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缨口鳅属一新种(鲤形目:平鳍鳅科)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春光 赵亚辉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58-461,共4页
记述采自广西永福县百寿乡的平鳍鳅科Homalopteridae鱼类一新种 ,即平头原缨口鳅Van maneniahomalocephalaZhangetZhao ,sp .nov .。新种偶鳍宽大 ,仅有 1根不分枝鳍条 ,鳃孔下角延伸到头部腹面 ,下唇中部具 4个分叶乳突 ,口前具吻沟和... 记述采自广西永福县百寿乡的平鳍鳅科Homalopteridae鱼类一新种 ,即平头原缨口鳅Van maneniahomalocephalaZhangetZhao ,sp .nov .。新种偶鳍宽大 ,仅有 1根不分枝鳍条 ,鳃孔下角延伸到头部腹面 ,下唇中部具 4个分叶乳突 ,口前具吻沟和吻褶。新种吻褶分化的程度与属内其它已知种明显不同 ,根据新种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形目 平鳍 缨口鳅 新种 扁头原缨口鳅
下载PDF
缨口鳅属(Crossostoma)鱼类的研究及一新种的描述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慈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77-82,共6页
本文对缨口鳅属鱼类的研究历史作了叙述,并列出了种的检索表,对一新种详细描述。从平鳍鳅科的演化线索,讨论了婴口鳅属的分类位置。
关键词 鱼类 缨口鳅 陈氏缨口鳅
下载PDF
丁氏缨口鳅(Crossostoma tinkhami Herre)的重新描述
3
作者 郑慈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51-53,共3页
自 Herre 1934年在《岭南科学杂志》发表丁氏缨口鳅(Crossostoma tinkhami)后,半个世纪以来还没有在罗浮山获得标本。印度 Hora(1950:307)、Silas(1952:222)误认为是花尾缨口鳅(C.fascicanda)的同物异名。根据我们掌握的材料与资料,认... 自 Herre 1934年在《岭南科学杂志》发表丁氏缨口鳅(Crossostoma tinkhami)后,半个世纪以来还没有在罗浮山获得标本。印度 Hora(1950:307)、Silas(1952:222)误认为是花尾缨口鳅(C.fascicanda)的同物异名。根据我们掌握的材料与资料,认为这两者是不同的。近年来对该鱼作过描述的有陈宜瑜(1980:104)、郑慈英(1989:248),但因没有获得地模标本,所以描述比较简单。最近作者根据陈湘粦副教授提供的华南师范大学在南昆山采得的标本,认为是丁氏缨口鳅无疑。考虑到在最近将出版的《广东淡水鱼类志》一书中,作者仅依据 Herre 对该鱼原始描述进行摘译,又因《中国动物志》尚未出版,为了给研究这一类群的同行们提供参政,特对该鱼重新描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缨口鳅 地模标本 同物异名 陈宜瑜 中国动物志 动物分类学 偶鳍 华南师范大学 尾柄 珠江鱼类志
下载PDF
中国浙江缨口鳅属一新种(鲤形目,平鳍鳅科,腹吸鳅亚科)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火根 范忠勇 陈莹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02-905,共4页
1983年8月作者在浙江泰顺县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缨口鳅属鱼类25尾,经鉴定为1新种。新种吻褶发达,吻须较长,最长吻须约为眼径的1.5倍;吻须排成1排,基部均与吻褶相连,与缨口鳅Crossostoma davidi Sauvage,1878相似,而明... 1983年8月作者在浙江泰顺县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缨口鳅属鱼类25尾,经鉴定为1新种。新种吻褶发达,吻须较长,最长吻须约为眼径的1.5倍;吻须排成1排,基部均与吻褶相连,与缨口鳅Crossostoma davidi Sauvage,1878相似,而明显区别于属内其它物种,但两者在以下性状上又存在明显区别:1)新种体侧具有18~22条横纹;2)腹部中央无鳞区延伸到胸鳍和腹鳍中点之后;3)分布区亦不同,新种仅分布于浙江飞云江水系,缨口鳅分布于福建闽江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形目 平鳍 缨口鳅 新种
下载PDF
乌江中游佛顶山平舟原缨口鳅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5
作者 李忠利 米小其 +2 位作者 雷红梅 冉辉 王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1-556,共6页
为研究乌江流域平舟原缨口鳅Vanmanenia pingchowensis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17年1月—12月至2018年3、6、9月在乌江中游佛顶山支流采集平舟原缨口鳅标本262尾,测定其体长、体质量和性腺质量等基础数据,分析了性比、副性征、卵径、繁殖... 为研究乌江流域平舟原缨口鳅Vanmanenia pingchowensis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17年1月—12月至2018年3、6、9月在乌江中游佛顶山支流采集平舟原缨口鳅标本262尾,测定其体长、体质量和性腺质量等基础数据,分析了性比、副性征、卵径、繁殖力和性成熟系数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雌雄群体年龄分布在3+~6+龄,优势年龄组均为4+和5+龄;协方差分析显示,雌鱼的体长、体质量关系与雄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鱼副性征不明显,繁殖季节性比为1.53∶1;用Logistic方程推算初次性成熟理论值,雌性体长58.72 mm、体质量3.83 g、年龄2.93 a,雄性体长52.45 mm、体质量1.99 g、年龄3.05 a;绝对繁殖力为739~2953粒,平均(1629±520)粒,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150.5~358.4粒/g,平均(250.2±58.5)粒/g;雌鱼Ⅳ期卵巢中存在明显的两批卵子,发育类型为分批同步型,产卵类型为完全同步型;卵径频率分布显示,平舟原缨口鳅繁殖期在5—7月。研究表明,当前乌江佛顶山平舟原缨口鳅繁殖群体大龄化趋势明显,补充群体严重不足,建议从保护现有种群和人工增殖两方面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舟原缨口鳅 繁殖生物学 乌江 佛顶山
