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缝洞油藏内的调流剂速度分布模型及在流道调整中的运用
1
作者 舒政 梁旭伟 +2 位作者 钱真 叶仲斌 朱诗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9-652,664,共5页
向地层内注入调流剂是改善缝洞油藏水驱效果的重要手段,明确调流剂在油藏内的速度分布是调流施工设计以及效果评价的关键之一。基于简化的裂缝模型,推导出调流剂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裂缝内不同位置的速度分布,评价了不同流速下调流剂... 向地层内注入调流剂是改善缝洞油藏水驱效果的重要手段,明确调流剂在油藏内的速度分布是调流施工设计以及效果评价的关键之一。基于简化的裂缝模型,推导出调流剂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裂缝内不同位置的速度分布,评价了不同流速下调流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规律,建立了流道调整效果与施工排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现场施工排量下,随着流动半径由1 m增至1/3井距(620 m),调流剂流速由25 m/s逐渐降至0.025 m/s。随着调流剂速度降低,堆积形成的位置更加靠前,堆积高度增加,堆积体的致密程度增加,调流剂流速低于0.25m/s时可以形成有效的堆积体。对于TH缝洞油藏某典型井组,要实现调流剂在主流线方向100 m位置可以有效封堵裂缝,施工排量应小于0.487 m^3/min。结合调流剂速度分布模型和调流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规律模拟结果,建立了流道调整效果与施工排量之间的关系,对缝洞油藏调流作业具有指导意义。图3表1参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油藏 调流剂 速度分布 运移特征 流道调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纵向双层缝洞油藏橡胶颗粒调流适应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毛志强 张雯 +5 位作者 吴春洲 陈立峰 陈亚东 李岗 曾慧勇 刘靓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180,共9页
为解决纵向双层缝洞油藏地层强非均质性引起的油井暴性水淹和产量递减等问题,利用一种新型橡胶颗粒调流剂,通过有机玻璃刻蚀模型微观驱替实验,进行纵向双层缝洞油藏水驱规律和注入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油水两相流动时,固体介质对流... 为解决纵向双层缝洞油藏地层强非均质性引起的油井暴性水淹和产量递减等问题,利用一种新型橡胶颗粒调流剂,通过有机玻璃刻蚀模型微观驱替实验,进行纵向双层缝洞油藏水驱规律和注入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油水两相流动时,固体介质对流体流动的阻力几乎为零,而重力作用表现突出,因此纵向双层缝洞油藏经注入水驱替后仍然存在大量连通性较差的溶洞剩余油、绕流油和阁楼油;此外,通过优化橡胶颗粒调流剂的注入参数,确定了最佳注入量为0.02 PV,最佳颗粒粒径为0~1 mm和2~4 mm,最佳注入速度为25 mL/min。将这一研究结论应用于TK50X井,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该研究结果可为以后纵向双层缝洞油藏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双层 缝洞油藏 橡胶颗粒 注入参数 优化
下载PDF
缝洞油藏注气吞吐优选和技术界限优化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森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1102-1105,共4页
缝洞型油藏一直以来都是开发过程中十分具有挑战的课题,在我国也已发现大型底水整装缝洞型油藏。由于底水十分发育,水平井快速见水,油藏整体采收率20%左右。首先通过实验对比注入N_2和CO_2进行吞吐的效果分析,研究证实针对缝洞底水油藏... 缝洞型油藏一直以来都是开发过程中十分具有挑战的课题,在我国也已发现大型底水整装缝洞型油藏。由于底水十分发育,水平井快速见水,油藏整体采收率20%左右。首先通过实验对比注入N_2和CO_2进行吞吐的效果分析,研究证实针对缝洞底水油藏的特殊情况,高含水水平井中进行注气吞吐时,虽然注入N_2可以有效保持储层压力,但是注入CO_2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含水率和提高采收率(相比较注N_2,提高了10%以上),同时CO_2吞吐效率(50%)要高于底水驱效率(30%)。仿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针对TK907井,最佳工艺为注气速度50 t/d,注气量481 t,焖井22天和吞吐2轮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油藏 CO2吞吐 N2吞吐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岩溶缝洞油藏剩余油类型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巫波 李正民 荣元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6,155,共4页
