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鲜羊膜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谭叶辉 廖武 +3 位作者 曾广川 何欢 谢仁艺 叶阳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66-2168,共3页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应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依据眼科门诊就诊号将2010-01/2015-10在我科住院并行显微斜视矫正术的60例112眼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平均分为...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应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依据眼科门诊就诊号将2010-01/2015-10在我科住院并行显微斜视矫正术的60例112眼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30例58眼行直肌后徙缝线调整联合羊膜移植术, B组30例54眼行单纯直肌后徙缝线调整术,斜视矫正术后随访均≥6 mo。 结果:斜视患者27例48眼术后眼位需调整,眼位需调整率为42.9%。术后1mo,眼位可调整18例29眼,其中A组16例26眼,眼位可调整率为44.8%,眼位可调整量平均为2.56±0.64 mm;B 组2例3眼,眼位可调整率为5.6%,眼位可调整量平均为0.52±0.28mm,两组比较眼位可调整率及可调整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477,P〈0.01;t=16.502,P〈0.01)。除3例患儿术后不配合眼位调整外,其余均在术后1 mo内行不同程度的眼位调整,眼位调整后, A组27例53眼眼位正位,正位率为91.4%, B 组16例28眼眼位正位,正位率为51.9%,两组比较斜视术后正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7,P〈0.01)。 结论: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过程中应用新鲜羊膜效果确切,可明显延长眼位调整时间及增加眼位调整量,提高了儿童斜视手术的可控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儿童 共同性斜视 缝线调整术
下载PDF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克年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眼科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丝裂霉素联...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眼科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为(10.50±4.00)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2±5.20)mmHg;Ⅰ度、Ⅱ度、Ⅲ度浅前房发生率分别为20.00%,4.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00%,18.00%,10.00%;视力进步率、不变率、退步率分别为70.00%,28.00%,2.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00%,52.00%,6.00%;Shirmer I试验(SIt)泪液分泌、角膜荧光素染色(FSC)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前房深度(ACD)和视盘面积/视杯面积(C/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00%(P<0.05)。结论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浅前房分度、眼压和视力,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调整线小梁切除 青光眼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Parks切口直肌调整缝线术对儿童水平斜视术后眼球屈光状态变化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滑会兰 苏鸣 +2 位作者 陈璐 尚李娅 刘丽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Parks切口直肌调整缝线术对儿童水平斜视术后眼球屈光状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10例(147眼)水平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入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 目的探讨改良Parks切口直肌调整缝线术对儿童水平斜视术后眼球屈光状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10例(147眼)水平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入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切口进行直肌调整缝线术,观察组患儿采用改良Parks切口进行直肌调整缝线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眼球屈光度和角膜曲率差值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儿手术前后球镜屈光度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术后1个月、2个月、4个月、8个月,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球镜屈光度差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术后1周和1个月,观察组患儿柱镜屈光度差值均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术后2个月、4个月、8个月,两组患儿柱镜屈光度差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儿中央、鼻侧、颞侧、下方角膜曲率差值大于对照组(P_均<0.05),两组患儿上方角膜曲率差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儿中央、鼻侧、颞侧、上方、下方角膜曲率差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927,P> 0.05)。结论改良Parks切口直肌调整缝线术治疗儿童水平斜视效果显著,可改善眼球屈光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arks切口 直肌调整线 水平斜视 屈光度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尚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80例),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80例),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浅前房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主动调节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滤过量,防止滤过道粘连阻塞,有效地控制眼压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调整线小梁切除 青光眼
下载PDF
68例斜视可调整缝线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姚霞 王海莲 《全科护理》 2009年第10期864-865,共2页
[目的]总结斜视可调整缝线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进行可调整缝线术斜视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眼位矫正满意,正位64例,4例经术后训练恢复。[结论]加强可调整缝线术斜视病人围术期护理效果明显。
关键词 调整线 斜视
下载PDF
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蓉 王豫桂 刘辉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2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2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应用复合小梁切除术治... 目的探讨分析对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2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应用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可调整缝线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为(35.42±3.69)mmHg,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为(34.08±3.19)mmHg,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较仅应用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小梁切除 调整线 青光眼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范松涛 张丰菊 孙洪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调整线小梁切除 巩膜瓣可调整线 临床观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 继发性青光眼 前视力
下载PDF
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联合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孔丹丹 张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8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出院时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临床效果较好,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眼压,安全性高,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线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 青光眼
下载PDF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贾艳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6期191-192,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青光眼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分析比... 目的分析研究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青光眼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前房分型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青光眼时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术后眼压,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调整线小梁切除 青光眼
下载PDF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海霞 《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青光眼患者80例,使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接受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青光眼患者80例,使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接受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与出院时两组眼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比较,两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和11.4%,差异显著(P<0.05)。结论青光眼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调整线小梁切除 青光眼 疗效
下载PDF