下载PDF
云南原缨口鳅属鱼类不同地理居群形态差异及分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周伟 李旭 李燕男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100,共5页
将采自中国云南的249尾原缨口鳅属鱼类标本以采集地分为13组,共测量20个常规性状,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比较其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全部标本可以水系分为3群,分别命名为澜沧江群、李仙江群和元江群。它们之间的差异系数均超过亚种水... 将采自中国云南的249尾原缨口鳅属鱼类标本以采集地分为13组,共测量20个常规性状,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比较其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全部标本可以水系分为3群,分别命名为澜沧江群、李仙江群和元江群。它们之间的差异系数均超过亚种水平的临界值(1.28),而且各群间的主成分分值散点间没有过渡中间类群。所以,3群应是3个不同的物种。根据原始文献描述的越南行政分区,推测李仙江分布的原缨口鳅属鱼类应为Vanmanenia tetraloba(Mai,1978),而元江分布的应为Vanmaneniastriata Chen(1980)。澜沧江中分布的原缨口鳅属鱼类标本以体型扁平、偶鳍宽大和头部骨骼小等特征组合区别于V.tetraloba和V.striata。经验证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唯一标本证实,采自禄劝掌鸠河的原缨口鳅属标本不是V.tetraloba,而应是平舟原缨口鳅V.pingchow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斑原缨口鳅 多变量形态度量学 主成分分析 地理种群形态差异系数
原文传递
浙江缨口鳅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平鳍鳅科)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锋 王火根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记述了采自浙江庆元县的缨口鳅属(Crossostoma)鱼类一新种,即亮斑缨口鳅(Crossostoma galericula Zhangsp.nov.)。测量标本均采自同一地点,体长35.0~46.5mm。背鳍条III-8;臀鳍条II-5;胸鳍条I-13;腹鳍条I-8;侧线鳞91~97。体长为体高的... 记述了采自浙江庆元县的缨口鳅属(Crossostoma)鱼类一新种,即亮斑缨口鳅(Crossostoma galericula Zhangsp.nov.)。测量标本均采自同一地点,体长35.0~46.5mm。背鳍条III-8;臀鳍条II-5;胸鳍条I-13;腹鳍条I-8;侧线鳞91~97。体长为体高的5.1~5.4倍,为体宽的5.4~7.0倍,为头长的3.7~3.9倍,为尾柄长的5.9~6.6倍,为尾柄高的7.2~8.8倍,为背鳍前距的1.9~2.0倍,为腹鳍前距的1.8~1.9倍。头长为头高的1.5~1.6倍,为头宽的1.1~1.3倍,为吻长的1.8~2.1倍,为眼径的5.5~6.4倍,为眼间距的2.8~3.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1.3倍。头宽为口裂宽的2.2~2.5倍。新种吻褶具13条吻须,吻须基部均与吻褶相连,排成1排;与近似种横纹缨口鳅(C.fasciolatus)相比,新种有如下明显的区分特征:(1)最长吻须与眼径等长;(2)背鳍基后部两侧具1对亮斑;(3)各鳍均无明显的斑纹;(4)腹部裸区延伸至腹鳍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形目 平鳍 缨口鳅 新种
原文传递
武夷山脊椎动物寄生蠕虫一百二十种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溥钦 孙毓兰 +1 位作者 赵玉如 张文焕 《武夷科学》 1981年第S1期70-78,共9页
近年来,我们在武夷山地区检查一部分脊椎动物,检得寄生蠕虫。经初步鉴定,有120种,分隶于61科96属,其中有半数是禽畜寄生虫,半数是鱼类、两栖和爬行动物寄生虫。兹将名称记述如后。一、盾腹科 Aspidogastridae Poche,19071.中国杯盾吸虫 ... 近年来,我们在武夷山地区检查一部分脊椎动物,检得寄生蠕虫。经初步鉴定,有120种,分隶于61科96属,其中有半数是禽畜寄生虫,半数是鱼类、两栖和爬行动物寄生虫。兹将名称记述如后。一、盾腹科 Aspidogastridae Poche,19071.中国杯盾吸虫 Cotylaspis sinensis Faust et Tang,1936宿主:鳖 Amyda sinensis2.东方簇盾吸虫 Lophotaspis orientalis Faust et T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蠕虫 细背孔吸虫 缨口鳅 武夷湍蛙 新棘吻科 动物寄生虫 分隶 伏翼 爬岩 异肉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