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双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局部微血管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1
作者 陈超 程广清 +3 位作者 李长生 王爱帅 王安荣 杨晓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1267,共7页
目的:探讨银杏双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所致神经功能损伤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银杏双黄酮(40 mg/kg)处理组,每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目的:探讨银杏双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所致神经功能损伤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银杏双黄酮(40 mg/kg)处理组,每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大鼠模型模拟脑I/R,且在再灌注后连续注射银杏双黄酮7 d。TTC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通过尼氏染色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N)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中的神经元密度。CD31标记法与BrdU/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双标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新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水平。结果:与I/R模型组比较,银杏双黄酮处理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变小(P<0.01),缺血半暗带中神经元、微血管密度和血管新生以及HIF-1α、VEGF和HSP70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银杏双黄酮能促进MCAO大鼠血管新生和神经功能恢复,并上调缺血半暗带中HSP70、VEGF和HIF-1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双黄酮 缺血卒中 缺血/灌注 神经保护 血管新生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价值及对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戈 李培华 +1 位作者 杨才能 尹伊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剂量双源CTP检查。比较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脑组织灌注异常率及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比较低剂量组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CBF、CBV、TTP、MTT、图像质量评分及脑组织灌注异常率、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CTP参数CBF、CBV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TTP、MTT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低剂量组疗效不良患者治疗前CBF、CBV低于疗效良好患者,TTP、MTT高于疗效良好患者(P<0.05);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CBF、CBV、TTP、MTT预测AIS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为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820、0.702、0.817。结论低剂量双源CTP能满足评估AIS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临床要求,且能辅助临床预测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血管内再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卒中 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 组织灌注缺损 血管通治疗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血管芯片的构建及再灌注内皮损伤机制研究
3
作者 刘巧 杜聆语 +4 位作者 张怀奕 岳红燕 程琳 刘肖珩 沈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73-673,共1页
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脑血管严重狭窄或堵塞后,血流恢复灌注而引发的继发性损伤。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的静脉溶栓(IVT)和机械取栓(MT)两种再灌注治疗均会引起脑IRI,然而这两种方法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却鲜有报道。据此,... 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脑血管严重狭窄或堵塞后,血流恢复灌注而引发的继发性损伤。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的静脉溶栓(IVT)和机械取栓(MT)两种再灌注治疗均会引起脑IRI,然而这两种方法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却鲜有报道。据此,设计了一种气动控制的缺血性脑卒中血管芯片,用以动态模拟并实时观察缺血再灌注过程,探讨渐进(IVT)和瞬时(MT)再灌注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血管芯片,采用气动法分别模拟不同再灌注过程,检测内皮细胞内皮间充质转化(End MT)、促炎因子(MCP-1、IL-1β、IL-6)、血管黏附分子(ICAM-1、VCAM-1)和紧密连接(ZO-1、Occludin)等表达变化,并评估白藜芦醇(REV)和阿司匹林(ASA)两种药物对IRI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再灌注方式都会导致缺血后更严重的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发生End MT,促炎因子释放增加、黏附分子表达上调、紧密连接丢失。与渐进再灌注相比,瞬时再灌注的内皮功能损伤更为严重。REV和ASA对促炎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结论与瞬时再灌注(MT)相比,渐进再灌注(IVT)会造成更严重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发生End MT,触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因此MT对内皮功能影响更小。该芯片模型可作为IRI治疗药物的初步验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损伤 促炎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功能障碍 缺血卒中 内皮损伤 灌注 气动控制
下载PDF
蒙药香青兰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高天一 翟维凯 +2 位作者 蔡志平 崔成立 李梁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86-90,共5页
