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味红花殊胜散对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朱艳媚 王丽华 王建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13期167-168,共2页
目的::研究七味红花殊胜散对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七味红花殊胜散对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引起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七味红花殊胜散对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七味红花殊胜散对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引起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七味红花殊胜散对大鼠血清MDA、SOD、GSH与再灌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NO含量与再灌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七味红花殊胜散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红花殊胜散 灌注损伤缺血 SOD MDA GSH—Px NO
下载PDF
七味红花殊胜散对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朱艳媚 王丽华 王建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9期146-147,共2页
目的:研究七味红花殊胜散对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七味红花殊胜散对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引起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 目的:研究七味红花殊胜散对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七味红花殊胜散对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引起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七味红花殊胜散对大鼠血清MDA、SOD、GSH与再灌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NO含量与再灌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七味红花殊胜散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红花殊胜散:灌注损伤缺血 SOD MDA GSH—Px NO
下载PDF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肠道菌群通过干扰小鼠海马脂质代谢调节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昼夜节律性差异
3
作者 项红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09,共1页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等肝外代谢紊乱。既往研究表明肝脏活动(如消化和吸收、合成和摄取、同化和解毒等)表现出显著的昼夜节律振荡,而HIRI也存在昼夜节律性差异。最近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等肝外代谢紊乱。既往研究表明肝脏活动(如消化和吸收、合成和摄取、同化和解毒等)表现出显著的昼夜节律振荡,而HIRI也存在昼夜节律性差异。最近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肝损伤发生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肠道菌群在认知功能障碍及昼夜节律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重视。基于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项红兵教授课题组深入探索了肠道菌群及昼夜节律在HIRI模型小鼠认知功能改变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性 附属同济医院 缺血灌注损伤 脏手术 麻醉学 同济医学院 认知功能障碍 常见并发症
下载PDF
罗格列酮通过诱导HO-1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杨轶涵 陈华梅 +2 位作者 方育 王玉鑫 展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4-22,共9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是否通过调控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活性来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是否通过调控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活性来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方法建立大鼠70%肝脏热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和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诱导的大鼠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罗格列酮预处理组和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nPP)组(n=6)。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水平;HE染色评估肝组织病理学损伤;Western blot检测PPAR-γ和HO-1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测定LSECs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LSECs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结果与I/R组相比,罗格列酮预处理能显著降低肝IRI大鼠ALT、AST水平(P<0.01),减少肝细胞凋亡并减轻肝组织IRI(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罗格列酮能上调PPAR-γ和HO-1蛋白的表达(P<0.01)。此外,罗格列酮预处理(10,30μmol/L)能改善OGD/R诱导的LSECs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ROS含量,并呈剂量反应相关性(P<0.01)。使用ZnPP阻断HO-1活性后,罗格列酮对大鼠肝IRI的保护作用均消失。结论罗格列酮通过上调HO-1活性介导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减轻大鼠肝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PPAR-Γ HO-1 窦内皮细胞
下载PDF
清胰汤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铁死亡机制研究
5
作者 周桢 凌琪华 +1 位作者 王倩 方荣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观察清胰汤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清胰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清胰汤组小鼠于造模前7 d连续灌胃相应剂量药物,假手术组及模型... 目的 观察清胰汤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清胰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清胰汤组小鼠于造模前7 d连续灌胃相应剂量药物,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以夹闭小鼠肝左叶及肝中叶动静脉血流的方法构建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以ELISA法检测血清肝酶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缺血情况;DHE荧光探针观察肝细胞活性氧(ROS)水平;酶标仪检测肝组织亚铁离子含量及脂质过氧化水平(MDA);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GPX4表达情况。结果 清胰汤中、高剂量均可以明显改善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降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P<0.05),减少肝组织缺血坏死情况,降低肝细胞ROS水平,并且能够有效降低肝组织亚铁离子含量及脂质过氧化水平(P<0.05),恢复GPX4活性(P<0.05)。结论 清胰汤中、高剂量均可减轻模型小鼠的肝脏氧化应激,减少肝缺血坏死,改善肝功能,对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潜在机制可能与干预肝铁死亡的发生有关,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损伤 缺血灌注损伤 清胰汤 铁死亡 小鼠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肝移植术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潜在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奕涵 姚伟锋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84-388,共5页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传统肝移植术中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严重程度受到来自供体和受体的多方面因素影响,最严重者可导致术后早期移植肝无功能。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其外泌体已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具有促进组织修复与...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传统肝移植术中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严重程度受到来自供体和受体的多方面因素影响,最严重者可导致术后早期移植肝无功能。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其外泌体已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具有促进组织修复与免疫调节的能力,这一治疗作用在HIRI的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文旨在综述BMSCs及其外泌体在移植肝HIRI防治中潜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移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下载PDF
