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季和秋季播苗的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长模型及肥满度比较研究
1
作者 方增冰 梅泊承 +3 位作者 赵淳朴 徐继林 王丹丽 徐善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6-745,共10页
春季播苗和秋季播苗是缢蛏养殖的两种播苗方式,因养殖过程的水温和饵料不同,春季和秋季播苗的缢蛏生长存在差异。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春、秋季播苗缢蛏的生长过程,选取von 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Brody四种生长模型拟合春、... 春季播苗和秋季播苗是缢蛏养殖的两种播苗方式,因养殖过程的水温和饵料不同,春季和秋季播苗的缢蛏生长存在差异。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春、秋季播苗缢蛏的生长过程,选取von 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Brody四种生长模型拟合春、秋季播苗缢蛏壳长、湿重生长,分别确定春、秋季播苗缢蛏最适生长模型。同时观察了其肥满度的周年变化。研究表明:春季播苗缢蛏壳长和湿重生长的最适拟合模型是Logistic模型;秋季播苗缢蛏壳长和湿重生长的最适拟合模型则分别是Logistic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两季节的生长特征都是壳长生长拐点时间早于湿重生长拐点,春、秋季播苗缢蛏的壳长生长拐点分别是51.95 d(壳长24.32 mm)、76.25 d(壳长29.30 mm);湿重生长拐点分别是108.09 d(湿重2.75 g)、147.98 d(湿重5.64 g)。春、秋季播苗缢蛏周年肥满度变化均出现两个峰值。结合实测生长数据,秋季播苗缢蛏在翌年5月(247 d)个体规格可达到100 ind./kg以下;而春季播苗缢蛏需要养殖327 d才能达到100 ind./kg左右,秋季播苗比春季播苗可缩短养殖时间3个月左右,既减少成本也降低了养殖风险。研究结果为缢蛏秋季播苗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可有效缩短养殖周期,提前收获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播苗季节 生长模型 生长拐点 肥满度
下载PDF
串联养殖模式下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长特性、消化免疫及水生态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梅泊承 张晓东 +3 位作者 赵淳朴 徐继林 王丹丽 郭春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7-920,共14页
虾蛏串养模式作为海水围塘养殖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模式,已在福建沿海地区推广,取得明显效果,但目前适宜于该模式下的虾蛏数量配比尚不清楚。在实验室内,通过设立LP组(虾蛏数量配比1︰3)、MP组(1︰5)、HP组(1︰7),模拟虾蛏串联... 虾蛏串养模式作为海水围塘养殖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模式,已在福建沿海地区推广,取得明显效果,但目前适宜于该模式下的虾蛏数量配比尚不清楚。在实验室内,通过设立LP组(虾蛏数量配比1︰3)、MP组(1︰5)、HP组(1︰7),模拟虾蛏串联养殖模式,对虾和缢蛏分别投喂颗粒饲料、微绿球藻和角毛藻,并对虾蛏生长特性、养殖环境水质因子、消化与免疫指标、环境与蛏内脏团微生物群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LP组和MP组虾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HP组。LP组和MP组对虾增重率分别为43.88%、41.91%,缢蛏增重率分别为29.30%、29.40%。水质营养盐浓度开始总体升高达到峰值后总体下降。虾蛏对环境反应不同,缢蛏中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显著,对虾则是胰蛋白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显著。RDA分析表明,总氮、活性磷酸盐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关键因素。16S rRNA分析表明,虾蛏不同数量配比对养殖环境以及缢蛏内脏团有较大影响,与LP组相比,MP组和HP组微生物种类更多,且参与氮磷循环的微生物丰度增加。当虾蛏数量配比为1︰3或者1︰5时,虾蛏能良好生长且串养系统养殖环境能起到改善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虾蛏串养模式,对今后虾蛏串养模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串养模式 水质因子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氨氮关联SNP验证及相关基因NKA在氨氮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分析
3
作者 胡晨馨 吕丽媛 +3 位作者 孙改改 姚韩韩 林志华 董迎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3-1423,共11页
为筛查和验证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氨氮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基因,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对位于缢蛏NKA基因(Sc-NKA)下游的SNP(g.21062868T>A)进行验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为筛查和验证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氨氮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基因,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对位于缢蛏NKA基因(Sc-NKA)下游的SNP(g.21062868T>A)进行验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高氨氮胁迫下Sc-NKA基因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技术对Sc-NKA蛋白进行组织细胞定位,通过RNA干扰探究Sc-NKA基因在氨氮排泄中的作用。