目的:观察蒙药香青兰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dracocephalum moldavica,TFDM)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2,VEGFR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SD大... 目的:观察蒙药香青兰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dracocephalum moldavica,TFDM)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2,VEGFR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SD大鼠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TFDM 50 mg/kg灌胃给药,在手术后第1、3、7、14天4个时相进行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VEGFR2阳性标记的细胞及新生血管在缺血半暗带区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半暗带区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再灌注术后第3~14天时,TFDM给药组阳性细胞表达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在微血管、微动脉和微静脉附近表达增多;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也显示,TFDM给药组VEGFR2表达上调。结论:TFDM可能通过上调VEGFR2蛋白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半暗带区微血管的生成,改善微循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总黄酮 缺血灌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生成 缺血半暗带区
下载PDF
脑灌注成像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5
作者 刘丽娜 石英娜 孙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再通治疗方案,观察组在CTP技术辅助下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良好率为68.66%,高于对照组的4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小血流量(Qmin)、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动态阻抗(dynamic resistance,DR)分别为(4.79±0.48)mL/s、(9.79±0.88)cm/s、(463.92±15.33)Pa·s/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3±0.40)mL/s、(9.34±0.76)cm/s、(420.39±17.3)Pa·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闭塞、脑水肿等AIS血管再通治疗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和3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AIS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卒中 灌注成像技术 血管 溶栓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大鼠急性期缺血再灌注血管原性脑水肿MRI表现及与血管内皮细胞明胶酶B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全冠民 张云亭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原性脑水肿 (VBE)MRI表现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明胶酶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MR连续动态观察缺血区体积与信号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明胶酶B表达。结果 ...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原性脑水肿 (VBE)MRI表现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明胶酶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MR连续动态观察缺血区体积与信号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明胶酶B表达。结果 缺血后 3h至 7d扫描术侧大脑半球见T2 高信号改变 ,12h至 3d见不同程度同侧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3h开始上述征象逐渐明显 ,1~ 2d达到峰值 ,3~ 7d则逐渐减轻。显微镜下见随时间推移而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与无定形嗜酸物质。不同时间点明胶酶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可见血管内皮细胞胞质着色 ,12h、1d、2d、3d、5d与 7d染色评分分别为 (1 2 0± 0 4 2 )分、(1 70±0 4 8)分、(2 2 0± 0 71)分、(2 87± 0 5 8)分、(3 0 0± 0 0 1)分与 (2 5 0± 0 71)分 ,与MRI上缺血侧大脑半球体积增加、对侧大脑半球压迫、缺血侧T2 WI上异常高信号体积增加、缺血侧额顶叶和基底节区T2 WI信号强度 (SI)增加的相关系数为 0 89~ 0 976。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VBEMRI表现为脑组织体积增大与T2 WI信号增高。VBE的MRI征象与脑组织明胶酶B的表达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期 缺血再灌注血管原性脑水肿 MRI 血管内皮细胞 明胶酶B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多模式影像指导超时间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血管内再灌注治疗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陈昕 吴光亮 +4 位作者 徐德辉 张现伟 赵晶 陈豪选 林浩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急性大血管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严格影像学评估后行急诊绿色通道血管内再灌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救治的急性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并...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急性大血管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严格影像学评估后行急诊绿色通道血管内再灌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救治的急性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并经影像学评估存在缺血半暗带和侧支循环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7例)。观察组接受血管内有效再灌注治疗,对照组接受标准内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良好临床结局,以及治疗30 d内脑卒中、症状性脑出血、死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NIHSS评分低于本组入院时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mRS评分均低于本组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的良好临床结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内,两组患者的脑卒中、症状性脑出血、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时间窗急性大血管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严格影像学评估后急诊行血管内再灌注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卒中 影像学评估 缺血半暗带 血管灌注治疗 侧支循环
