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和缬沙坦降压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曹东平 吕军娥 +3 位作者 刘永欣 姚文静 容春莉 于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对比缬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与缬沙坦(缬沙坦80mg)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谷峰比值(TPR)和平滑指数(SI),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SBP≥140mmHg且<... 目的:对比缬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与缬沙坦(缬沙坦80mg)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谷峰比值(TPR)和平滑指数(SI),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SBP≥140mmHg且<160mmHg(1mmHg=0.133kPa),DBP≥95mmHg并且<110mmHg]84例,随机分为缬沙坦/氢氯噻嗪和缬沙坦组,共服药8周,观察服药前后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缬沙坦/氢氯噻嗪组和缬沙坦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4.2、52.5,达标率分别为73.9、4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缬沙坦/氢氯噻嗪组TPR为SBP76.7、DBP71.2,均>50;SI为SBP1.14±0.39、DBP1.09±0.27,均>1。缬沙坦组的TPR为SBP77.6、DBP71.3,均>50;SI为SBP1.24±0.39、DBP1.19±0.27,均>1。两组的TPR和S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优于单用缬沙坦80mg,TPR和SI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氢氯噻嗪 缬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平滑指数 谷峰比值
下载PDF
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鹏 张国柱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目的评价复方缬沙坦(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使用RevMan4.2软件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缬沙坦与缬沙坦相... 目的评价复方缬沙坦(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使用RevMan4.2软件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缬沙坦与缬沙坦相比,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4,95%CI(2.00,4.32),P<0.0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1,95%CI(0.55,1.49),P=0.70];与其它含氢氯噻嗪的复方制剂相比,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缬沙坦治作为一种新型的固定剂量降压制剂,降压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缬沙坦氢氯噻嗪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勇 常宇锋 刘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年第9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缬沙坦/氢氯噻嗪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24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口服,观... 目的:探究缬沙坦/氢氯噻嗪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24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口服,观察组则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并对治疗前后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EDD及IMT水平均无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EDD明显增高,IMT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肱动脉内皮功能,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缬沙坦/氢氯噻嗪 颈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复方缬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刚强 朱瑞 樊济海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EH发生,及复方缬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80例EH患者(EH组)给予复方缬沙坦1粒/d,治疗4周后,观察其降压疗效。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EH组患者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G蛋白...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EH发生,及复方缬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80例EH患者(EH组)给予复方缬沙坦1粒/d,治疗4周后,观察其降压疗效。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EH组患者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作基因分型。结果:EH组中CC和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25%和68.75%,对照组中分别为52.50%和47.50%,2组间CT+TT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组中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88%和58.12%,对照组中分别为57.50%和42.50%,2组间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组患者中,复方缬沙坦对携带T等位基因者血压的下降幅度与携带C等位基因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EH发病有关,携带T等位基因者可能是缬沙坦降压疗效的新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 G蛋白Β3亚单位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缬沙坦/氢氯噻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