国内种群标本,提取扩增COI基因序列,结合原产地和国外其他入侵种群的公共序列,构建西部喙缘蝽COI基因数据集,以中国入境口岸对木材的检疫情况为参考,分析西部喙缘蝽的入侵来源。全世界目前已知10种单倍型,中国存在4种。山东青岛种群有H_8、H_9和H_10三种单倍型,其中H_8与韩国共享,H_9和H_10为中国特有单倍型,青岛种群可能部分来自韩国;山东烟台两个采集点的种群都属于H_2,可能来自北美东部,与青岛种群的入侵来源不同。以上分析表明,我国西部喙缘蝽种群可能来源于多次独立入侵事件,同时在国内发生了小范围的扩散迁移。本研究首次对我国入侵害虫西部喙缘蝽做了溯源分析,为更好地制定规制措施,开展检疫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喙缘蝽 形态特征 COI基因 单倍型分析
下载PDF
西部喙缘蝽的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如玉 潘涛 +4 位作者 王婷婷 林晨 荣书利 王子豪 王俊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79,共5页
西部喙缘蝽为山东省黑松上的新记录种。为明确山东省威海市和青岛市黑松上发现的一种缘蝽科昆虫的类别,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和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对该昆虫进... 西部喙缘蝽为山东省黑松上的新记录种。为明确山东省威海市和青岛市黑松上发现的一种缘蝽科昆虫的类别,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和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对该昆虫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该昆虫体长15~20 mm,体宽5~7 mm,红棕色;前胸背板棕色;后足腿节膨大,胫节极度膨大;前翅中部具横向“之”字形白纹。(2)基于COⅠ基因和18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虫与西部喙缘蝽(Leptoglossus occidentalis Heidemann, 1910)在同一分支上。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昆虫为西部喙缘蝽。研究结果为西部喙缘蝽属昆虫的分类和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喙缘蝽 形态学特征 分子生物学鉴定 核糖体18S rRNA COⅠ基因
下载PDF
利用聚集信息素防治大豆点蜂缘蝽试验研究
13
作者 徐翔 焦全爱 +3 位作者 何旭东 李贤琴 喻枢玮 王学贵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36-40,共5页
点蜂缘蝽是大豆生产上一种重要害虫,造成大豆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防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四川省南部县、南江县和长宁县三个重要大豆种植区,比较了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诱芯及配套风叶型诱捕器与常规农药对点蜂缘蝽的防控效果。结... 点蜂缘蝽是大豆生产上一种重要害虫,造成大豆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防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四川省南部县、南江县和长宁县三个重要大豆种植区,比较了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诱芯及配套风叶型诱捕器与常规农药对点蜂缘蝽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的点蜂缘蝽成虫发生高峰期集中于8月下旬左右,9月中旬有一个小高峰;不同密度的诱捕器效果以3套诱捕器/667m2处理的诱虫量均值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据对三个试验点不同处理产量性状指标分析,南江县和南部县5套诱捕器/667m2处理百株瘪荚率最低,总豆荚鲜重、单株豆荚粒数、单株产量和防效略高于3套诱捕器/667m2处理,但长宁县3套诱捕器/667m2处理百株瘪荚率最低,防效最高,其他指标总豆荚鲜重、单株豆荚粒数、单株产量略低于1套诱捕器/667m2处理,综合考虑诱捕器成本、防控效果及对大豆产量指标的影响,推荐在大豆生长期田间可见点蜂缘蝽幼虫时,布置3套诱捕器/667m2诱捕器防控大豆田点蜂缘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点蜂缘蝽 诱捕器 聚集信息素
下载PDF
入侵害虫西部喙缘蝽和红肩美姬缘蝽在中国的潜在分布 被引量:22
14
作者 赵力 朱耿平 +1 位作者 李敏 刘强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阻止入侵害虫西部喙缘蝽和红肩美姬缘蝽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立种群,对这2个物种在中国的生态适宜空间进行分析.基于文献资料构建西部喙缘蝽和红肩美姬缘蝽的分布数据库,即分别在二者的本土分布地区构建Maxent生态位模型,然后将模型转移... 为阻止入侵害虫西部喙缘蝽和红肩美姬缘蝽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立种群,对这2个物种在中国的生态适宜空间进行分析.基于文献资料构建西部喙缘蝽和红肩美姬缘蝽的分布数据库,即分别在二者的本土分布地区构建Maxent生态位模型,然后将模型转移并投射至东亚地区,对模型进行检验,进而预测这2种缘蝽在中国的适宜空间.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喙缘蝽和红肩美姬缘蝽在中国占有的生态空间较大,潜在地理分布范围较广.西部喙缘蝽的潜在分布区包括中国的中部地区及西南地区;红肩美姬缘蝽的潜在分布区包括中国中部及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东南沿海也具有较大的分布可能性.由此认为,中国中部沿海地区应加强西部喙缘蝽检疫,东南沿海地区应加强红肩美姬缘蝽检疫,防止这2种缘蝽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立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西部喙缘蝽 红肩美姬缘蝽 潜在分布 生态位模型 MAXENT
下载PDF
秦巴山区巨缘蝽亚科三种昆虫同工酶的初步研究(半翅目:缘蝽科)(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启瑞 朱刚利 郑哲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3-467,共5页