下载PDF
丹参-红花配伍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文武 徐青云 +3 位作者 雷烨 苗琦 张怡敏 朱慧渊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04-310,315,共8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指当脑缺血一定时间再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未恢复,反而导致更加严重的脑功能障碍。CIRI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共同特征和病理生理机制,其主要通过脑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指当脑缺血一定时间再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未恢复,反而导致更加严重的脑功能障碍。CIRI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共同特征和病理生理机制,其主要通过脑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增强、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等途径造成神经细胞损伤。当前,现代医学防治CIRI的重要手段是静脉溶栓。然而,CIRI具有发病急、治疗时间窗短、预后差的特点,治疗手段具有局限性。中药丹参-红花配伍具有抗CIRI的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血管新生、抗细胞凋亡等效应。本综述以血管稳态为切入点,总结了中药丹参-红花配伍抗CIRI的生物学机制,为后续相关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红花 配伍 缺血灌注损伤 作用机制 血管稳态
下载PDF
补气活血合剂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相关因子及自噬蛋白的表达
9
作者 陈玉宁 蒋颖 +4 位作者 廖翔宇 陈琼君 熊亮 刘悦 刘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2-1158,共7页
背景:补气活血合剂治疗气虚痰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其具体起效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合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自噬蛋白Beclin1、p6... 背景:补气活血合剂治疗气虚痰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其具体起效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合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自噬蛋白Beclin1、p62表达的影响。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气活血合剂组与自噬抑制剂组,每组10只。模型组、补气活血合剂组与自噬抑制剂组建立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补气活血合剂组大鼠再灌注2 h后灌胃给予补气活血合剂(6.49 g/kg,每天分3次给药),自噬抑制剂组大鼠再灌注2 h后灌胃给予补气活血合剂(6.49 g/kg,每天分3次给药)+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灌胃前2 h注射,灌胃第1-3天注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24 h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形态及大脑缺血皮质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自噬蛋白Beclin1、p62表达检测。结果与结论:①Zea-Longa评分结果显示,造模后大鼠神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补气活血合剂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轻于模型组、自噬抑制剂组(P<0.05);②TTC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补气活血合剂组与自噬抑制剂组大鼠均可见大脑梗死灶,补气活血合剂组大鼠脑梗死体积低于模型组、自噬抑制剂组(P<0.05);③缺血侧脑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神经细胞间有较大的空隙且排列不整齐,神经细胞出现胞质凝集、核固缩现象;补气活血合剂组和自噬抑制剂组神经细胞间隙减小且排列较规律,存在部分细胞出现胞质凝集、核固缩表现;④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表达在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表达在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4组间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气活血合剂组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5),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补气活血合剂组相比,自噬抑制剂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⑥结果表明,补气活血合剂可通过促进自噬来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活血合剂 缺血灌注 神经功能缺损 自噬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ECLIN1 P62
下载PDF
基于脑小血管病临床脑血流特点构建并评估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
10
作者 王珊珊 徐昊 +3 位作者 侯培媚 李泽康 周丽娟 葛金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30-1338,共9页
目的:基于脑小血管病(CSVD)的脑血流特点构建和评估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以期为CSVD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理想的大鼠实验模型。方法:将1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轻损伤模型组(minor组)和重损伤... 目的:基于脑小血管病(CSVD)的脑血流特点构建和评估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以期为CSVD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理想的大鼠实验模型。方法:将1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轻损伤模型组(minor组)和重损伤模型组(serious组),每组4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开放循环操作的方法,构建大鼠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评估脑血流实时变化;于造模后2、24和72 h,评估造模动物存活率和动物行为学(平衡木实验,BBT)评分;于造模2、24和72 h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不同脑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并运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模型大鼠血浆和脑皮质区差异代谢物,评估模型损伤程度。