结果显示,SNP位点(g.21062868T>A)与氨氮耐受性状显著相关(P<0.05);Sc-NKA基因在氨氮胁迫后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缢蛏鳃中的柱状细胞和扁平细胞是Sc-NKA蛋白分泌的主要部位,且在氨氮胁迫后细胞中的蛋白丰度增加;干扰Sc-NKA基因6~48 h后,缢蛏血淋巴中氨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Na^(+)-K^(+)-2Cl共转运蛋白1(NKCC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这些研究结果表明,Sc-NKA参与氨氮的排泄过程,且与NKCC1在氨氮转运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Na^(+)/K^(+)-ATPase 氨氮排泄 基因表达 RNA干扰
下载PDF
贝、藻分池模式养殖缢蛏试验
4
作者 钟幼平 汪春林 黄世彬 《科学养鱼》 2024年第2期67-68,共2页
缢蛏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品种之一,养殖区集中在闽、浙一带。缢蛏多分布在软泥或沙泥底质的中、低潮区,喜栖息在埕面稳定的泥沙质、沙泥质和软泥质的滩涂上。缢蛏属于广温性贝类,生长适温为8~30℃,可忍受-3~0℃的低温和39℃左右的高温。... 缢蛏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品种之一,养殖区集中在闽、浙一带。缢蛏多分布在软泥或沙泥底质的中、低潮区,喜栖息在埕面稳定的泥沙质、沙泥质和软泥质的滩涂上。缢蛏属于广温性贝类,生长适温为8~30℃,可忍受-3~0℃的低温和39℃左右的高温。缢蛏属广盐性种类,盐度在7~26时其活动能力强,盐度低于4或高于29时活力显著减弱。河口处的缢蛏生长快,产量高。缢蛏食料种类以骨条藻为最多,占饵料生物的91.5%;其次为舟形藻、圆筛藻、小环藻等。除活饵料外,缢蛏还摄食有机碎屑、微小泥沙颗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饵料生物 缢蛏 广盐性 有机碎屑 养殖贝类 泥沙颗粒 舟形藻 泥沙质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缢蛏渗透压、游离氨基酸及肌肽合成酶基因的影响
5
作者 安思琪 何琳 +2 位作者 范建勋 原居林 林志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11,共15页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广盐性贝类,自身存在抵抗外界盐度胁迫的渗透调节机制。为探究缢蛏在适应盐度胁迫过程中发挥渗透调节作用的主要游离氨基酸(freeaminoacids,FAA)及其降解途径,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盐度(5、20和35)胁迫下缢...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广盐性贝类,自身存在抵抗外界盐度胁迫的渗透调节机制。为探究缢蛏在适应盐度胁迫过程中发挥渗透调节作用的主要游离氨基酸(freeaminoacids,FAA)及其降解途径,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盐度(5、20和35)胁迫下缢蛏组织的渗透压、FAA含量,并结合其肌肽合成酶基因(carnosine synthase, Sc-CARNS)的表达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了Sc-CARNS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缢蛏鳃、足和血淋巴中渗透压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各组织渗透压都在盐度胁迫24h后达到稳态。此时,缢蛏鳃、足和血淋巴中随盐度变化含量变化最明显的FAA分别为Ala、Gly、Glu、Pro,Ala、Gly、Arg、Tua和Ala、Ser、Thr、Gly。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在缢蛏盐度胁迫转录组中,Sc-CARNS表达上调,与盐度调节相关。Sc-CARNS在缢蛏肌肉型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低盐胁迫下,Sc-CARNS m RNA表达量和肌肽含量显著升高(P<0.05),丙氨酸(Ala)含量变化趋势与肌肽相反。受RNA干扰后,正常盐度和低盐胁迫下,Sc-CARNS基因在足中m RNA表达量和肌肽含量先下降后升高,丙氨酸含量变化则相反,48h干扰效率和含量变化最高,且肌肽与丙氨酸是1∶1的转化。结果表明,缢蛏属于渗透压随变者,体内FAA中的丙氨酸在渗透调节方面的贡献率最大,肌肽合成酶(CARNS)是丙氨酸代谢为肌肽的关键酶,参与渗透压调节过程。本研究揭示了低盐胁迫下缢蛏渗透压调节的关键机理,为揭示竹蛏科(Solenida)贝类独特的盐度耐受性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盐度 渗透压 游离氨基酸 肌肽合成酶
下载PDF
不同缢蛏群体应对高盐养殖环境的潜沙和摄食响应能力
6
作者 杜鑫鑫 牛东红 +3 位作者 张树源 邓敏 王杰 李家乐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13,共11页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态行为应对高盐养殖环境的响应能力,以2个缢蛏群体(“申浙一号”群体SZSC和自然群体ZRSC)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盐度(20、24、28和32)对缢蛏群体潜沙行为、摄食生理的影响。对比2个群体潜沙指标...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态行为应对高盐养殖环境的响应能力,以2个缢蛏群体(“申浙一号”群体SZSC和自然群体ZRSC)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盐度(20、24、28和32)对缢蛏群体潜沙行为、摄食生理的影响。对比2个群体潜沙指标和摄食率(FR)的差异,其中,潜沙行为实验设置盐度应激组(缢蛏从暂养池取出放进各盐度组开始实验)和胁迫组(缢蛏在各盐度条件下胁迫24 h后开始实验)。结果显示,SZSC的120 h半致死盐度为34.04,ZRSC的120 h半致死盐度为32.04。