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出土颅骨缝间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向君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缝间骨的出现情况与颅骨其它非测量性状一样对颅骨的人类学研究有一定意义。一些学者(张希印等,1982;洛树东等,1983;郑靖中等,1988)着重观察了人字缝、冠状缝及顶间骨的出现率。王令红,1988)在对华北人及太原地区人头骨的非测量性状的... 缝间骨的出现情况与颅骨其它非测量性状一样对颅骨的人类学研究有一定意义。一些学者(张希印等,1982;洛树东等,1983;郑靖中等,1988)着重观察了人字缝、冠状缝及顶间骨的出现率。王令红,1988)在对华北人及太原地区人头骨的非测量性状的研究中,观察了10项缝间骨的出现率:M.Pietrusewsky(1981)观察了东南亚、日本、蒙古、西伯利亚及保存于欧洲的十九世纪来自中国南北方华人头骨的人字缝骨、顶切迹骨及星点小骨的出现率。对于缝间骨的研究都不很全面和系统,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现代人头骨的15项缝间骨的出现情况的观察,为人类学研究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间骨 人类学
下载PDF
缝间骨5例
2
作者 王季中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0-40,共1页
笔者从113例颅骨检验中观察到缝间骨5例.出现率为4.4%.5例中男性3例(60%),女性2例(40%).多数只见于人字缝(3例),有的见于人字缝和冠状缝(1例),有的为翼上骨(1例).就其块数而论,最多的1例为129块,最少的1例为1块.其余3例中,... 笔者从113例颅骨检验中观察到缝间骨5例.出现率为4.4%.5例中男性3例(60%),女性2例(40%).多数只见于人字缝(3例),有的见于人字缝和冠状缝(1例),有的为翼上骨(1例).就其块数而论,最多的1例为129块,最少的1例为1块.其余3例中,2块的2例,5块的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间骨 检验 法医鉴定学 人字 冠状
下载PDF
缝间骨脱落两例
3
作者 孙善祥 金柏昌 《刑事技术》 1985年第3期35-36,共2页
在颅缝之间有时出现多余的小骨,称为缝间骨,属解剖变异,其出现率为1—2%。多见于矢状缝和人字缝相交处,或在人字缝的缝间,呈锯齿状轮廓。由于出现少,不大引起人们的注意。
关键词 人字 缝间骨 矢状 边缘特征 性结合 锯齿状 解剖变异 法医学意义 糊状物
下载PDF
人体颅缝间骨类型比较考察
4
作者 肖逸心 李淅 +5 位作者 吴茜茜 张若茜 杨树 阙雨欣 韩欣蔚 吴长初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4-26,共3页
目的:为了探索人体颅缝间骨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与表达几率。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于教学标本库,采用非测量观察和体质测量方法采集资料。结果:通过30例颅骨考察发现不同程度颅骨的颅缝部分骨化融合24例,同时发现有颅缝间骨11例,其中... 目的:为了探索人体颅缝间骨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与表达几率。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于教学标本库,采用非测量观察和体质测量方法采集资料。结果:通过30例颅骨考察发现不同程度颅骨的颅缝部分骨化融合24例,同时发现有颅缝间骨11例,其中一般缝间骨4例,位于人字缝(4.0-6.0mm)、人字点骨1例,位于人字缝顶部(15.5×9.5mm)、翼上骨5例,位于颞区翼点缝内(25.00×10.00mm)、印加骨1例,位于顶骨与枕间缝之内(125.0×52.0mm)。结论:该项目考察发现部分颅骨仍保留颅缝,在人字缝间发现形成钙化的缝间骨和人字点骨,枕间缝和印加骨的形成,可能与枕骨鳞部副骨化中心变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愈合 缝间骨 印加
原文传递
鼻骨及鼻骨间缝的解剖学研究
5
作者 胡振武 胡圣望 高艳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3年第7期66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鼻骨及鼻骨间缝的形态。方法:挑选60例正常成人鼻骨,观察鼻骨及鼻骨间缝的形态,并进行测量及分类。结果:96.7%的鼻骨至左右不对称的长方形;鼻骨间缝以其上部呈“S”型而下部至基本立型为主,占80.6%,其次是基本立... 目的:探讨鼻骨及鼻骨间缝的形态。方法:挑选60例正常成人鼻骨,观察鼻骨及鼻骨间缝的形态,并进行测量及分类。结果:96.7%的鼻骨至左右不对称的长方形;鼻骨间缝以其上部呈“S”型而下部至基本立型为主,占80.6%,其次是基本立型,占15.0%,不规则型占5.0%。结论:鼻骨及鼻骨间缝的解剖学规律有助于影像诊断鼻骨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下载PDF
1592例颅骨额缝的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庆麟 曾尧祥 +3 位作者 肖尚英 徐金容 郑建国 王启华 《解剖学通报》 1983年第4期321-323,共3页
有关额缝的描述在许多解剖学教科书中都有提及,这方面的专著亦为数不少,如Martin Saller(1)等,国内学者亦做了大量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如杜百廉等(2-7)共观察4536例,大部分是四川、河南、山东和上海等地的颅骨资料,有关广东地区的资料似... 有关额缝的描述在许多解剖学教科书中都有提及,这方面的专著亦为数不少,如Martin Saller(1)等,国内学者亦做了大量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如杜百廉等(2-7)共观察4536例,大部分是四川、河南、山东和上海等地的颅骨资料,有关广东地区的资料似未见到,由于我国幅员广阔,额缝的出现,可能会有地区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现率 矢状 缝间骨 锯齿型
下载PDF