结果:(1)与sham组比较,minor组和serious组大鼠总存活率平均值分别为83.2%和73.7%(P<0.05);(2)残存脑血流量平均值分别为56.3%和40.9%;(3)神经功能检查显示,与sham组比较,minor组和serious组造模后2、24和72 h的BB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4)HE染色镜下可见广泛脑皮质(M1区和RSA区最为明显)、腹内测下丘脑腹外侧部(VMHvl)和海马C2区神经细胞形态发生不同程度改变。(5)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sham组和serious组大鼠血浆差异性代谢物总数45个,上调代谢物总数33个,下调代谢物总数12个;脑皮质RSA区差异性代谢物总数19个,上调代谢物总数6个,下调代谢物总数13个,提示造模导致了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结论: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开放循环造模方法可导致大鼠脑皮质、VMHvl和海马C2区散在性广泛损伤,其损伤机制可能与代谢紊乱、氧化应激损伤等有关。该模型为研究CSVD反复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大鼠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缺血卒中 缺血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新型氮氧自由基HPN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梁恒 钱军 +1 位作者 刘志鹏 罗红波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30-236,245,共8页
目的 探究新型氧氮自由基HP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缺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MCAO/R模型组、假手术组、HPN低、中、高剂量组(100、150、200 mg/kg),每组12只,模型组及HPN给药组采... 目的 探究新型氧氮自由基HP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缺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MCAO/R模型组、假手术组、HPN低、中、高剂量组(100、150、200 mg/kg),每组12只,模型组及HPN给药组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构建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以仅分离右侧颈内动脉的假手术大鼠为对照,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各组脑区半暗带区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大脑皮层中缺氧相关蛋白HIF-1a和VEGF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中缺氧相关蛋白HIF-1a和VEGF的表达。结果 与MCAO/R模型组相比,HPN给药组中大鼠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大脑皮层中HIF-1a和VEGF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HPN低剂量组相比,HPN中、高剂量组大脑皮层中HIF-1a和VEGF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新型氧氮自由基HP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且随着HPN给药剂量的增加,对神经保护作用越明显,并显著调节缺氧相关蛋白HIF-1a和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氮氧自由基4-羟基2-取代苯基硝基氮氧化物 卒中 缺血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于缝隙连接蛋白-43调控的运动预处理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血管单元重构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保龙 梁润玉 +3 位作者 裴飞 张金朋 钱铖 朱路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预处理通过影响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血管神经单元重构的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运动预处理组,并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恢复灌注的1天、3... 目的:探讨运动预处理通过影响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血管神经单元重构的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运动预处理组,并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恢复灌注的1天、3天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x4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侧皮层脑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CD34细胞阳性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运动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侧皮层脑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水平较低,CD34细胞阳性率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作为CIRI和神经血管单元重构机制靶点之一,基于Cx43调控的运动预处理可通过抑制CIRI后Cx43的激活,上调CD34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 运动预处理 神经血管重构 缝隙连接蛋白-43 CD34
下载PDF
体外培育牛黄配伍冰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血管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海 郭晓庆 +5 位作者 任敉宏 李勇 李红燕 马荣 谢倩 王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2-629,共8页
目的考察体外培育牛黄、冰片及两药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短暂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90min后再灌注,MCAO后3d采用Zea-Longa及mNSS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TTC染色后计... 目的考察体外培育牛黄、冰片及两药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短暂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90min后再灌注,MCAO后3d采用Zea-Longa及mNSS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TTC染色后计算其脑梗死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VEGF、Ang-1及bFGF水平与缺血侧脑组织中GDNF、NGF及BDNF的水平;免疫荧光双染观察其对神经元及血管新生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其对神经元及脑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与溶剂模型组相比,体外培育牛黄、冰片及两药配伍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梗死率;升高血清VEGF、Ang-1水平,增强缺血侧脑组织中GDNF、NGF及BDNF的表达水平;还可增加缺血侧皮层区神经元数量及新生血管密度;改善缺血侧神经元及脑微血管的超微结构。结论体外培育牛黄、冰片及两药配伍通过促进MCAO模型大鼠血管新生和神经元保护,表现出“开窍醒神”功效,并体现“相使”增效的配伍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育牛黄配伍冰片 缺血灌注 血管新生 神经元