应激组中,SZSC的半数潜沙时间(BT50)显著大于ZRSC(P<0.05),盐度为24时,SZSC的BT50为4.2 min,显著低于盐度为28和32时的BT50;盐度为32时,SZSC潜沙深度分布更集中,潜沙率为88.33%,显著高于ZRSC(P<0.05)。而在胁迫组,SZSC中BT50显著低于ZRSC,潜沙率显著大于ZRSC(P<0.05)。摄食生理上,除对照组外,SZSC的FR均显著大于ZRSC(P<0.05),SZSC的FR在盐度为24时达到最大值[89.54 mL/(g·h)],显著大于其他盐度组(P<0.05)。研究表明,2个群体的生态行为均会受到盐度的影响,盐度越高,应激反应越强烈,其中,SZSC对高盐环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本研究从生态行为水平评估了2个缢蛏群体对高盐环境的耐受性,揭示了高盐养殖环境下缢蛏在底泥中的垂直分布情况和摄食能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缢蛏耐高盐新品系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潜沙行为 摄食率 高盐
下载PDF
缢蛏ABC转运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7
作者 杨凡 李治平 +1 位作者 董迎辉 任建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4,共13页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 transporter)家族是最古老的膜蛋白家族之一,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体内,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对氨基酸、脂质、抗生素等物质进行跨膜运输,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生...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 transporter)家族是最古老的膜蛋白家族之一,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体内,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对氨基酸、脂质、抗生素等物质进行跨膜运输,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生理活动。目前,对软体动物ABC转运蛋白家族的鉴定,仅在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3种双壳类中有系统研究,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ABC转运蛋白家族的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尚未见报道。利用缢蛏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运用本地及NCBI在线BLAST程序、FGENESH+、SMART、Ex PASy、MEGA X、Mev 4.90和MapInspect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在全基因组水平系统地鉴定出52个缢蛏ABC转运蛋白,并对转运蛋白基因外显子数目、染色体定位等信息进行分析;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将缢蛏ABC转运蛋白家族分为8个亚家族,即ABCA~ABCH;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物种ABC转运蛋白家族,推测基因串联复制事件对软体动物ABC转运蛋白家族成员数目的增加有影响。ABC转运蛋白基因在缢蛏不同发育时期和组织的表达分析显示,ABCC和ABCG亚家族多个基因在缢蛏稚贝时期表达量达到最高值,ABC转运蛋白基因在鳃、肝胰腺和性腺中表达种类较多。软体动物作为第二大动物类群,目前仅有3个物种的ABC转运蛋白得到了系统分类,缢蛏ABC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系统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为研究软体动物ABC转运蛋白基因的进化和缢蛏ABC转运蛋白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ABC转运蛋白 序列分析 表达模式
下载PDF
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两地缢蛏的脂质差异性
8
作者 张煜炯 孙崇鲁 +2 位作者 杨颖欣 岳军治 周静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6-224,共9页
目的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对浙江象山和福建云霄两大主产地缢蛏的脂质差异性进行比较。方法样品经培养后,去壳、去胃进行冷冻干燥,采用脂类提取法提取,以Hypersile Gold C18(100 mm×2.1 mm,1.9μm)色谱柱为分析柱,甲醇/水(A)、甲醇/... 目的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对浙江象山和福建云霄两大主产地缢蛏的脂质差异性进行比较。方法样品经培养后,去壳、去胃进行冷冻干燥,采用脂类提取法提取,以Hypersile Gold C18(100 mm×2.1 mm,1.9μm)色谱柱为分析柱,甲醇/水(A)、甲醇/异丙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对缢蛏脂质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两大主产地缢蛏均检测到脂质78种,潜在生物标记物由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P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神经酰胺氨乙基亚磷酸(ceramide aminoethyl phosphite,CAE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AG)和甘油二酯(diglyceride,DAG)组成。浙江象山产地的缢蛏PE(17:1-22:6,15:1-22:6,16:1-22:6,17:1-18:4)、PI(20:3-20:5)和DAG(18:4-18:4)含量为福建云霄产地的2.55~9.11倍;福建云霄产地的缢蛏DAG(16:0-16:0)、CAEP(d18:2-n16:0)和PI(16:0-20:5)含量是浙江象山产地的2.79~2.90倍。结论浙江象山和福建云霄产地的缢蛏存在脂质差异性,为其产地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脂类代谢物 差异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浙江象山 福建云霄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缢蛏壳肉分离装置工艺参数研究
