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合晶体停搏液对缺血心肌保护的研究
1
作者 朱江 徐五音 +1 位作者 秦涌 朱蔚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9-210,共2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中氧合晶体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采用离体兔心灌注模型 ,以 4℃氧合晶体停搏液每隔 30分钟灌注 1分钟 ,在 2 0℃持续停跳 1 80分钟 ,复灌30分钟使兔心复跳。监测其心功能、能量代谢、超微结构等指...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中氧合晶体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采用离体兔心灌注模型 ,以 4℃氧合晶体停搏液每隔 30分钟灌注 1分钟 ,在 2 0℃持续停跳 1 80分钟 ,复灌30分钟使兔心复跳。监测其心功能、能量代谢、超微结构等指标。结果 氧合晶体停搏液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冷钾停搏液组 (P <0 0 1 )。结论 氧合晶体停搏液能显著改善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 ,有助于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合晶体停搏液 缺血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下载PDF
血红蛋白氧载体在血运重建前对缺血心肌保护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2
作者 薛树仁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79-780,共2页
虽然许多新技术加快了急性冠状动脉(冠脉)闭塞血运重建的速度,但从急性冠脉闭塞症状发生到复灌注的时间常因诸多因素耽搁延误,所以迫切需要一种用于血运重建前拯救缺血心肌延缓心肌坏死的有效方法。近年的研究证实血红蛋白氧载体(H... 虽然许多新技术加快了急性冠状动脉(冠脉)闭塞血运重建的速度,但从急性冠脉闭塞症状发生到复灌注的时间常因诸多因素耽搁延误,所以迫切需要一种用于血运重建前拯救缺血心肌延缓心肌坏死的有效方法。近年的研究证实血红蛋白氧载体(HBOC)能提高血浆运氧能力,帮助送氧到微循环并较快的释放氧到组织中。由于其可方便地在急诊甚至院外输注,故能及时拯救血管再通前的缺血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氧载体 缺血心肌保护 血运重建 急性冠脉闭塞 冠状动脉 症状发生 心肌坏死 血管再通
原文传递
丹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3
作者 季海刚 司亮 +1 位作者 司晓晨 张琪 《光明中医》 2006年第3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丹参/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中缺血早期心肌保护作用及对IMA、GPBB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豆利华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7期2327-2329,共3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中缺血早期(6h内)心肌保护作用及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MA)、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Ⅰ组)和对照组(Ⅱ...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中缺血早期(6h内)心肌保护作用及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MA)、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30例。2组灌注方法及体外循环方法相同。治疗组于手术开始前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mg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平衡液。分别于手术前(T1)、主动脉开放后30min(T2)、2h(T3)、6h(T4)、12h(T5)、24h(T6),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IMA、GPB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并进行组间比较及以上指标在血中出现时间和趋势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主动脉开放后30min白蛋白钴离子结合试验(ACB)值已达峰值,而后呈上升趋势,主动脉开放后24h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AC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PBB于主动脉开放后2h出现,6h达峰值,其后呈下降趋势,于24h基本恢复正常;CK-MB、cTnI于主动脉开放后6h出现,其后呈上升趋势。治疗组于主动脉开放后2、6、12、24hGPBB、CK-MB、cTnI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中心肌缺血早期能够有效起到心肌保护作用及以IMA、GPBB为检测指标能更好的反映其早期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缺血早期心肌保护 缺血性修饰白蛋白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
下载PDF
温阳益心法与心肌缺血预适应“第二窗口”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栾杰男 曹洪欣 巩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34-835,共2页
目的:研究温阳益心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IP)保护机制而实现。方法:建立IR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NBT染色、称重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光镜观察病理心肌损伤程度。结果:中药组I、P组与IR... 目的:研究温阳益心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IP)保护机制而实现。方法:建立IR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NBT染色、称重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光镜观察病理心肌损伤程度。结果:中药组I、P组与IR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损伤程度差异有显著性,中药组与I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阳益心中药和IP可以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且功效具有相近性;其保护作用可能为通过IP保护机制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缺血预适应“第二窗口”保护 温阳益心法 温心胶囊
下载PDF
左旋卡尼汀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3
6
作者 夏经钢 胡健 +1 位作者 曾定尹 曲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兔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和左旋卡尼汀组,左旋卡尼汀组心肌缺血30 min后给予左旋卡尼汀。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改变...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兔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和左旋卡尼汀组,左旋卡尼汀组心肌缺血30 min后给予左旋卡尼汀。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改变,以及再灌注结束后动脉血游离脂肪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肌酸激酶的含量和组织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扎点以下5 mm处左心室全层心肌热休克蛋白70的含量。结果盐水对照组和左旋卡尼汀组均造成明显的心电图动态改变,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左旋卡尼汀组心电图ST段出现有效改善;左旋卡尼汀组分别与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游离脂肪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显著增多(P<0.05),肌酸激酶含量有下降趋势(P>0.05);心肌热休克蛋白70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可能诱导产生热休克蛋白70,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左旋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WESTEM BLOT 心肌缺血再灌注 左旋卡 尼汀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与心肌缺血预适应“第二窗口”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栾杰男 巩琪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6期560-561,共2页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IP)保护机制而实现。方法建立IR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NBT染色、称重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光镜观察病理心肌损伤程度。结果中药组、IP组与IR组...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IP)保护机制而实现。方法建立IR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NBT染色、称重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光镜观察病理心肌损伤程度。