下载PDF
褪黑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瑜徽 李宸 +6 位作者 李振 张新月 刘晨萌 王灿 肖培伦 王锡臻 王晓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8-260,共13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CIRI组24只、褪黑素治疗组(24只)。采用改良的Zea-L...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CIRI组24只、褪黑素治疗组(24只)。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CIRI模型,其中褪黑素治疗组在建模前、后30 min腹腔注射褪黑素(5 mg/kg);CIRI组在建模前、后30 min经腹腔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Sham组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后缝合皮肤,并于假手术前、后30 min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建模后2、6、12、24 h及72 h, 3组大鼠(每组6只)均行活体MRI 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动态分析褪黑素干预后CIRI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水肿百分比及大脑皮质相对ADC(rADC)值的变化。建模后6、24 h及72 h,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2′-脱氧尿苷5′-三磷酸盐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褪黑素对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褪黑素干预对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和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NKCC1)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结合蛋白质印记,探讨褪黑素对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ba-1)标记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建模后24 h,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褪黑素对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褪黑素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合一般线性回归分析对建模后各时点CIRI组与褪黑素治疗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Iba-1+细胞数差值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AQP4+及GFAP+/NKCC1+细胞数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2WI和DWI扫描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脑组织信号均匀,未见异常信号。建模后24 h, CIRI组见大范围异常信号脑损伤区,缺血侧大脑半球水肿,大脑中线向对侧移位;褪黑素治疗组脑损伤区范围较CIRI组减小,大脑中线向对侧移位减轻。建模后2、6、12、24 h及72 h,与CIRI组比较,褪黑素治疗组大鼠各时点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水肿百分比显著减少,大脑皮质rADC值显著增高(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脑皮质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建模后24 h, 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而褪黑素治疗组大脑皮质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较整齐。TUNEL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脑皮质见少量TUNEL+、GFAP+/AQP4+和GFAP+/NKCC1+、Iba-1+细胞表达,小胶质细胞胞体大小适中,呈高度分枝状;建模后24 h, 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较Sham组增多,小胶质细胞突起消失,形态呈现阿米巴样,褪黑素治疗组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较CIRI组减少,小胶质细胞胞体变小,突起较长。建模后6、24 h及72 h,与CIRI组比较,褪黑素治疗组大鼠各时点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均P<0.05)。蛋白质印迹及ELISA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建模后24 h,褪黑素治疗组Iba-1蛋白表达、IL-1β及TNF-α水平较CIRI组显著降低(均P<0.01)。建模后6、24、72 h,褪黑素治疗组与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GFAP+/AQP4+及GFAP+/NKCC1+细胞数差值与Iba-1+细胞数差值呈极强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7、0.9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褪黑素可下调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QP4及NKCC1蛋白的表达,改善细胞毒性水肿,减轻CIR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缺血-灌注 细胞毒性水肿 褪黑素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改良的四血管间断阻塞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伟 陈平 +2 位作者 唐小杭 谷颖敏 田雪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94-1203,共10页
目的改良Pulsinelli与Brierley建立的经典四血管阻塞(4VO)模型。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其中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4VO-Con10组、I4VO-Int10组和I4VO-Int15组。假手术组暴露双侧椎动脉与颈总动脉但不夹闭;I4VO-Con10为持续缺血组,夹闭... 目的改良Pulsinelli与Brierley建立的经典四血管阻塞(4VO)模型。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其中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4VO-Con10组、I4VO-Int10组和I4VO-Int15组。假手术组暴露双侧椎动脉与颈总动脉但不夹闭;I4VO-Con10为持续缺血组,夹闭双侧椎动脉与颈总动脉10 min,再灌注24 h;I4VO-Int10组和I4VO-Int15组为间断缺血组,I4VO-Int10组进行5 min缺血、5 min再灌注及5 min缺血,然后再灌注24 h;I4VO-Int15组缺血5 min、再进行2次5 min/5 min的再灌注/缺血循环,随即再灌注24 h。