9
作者 刘涵 申屠留芳 +2 位作者 孙星钊 王萌 张鹏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加热开壳是缢蛏壳肉分离作业的关键工序之一,优化蒸煮工艺,获得缢蛏蒸煮作业最佳感官评分值,实现缢蛏高开壳率。以缢蛏为试验原料,基于蒸煮温度、蒸煮时间、物料堆积层厚开展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确定... 加热开壳是缢蛏壳肉分离作业的关键工序之一,优化蒸煮工艺,获得缢蛏蒸煮作业最佳感官评分值,实现缢蛏高开壳率。以缢蛏为试验原料,基于蒸煮温度、蒸煮时间、物料堆积层厚开展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确定缢蛏蒸煮输送装置最佳工作参数。基于所得参数进行蒸煮装置的EDEM、Fluent仿真与场地试验。当蒸汽进气压力为6 MPa,缢蛏下料平均速度为0.375 kg/s,蒸煮时间为79 s,蒸煮温度为94℃,堆积层厚为26 mm时,开壳效果感官评分为83.32分,仿真输送过程中聚团、碎裂概率小于5%,蒸煮装置热力云图表明箱体内温度分布满足缢蛏开壳需求;以开壳率、闭壳肌粘结力为指标开展缢蛏蒸煮性能试验,开壳率≥95%,闭壳肌粘结力小于2 N。蒸煮装置各工况满足生产需求,作业后蛏肉品质符合后续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开壳 蒸煮装置 响应面优化 离散元 开壳率
下载PDF
温度、pH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范德朋 潘鲁青 +2 位作者 肖国强 马甡 董双林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3年第4期69-73,共5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pH对缢蛏 (Sinonovaculaconstricta (Lamarck) )三种主要消化酶 (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温度在 5~ 75℃之间时 ,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为 55℃、4 5℃和 6 5℃ ;在... 本文研究了温度、pH对缢蛏 (Sinonovaculaconstricta (Lamarck) )三种主要消化酶 (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温度在 5~ 75℃之间时 ,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为 55℃、4 5℃和 6 5℃ ;在不同的pH范围内 ,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 9.2 ,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 6 .3和 7.7,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为 5.2。缢蛏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较大 ,纤维素酶活力极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消化酶活力 最适温度 淀粉酶 Lamarck) 纤维素酶 最适PH值 蛋白酶
下载PDF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EST-SSR分布特征及引物开发利用 被引量:29
11
作者 刘博 邵艳卿 +2 位作者 滕爽爽 柴雪良 肖国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2-137,共6页
采用CAP3软件对NCBI上的5296条缢蛏ESTs序列进行了微卫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经拼接、去冗得到非冗余EST序列3453条,含SSR位点的EST序列267条,共307个SSR位点,检出率为8.89%,平均每6.83kb出现1个SSR位点。设计了40对EST-SSR引物并进行PC... 采用CAP3软件对NCBI上的5296条缢蛏ESTs序列进行了微卫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经拼接、去冗得到非冗余EST序列3453条,含SSR位点的EST序列267条,共307个SSR位点,检出率为8.89%,平均每6.83kb出现1个SSR位点。设计了40对EST-SSR引物并进行PCR扩增,29对引物能扩增出理想的PCR产物,其中多态性引物14对。利用14对多态性引物分析了乐清湾缢蛏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等位基因数(Na)61个,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2个。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和四核苷酸重复是最主要的重复类型,分别占15.96%、37.13%和35.50%。乐清湾缢蛏群体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69、0.490和0.449,表明乐清湾缢蛏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表达序列标签(EST) 简单重复序列(SSR)
下载PDF
