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黄酮对慢性脑缺血低灌注致大鼠脑白质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丽 王明洋 +2 位作者 牛红妹 张兰 李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775,共8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黄酮(epimedium flavonoids,EF)对慢性脑缺血低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白质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permanent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artery occlusion,2VO)法制备慢性脑缺血低灌注大鼠模型,采用数字表法将... 目的研究淫羊藿黄酮(epimedium flavonoids,EF)对慢性脑缺血低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白质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permanent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artery occlusion,2VO)法制备慢性脑缺血低灌注大鼠模型,采用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EF中、高剂量(100、200 mg/kg)给药组,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组,于2VO术后24 h开始灌胃给药,一天1次,连续给药6周。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磁共振观察各组大鼠脑白质损伤变化,坚牢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胼胝体部位髓鞘结构变化。结果新物体实验结果中模型组大鼠分辨指数较假手术组大鼠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分辨指数明显升高。磁共振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白质胼胝体及视束部位纤维束受损,EF给药能明显保护神经纤维的完整性,减轻2VO术后脑白质损伤。LFB染色结果显示,长期慢性脑缺血低灌注引起大鼠胼胝体部位髓鞘结构紊乱,而EF给药后可显著减轻髓鞘脱失现象。结论EF可减少2VO术后大鼠脑白质髓鞘结构异常,减轻脑白质损伤,进而改善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黄酮 慢性缺血低灌注 脑白质病变 胼胝体 髓鞘损伤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5
2
作者 尹春丽 王耀伍 吕佩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5-567,共3页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年2016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门急诊发病时间<6h的ACI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苯酞组(3...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年2016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门急诊发病时间<6h的ACI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苯酞组(30例)及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组(31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d行头颅CT灌注成像(CTPI)检查,评价其对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治疗前和治疗后3d、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其神经功能,并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d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组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减小的例数较丁苯酞组明显增加(26例比18例,x2=4.322,P<0.05).两组治疗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以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组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缺血低灌注区面积(mm^2):2 119.19±888.54比2 828.73±783.44,NIHSS评分(分):治疗后3d为7.48±1.95比8.77±1.92,治疗后14d为4.71±1.85比6.30±1.85,均P<0.05].治疗后14 d两组各有3例谷氨酸转氨酶(ALT)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轻度升高到40 ~ 80 U/L,未予以特殊治疗,1个月后复查转氨酶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能明显缩小ACI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改善神经功能,两者合用效果更好,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低灌注 脑梗死 急性 丁苯酞 尤瑞克林
下载PDF
Chemerin、VEGF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间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闫志荣 王帅 王锦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1-405,411,共6页
目的探讨Chem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间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治疗的87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8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Chem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间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治疗的87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8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血清Chemerin、VEGF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CI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ACI患者血清Chemerin、VEGF水平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hemerin、VEGF对ACI患者短期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吸烟史、饮酒史、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比例及血清Chemerin、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吸烟史、饮酒史、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后,高水平Chemerin、VEGF为ACI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hemerin、VEGF水平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均呈正相关(r=0.810、0.97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大及高水平Chemerin、VEGF为ACI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hemerin、VEGF联合预测ACI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877)最大,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82.76%。结论ACI患者血清Chemerin、VEGF水平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呈正相关,而且二者联合可有效预测患者短期预后情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HEMERIN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短期预后
下载PDF
丁苯酞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
4
作者 郜建姣 李昌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丁苯酞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d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变化情况和治疗前、治疗14d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d后,两组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辅助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缩小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并改善神经功能,利于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江楠 李雪松 +3 位作者 荣健 郭少雷 齐铁伟 黄正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16-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再灌注前后的脑血流灌注量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检测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再灌注前后的不同时段的脑皮层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再灌注前后的脑血流灌注量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检测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再灌注前后的不同时段的脑皮层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及亚低温对血流灌注量的影响。结果亚低温处理后,大鼠再灌注后即刻、再灌注后24h的脑皮层局部脑血流灌注量显著下降,但再灌注后48h的血流灌注量恢复至再灌注前水平。非亚低温处理的大鼠,再灌注后即刻脑皮层局部脑血流灌注量变化不大,但再灌注后24,48h的血流灌注量显著下降,没有恢复至再灌注前水平。结论亚低温早期干预可逆转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低灌注性缺血状态,对慢性脑缺血再灌注的血流动力学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灌注性脑缺血 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系统
下载PDF
急性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升高期扩容治疗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廉英 牟文松 +3 位作者 翟乃兴 赵伟 唐霖 徐忠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3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升高期扩容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40例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患者,根据扩容治疗与干预血压治疗分为两组。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预后。结果急性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血压升高患者,扩容治疗后...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升高期扩容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40例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患者,根据扩容治疗与干预血压治疗分为两组。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预后。结果急性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血压升高患者,扩容治疗后,血压能够自动下降,并且远期治疗效果要优于急性期就进行血压干预治疗。结论急性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的升高只是脑缺血时机体的一种代偿表现。扩容治疗可以使血压下降以及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灌注缺血性卒中 血压 扩容治疗
下载PDF
低灌注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胡艳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7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灌注 发病机制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低灌注性脑缺血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国祥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4期111-111,共1页
目的对低灌注性脑缺血患者进行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临床研究。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2月的低灌注性脑缺血患者26例进行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以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的低灌注性脑缺血患者,经有... 目的对低灌注性脑缺血患者进行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临床研究。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2月的低灌注性脑缺血患者26例进行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以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的低灌注性脑缺血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有良好改善,出院后随访两年无病情复发。结论采用小剂量尿激酶,经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能有效改善低灌注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性脑缺血 小剂量尿激酶 动脉介入
下载PDF
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低灌注性脑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建华 《中国处方药》 2015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低灌注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患者72例,均给予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在经灌注治疗后,72例患者的患...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低灌注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患者72例,均给予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在经灌注治疗后,72例患者的患部脑灌注改善,毛细血管期染色较前明显加深;患者头晕、眩晕、视野模糊、言语不清症状好转,治疗3 d后症状基本消失,头晕无复发;短暂性脑缺血的情况术后未再发作,1周后复查头颅灌注CT,脑实质缺血明显改善,血流灌注速度加快,血流平均通过时间缩短。随访6~12个月,治疗效果满意,未出现病情加重或复发的现象。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颅内动脉血管损伤、血管栓塞、感染及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动脉介入加压灌注治疗低灌注性脑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性脑缺血 动脉介入加压灌注 小剂量尿激酶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其胜 王龙海 王爱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7期2679-2682,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方法筛选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37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9例,两组以《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行常规干预措...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方法筛选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37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9例,两组以《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行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及临床疗效,采用CT灌注成像检查两组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缺血低灌注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BI)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4%(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缩小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叶提取物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国平 黑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0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 探讨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在宜川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 探讨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在宜川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艾地苯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中央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缺血低灌注区面积。记录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00%(42/50)]明显高于对照组[66.00%(3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SH-PX水平明显升高,NIHSS评分及MDA、LPO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及MDA、L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血流速度比对照组高,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丁苯酞软胶囊 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 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下载PDF
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SAA、Hcy、Chemeri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鹏 李婧 +2 位作者 武能坤 胡杰 智勇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712-1716,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 目的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灯盏花素,2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同型半胱氨酸(Hcy)、人趋化素(Chemerin)的水平,以及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AA、Hcy、Chemeri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A、Hcy、Chemerin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显著缩小(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小缺血低灌注区面积,降低SAA、Hcy、Chemerin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灯盏花素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淀粉样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人趋化素 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