针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的问题,以缝洞油藏特征为基础,运用油藏精细刻画、测井、生产动态特征及差异连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八大类13个亚类剩余油分布类型,明确了其中8个亚类属于油藏类型... 针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的问题,以缝洞油藏特征为基础,运用油藏精细刻画、测井、生产动态特征及差异连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八大类13个亚类剩余油分布类型,明确了其中8个亚类属于油藏类型决定的特有型,5个亚类是由缝洞发育特征决定的共有型。针对不同剩余油类型提出了适合的矿场开发对策:采用注气方式动用阁楼型剩余油;部署直井动用分支暗河、深部暗河、交错断裂分段型、平行断裂型及T56—T74断裂型剩余油;采取侧钻方式开发低幅小残丘、沟谷两翼型、T74内幕断裂及U型剩余油;采取排水采油、选择性堵水、关井压锥及酸压方式动用高渗通道内的低渗区型、裂缝窜进封挡型及不同部位充填型剩余油。不同岩溶缝洞油藏剩余油类型及开发对策在塔河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对相似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剩余油分布 油藏特征 连通性 开发对策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塔河缝洞油藏沥青质堵塞物原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康志江 黄咏梅 +1 位作者 易斌 曹建宝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91-93,共3页
在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采过程中,24口油井先后出现沥青质堵塞井筒现象,致使油井无法生产,通过室内实验、现场生产动态综合研究认为,由于塔河奥陶系油藏是多期成藏,油气充注差异性大,部分缝洞体内重质油与轻质油共存,... 在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采过程中,24口油井先后出现沥青质堵塞井筒现象,致使油井无法生产,通过室内实验、现场生产动态综合研究认为,由于塔河奥陶系油藏是多期成藏,油气充注差异性大,部分缝洞体内重质油与轻质油共存,在生产井筒中,轻质油与重质油混合后产生沥青质沉淀,逐步堵塞了井筒。依据该机理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通过现场应用,增产效果明显,仅三口井累积增油1.73×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塔河油田 沥青沉淀 井筒堵塞
下载PDF
基于真实岩芯刻蚀模型的缝洞油藏水驱油机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世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79,207,共5页
首先提出了采用全直径岩芯对剖刻蚀缝洞网络系统的物理模拟方法研究缝洞油藏注水驱油机理,然后再通过冷冻对剖拆开的方式观测缝洞网络中剩余油分布状态的基本思想。通过基于真实岩芯刻蚀模型的缝洞型油藏水驱油机理研究,考察了不同流体... 首先提出了采用全直径岩芯对剖刻蚀缝洞网络系统的物理模拟方法研究缝洞油藏注水驱油机理,然后再通过冷冻对剖拆开的方式观测缝洞网络中剩余油分布状态的基本思想。通过基于真实岩芯刻蚀模型的缝洞型油藏水驱油机理研究,考察了不同流体黏度、不同含水饱和度对缝洞体油藏衰竭采收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不同流体黏度、不同注入速度、不同原始含水饱和度等多方面因素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总结了缝洞模型的注水驱油规律,同时通过所获得的水驱油之后冷冻岩芯模型剩余油水直观图像,分析了水驱前后的油水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对缝洞体油藏水驱油机理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全直径实验 衰竭和注水实验 影响因素 水驱规律
下载PDF
边水型缝洞油藏试井解释方法研究
7
作者 黎彬 廖开贵 +2 位作者 叶慧平 张颖梅 钟水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碳酸盐岩油藏在世界油藏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采用与Warrant-Root类似的方法建立了边水型缝洞油藏渗流微分方程组,并采用Lord Kelvin点源解、贝塞尔函数积分和泊松叠加公式等方法求解了边水型缝... 碳酸盐岩油藏在世界油藏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采用与Warrant-Root类似的方法建立了边水型缝洞油藏渗流微分方程组,并采用Lord Kelvin点源解、贝塞尔函数积分和泊松叠加公式等方法求解了边水型缝洞油藏直井在拉氏空间中的无因次井底压力响应函数。通过计算得到了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理论图版,分析了边水型缝洞三重介质油藏直井渗流特征。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编制了适合该类型油藏的试井解释软件。此方法对指导该类型油藏的合理、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水 缝洞油藏 点源函数 渗流 试井分析