镉诱导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体内金属硫蛋白基因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霍礼辉 陈彩芳 +4 位作者 林志华 董迎辉 顾海龙 汪青 包永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3-728,共6页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研究了缢蛏体内7种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mRNA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不同浓度梯度重金属Cd2+对缢蛏内脏团中MT mRNA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MT mRNA在缢蛏内脏团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不同浓度重金属Cd2+...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研究了缢蛏体内7种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mRNA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不同浓度梯度重金属Cd2+对缢蛏内脏团中MT mRNA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MT mRNA在缢蛏内脏团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不同浓度重金属Cd2+胁迫条件下,缢蛏内脏团中MT mRNA的诱导表达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即随着Cd2+浓度的增加,MT mRNA的最大表达量明显升高,而随着时间的变化,MT基因的表达呈现脉冲式波动,具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在3h和48h缢蛏内脏团中MT基因表达量与重金属Cd2+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说明缢蛏内脏团中MT mRNA表达变化可以作为指示环境重金属Cd2+污染的一个生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Cd2+ MTmRNA 内脏团
下载PDF
温度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范德朋 潘鲁青 +1 位作者 马甡 董双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62,共7页
实验研究温度对不同个体大小缢蛏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15~ 30℃ )条件下 ,缢蛏的耗氧率 (O) [mg/ h·个 ]和排氨率 (N ) [μg/ h·个 ]与缢蛏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 ;温度的上升使得缢... 实验研究温度对不同个体大小缢蛏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15~ 30℃ )条件下 ,缢蛏的耗氧率 (O) [mg/ h·个 ]和排氨率 (N ) [μg/ h·个 ]与缢蛏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 ;温度的上升使得缢蛏的耗氧率 (OS) [mg/ g· h]、排氨率 (Na) [μg/ g· h]均增大 ;两者之间的比值 (原子数 O∶ N)在 2 0℃时最大 ,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其值逐步减小。耗氧率 (O)、排氨率 (N)与温度 (T)、缢蛏软体部干重 (W)二元线形回归方程分别是 :O=- 0 .370 3+0 .32 0 4 W+ 0 .0 2 98T,N =- 15 4 .0 6 77+ 6 9.74 88W+ 7.9332 T。复相关系数 r分别为 0 .9773和0 .92 2 8;F检验表明 ,两个回归方程均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温度 耗氧率 排氨率 贝类养殖
下载PDF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cDNA文库的构建及肌动蛋白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秦玉明 苏秀榕 +5 位作者 李晔 马斌 李惠 王孟前 贺静静 李太武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60,共7页
采用SMART(switching metc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缢蛏cDNA基因文库。并对cDNA文库的滴度,重组率和插入片段的大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cDNA文库的滴度为5.50×104cfu/ml,重组率为92.5%,插入片段的长度大多... 采用SMART(switching metc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缢蛏cDNA基因文库。并对cDNA文库的滴度,重组率和插入片段的大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cDNA文库的滴度为5.50×104cfu/ml,重组率为92.5%,插入片段的长度大多在1kb以上。对478个克隆子进行了测序,共得到430个有效序列,其中166个序列无同源性,264条序列具有同源性。从中得到肌动蛋白(actin)cDNA的全长1538bp,开放阅读框(ORF)为1131bp,编码376个氨基酸,其预测蛋白的分子量为41.78kD,等电点为5.30。该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大都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CDNA文库 序列分析 肌动蛋白基因
下载PDF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化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太武 王冬群 苏秀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0-647,共8页
于 2 0 0 1年 4月 ,在浙江近海采集 1 0 0个缢蛏样品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不连续电泳方法 ,对缢蛏足、水管、消化腺、外套膜、鳃等 5种组织或器官进行了EST、ADH、MDH、IDH、ME、G6PDH、LDH、ALP、GDH、CAT、ALP、ACP、SOD、SDH、ATP... 于 2 0 0 1年 4月 ,在浙江近海采集 1 0 0个缢蛏样品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不连续电泳方法 ,对缢蛏足、水管、消化腺、外套膜、鳃等 5种组织或器官进行了EST、ADH、MDH、IDH、ME、G6PDH、LDH、ALP、GDH、CAT、ALP、ACP、SOD、SDH、ATP、SUDH、GCDH、AMY、GAD、POD等 2 0种同工酶的电泳研究 ,并对各种酶的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所测组织中未检出CAT、ALP、GCDH、GAD ;AMY和ACP只在消化腺中有表达 ;SUDH只在水管、鳃、消化腺中表达 ;所检测的酶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组织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同工酶 生化遗传分析 聚丙烯酰胺垂直板 电泳