围术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超 曾名望 +7 位作者 张文福 钟瑞蓬 蓝青海 王钰菲 陈靖 朱芸燕 张传武 梁伟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9-364,共6页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外科手术中常见的间接损伤,可造成进行性肝内血栓形成/肝淤血、肝细胞凋亡、坏死等,是导致患者术后肝功能障碍和肝衰竭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围术期的转归和预后。多年来,HIRI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策略研...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外科手术中常见的间接损伤,可造成进行性肝内血栓形成/肝淤血、肝细胞凋亡、坏死等,是导致患者术后肝功能障碍和肝衰竭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围术期的转归和预后。多年来,HIRI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一直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围术期麻醉药物处理、缺血预处理及低温充氧灌注技术等措施对减轻HIRI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围术期HIRI相关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缺血灌注损伤 发生机制 保护策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影响的Meta分析
8
作者 陈星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6-0089,共4页
系统评价依达拉奉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肝的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研究类型关于依达拉奉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检索时... 系统评价依达拉奉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肝的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研究类型关于依达拉奉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20日。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共 164只大鼠,Meta 分析结果显示,经依达拉奉治疗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与未经治疗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相比,手术后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更低 ( X2 = 505.45, P = 0.00001,I2 = 99%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也较低 ( X2 = 77.66, P = 0.003,I2 = 9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更高( X2 = 1187.57, P = 0.003,I2 = 1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肝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肝损伤程度有一定的减缓作用,具体表现在依达拉奉能明显的减缓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ALT、TNF-α损伤标志物的水平降低和升高抗氧化酶SOD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缺血灌注损伤 META分析
下载PDF
干细胞外泌体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润生 曲明海 +2 位作者 何伟 董鑫宇 邢雪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01-0007,共7页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在血流供应减少或者血流被阻断一定时间后恢复血供时引起的损伤,也是肝移植术和肝脏肿瘤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该过程会显著增加移植免疫排斥与感染导致的肝功能损伤的风险,因此,如何缓解HIRI亟待解决。外...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在血流供应减少或者血流被阻断一定时间后恢复血供时引起的损伤,也是肝移植术和肝脏肿瘤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该过程会显著增加移植免疫排斥与感染导致的肝功能损伤的风险,因此,如何缓解HIRI亟待解决。外泌体(exosomes,Exo)是许多细胞都可以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具有诸多特性,可以作为细胞间进行沟通的一种媒介。间充质、骨髓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因具有抗炎和抗凋亡等作用,使得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缓解和修复成为了可能,因此具有一定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外泌体 缺血灌注损伤 机制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1
10
作者 王晓琳 张宏 +1 位作者 刘荣 王和玫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32-434,共3页
目的 :观察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 (对照组 ) ,肝缺血 90 min组 (缺血组 ) ,肝缺血 90 m in、再灌注 12 0 m in组 (再灌注组 ) ,缺血前 30 ... 目的 :观察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 (对照组 ) ,肝缺血 90 min组 (缺血组 ) ,肝缺血 90 m in、再灌注 12 0 m in组 (再灌注组 ) ,缺血前 30 m 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 +肝缺血 90 min、再灌注 12 0 min组 (乌司他丁组 )。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总蛋白含量、肺组织干 /湿质量比 (D/ W)、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及血浆中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大鼠 BAL F中总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 .0 5或 P<0 .0 1) ,再灌注组总蛋白升高更为明显 ,乌司他丁能干预其升高 ;肺 D/ W则均明显降低(P均 <0 .0 1) ,乌司他丁能干预其降低程度。 2随着肝缺血再灌注的发生 ,肺组织 MPO与血浆 MDA含量均逐渐升高 ,以再灌注组升高更明显 (P均 <0 .0 1) ,乌司他丁能干预 MDA和 MPO的升高。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是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失衡 ,中性粒细胞是肺组织急性损伤的主要炎性细胞 ;乌司他丁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渗出及其抗氧化作用显著减轻急性肺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急性 多器官衰竭 缺血-灌注损伤 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甲基莲心碱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伟 海军 +2 位作者 宋晓雪 常虎林 杜立学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068-2072,共5页
目的:考察甲基莲心碱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甲基莲心碱低、中、高剂量组(10、30、60 mg/kg),每组8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给药结束... 目的:考察甲基莲心碱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甲基莲心碱低、中、高剂量组(10、30、60 mg/kg),每组8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给药结束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夹闭肝蒂60 min后再灌注6 h复制肝I/R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炎症评分,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NF-αm RNA、IL-6 m RNA及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6以及肝组织中MDA、SOD、TNF-αm RNA、IL-6 m 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间质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炎症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TNF-α和肝组织中TNF-αm RNA、MDA、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肝组织炎症评分降低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小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甲基莲心碱中、高剂量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病理损伤得到显著改善。结论:甲基莲心碱对肝I/R损伤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和降低肝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莲心碱 缺血灌注损伤 小鼠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ΚB P65
