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罗志辉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关联。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进程分为心肌损害组(n=25)与无心肌损害组(n=75)。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胆红素水平及住院...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关联。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进程分为心肌损害组(n=25)与无心肌损害组(n=75)。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胆红素水平及住院天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与心肌损害发生的关系。结果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出现心肌损害25例,发生率为25.00%。心肌损害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住院天数高于无心肌损害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儿住院天数及胆红素水平与心肌损害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心肌缺血缺氧有一定的关联,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减少溶血现象,降低胆红素沉积对心肌的损伤。此外,新生儿心肌缺血缺氧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心肌损伤进一步加重。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和心肌功能,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保护患者心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 关联性分析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治疗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贲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1 6-二磷酸果糖 治疗 窒息 新生儿 缺氧性心肌损害 疗效 临床观察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34例
3
作者 张喜芳 张志红 武香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 二磷酸果糖治疗 新生儿窒息 并发 新生儿死亡 器官损害 治疗基础 围产期 窒息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34例
4
作者 赵青云 《中国中医急症》 2003年第4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新生儿 缺氧性心肌损伤 复方丹参注射液 心肌 窒息
下载PDF
慢性缺氧性心肌损害Q—T离散度(Q-Td)的改变
5
作者 贺斌 杨利辉 +3 位作者 扎西平措 宋嘉 高咏梅 黄萍 《西藏医药》 2001年第4期3-4,共2页
为探讨慢性缺氧对Q -Td各指标的影响 ,对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Chronichigh-altitudeheartdiseaseCHAHD)患者 1 1 3例的Q -Td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以 1 50例高原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及CHAHD组汉藏族之间进行比较 ,统计两组合并其它疾病和... 为探讨慢性缺氧对Q -Td各指标的影响 ,对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Chronichigh-altitudeheartdiseaseCHAHD)患者 1 1 3例的Q -Td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以 1 50例高原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及CHAHD组汉藏族之间进行比较 ,统计两组合并其它疾病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 :CHAHD组Q -Td各指标均显著长于高原健康人组 (P均 <0 0 1 ) ,CHAHD组汉藏之间Q -Td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CHAHD组合并各种其它疾病总的检出率和各种心律失常总的检出率均较高 ,分别有 6 8例 ( 6 0 1 8% )和 56例( 4 9 56 % ) ,异位搏动心律失常共 1 8例( 1 5 93 % )。室早 ,结早 ,房早 ,房颤 ,房扑 ,房速均有发生。结论 :CHAHD组由于慢性缺氧对心肌的损害 ,使心肌存在着复极不均一性和心电不稳定性 ,产生各种心律失常 ,导致Q-Td值增大。因此 ,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缺氧 缺氧性心肌损害 Q-T离散度
下载PDF
多巴胺治疗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临床观察
6
作者 云智慧 徐慧 《包头医学》 2002年第4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多巴胺 治疗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复方丹参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瑞卿 姜毅 王新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缺氧性心肌损伤 新生儿 治疗 复方丹参 1 6-二磷酸果糖
下载PDF
磷酸肌酸在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廉婕 王鹏飞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7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在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心脏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磷酸肌酸组(CP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CP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注磷酸肌酸,对照组不加药只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在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心脏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磷酸肌酸组(CP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CP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注磷酸肌酸,对照组不加药只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复跳功能、升主动脉阻断前及开放后心肌酶的测量值。结果两组患者主动脉开放后心肌酶的测定值均高于阻断前(P<0.05),8、24h时点C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P组与对照组的自动复跳率分别为89.7%(26/29)和72.4%(21/29),开放主动脉至心脏复跳时间分别为(0.92±0.27)、(1.59±0.43)min,此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对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手术过程中既能保护心肌又能加快恢复损伤的心肌,适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 临床应用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昼夜节律与缺氧诱导因子途径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影响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邓捷 贺建东 韩冲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9期1616-1621,共6页
探讨生物钟转录因子与缺氧诱导因子(HIF)途径之间的联系,揭示这些途径相互作用的机制,并探讨昼夜节律紊乱在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潜在作用。氧气感应途径(例如HIF1)对于心肌缺血类疾病中的氧气适应性变化至关重要。然而,心肌缺氧或灌注不... 探讨生物钟转录因子与缺氧诱导因子(HIF)途径之间的联系,揭示这些途径相互作用的机制,并探讨昼夜节律紊乱在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潜在作用。氧气感应途径(例如HIF1)对于心肌缺血类疾病中的氧气适应性变化至关重要。然而,心肌缺氧或灌注不足时,生物钟网络与组织特有的氧气传感途径如何相互作用尚不完全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性心肌损伤 昼夜节律 缺氧诱导因子 低氧 昼夜节律紊乱 综述
下载PDF
FDP治疗窒息儿合并缺氧性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贲英姿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1128-1128,共1页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缺氧性心肌损害
下载PDF
10%转化糖注射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学维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1期39-42,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10%转化糖注射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和新生儿预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通过探讨10%转化糖注射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和新生儿预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1,6-二磷酸果糖,研究组患儿静脉注射10%转化糖,对比治疗前后CK、CK—MB、LDH、AST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儿心肌损伤症状消失时间、心功能恢复时间、循环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CK为(151.48±7.26)U/L、CK—MB为(20.43±1.12)U/L、LDH为(128.04±5.18)U/L、AST为(57.30±6.26)U/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心肌损伤症状消失时间为(3.54±0.78)d、心功能恢复时间为(4.83±0.39)d、循环恢复时间为(4.96±0.79)d、住院时间为(7.16±1.02)d、治疗有效率为93.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转化糖注射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能快速改善心肌功能、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转化糖 1 6-二磷酸果糖 新生儿 缺氧性心肌损伤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心梗标志物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俊辉 章飞辉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2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心梗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15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患儿各50例,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健康新生儿1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间心梗标志物浓度情况。结果轻度新...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心梗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15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患儿各50例,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健康新生儿1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间心梗标志物浓度情况。结果轻度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血清肌红蛋白为(132.24±24.35)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为(3.23±2.09)μg/L,心肌肌钙蛋白Ⅰ为(0.78±0.50)μg/L;中度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血清肌红蛋白为(180.34±32.46)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为(16.34±5.33)μg/L,心肌肌钙蛋白Ⅰ为(0.35±0.24)μg/L;重度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血清肌红蛋白为(298.67±109.24)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为(34.76±11.23)μg/L,心肌肌钙蛋白Ⅰ为(0.04±0.03)μg/L;对照组血清肌红蛋白为(32.12±2.12)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为(2.32±1.01)μg/L,心肌肌钙蛋白Ⅰ为(0.03±0.01)μg/L。