下载PDF
缝洞油藏物质平衡法井注气设计
8
作者 董建春 杜金秀 唐唐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7期93-93,共1页
缝洞油藏储层地质条件复杂,单井控制储量较难估算,而物质平衡法计算不需考虑油藏存在的复杂情况,仅仅依靠油藏压力、生产注采比等可以简单估算出储层单元储量。经过物质平衡法计算储量以及结合井位注采比资料优化单井注气气量。
关键词 单井 缝洞油藏 物质平衡法 注气量
下载PDF
古潜山缝洞油藏拐6井综合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聂建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9年第3期113-115,共3页
中原油田在勘探程度极低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部署了一口评价井拐6井,首次在钻遇古潜山缝洞油藏,通过试油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并对该井开展了高压物性取样、系统试井和压力恢复测试等综合测试与评价工作,为该类油藏下步试采和开发生产方... 中原油田在勘探程度极低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部署了一口评价井拐6井,首次在钻遇古潜山缝洞油藏,通过试油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并对该井开展了高压物性取样、系统试井和压力恢复测试等综合测试与评价工作,为该类油藏下步试采和开发生产方案编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6井 缝洞油藏 测试 评价
下载PDF
缝洞油藏氮气吞吐生产轮次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雁海 李飚 +2 位作者 孔嫦娥 赵侍晗 胡嘉 《化工管理》 2015年第5期262-262,共1页
缝洞型油藏多形成于碳酸盐岩型地层,油藏开采潜力的大小多取决于储层缝洞发育程度。本文对某油田缝洞油藏生产后期采取注氮气工艺分析产油量随着生产轮次的增加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产出原油气油比的关系,以便给油田开采提供工艺支持。
关键词 油藏 注氮气工艺 气油比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井储量损失原因及治理对策——以塔河油田A区为例
11
作者 郭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注水替油为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稳产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注水替油失效井占比逐年提升,注水井储量损失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单井生产特征和地质特征,通过能量指示曲线、注水指示曲线定量化分析各阶段储量变化,动静态结合并融合数模、建... 注水替油为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稳产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注水替油失效井占比逐年提升,注水井储量损失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单井生产特征和地质特征,通过能量指示曲线、注水指示曲线定量化分析各阶段储量变化,动静态结合并融合数模、建模一体化技术,分析了储量损失的本质原因,并针对不同储量损失类型提出不同的治理对策,恢复失控储量,提高产能。储量损失主要分为远端储量损失和体内储量损失两大类,其中,针对远端储量损失以恢复远端供液为目标,针对体内储量损失以扩大井周动用为目标。实际治理效果与数模预测方案吻合,治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油藏 定量化分析 建模数模一体化 储量损失
下载PDF