下载PDF
锌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恩金 孟凡东 +2 位作者 郑新宇 舒强 凌光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15,共3页
目的研究锌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硫酸锌水溶液后,肝脏生化酶类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硫酸锌10~20mg/kg可起到对肝脏缺血再灌... 目的研究锌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硫酸锌水溶液后,肝脏生化酶类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硫酸锌10~20mg/kg可起到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硫酸锌的给予时机以手术前6h为宜。术前6h给予硫酸锌,肝脏HSP70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锌可明显地诱导HSP70的表达,可能是锌对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又一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硫酸锌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谭向龙 王世斌 +3 位作者 姚咏明 董宁 熊瑜琳 吴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9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林格液组、丙酮酸乙酯(EP)治疗组。采用夹闭左、右肝蒂使95%肝脏缺血90min再恢复血流并切除未缺血的尾...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9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林格液组、丙酮酸乙酯(EP)治疗组。采用夹闭左、右肝蒂使95%肝脏缺血90min再恢复血流并切除未缺血的尾叶肝脏制模。林格液组和EP治疗组制模前分别经阴茎背静脉注射林格液4ml或EP3.26g/L(溶于林格液4ml中),于术后2、8、24、48h取下腔静脉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处死动物后检测肝组织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林格液组和EP治疗组血清ALT、AS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EP治疗组各时间点ALT及术后2h、8h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林格液组(P〈0.05或P〈0.01)。林格液组8、24、48h肝组织HMGB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EP治疗组仅48h显著升高;EP治疗组在8h、24h时HMGB1水平显著低于林格液组;林格液组和EP治疗组在8h时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EP治疗组显著低于林格液组(P〈0.05或P〈0.01)。各组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HMGB1参与了肝I/R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丙酮酸乙酯 缺血/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粉防己碱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钟毓杰 刘忠民 +1 位作者 黄勇平 邱晓俊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4-137,144,共5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联合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联合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HIRI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TI组)、粉防己碱预处理组(TET组)及乌司他丁联合粉防己碱预处理组(UTI+TET组),每组8只。五组分别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 L/kg)、生理盐水(5 m L/kg)、UTI(5 m L/kg)、TET(5 m L/kg)以及UTI(5 m L/kg)+TET(5 m L/kg)。于肝缺血再灌注6 h后收集大鼠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大鼠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大鼠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 B,NF-κB)p65的表达水平。结果 (1)HIRI组、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血清LDH活性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1),HIRI组及TET组血清ALP活性均较Sham组升高(P<0.05,P<0.01),但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血清LDH及ALP活性均明显低于HIRI组(P<0.01);UTI+TET组血清LDH及ALP活性明显低于TET组及UTI组(P<0.01)。(2)HIRI组、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MPO活性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1)、GSH-Px活性均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1);但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低于HIRI组(P<0.01)、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HIRI组(P<0.01);UTI+TET组肝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低于TET组及UTI组(P<0.01)、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TET组及UTI组(P<0.01)。(3)HIRI组、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NF-κB p6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1);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NF-κB p6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HIRI组(P<0.01);UTI+TET组肝组织中NF-κB p6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UTI组及TET组(P<0.01)。结论 UTI联合TET对H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体内抗氧化能力及下调肝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粉防己碱 缺血灌注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红梅 张建龙 +2 位作者 腾清蕾 王新星 孙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2-44,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即刻再灌注组(I/R组)、缺血30min再...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即刻再灌注组(I/R组)、缺血30min再灌注后1h组(I/R1h)、缺血30min再灌注后2h组(I/R2h)、缺血30min再灌注后4h组(I/R4h),每组8只。分别测定各组谷丙转氨酶(GTP)、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含量及观察肝脏组织HE染色,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iNOS在肝组织的表达,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肝细胞凋亡。结果肝脏I/R过程导致了肝脏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肝血清酶升高(P<0.01),肝细胞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甚至有细胞坏死。病理组织学变化与GTP变化一致。肝组织iNOS在I/R组即有表达增高(P<0.01),I/R组与I组、I/R1h组与I/R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凋亡指数I/R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I/R组与I组,I/R2h组与I/R1h组、I/R4h组与I/R2h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iNOS与肝细胞凋亡指数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52),P<0.01)。结论肝脏I/R损伤可引起肝组织损伤及肝细胞凋亡,肝细胞的凋亡与iNOS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铁成 马宝丰 +2 位作者 李德生 艾丽丽 艾浩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621-623,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黄芪甲苷预处理组(AsIV组)。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黄芪甲苷预处理组(AsIV组)。