激光多普勒监测局部脑血流量,观察大鼠生存情况,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改变,以此确定最优改良方法;48只大鼠按照最优改良方法(I4VO-Int15)建立I4VO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5个I4VO模型组。5个I4VO模型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点(1、3、7、14、28 d)分为I4VO-D1、I4VO-D3、I4VO-D7、I4VO-D14和I4VO-D28组。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与生存状况,HE染色观察海马、视网膜与视束形态学改变;Y迷宫实验、明暗箱实验评估I4VO-D28组大鼠认知功能与视功能。结果I4VOInt15是最优改良方法;I4VO-D1组、I4VO-D3组、I4VO-D7组、I4VO-D14组和I4VO-D28组体质量较对应时间点假手术组的体质量明显降低,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海马神经元损伤、丢失进行性加重;I4VO-D28组大鼠出现认知障碍;I4VO-D28组大鼠视网膜、视束未见明显缺血性损伤。结论改良的I4VO模型能够成功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病理过程;改良的I4VO模型未引起视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阻塞 缺血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邓婉青 何锐 张素平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14-1915,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活血化瘀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源性脑水肿的作用。方法:大鼠138只单纯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低剂量短时干预组;高剂量短时干预组;低剂量长时干预组和高剂量长时干预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活血化瘀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源性脑水肿的作用。方法:大鼠138只单纯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低剂量短时干预组;高剂量短时干预组;低剂量长时干预组和高剂量长时干预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脑水含量、血清及脑匀浆一氧化氮含量及光镜、电镜的病理改变。结果:药物干预组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轻(P<0.01),药物干预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假手术组(106.5±7.5)μmol/L,低剂量短时干预组(94.6±7.9)μmol/L,高剂量短时干预组(104.7±6.1)μmol/L,低剂量长时干预组(104.6±5.6)μmol/L,高剂量长时干预组(112.6±9.3)μmol/L较对照组(85.7±6.1)μmol/L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673~-2.832,P<0.05),脑匀浆一氧化氮含量:假手术组(46.9±7.8)μmol/L,低剂量短时干预组(85.9±5.2)μmol/L,高剂量短时干预组(86.7±5.3)μmol/L,低剂量长时干预组(81.6±3.9)μmol/L,高剂量长时干预组(65.5±7.2)μmol/L较对照组(99.8±2.6)μmol/L低(t=7.011~20.361,P<0.01),病理损害较对照组轻。结论:活血化瘀药能减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的一氧化氮产生,降低血管源性脑水肿的程度,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具有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药 大鼠 缺血 灌注损伤 血管源性水肿 药物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基于TRPM2/Akt/GSK3β通路探讨24-乙酰泽泻醇A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惠红 邓云飞 +3 位作者 魏伟 詹增土 林丽斌 薛偕华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317-324,共8页
目的:探讨24-乙酰泽泻醇A(24A)改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10周龄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4A组,每组15只。模型组、24A组采用20 min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再... 目的:探讨24-乙酰泽泻醇A(24A)改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10周龄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4A组,每组15只。模型组、24A组采用20 min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再灌注的方法构建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假手术组小鼠只分离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不结扎。24 A组采用24 A灌胃,剂量为30 m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3组均灌胃1次/d,连续干预7 d。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小鼠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采用新物体识别测试(NORT)和水迷宫(MWM)评价小鼠认知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内皮细胞CD31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2(TRPM2)、磷酸化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神经功能: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NSS在第1、3、5、7天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4A组第3、7天mNSS明显降低(P<0.05)。②认知功能: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ORT 1、24 h识别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24A组NORT 1、24 h识别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干预后第2~4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目标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24A组干预后第3、4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目标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③内皮细胞CD31、ZO-1、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假手术组CD31荧光表达较为密集,呈现红色荧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D31荧光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24A组CD31荧光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ZO-1、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24A组ZO-1、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④p-NF-κB、IL-1β、TNF-α、TRPM2、p-Akt、p-GSK3β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NF-κB、IL-1β、TNF-α、TRPM2表达明显增加,p-Akt、p-GSK3β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24A组p-NF-κB、IL-1β、TNF-α、TRPM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Akt、p-GSK3β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24A可有效改善CI/RI小鼠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BMECs损伤,其机制可能与TRPM2/Akt/GSK3β通路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 缺血灌注 24-乙酰泽泻醇A 血管内皮细胞 TRPM2/AKT/GSK3β通路