下载PDF
黑暗条件下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对牟氏角毛藻(Chaeroeeros moelleri)和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的滤食效应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伟定 王志铮 +2 位作者 杨阳 何杰 曾国成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3-528,共6页
采取捕食者-猎物间捕食效应研究方法,研究了黑暗条件下缢蛏对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的滤食效应。结果表明,缢蛏滤食牟氏角毛藻和青岛大扁藻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拟合的圆盘方程分别为Na=0.981×N0/1+0.00039×N0和Na=0.... 采取捕食者-猎物间捕食效应研究方法,研究了黑暗条件下缢蛏对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的滤食效应。结果表明,缢蛏滤食牟氏角毛藻和青岛大扁藻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拟合的圆盘方程分别为Na=0.981×N0/1+0.00039×N0和Na=0.7949×N0/1+0.00636×N0;缢蛏自身密度对滤食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功能反应影响的数学模型分别为E=0.985P-1.0256和E=0.778P-1.1819;缢蛏自身密度与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藻浓度间的联合反应方程分别为Na=0.9663XP-0.1819×N0/1+0.00039×N0和Na=0.6182×P-0.1819×N0/1+0.00636XN0分析了缢蛏的滤藻速率、滤藻功能反应类型及滤藻效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牟氏角毛藻 青岛大扁藻 黑暗条件 滤食效应
下载PDF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微卫星标记的分离及近缘物种通用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雪萍 马海涛 +2 位作者 冯艳微 刘相全 潘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30-1337,共8页
采用磁珠富集和PCR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得到12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多态性微卫星引物。每个位点的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1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39—8.8063个;观测杂合度(Ho)为0.0333—1.000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525;期望... 采用磁珠富集和PCR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得到12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多态性微卫星引物。每个位点的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1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39—8.8063个;观测杂合度(Ho)为0.0333—1.000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525;期望杂合度(He)为0.0333—0.902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866;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320—0.8680。所有位点中,有8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位点(PIC>0.5),SC1-5和SC4-6属于低度多态位点(PIC<0.25);经Bonferroni校正后,无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的位点;连锁不平衡检验结果表明,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此外,分析了这些引物在近缘种长竹蛏(Solen strictus)、大竹蛏(Solen grandis)和小刀蛏(Cultellus attenuatus)的通用性情况,结果显示:长竹蛏中,位点SC1-4、SC2-8、SC3-1、SC3-14表现出了高度多态(PIC>0.5);在大竹蛏中,位点SC3-4、SC3-7、SC4-6表现出了高度多态性(PIC>0.5),SC2-9为低态位点(PIC<0.25);在小刀蛏中,位点SC1-7、SC2-9、SC3-4、SC3-14表现出了高度多态性(PIC>0.5),SC4-6为低态位点(PIC<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长竹蛏 大竹蛏 小刀蛏 微卫星标记 通用性
下载PDF
两种有机磷农药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鳃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秀玲 袁东星 樊国峰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8-572,582,共6页