大鼠颅骨骨缝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及成脂能力比较研究
7
作者 何畏 曹曦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颅骨骨缝间充质干细胞(CS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比较两种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成脂诱导的差异。方法采用出生后5天的SD大鼠,分离培养CSSCs和BMSCs,并进行鉴定。体外对CSSCs和BMSCs进行成骨成脂诱导,采用免...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颅骨骨缝间充质干细胞(CS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比较两种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成脂诱导的差异。方法采用出生后5天的SD大鼠,分离培养CSSCs和BMSCs,并进行鉴定。体外对CSSCs和BMSCs进行成骨成脂诱导,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以及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比较CSSCs和BMSCs成骨成脂能力。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CSSCs和B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与多潜能干细胞相符;成骨诱导后,CSSCs的Ⅰ型胶原、ALP阳性细胞更多,钙结节染色阳性区域更多;Western blot显示RUNX2、ALP、OCN蛋白含量在CSSCs中的表达分别是BMSCs的2.1、1.8、1.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显示RUNX2、ALP、OCNmRNA在CSSCs中的表达分别是BMSCs的2.23、1.92、1.5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脂诱导后,BMSCs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更多;western blot显示PPARγ和LPL蛋白在BMSCs中的表达分别是CSSCs的2.5、1.8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骨缝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可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分化,颅骨骨缝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能力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能力低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充质干细胞 充质干细胞 成脂 诱导
下载PDF
人字点骨、印加骨和前顶间骨鉴定分类辨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抱朴 《现代人类学》 2017年第4期47-53,共7页
人字点骨、印加骨和前顶间骨是出现于人字缝尖区域的三类缝间骨,常作为重要的颅骨非测量特征用于探知现代人群的演变过程。然而,这三类骨骼的鉴定分类常存在分歧,给后续对比研究带来诸多不便。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梳理归纳人字点... 人字点骨、印加骨和前顶间骨是出现于人字缝尖区域的三类缝间骨,常作为重要的颅骨非测量特征用于探知现代人群的演变过程。然而,这三类骨骼的鉴定分类常存在分歧,给后续对比研究带来诸多不便。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梳理归纳人字点骨、印加骨和前顶间骨的主要形态特征,并简化分类标准,希冀有助于学者们在观察研究过程中甄别和分属这三类骨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加 缝间骨 人字 非测量性状
下载PDF
1592例颅骨额缝的观察
9
作者 冯家骏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7年第2期79-80,共2页
观察颅骨558例,X线颅片1034例。结果:完整额缝出现116例,占7.28%,低于杜百廉统计的9.1%,略高于张译普的5%、丁士海的6.8%,额缝出现率有人种差异,国人中有地区差异;完整额缝形态可分浅、深锯齿型、直线型及混合型,各型频率依次为:69.23%,... 观察颅骨558例,X线颅片1034例。结果:完整额缝出现116例,占7.28%,低于杜百廉统计的9.1%,略高于张译普的5%、丁士海的6.8%,额缝出现率有人种差异,国人中有地区差异;完整额缝形态可分浅、深锯齿型、直线型及混合型,各型频率依次为:69.23%,17.95%,7.69%,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间骨
下载PDF
颅锁骨发育不全一例报告
10
作者 邱霜路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2年第2期101-,120,共2页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为少见的先天性骨骼畸形,主要特点为锁骨发育不全和头颅骨化缓慢及骨化不全。我们遇见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8岁。因不慎从拖拉机上摔下后以头部及胸部外伤而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患者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例。体检:...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为少见的先天性骨骼畸形,主要特点为锁骨发育不全和头颅骨化缓慢及骨化不全。我们遇见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8岁。因不慎从拖拉机上摔下后以头部及胸部外伤而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患者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例。体检:一般状况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锁发育不全 化不全 胸部外伤 骼畸形 特殊病史 头颅 缝间骨 缺如 其他病变