断控缝洞型油藏注采井间油水界面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远征 曹仁义 贾品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受大型克拉通内走滑断裂控制和改造,其纵向多发育为断裂复合储层体(裂缝-溶洞体),该储集体既是油气运移通道,又是储层空间,其空间及配置关系复杂.为实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界面和见水规律的准确分类及预测,并提... 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受大型克拉通内走滑断裂控制和改造,其纵向多发育为断裂复合储层体(裂缝-溶洞体),该储集体既是油气运移通道,又是储层空间,其空间及配置关系复杂.为实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界面和见水规律的准确分类及预测,并提供后续开发方案和对策指导,以单一溶洞下的油水界面运移特征为基础,利用物质平衡方程建立一种新的断控缝洞型油藏多溶洞连通下的油水运移数学模型,基于稳态逐步替换法形成了注采井间动态油水界面实时追踪预测方法.与常规数值模拟方法相比,该模型构建简易,计算效率高,综合考虑了油水密度差异和井-裂缝-溶洞间的复杂纵向配置关系,能够较为准确预测生产井的见水规律、各溶洞油水界面运移位置及剩余油分布等各项开发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多缝洞开发单元受生产制度和缝-洞储层参数影响,油井生产期将出现3个阶段(纯油、油水同产和纯水期);合理的采油速度与注水量可有效保持地层压力,兼顾采出程度和裂缝应力敏感效应;裂缝传导率越高,储层能量恢复越快,油水界面上升也变快;随着注采井间溶洞体积及裂缝传导率差异增大,油水同产期将变长.最后,对比Eclipse数值模拟器与本研究模型计算结果,分析溶洞体物性参数(渗透率和孔隙度)对油水界面运移速度的影响.鉴于目前断控缝洞型油藏地质构造及裂缝-溶洞体配置关系的多样性,开展多井生产动态与模型预测结果的实时拟合工作是目前油水界面评价与追踪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模型为断控缝洞型油藏见水预警、注采参数优化及剩余油挖潜对策制定提供了基础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断控油藏 碳酸盐岩 见水预警 注采参数优化 生产动态 配置关系
下载PDF
富满地区断控缝洞型油藏试油初期产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函庆 刘军严 +3 位作者 丁心鲁 汪坤 封猛 冯光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产能预测分析多是定性认识,且产能预测方程可操作性较差。通过分析稳定渗流压裂井产量与井底压力关系,发现影响各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压差和裂缝发育程度。根据钻井期间目的层钻具放空和泥浆漏... 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产能预测分析多是定性认识,且产能预测方程可操作性较差。通过分析稳定渗流压裂井产量与井底压力关系,发现影响各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压差和裂缝发育程度。根据钻井期间目的层钻具放空和泥浆漏失量情况将富满地区试油井分为3类,同时分别统计分析3类井生产压差和日产油、日产气的关系,最终形成了1套符合富满地区断控缝洞型油藏的产能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富满地区7口试油井进行产量预测,有5口井试油后验证产量误差在15%以内,符合率达到71.43%。该方法使用简单、可靠性强,可在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满地区 断控油藏 试油井 地层压力 井底流压 生产压差 产能预测方法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塔河12区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冯小龙 《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536-550,共15页
塔河12区油藏是典型的缝洞型油藏,前期采速高,产量下降快,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为研究剩余油分布情况,提炼了三种典型缝洞结构模型,分别是双溶洞左右排列组合模型、表层岩溶缝洞组合模型和双溶洞上下排列组合模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 塔河12区油藏是典型的缝洞型油藏,前期采速高,产量下降快,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为研究剩余油分布情况,提炼了三种典型缝洞结构模型,分别是双溶洞左右排列组合模型、表层岩溶缝洞组合模型和双溶洞上下排列组合模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探究了缝洞结构差异性、生产压差、注采方式、注水速度和缝洞连接位置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缝洞结构模型在注水开发后,剩余油分布情况差异较大,且受其他开发参数的影响程度不同。生产压差对剩余油分布无明显影响;溶洞低注高采具有更好的开发效果,剩余油分布也更加集中;较高的注水速度下采收率更高;缝洞连接部位对剩余油分布有一定影响。此外,针对主要的剩余油分布类型给出了相应的挖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多元信息融合建模方法在塔河油田十二区奥陶系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鹏飞 侯加根 +5 位作者 汪彦 张慧涛 吕心瑞 李红凯 刘钰铭 宋随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共14页
