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类在本质上的外部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原华荣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10,共12页
对"私人恶德"可转化为公众利益的问题,哈丁在"公地悲剧"和"零和游戏"讨论中做了重要但不彻底的批判。自然、反自然是两种相反性质的进化,免费、付费是两种午餐模式;地球系统的自然演化是为生命提供"... 对"私人恶德"可转化为公众利益的问题,哈丁在"公地悲剧"和"零和游戏"讨论中做了重要但不彻底的批判。自然、反自然是两种相反性质的进化,免费、付费是两种午餐模式;地球系统的自然演化是为生命提供"免费午餐"的熵过程。生物圈、"生态目的性"是外部性的参照系和本质判据。最小化配置资源,贯彻"生态目的性",使生物的外部性在生物圈层面得到最终消解而享用"免费午餐";不扮演生态角色,承担生态义务,最大化配置资源,"生态目的性"的丢失和非有机性使外部性成了人类的本质。对人类外部性的消除,自然既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指数式增加的人类废物、废热对自然冗余功能的大量利用和自然"循环-扩散"机制的破坏,导致当代严重的社会-自然危机的出现;缩减人口-经济规模并实施"粮食石油"战略,是应对外部性规模危机根本且唯一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性 零和游戏 免费午餐 地球系统的自然演化 生态目的性 自然的秩序 自然循环 缩减人口经济规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