下载PDF
胎儿型先天性成骨不全并全身多发性骨折1例
11
作者 赵淑云 雷润莲 +1 位作者 雷建英 陆华灵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91-91,共1页
患儿,女,1天。第一胎,孕36周合并羊膜早破,头位顺产,出生体重2.4kg。体检:发育正常,双下肢小腿处弯曲畸形,双侧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示:右胫骨中段、左胫骨上1/3处骨折,断端可见大量骨痂形成,并向背侧成角畸形。未作处理。生后第5天,于洗浴... 患儿,女,1天。第一胎,孕36周合并羊膜早破,头位顺产,出生体重2.4kg。体检:发育正常,双下肢小腿处弯曲畸形,双侧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示:右胫骨中段、左胫骨上1/3处骨折,断端可见大量骨痂形成,并向背侧成角畸形。未作处理。生后第5天,于洗浴时,又发现双上肢肱骨有骨折畸形改变,而行全身骨骼X线摄片,提示:双上肢肱骨及右侧尺骨为新鲜骨折,左侧尺骨、双锁骨、肩胛骨、双股骨、胫骨、胸部两侧肋骨普遍陈旧性骨折,颅骨也见多发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全 背侧成角畸形 中段 陈旧性 新鲜 胫腓 痂形成 羊膜早破 缝间骨 左胫
下载PDF
骨骼及肌肉系统疾病
12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1989年第3期186-187,共2页
890870 家族性特发性骨关节病1例报告/沈公印…∥上海医学.-1988,11(12).-734~735患女,22月,6个月发现指趾端呈进行性肥大,平时手掌、足底多汗。1岁有反复发作性两下肢肿痛,应用强的松或止痛消炎药症状减轻或消失,发作次数减少,间隔时... 890870 家族性特发性骨关节病1例报告/沈公印…∥上海医学.-1988,11(12).-734~735患女,22月,6个月发现指趾端呈进行性肥大,平时手掌、足底多汗。1岁有反复发作性两下肢肿痛,应用强的松或止痛消炎药症状减轻或消失,发作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父母为堂兄妹婚配。患儿生长发育较同年龄儿高大,四肢轻度肿胀外形略粗,指趾端呈杵状,躯干四肢皮肤湿疹样皮损。头颅片示前囟未闭增宽,颅缝未闭,枕部多处有缝间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肿痛 缝间骨 轻度肿胀 消炎药 皮肤湿疹 肌肉系统 隔时 族性 兄妹婚
下载PDF
骨骼及肌肉系统疾病
13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1989年第5期311-312,共2页
891451 颅锁骨发育不全一例报告/蒋瑾瑾…∥上海医学。-1989,12(4)。-204 男,3岁。因发现头围大2年余,伴前囟不闭合入院。体检:头围51cm,前囟2.5×2.5cm,平软。颅骨头状缝、冠状缝分离,间距0.2~0.3cm。X终检查:颅骨较大,面骨小,颅... 891451 颅锁骨发育不全一例报告/蒋瑾瑾…∥上海医学。-1989,12(4)。-204 男,3岁。因发现头围大2年余,伴前囟不闭合入院。体检:头围51cm,前囟2.5×2.5cm,平软。颅骨头状缝、冠状缝分离,间距0.2~0.3cm。X终检查:颅骨较大,面骨小,颅缝增宽,沿人字缝有缝间骨,前囟未闭且增大。眼眶距离大。乳牙排列不齐,可见恒齿牙坯。两侧锁骨完全未发育,肱骨头下移,胸廓变窄,胸、腰椎体较小,部分椎体与椎根未完全连接。两侧腕骨及桡骨远端骨骺未发育。耻骨联合明显分离,股骨头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体 远端 颅锁发育不全 联合 头围 牙排列不齐 缝间骨 前囟
下载PDF
6例成骨发育不全的X线诊断
14
作者 贺明礼 李静淑 王娅宁 《青海医药杂志》 1990年第5期36-37,64,共3页
成骨发育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acta)是一种较少见的隐性遗传性疾病。X线拍片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我院1985年至1987年收住了6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7个月。生后即发现两侧大腿向前成角畸形。查:头颅外观无畸形,巩膜无黄染。x线... 成骨发育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acta)是一种较少见的隐性遗传性疾病。X线拍片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我院1985年至1987年收住了6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7个月。生后即发现两侧大腿向前成角畸形。查:头颅外观无畸形,巩膜无黄染。x线表现:头颅大小、形态正常。颅板骨密度较低。颅缝明显,人字缝有许多缝间骨。蝶鞍浅长。肋骨、锁骨、肩胛骨密度减低,并有多发肋骨骨折。四肢长骨粗短,骨结构消失如磨玻璃样,多发骨折(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不全 X线诊断 四肢长 成角畸形 多发肋 磨玻璃样 密度 结构 缝间骨
下载PDF
成骨不全4例报道
15
作者 吴春德 丁建军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1998年第2期40-41,共2页