下载PDF
康益胶囊对缺血再灌注脑水肿大鼠脑组织AQP4、MMP-9蛋白的影响
18
作者 张奎明 葛鸾蝶 +2 位作者 崔应麟 陈冠廷 葛文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954-3960,共7页
目的研究康益胶囊对缺血再灌注脑水肿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康益胶囊低剂量组(270 mg/kg)、中剂量组(540 mg/kg)、高剂... 目的研究康益胶囊对缺血再灌注脑水肿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康益胶囊低剂量组(270 mg/kg)、中剂量组(540 mg/kg)、高剂量组(1080 mg/kg)、银杏叶片组(680 mg/kg),每组12只,模型组和用药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模型,缺血1 h行再灌注,假手术组行假手术。术后连续灌胃给药14 d,给药期间定期观察各组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症状,14 d后断头取脑,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观察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后脑梗死面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损伤脑区的病理损伤,Western印迹法检测AQP4、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康益胶囊低、中、高及银杏叶片组均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均P<0.01);TTC染色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梗死面积显著(P<0.01);与模型组相比,康益胶囊低、中、高及银杏叶片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小(均P<0.01);与银杏叶片组相比,康益胶囊高剂量组减少脑梗死面积明显(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康益胶囊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AOP-4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P<0.01)。结论康益胶囊可降低缺血再灌注脑水肿大鼠脑组织中AQP4、MMP-9蛋白表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益胶囊 缺血灌注损伤 水肿 水通道蛋白4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MRI与脑组织VEGF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云亭 全冠民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2期898-901,共4页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 (VBE)的MRI表现及其与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后VBE模型 ,MRI动态观察VBE征象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结果 :VBE...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 (VBE)的MRI表现及其与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后VBE模型 ,MRI动态观察VBE征象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结果 :VBEMRI表现为缺血脑组织体积增加T2 WI信号增高 ,在缺血后 1~ 2d达到高峰。 12h~ 3d免疫组化染色见缺血区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胶质细胞阳性染色 ,血管内皮细胞染色强度在 12h~ 3d呈递增趋势 ,与VBEMRI征象改变呈正相关 (r =0 .82 0~ 0 .994)。结论 :MRI可动态观察脑缺血后VBE ,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VEGF表达与VBEMRI征象的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缺血 灌注 血管源性水肿 MRI 组织 VEGF表达 水肿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干预后的血小板外泌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血管新生作用
20
作者 武瑞 戴文涛 +3 位作者 张亚南 侯欣宇 彭代银 韩岚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8-73,共6页
目的 探究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 THSWD)干预后的血小板外泌体(platelet-derived exosomes, PLT-Exo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管新生作用。方法 采用超高速差速离心法提取PLT-Exos,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微粒... 目的 探究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 THSWD)干预后的血小板外泌体(platelet-derived exosomes, PLT-Exo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管新生作用。方法 采用超高速差速离心法提取PLT-Exos,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微粒示踪分析检测外泌体粒径分布,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表达水平;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所提取的经THSWD干预后的PLT-Exos通过尾静脉注射到模型大鼠体内,再通过脑血流量测定、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验证THSWD-PLT-Exo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血管新生的治疗作用。结果 提取的PLT-Exos表征符合典型。THSWD-PLT-Exos可显著提升脑缺血大鼠脑部的血流量,改善海马区损伤,具有良好的血管生成和神经保护作用。结论 THSWD-PLT-Exo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有良好的血管新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血小板外泌体 缺血灌注损伤 血管新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