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类型复杂且均质性强的特点,以“多类多尺度建模”为思路,引入“多方法结合、多概率融合”手段,提出多元信息融合建模方法。根据储层特征,分别对不同类型储层的地质建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井震结合的方式确定... 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类型复杂且均质性强的特点,以“多类多尺度建模”为思路,引入“多方法结合、多概率融合”手段,提出多元信息融合建模方法。根据储层特征,分别对不同类型储层的地质建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井震结合的方式确定性表征地下暗河储集体;以多点方法和基于目标方法相结合,融合断层控制发育概率和地震概率,建立断控岩溶储集体;以序贯指示方法,融合不整合面控制概率和地震概率,可建立溶蚀孔洞储集体;以蚂蚁体追踪方法可建立大尺度和中尺度裂缝模型;以基于目标方法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融合后的模型能够表征缝洞型储层的储集体分布特征,其储量复算和油藏数值模拟结果拟合度高,可作为开发方案的调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油藏 地质建模 概率融合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原始油水界面刻画新方法——以哈拉哈塘油田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晓娟 李勇 +4 位作者 龙国清 王琦 刘志良 宁超众 张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6,共8页
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发育孔、洞、缝储集体,该储集体是由不同压力系统和不同油水关系的缝洞单元在空间上相互叠加形成的复杂油气藏,具有多压力系统、多油水关系、多开发动态特征并存的特点。错综复杂的油水关系加大了开发难度,导致钻井... 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发育孔、洞、缝储集体,该储集体是由不同压力系统和不同油水关系的缝洞单元在空间上相互叠加形成的复杂油气藏,具有多压力系统、多油水关系、多开发动态特征并存的特点。错综复杂的油水关系加大了开发难度,导致钻井成功率较低。同时,由于该类油藏的特殊性,储层存在大量放空漏失段,传统的直接预测法或监测手段识别油水界面分布及变化规律难度较大、可靠性低。为此,笔者创新性地采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不确定性地质建模技术和油藏产量不稳定分析法分别计算缝洞体静态体积、动态油体积和水体积,在动、静态储集体体积一致的基础上,逐渐调整模型油水界面,实现静态模型法刻画油、水体积与动态评价结果一致,从而确定该井原始油水界面,由井点及面推至全区,利用地质规律及生产、钻井测试等分析结果综合修正原始油水界面位置。新方法为缝洞型油藏预测原始油水界面、预留避水高度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油田进一步调整开发措施奠定基础,后期可通过加密井网、侧钻注气等措施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油水界面 动、静态结合 地质建模 碳酸盐岩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井组注气体示踪剂解释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学利 邹宁 +2 位作者 刘建仪 向瑞 刘治彬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8,共8页
针对常规砂岩油藏注气体示踪剂解释方法基于储层连续介质假设,不适用于大尺度缝洞离散组合的缝洞型油藏问题,考虑了气体示踪剂在大尺度溶洞区中径向迁移扩散及裂缝中一维迁移二维扩散的传输方式,引入了井间分配系数、相间分配系数及裂... 针对常规砂岩油藏注气体示踪剂解释方法基于储层连续介质假设,不适用于大尺度缝洞离散组合的缝洞型油藏问题,考虑了气体示踪剂在大尺度溶洞区中径向迁移扩散及裂缝中一维迁移二维扩散的传输方式,引入了井间分配系数、相间分配系数及裂缝分配系数,建立起缝洞型油藏注采井间气体示踪剂解释物理和数学模型,求解模型并绘制了气体示踪剂浓度理论采出曲线。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探索了溶洞大小、裂缝条数与长度、扩散系数、注气速度及示踪剂注入量对产出曲线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溶洞越大,浓度曲线峰值出现时间越迟;裂缝长度增加,峰值滞后,条数增多,峰值越多。对塔河油田TK425井组注气体示踪剂实测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解释,计算了溶洞区体积及注采井间裂缝流道。