为对缘蝽科分类提供生物化学和遗传数据,本研究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巨缘蝽亚科三个种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斑背安缘蝽Anoplocnemis binotataDistant不同组织酯酶酶谱不同,可能与适应特殊生理功能相关。斑背安... 为对缘蝽科分类提供生物化学和遗传数据,本研究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巨缘蝽亚科三个种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斑背安缘蝽Anoplocnemis binotataDistant不同组织酯酶酶谱不同,可能与适应特殊生理功能相关。斑背安缘蝽与波赫缘蝽Ochrochira potaniniKiritshenko、月肩奇缘蝽Derepteryx lu-nate(Distant)之间明显的遗传差异说明系统发育关系较远。三种缘蝽酯酶同工酶具有遗传多态现象,控制酯酶的基因位点均为5个,而且酯酶均为单体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半翅目 缘蝽 缘蝽亚科 酯酶同工酶 系统发育 多态性
下载PDF
西部喙缘蝽的识别、危害及入侵防控对策
16
作者 吴炫璇 郑起连 +1 位作者 雷华 林志艺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43-46,共4页
西部喙缘蝽(Leptoglossus occidentalis)属于半翅目(Hemiptera)、缘蝽科(Coreidae),原产于北美,主要以针叶树的未成熟球果为食,使大量松树发育不良甚至枯萎死亡,近十几年来成功入侵欧洲、东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入侵性... 西部喙缘蝽(Leptoglossus occidentalis)属于半翅目(Hemiptera)、缘蝽科(Coreidae),原产于北美,主要以针叶树的未成熟球果为食,使大量松树发育不良甚至枯萎死亡,近十几年来成功入侵欧洲、东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入侵性害虫。尽管目前在中国内地没有入侵现象,但在与中国相邻的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入侵严重,对中国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对西部喙缘蝽的检疫监测与防控。文章综述了西部喙缘蝽的识别、生态学习性以及入侵为害,简述了目前国外已有的检疫技术和生物防控技术,并提出目前国内开展西部喙缘蝽检疫监测与防控的问题和障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喙缘蝽 识别 入侵 危害 防控对策
下载PDF
棘缘蝽属中国种类的修订(半翅目:缘蝽科)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乐怡 董建臻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99-206,共8页
本文是棘缘蝽属(Cletus Stal)中国种类的一次分类修订。共记载7个种,对国内已有之献中的若干问题作了澄清,并发现雄性外生殖器为可靠的种类鉴别特征。
关键词 缘蝽 缘蝽 中国种类 半翅目 分类学
下载PDF
豫东地区大豆点蜂缘蝽的发生与防治
18
作者 牛平平 孙涛杰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10期57-57,59,共2页
点蜂缘蝽是危害大豆的主要虫害之一,近年来在豫东地区时有发生。该文阐述了点蜂缘蝽的各虫期特征、主要习性和发生规律,分析了影响点蜂缘蝽发生的因素,明确了危害特点,提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方法,为防控大豆点蜂缘蝽... 点蜂缘蝽是危害大豆的主要虫害之一,近年来在豫东地区时有发生。该文阐述了点蜂缘蝽的各虫期特征、主要习性和发生规律,分析了影响点蜂缘蝽发生的因素,明确了危害特点,提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方法,为防控大豆点蜂缘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点蜂缘蝽 生物学特征 危害特点 防治 豫东地区
下载PDF
大豆点蜂缘蝽绿色防控技术
19
作者 梁艳青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2期46-47,共2页
点蜂缘蝽是近年来大豆生产区发生较严重的一种害虫,发生率可达96%以上,受害豆地常常导致大豆贪青晚熟,空秕粒增多,造成大豆产量及品质下降。1发生特点点蜂缘蝽又叫细腰缘蜂,属半翅目缘蝽科,俗称“大豆吸浆虫”。除为害大豆外,还为害其... 点蜂缘蝽是近年来大豆生产区发生较严重的一种害虫,发生率可达96%以上,受害豆地常常导致大豆贪青晚熟,空秕粒增多,造成大豆产量及品质下降。1发生特点点蜂缘蝽又叫细腰缘蜂,属半翅目缘蝽科,俗称“大豆吸浆虫”。除为害大豆外,还为害其它豆类、花生、芝麻、丝瓜、白菜等多种农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青晚熟 绿色防控技术 大豆生产 吸浆虫 空秕粒 丝瓜 农作物 点蜂缘蝽
下载PDF
中国环缘蝽属昆虫记述(半翅目:姬缘蝽科)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强 郑乐怡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3年第3期157-166,共10页
环缘蝽属(Stictopleurus Stal)建立于1872年,为半翅目(Hemiptera)姬缘蝽科(Rhopalidae)中的一个类群。Reuter(1885)将其降为姬缘蝽属(Corizus Fallen)的一个亚属,该意见曾被一些学者所采纳,如Puton(1886/1899),Ragusa(1907),Van Duzee(1... 环缘蝽属(Stictopleurus Stal)建立于1872年,为半翅目(Hemiptera)姬缘蝽科(Rhopalidae)中的一个类群。Reuter(1885)将其降为姬缘蝽属(Corizus Fallen)的一个亚属,该意见曾被一些学者所采纳,如Puton(1886/1899),Ragusa(1907),Van Duzee(1916),Torre-Bueno(1914)等;Muzik(1904)亦曾将其作为伊缘蝽属(Rhopalus Schil-ling)的一个亚属;但后来多数学者及近代的分类学工作者均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属,如Oshanin(1906/1912),De Seabra(1927),Harris(1943),Chopra(1967),Goll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蝽 缘蝽 分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