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内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肝I/R组ALT、AST活性显著增高,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黄芪甲苷预处理可以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ALT、AST活性增高,Bax蛋白表达增加,增加Bcl-2蛋白表达。[结论]黄芪甲苷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甲苷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缺血/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Sirt1-p53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苟毅 余天雾 +1 位作者 黄中荣 张雷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分子机制。方法雄性6周龄SD大鼠20只[体质量(200±20)g]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n=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分子机制。方法雄性6周龄SD大鼠20只[体质量(200±20)g]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n=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RES预处理组、RES预处理+抑制剂组。建立大鼠肝脏70%热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注6 h),并提前1 h给予RES及Sirt1抑制剂(EX527)。建模后检测血清标本中ALT活力及肝组织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irt1、乙酰化p53、Bax表达水平。结果 RES能够显著降低由HIRI引起的ALT活力升高(P<0.01)并增加SOD活性(P<0.01),显著缓解由HIRI引起的肝脏病理学改变(P<0.01)和减少肝细胞凋亡(P<0.01),显著提高Sirt1和Bax mRNA表达水平(P<0.01,P<0.01),提高Sirt1和Bax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1)并降低乙酰化p53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RES能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肝脏损伤,该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激动Sirt1-p53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缺血灌注损伤 sirt1-p53通路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小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后肝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河水 金鑫 +2 位作者 田元 张景辉 王春友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94-397,共4页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I/R)后肝、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2/4(TLR2/4)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BALB/c小鼠复制肝脏部分I/R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NAC干预组(NAC组)...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I/R)后肝、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2/4(TLR2/4)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BALB/c小鼠复制肝脏部分I/R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NAC干预组(NAC组),每组10只。于再灌注后1h和3h取门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取眼动脉血测定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同时取受损肝、肺组织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TLR2/4表达的变化。结果I/R后受损肝叶和肺组织内出现TLR2/4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NAC干预可抑制其表达水平(P〈0.05或P〈0.01)。I/R损伤后血中TNF-α和ALT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NAC干预后各时间点TNF-α和ALT均较I/R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小鼠肝部分I/R后,TLR2/4不仅在受损肝组织内有表达,在远隔器官肺内也有表达。NAC可通过调整氧化还原状态,抑制再灌注后TLR2/4的活化和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从而减轻肝、肺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缺血/灌注损伤 损伤 损伤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红梅 刘亚华 +1 位作者 张建龙 孙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过程中心肌能量代谢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选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每组8只,共分6组。测肝组织LDH及心肌组织LDH、CPK、ATP酶活性。结...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过程中心肌能量代谢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选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每组8只,共分6组。测肝组织LDH及心肌组织LDH、CPK、ATP酶活性。结果:在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肝组织LDH在缺血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LDH活性逐渐降低,I/R2h组与I/R1h组、I/R4h组与I/R2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LDH缺血组、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1h组升高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4h组与I/R1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CPK在缺血组、I/R组、I/R1h组虽有波动,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开始下降,I/R2h组与I/R1h组、I/R4h组与I/R2h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匀浆Na+-K+ATP酶和Ca2+ATP酶在I组、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2h组降低,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K+ATP酶I/R4h组降低,与I/R1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2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2+ATP酶在I/R4h组降低,与I/R1h组、I/R2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心肌组织 能量代谢
下载PDF
NOTCH1信号通路介导白藜芦醇抗肝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心脏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卢彦珍 王佳 +4 位作者 宋娟 李宝红 郭雅玲 王东 张翠英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观察Notchl信号通路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C组)、肝缺血/再灌注组(HIR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Res处理组),每组12只。各组均与肝脏缺血40 ... 目的:观察Notchl信号通路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C组)、肝缺血/再灌注组(HIR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Res处理组),每组12只。各组均与肝脏缺血40 min再灌注2 h(SC组旷置相等时间)后,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取心肌组织测定SOD活力及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反应Notch通路活化标志的NICD表达,以RT-PCR法从转录水平检测Notch1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C比较,HIR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CK、LDH活力,TNF-α和Ⅱ-6浓度明显升高(P<0.01),心肌MDA含量明显升高而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且Notch1表达下降,TNF-α表达增加;与I/R组相比,Res处理组左室舒缩功能明显升高,血清CK、LDH活力及TNF-α、IL-6浓度明显降低,同时心肌SOD活力明显升高而MDA含量明显降低,Notch1表达上升TNF-α表达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对肝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otch1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调节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白藜芦醇 NOTCH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