缝洞型油藏注气体示踪剂解释模型能够有效判断井间连通性,计算地层参数,认识储集体分布情况,为井组注气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气体示踪剂 动态监测 离散组合 迁移扩散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井网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文革 李小波 +3 位作者 杨敏 鲁新便 刘学利 刘洪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储集体规模差异大、空间离散性强,井间缝洞连通结构复杂、流体流动模式多样等特征。缝洞控制程度低,储量动用不均衡,生产效果差异大,常规砂岩油藏规则和不规则井网部署方式均不适用,需要建立一种匹配油藏特点的...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储集体规模差异大、空间离散性强,井间缝洞连通结构复杂、流体流动模式多样等特征。缝洞控制程度低,储量动用不均衡,生产效果差异大,常规砂岩油藏规则和不规则井网部署方式均不适用,需要建立一种匹配油藏特点的井网构建与优化方法。将物理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采用“立体化”、“系统化”的井网构建思路,丰富空间结构井网的理论内涵,深化重力驱替理论在空间结构井网构建中的根本性认识。建立以缝洞结构、连通关系、储量动用、能量状况和注采结构为主线的井网设计方法和六步法井网构建流程。总之,流体密度差是重力置换的主导因素,缝洞连通结构的位势差是纵向驱替的重要驱动力,主次通道的驱替速度差是垂向平衡的关键,是缝洞型油藏空间结构井网提高采收率的增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油藏 结构 重力驱替 空间结构井网 井网优化
下载PDF
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油井合理产能优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浩 康志江 +3 位作者 尚根华 张冬丽 李红凯 黄孝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优化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油井合理产能,以塔里木盆地FQ油田为例,分析其地质和开发特征,利用产能试井法、嘴流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法,对油井合理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一次采油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不... 为优化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油井合理产能,以塔里木盆地FQ油田为例,分析其地质和开发特征,利用产能试井法、嘴流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法,对油井合理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一次采油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不同阶段开发特征差异显著。FQ油田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产能试井曲线存在下凸型、直线型、上翘型和台阶型4类,其中,下凸型曲线油井合理产能取曲线拐点处对应产能;直线型和上翘型曲线油井合理产能均取最大测试产能,但需继续扩大油嘴测试产能,直至曲线出现拐点;台阶型曲线油井合理产能取台阶后最大测试产能。嘴流法优化油井合理产能取嘴流曲线拐点对应产能。油藏数值模拟法适用于一次采油中期和后期油井合理产能优化,通过优化油井见水时间、累计产油量、采收率等关键指标,确定油井合理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油藏 超深层 断控 合理产能 产能试井 嘴流法 油藏数值模拟
下载PDF
顺北高温超高压缝洞型油藏原油相态性质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学利 解慧 +3 位作者 陈勇 刘煌 郭平 杜建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361-13366,共6页
顺北缝洞型油藏具有超深、高温、超高压特征,相同断裂带内和不同断裂上油藏在原油类型、性质方面表现出了差异,进行相态规律分析和特征掌握非常重要。以1、5号断裂带上油藏为研究对象,对1、5号带井下样品进行相态实验测试,分析相态实验... 顺北缝洞型油藏具有超深、高温、超高压特征,相同断裂带内和不同断裂上油藏在原油类型、性质方面表现出了差异,进行相态规律分析和特征掌握非常重要。以1、5号断裂带上油藏为研究对象,对1、5号带井下样品进行相态实验测试,分析相态实验测试结果得到其相态变化规律。发现:随着储层深度减小,原油中重质组分(C_(7+))含量由5号带上最高的29.88%降低至1号带上最低的18.72%,但从两个断裂带内油藏采出的脱气油密度基本一致;油藏原油饱和压力及气油比,随着生产井段不断变深呈现线性减小趋势,而黏度呈现上升趋势;从顺北5号带往1号带方向,原油逐渐变轻,流体类型从弱挥发性油变为易挥发性原油,原油临界点向左移,相图宽度变窄、高度变高。从相态分析角度明确两个断裂带上油藏原油具有相同油源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高温超高压 泡点 气-油比 相态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