在实验室模拟缢蛏生长环境,研究结构、性质不同的两种典型有机磷农药(OPs)乐果和三唑磷对滩涂养殖生物缢蛏的毒性效应,通过电镜观察乐果和三唑磷对缢蛏鳃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乐果和三唑磷对缢蛏鳃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细胞... 在实验室模拟缢蛏生长环境,研究结构、性质不同的两种典型有机磷农药(OPs)乐果和三唑磷对滩涂养殖生物缢蛏的毒性效应,通过电镜观察乐果和三唑磷对缢蛏鳃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乐果和三唑磷对缢蛏鳃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伤害。主要病变为:细胞核变形,核膜凸起或凹陷,染色质发生凝聚或边缘化;线粒体肿大,双层膜溶解,内嵴部分消失;个别线粒体内嵴完全瓦解,形成电子透明区;粗面内质网水肿,核糖体部分脱落,片层结构间距增大;高尔基膜囊水肿,膜溶解,高尔基小泡破裂消失。本研究为了解不同OPs对缢蛏的毒性效应提供了病理形态学证据,为预测OPs对近海海洋生物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有力的证据,为规范OPs的应用、制定海洋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部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果 三唑磷 缢蛏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秀玲 袁东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在实验室模拟缢蛏的生长环境,研究乐果和三唑磷对缢蛏的毒性效应.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缢蛏体内有机磷农药的含量,并通过光镜观察有机磷农药对缢蛏鳃和消化腺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体内乐果和三唑磷的含量随着水体中有机磷农药的增... 在实验室模拟缢蛏的生长环境,研究乐果和三唑磷对缢蛏的毒性效应.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缢蛏体内有机磷农药的含量,并通过光镜观察有机磷农药对缢蛏鳃和消化腺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体内乐果和三唑磷的含量随着水体中有机磷农药的增加而增加,有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但是无线性相关性.乐果和三唑磷对缢蛏鳃显微结构的影响是:鳃丝变短,鳃丝间隔和基底膜结缔组织增生,鳃孔、血管腔堵塞;不同的是:在乐果胁迫下,上皮细胞纤毛脱落严重,而三唑磷胁迫下,上皮细胞纤毛增生.乐果和三唑磷对缢蛏消化腺显微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腺细胞界限模糊,腺泡水肿变形、部分坏死;结缔组织增生,细胞间质疏松,出现许多空泡;有机磷农药的浓度高时消化腺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质囊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果 三唑磷 缢蛏 气相色谱 显微结构 毒理效应
下载PDF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EST-SSR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艳卿 方军 +5 位作者 柏艳 张炯明 肖国强 滕爽爽 刘博 柴雪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46-1152,共7页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对缢蛏F1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和标记-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6个SSR位点共检测到39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44和2.0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0;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与...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对缢蛏F1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和标记-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6个SSR位点共检测到39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44和2.0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0;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与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8和0.63,部分位点基因型分布严重偏离孟德尔定律,暗示其可能与适应性基因相连锁,其中YC-8位点附近可能存在杂合不利存活基因。位点YC-96和YC-123与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YC-96的BC基因型和YC-123的BB基因型均为体重性状的优势基因型,其对应的壳长、壳宽、壳高和体重4个生长性状表型值都最大,可以作为选育快长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YC-1位点与壳宽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BB型是壳宽的优势基因型;YC-93位点与壳宽、壳高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AB型是壳高的优势基因型,BB和BC型是壳宽的优势基因型。对YC-1、YC-93、YC-96和YC-123进行以体重性状为参照的不同基因型组合比较,找到了最优组合(BB/BB(BC)/BC/BB),与4个位点单独分析对应的最优基因型基本完全一致,符合加性作用模型。筛选出的与生长性状相关的标记可为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EST-SSR标记 生长性状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