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脑利钠肽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大成 孙景真 郭明 《中国处方药》 2015年第5期70-71,共2页
目的重组人脑利钠肽缺血后适应治疗对减轻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PCI术后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方法急性ST段抬高心梗成功实施PCI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行PCI术同时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缺血后适应治疗,对照组... 目的重组人脑利钠肽缺血后适应治疗对减轻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PCI术后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方法急性ST段抬高心梗成功实施PCI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行PCI术同时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缺血后适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急诊PCI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CK-MB、肌钙蛋白I、Hs-CRP、IL-6 m RNA含量均较对照组低,同时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减少。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缺血后适应可降低IL-6 m RNA表达,减少IL-6含量,降低Hs-CRP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缺血后适应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病人缺血后适应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小军 吴开毅 +3 位作者 刘南午 羊文芳 陈克尚 李朝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病人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缺血后适应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28d。检测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14d血清C反...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病人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缺血后适应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28d。检测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14d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随访治疗后2年两组病人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清D-D、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D-D、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7~4.150,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7~6.072,P<0.05)。治疗后观察组mRs评分0~1分病人占53.85%,对照组占3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8,P<0.05)。所有病人均获随访,观察组脑出血、再发脑梗死、心血管事件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9,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治疗 脑梗死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偏利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鑫 胡英 隋丽梅 《医疗装备》 2020年第6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偏利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大连辽渔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及...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偏利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大连辽渔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及补充体液、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低胆固醇饮食等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偏利现象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偏利现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增高偏利现象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 神经功能 偏利现象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复发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鲍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7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复发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实行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复发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实行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偏利现象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1±1.5)分低于对照组的(15.5±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偏利现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值得被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神经缺损功能情况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印华 王宝华 +3 位作者 唐明贵 白静 王建军 浦践一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5期634-636,共3页
①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I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保护作用。②方法选择直接PCI的首次AMI患者110例,随机分为IPC组和常规PCI组,观察术中PCI后梗死相关动脉的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s,CTF... ①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I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保护作用。②方法选择直接PCI的首次AMI患者110例,随机分为IPC组和常规PCI组,观察术中PCI后梗死相关动脉的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s,CTFC),监测术后1周内心肌酶学变化,术后即刻、1周、3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组织多普勒成像下监测二尖瓣环部侧壁缘测量其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cm/s)、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cm/s)和收缩期峰值速度S(cm/s),并计算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之比(Ea/Aa)。③结果 IPC组的CTFC及CK-MB均低于常规PCI组(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两组术后1周、3个月时,LVEF、Ea/Aa、S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IPC组与常规PCI组比较,LVEF无差别,而S和Ea/Aa较常规PCI组改善明显;术后3月时,LVEF、S和Ea/Aa均较常规组改善明显。④结论缺血后适应在AMI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能保护近期及远期再灌注心肌,同时对冠脉介入治疗解剖学成功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后适应介入治疗 CTFC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血脂康和缺血后适应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6
作者 樊瑛 张秀坤 +4 位作者 徐明艳 朱静 尹峰 曹阳 杨树森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1年第6期494-495,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短期天然他汀—血脂康和缺血后适应对离体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和高脂饮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4只,模型组、后适应组、血脂康组...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短期天然他汀—血脂康和缺血后适应对离体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和高脂饮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4只,模型组、后适应组、血脂康组、血脂康+后适应组、血脂康+后适应+阻断剂组。血脂康及联合治疗组均予血脂康灌胃3天后处死大鼠取心脏,利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进行停灌30分钟,复灌120分钟,灌流结束后进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和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Akt蛋白(p-Akt)和总Akt蛋白(t-hkt)的表达。结果:血脂康+后适应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且心肌组织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联合血脂康和后适应治疗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可以减轻离体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中医药疗法 心肌再灌注损伤/中医药疗法 血脂康/治疗应用 @缺血后适应/治疗应用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