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疝囊内高位缝合关闭治疗腹股沟斜疝20例
1
作者 张振山 赵军 《淮海医药》 1998年第4期69-69,共1页
<正>1997年初开始.我们对20例腹股沟斜疝或合并有腹沟斜疝患者,疝囊处理采取囊内高位关闭法,手术操作简化,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31~60岁,平均42岁。其中4例为睾丸鞘膜积液合并斜疝,2例为... <正>1997年初开始.我们对20例腹股沟斜疝或合并有腹沟斜疝患者,疝囊处理采取囊内高位关闭法,手术操作简化,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31~60岁,平均42岁。其中4例为睾丸鞘膜积液合并斜疝,2例为复发性斜疝,3例为难复性斜疝。6例为急性嵌顿性斜疝。2 手术要点 术中疝囊打开后先回纳疝内容物.不必离断疝囊及疝囊外游离至疝囊颈部;而直接于疝囊内用小拉钩向上拉开显露疝囊颈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囊内高位缝合关闭 手术治疗 腹股沟斜疝 睾丸鞘膜积液
下载PDF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缝合关闭疝环缺损对术后预后效果分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雷 曾春辉 +1 位作者 彭传林 张秋成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9期123-124,127,共3页
腹股沟疝疾病的产生与吸烟、肥胖及年龄等因素有关,在老年男性中发病率较高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腹股沟疝按类型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不同类型有其不同临床症状表现[1]。目前主要是采用手术修补治疗方法,由于该病病情发展迅速,若出现嵌顿... 腹股沟疝疾病的产生与吸烟、肥胖及年龄等因素有关,在老年男性中发病率较高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腹股沟疝按类型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不同类型有其不同临床症状表现[1]。目前主要是采用手术修补治疗方法,由于该病病情发展迅速,若出现嵌顿处理不及时,短时间内即可使嵌顿的疝内容物坏死,严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2]。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成功取决于手术的持久性,同时以最低的成本产生最少的并发症,并让患者尽早恢复活动[3]。目前研究发现腹腔镜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拥有诸多的优势,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减少了患者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本文的重点是讨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手术缝合的实际效果,并在手术后关闭疝环缺损具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修补术 缝合关闭疝环 预后
下载PDF
剜除术在胰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创面处理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业成 杨峰 傅德良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641-644,649,共5页
胰腺肿瘤剜除术可实现对胰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的针对性处理,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胰腺实质,降低术后新发糖尿病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胰腺肿瘤剜除术的手术指征尚缺乏公认标准,其创面处理主要根据肿瘤与主胰管间距、创面大小及... 胰腺肿瘤剜除术可实现对胰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的针对性处理,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胰腺实质,降低术后新发糖尿病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胰腺肿瘤剜除术的手术指征尚缺乏公认标准,其创面处理主要根据肿瘤与主胰管间距、创面大小及术中处理满意度来决定开放引流或缝合关闭。术前应充分进行影像学评估,对胰瘘高危患者可预防性置入胰管支架。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和预防感染可减轻胰瘘的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剜除术 创面处理 缝合关闭 开放引流
下载PDF
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一期手术治疗35例报告
4
作者 张明霞 叶静 +3 位作者 周宁宁 黄琼 王平 黄永刚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0期1450-1451,共2页
目的总结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一期手术取出补片加缝合关闭伤口和缺损的诊疗经验。方法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患者35例。通过开放手术取出感染补片,放置通畅引流后一期缝合关闭。收集并分析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5例... 目的总结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一期手术取出补片加缝合关闭伤口和缺损的诊疗经验。方法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患者35例。通过开放手术取出感染补片,放置通畅引流后一期缝合关闭。收集并分析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男24例,女11例;切口疝8例,腹股沟疝23例,脐疝3例,造口旁疝1例。其中合并肠瘘6例,补片取出后均未再放置补片,予以一期缝合修补关闭缺损。术中肠管损伤2例,膀胱损伤l例,均于术中完成修补,无大血管损伤病例。平均手术时间(95.4±27.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3.7±26.2)cm^3,平均住院时间(14.6±4.3)d,术后残余感染1例,无术后出血、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29.8±15.8)个月,随访期内疝复发1例。结论疝修补手术术后感染补片取出一期缝合关闭伤口和缺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补术 补片感染 一期缝合关闭 肠瘘
下载PDF
盆底腹膜关闭技术在腹腔镜Miles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勇 刘建 +1 位作者 祝东强 刘恒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腹膜关闭技术在腹腔镜Miles术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Miles术并关闭盆底腹膜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24例成功行盆底腹膜关闭,耗时10- 30 (17.2 ± 5.3)... 目的探讨盆底腹膜关闭技术在腹腔镜Miles术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Miles术并关闭盆底腹膜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24例成功行盆底腹膜关闭,耗时10- 30 (17.2 ± 5.3)min。1例关闭盆底腹膜时因预留较少,缝合张力过大,予以敞开。术后随访6- 24个月,未发生盆底腹膜裂孔疝及盆底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盆底腹膜关闭技术在Miles术中可操作性强,在减少术后盆底粘连性肠梗阻、会阴切口疝、腹内疝,防止盆腔感染扩散,减轻放疗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腹腔镜 缝合关闭技术 MILES术
原文传递
PST技术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中的应用
6
作者 潘建江 张岩 +1 位作者 钱珊珊 池诏丞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406-1410,共5页
目的 了解PST技术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中的应用价值和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保留左结肠动脉(protecting of left colonic artery)、缝合加固吻合口及关闭盆底腹膜(suture of anastomotic stoma and closure of pelvi... 目的 了解PST技术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中的应用价值和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保留左结肠动脉(protecting of left colonic artery)、缝合加固吻合口及关闭盆底腹膜(suture of anastomotic stoma and closure of pelvic floor peritoneum)以及留置肛管(transanal tube)—简称PST技术在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PST技术从多个角度可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减少感染和炎症,促进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简单易行;PST技术具有的巨大优势逐渐在临床上得以验证并认可。结论 PST技术安全、可行,是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和减轻吻合口漏症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吻合口漏 保留左结肠动脉 缝合加固吻合口及关闭盆底腹膜 留置肛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