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燕飞 刘欣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58例(58眼)难治性青光眼采取小梁切除术,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并应用MMC。观察术后视力、滤过泡、角膜、前房、晶状体、眼底、眼压等。随...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58例(58眼)难治性青光眼采取小梁切除术,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并应用MMC。观察术后视力、滤过泡、角膜、前房、晶状体、眼底、眼压等。随访6~18月。结果术后有50眼(86.21%)的眼压≤21mmHg;3眼(5.17%)加用眼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30mmHg;5眼(8.62%)的眼压无改善。结论在小梁切除术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联合应用MMC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 调整巩膜瓣线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调整缝线术在外伤致麻痹性斜视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晓利 张露 王素萍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观察调整缝线术在外伤致麻痹性斜视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8年12月收住的外伤致麻痹性斜视患者23例,全麻下行调整缝线斜视矫正术,全麻苏醒后观察眼位及复视消失情况,若需调整缝线则... 目的观察调整缝线术在外伤致麻痹性斜视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8年12月收住的外伤致麻痹性斜视患者23例,全麻下行调整缝线斜视矫正术,全麻苏醒后观察眼位及复视消失情况,若需调整缝线则在局麻下调整,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眼位、结膜切口愈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结果23例患者全部眼位矫正良好,复视消失,疗效满意,未出现肌肉滑脱等并发症。结论对外伤致麻痹性斜视患者行调整缝线斜视矫正术,可显著增加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线 外伤 麻痹性斜视
下载PDF
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调整缝线术后双眼视功能及复发的影响
13
作者 刘斐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3期175-176,共2页
目的:研究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调整缝线术后双眼视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间歇性外斜视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术后不采取干预措施;研究组术后采取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术后双眼视功能、眼位... 目的:研究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调整缝线术后双眼视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间歇性外斜视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术后不采取干预措施;研究组术后采取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术后双眼视功能、眼位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双眼视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眼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间歇性外斜视调整缝线术后对患者采取功能训练,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双眼视功能及眼位情况,并有效降低复发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训练 间歇性外斜视 调整线 双眼视功能 复发 眼位
下载PDF
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素平 何伟 +1 位作者 臧耀珑 苏静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 探讨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1例 (40眼 )青光眼患者施行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术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前房深度 ,并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内压。结果 术后 4眼发生浅前房 (1 0 % ) ,经调整缝... 目的 探讨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1例 (40眼 )青光眼患者施行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术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前房深度 ,并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内压。结果 术后 4眼发生浅前房 (1 0 % ) ,经调整缝线后浅前房持续时间小于 2 4小时 ,其余 36眼前房深度正常。随诊 6~ 1 2月 ,1例 2眼需再次手术 ,余 38眼眼压均在 7~ 1 5mmHg。所有患者视力均无下降 ,其中 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瓣 调整线小梁切除 临床观察 青光眼 浅前房
下载PDF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42例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毛军生 邓义群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0期2269-2270,共2页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84例青光眼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42眼)。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组实施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84例青光眼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42眼)。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组实施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平均眼压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眼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调整线小梁切除 青光眼 疗效 观察
下载PDF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1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80眼),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和观察组(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每组...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80眼),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和观察组(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每组各40例(40眼),对两组治疗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眼压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调整线小梁切除 青光眼 疗效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文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分析。方法将青光眼患者分为联合组45例(56眼)采取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整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手术方法。对照组53例(68眼)。采取常规小梁切除术不采取可调整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分析。方法将青光眼患者分为联合组45例(56眼)采取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整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手术方法。对照组53例(68眼)。采取常规小梁切除术不采取可调整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手术方法。观察2组对眼压、浅前房、滤过泡型、并发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后眼压比较联合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比较P<0.05;浅前房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联合组统计比较P<0.05;联合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统计比较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手术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调整线小梁切除 青光眼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凌 刘少山 唐小伟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3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80例),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80例),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浅前房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主动调节青光眼滤过术的滤过量,防止滤过道粘连阻塞,有效地控制眼压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调整线小梁切除 青光眼
下载PDF
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预防浅前房发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晓晶 高强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35期141-142,共2页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手术后早期由于滤过旺盛,造成低眼压、浅前房。持续性浅前房可引起一系列眼前段的病理改变,如角膜内皮失代偿、周边虹膜的前或后粘连、并发性白内障、滤过泡消失等而导致抗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手术后早期由于滤过旺盛,造成低眼压、浅前房。持续性浅前房可引起一系列眼前段的病理改变,如角膜内皮失代偿、周边虹膜的前或后粘连、并发性白内障、滤过泡消失等而导致抗青光眼手术失败。为有效地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我们以常规小梁切除术为对照,采用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线小梁切除 持续性浅前房 临床观察 角膜内皮失代偿 常规小梁切除 预防 并发性白内障 可松解线
下载PDF
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20
作者 孙春燕 《智慧健康》 2022年第6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小梁... 目的分析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病患采取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药物能够进一步提高青光眼的疗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改善青光眼病患的预后,值得在青光眼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线小梁切除 青光眼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