成骨不全亦称脆骨症,属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变,常累及骨骼、皮肤、内耳、韧带、肌腱和筋膜等组织器官。本病多见于幼年儿童,其临床特点是骨质脆弱,极易发生骨折。本文报告4例成骨不全,并对其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了复习。1.病例报告 例1:男,18... 成骨不全亦称脆骨症,属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变,常累及骨骼、皮肤、内耳、韧带、肌腱和筋膜等组织器官。本病多见于幼年儿童,其临床特点是骨质脆弱,极易发生骨折。本文报告4例成骨不全,并对其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了复习。1.病例报告 例1:男,18天,临床诊断左股骨骨折。X线检查:全身骨骼普遍性密度减低。头颅呈球形,颅板变薄,囱门增宽,顶枕部见有缝间骨。胸12椎体呈弹头样改变,局部后凸畸形,右肱骨中段见有青枝型骨折,未错位。双尺桡骨轻度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全 质稀疏 X线表现 X线诊断 X线检查 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病例报告 普遍性 后凸畸形 缝间骨
下载PDF
指骨间缝排刺对脑梗死后手指背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振原 吴文裕 吴明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比较指骨间缝排刺疗法与理疗治疗脑梗死后手指背伸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成指骨间缝排刺组(A组,37例)、理疗组(B组,34例)。两组在体针的基础上,A组选择指骨间缝排刺疗法,对患侧手指第Ⅰ、第Ⅱ、第Ⅲ骨间... 目的:比较指骨间缝排刺疗法与理疗治疗脑梗死后手指背伸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成指骨间缝排刺组(A组,37例)、理疗组(B组,34例)。两组在体针的基础上,A组选择指骨间缝排刺疗法,对患侧手指第Ⅰ、第Ⅱ、第Ⅲ骨间缝进行排刺,并予连续波电刺激;B组使用神经损伤治疗仪,将两电极放于前臂指伸肌肌腹中央处进行理疗。两组均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d,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均提高(均P<0.05);在改善示、中、环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方面,A组优于B组(均P<0.05),但对小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的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体针治疗基础上,指骨间缝排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手指背伸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优于理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排刺 手指 背伸功能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发作性睡病73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林杰 娄景春 王明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2期92-93,共2页
针刺治疗发作性睡病73例报告贾林杰,娄景春,王明君(黑龙江省嫩北农场职工医院内科,161405)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阵发性难于自我控制的睡眠为其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始见于《素问·诊要经终论》,属于“嗜卧”范畴,后世... 针刺治疗发作性睡病73例报告贾林杰,娄景春,王明君(黑龙江省嫩北农场职工医院内科,161405)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阵发性难于自我控制的睡眠为其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始见于《素问·诊要经终论》,属于“嗜卧”范畴,后世医家对此又有“多睡”、“多寐”、“善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发作性 睡病 三阴交 嫩北农场 疗效观察 黑龙江省 治疗观察 睡眼障碍
下载PDF
林氏手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振原 吴文裕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9期16-18,1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明确林氏手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手指背伸功能障碍的康复机制。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体针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 目的:通过观察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明确林氏手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手指背伸功能障碍的康复机制。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体针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林氏手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P及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MEP及各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改善MEP及各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林氏手针疗法在脑梗死后偏瘫手指背伸功能障碍方面,能激活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改善受损的运动通路锥体束功能,促进大脑神经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林氏手针疗法 排刺 磁运动诱发电位(MEP) 掌指关节 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