可见,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在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心肌肌钙蛋白Ⅰ上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轻度、中度、重度心肌损伤患儿的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心肌肌钙蛋白Ⅰ浓度之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并且可反应出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性心肌损伤 心梗标志物 检测意义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华 韩培卿 +1 位作者 李红宇 王瑞珍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第13期425-42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与窒息程度的关系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窒息新生儿从窒息程度、发生心肌损伤的几率、心肌酶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后,缺氧性心肌损伤的发生率重度窒息者为91.67%,轻度窒息者为6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与窒息程度的关系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窒息新生儿从窒息程度、发生心肌损伤的几率、心肌酶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后,缺氧性心肌损伤的发生率重度窒息者为91.67%,轻度窒息者为61.11%.心肌酶各项指标中,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具相关性。心肌损伤后经治疗,各项指标的恢复重度窒息者较轻度窒息者时间长。结论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有密切关系,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较高,窒息程度与心肌损伤发生率呈正相关。CK-MB对心肌损伤的诊断最有价值。对窒息儿要观察其心率、心肌酶及心电图等,发生心肌损伤者要及早治疗,重度窒息后心肌损伤者疗程要足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缺氧性心肌损伤 心肌
下载PDF
左卡尼汀治疗早产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对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王之凡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4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早产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出生的98例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早产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出生的98例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K、CK-MB活性和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活性、质量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早产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机体内CK、CK-MB水平,帮助其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 左卡尼汀 肌酸激酶
下载PDF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疗效
15
作者 黄瑶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0期113-115,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于鹰潭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120例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标准治疗方案,对照组... 目的 探讨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于鹰潭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120例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标准治疗方案,对照组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观察组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效率(呼吸急促消失时间、心肌损伤症状消失时间及心功能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T(cTnT)、肌酸磷化脢-同功脢MB(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TnT、LDH、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后,两组cTnT、LDH、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急促消失时间、心肌损伤症状消失时间及心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损害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肌损伤指标,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 疗效
下载PDF
窒息致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16
作者 郑志雄 黄金樱 《肇庆医学》 2003年第3期6-7,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缺氧性心肌损害 临床特点 Apgar's评分 心肌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研究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治疗中1,6-二磷酸果糖的应用
17
作者 夏于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6期54-57,共4页
分析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结果。方法 选本院研究对象70例患儿,时间为2021年1-12月,采用随机数法,每组各35例,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心肌改善结果中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改善情况好(P... 分析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结果。方法 选本院研究对象70例患儿,时间为2021年1-12月,采用随机数法,每组各35例,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心肌改善结果中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改善情况好(P0.05)。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后,实验组患者疗效结果高(P0.05)。两组患者新功能指标改善中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高(P0.05)。实验组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总之,给予1,6-二磷酸果糖对改善新生儿窒息性心肌损伤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情况降低。并对其诊断和治疗有积极影响,也有助于提高患儿依从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二磷酸果糖 窒息新生儿 缺氧性心肌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分析
18
作者 周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4-5,共2页
研究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新生儿缺血缺氧心肌损害25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125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2组为实验组,使用1,6-二磷酸果糖治... 研究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新生儿缺血缺氧心肌损害25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125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2组为实验组,使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对照组125例患者中有83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66.40%),30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125例患者有105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84.00%),6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效果和安全性更优,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分明,P<0.05;在实施治疗前,两组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患儿采用1,6-二磷酸果糖实施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显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二磷酸果糖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 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长天欣平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效果观察
19
作者 王纯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2期120-120,共1页
目的:观察长天欣平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采用长天欣平口服制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患儿32例,并以静滴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28例作对照。结果: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疗效均较满意,分别为81.25%和85... 目的:观察长天欣平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采用长天欣平口服制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患儿32例,并以静滴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28例作对照。结果: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疗效均较满意,分别为81.25%和85.7%(P>0.05)。结论:长天欣平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作为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 新生儿 长天欣平
下载PDF
黄芪甲苷抗心力衰竭患者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关静 黄凡克 +5 位作者 周伊璐 李冰清 陈余文 王悦 孙培媛 吕建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11-114,共4页
黄芪甲苷(AS-Ⅳ)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突出作用,其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缺氧性损伤,且具有抗炎、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舒张功能、减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血管新生等保护心脏结构及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 黄芪甲苷(AS-Ⅳ)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突出作用,其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缺氧性损伤,且具有抗炎、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舒张功能、减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血管新生等保护心脏结构及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而AS-Ⅳ能减轻缺血缺氧并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发现,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的机制包括离子失衡、氧化应激、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及血管生成障碍,而AS-Ⅳ可能通过调节离子平衡、减轻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促进血管生成来保护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免受缺血缺氧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 黄芪甲苷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