结果中药组、IP组与IR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损伤程度差异有显著性,中药组与I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和IP可以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且功效具有相近性;其保护作用可能为通过IP保护机制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缺血预适应 心肌缺血预适应“第二窗口”保护 活血化瘀法 中药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正常血脂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戴淑华 蒋学俊 李建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正常血脂兔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无保护作用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将2 4只标准饲养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氟伐他汀组,氟伐他汀组在行缺血再灌注术前给予氟伐他汀10mg/ (kg·d)干预...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正常血脂兔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无保护作用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将2 4只标准饲养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氟伐他汀组,氟伐他汀组在行缺血再灌注术前给予氟伐他汀10mg/ (kg·d)干预一周。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以Evans蓝和TTC双重染色方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取局部梗死区及对应部位心肌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表达。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氟伐他汀组心肌梗死面积、乳酸脱氢酶1及肌酸激酶活性均显著减小(P <0 .0 5及P <0 .0 1) ;缺血即刻始氟伐他汀组各时间点较缺血再灌注组左心室舒张末压减小(P <0 .0 5 ) ,左心室内压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增大(P <0 .0 5 ) ;缺血再灌注组及氟伐他汀组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 <0 .0 5 ) ,缺血再灌注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与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比值显著大于假手术组和氟伐他汀组(P <0 .0 1)。结论 氟伐他汀可以保护正常血脂兔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部分与调节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氟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伊文氏蓝染色法 缺血再灌注 氟伐他汀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温阳益心法与心肌缺血预适应“第二窗口”保护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栾杰男 曹洪欣 巩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5-756,共2页
目的:研究温阳益心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IP)保护机制而实现。方法:建立IR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NBT染色、称重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光镜观察病理心肌损伤程度。结果:中药组I、P组与IR... 目的:研究温阳益心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IP)保护机制而实现。方法:建立IR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NBT染色、称重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光镜观察病理心肌损伤程度。结果:中药组I、P组与IR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损伤程度差异有显著性,中药组与I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阳益心中药和IP可以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且功效具有相近性,其保护作用可能为通过IP保护机制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缺血预适应“第二窗口”保护 温阳益心法 温心胶囊
下载PDF
Cariporide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风青 刘慧 吴博威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1,216,共3页
目的:观察钠氢交换阻断剂cariporide和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建立的药物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实验组间心梗面积和心肌酶学变化。结果:cariporide和GSH药物后适... 目的:观察钠氢交换阻断剂cariporide和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建立的药物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实验组间心梗面积和心肌酶学变化。结果:cariporide和GSH药物后适应可以减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浆磷酸肌酸激酶(CK)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在心肌再灌注的开始,一次性给予钠氢交换阻断剂cariporide或抗氧化剂GSH,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两种有效的药物后适应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药物后适应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康心宁颗粒剂保护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张志兰 杨玉梅 +2 位作者 皇甫佩斯 应康 郝奋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观察康心宁颗粒剂对心肌缺血性的保护作用和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造成心 肌缺血及缺血性心律失常;静注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结果:康心宁颗粒剂可明显减少结扎大鼠冠状动脉所导致的 室性异位搏动数,推迟心律... 目的:观察康心宁颗粒剂对心肌缺血性的保护作用和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造成心 肌缺血及缺血性心律失常;静注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结果:康心宁颗粒剂可明显减少结扎大鼠冠状动脉所导致的 室性异位搏动数,推迟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室速时程,降低室颤发生率,减少心脏坏死面积,降低血中肌酸激酶(CK) 活性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可明显延长乌头碱所导致的室早、室速、室颤的出现时间,并显著降低心脏停搏的发生 率。结论:康心宁颗粒剂具有明显的保护心肌缺血作用,对结扎冠脉和注射乌头碱所导致的心律失常也有显著的对抗作 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心宁颗粒剂 保护心肌缺血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类似促红细胞生成素结构对缺血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的新化合物
12
作者 肖璐 杨卓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3-713,共1页
近10年来广泛报道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虽然具有强大的心肌缺血保护作用,但是却很难作为一种心肌缺血保护药物推广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其主要原因在于该药物使用同时也激活红细胞生成以及血栓生成。
关键词 心肌缺血保护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血心肌损伤 新化合物 结构 临床治疗 保护药物 药物使用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对短暂心肌缺血所致蛋白质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小军 吴晓英 +3 位作者 张华莉 邓恭华 涂自智 肖献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91-396,共6页
为了观察短暂心肌缺血后心肌中蛋白质聚集物的产生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及αB 晶状体蛋白对心肌中蛋白质聚集物的影响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制备在体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通过乙醇磷钨酸电镜观察蛋白质聚集物产生 ,采用免疫电镜观察... 为了观察短暂心肌缺血后心肌中蛋白质聚集物的产生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及αB 晶状体蛋白对心肌中蛋白质聚集物的影响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制备在体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通过乙醇磷钨酸电镜观察蛋白质聚集物产生 ,采用免疫电镜观察热休克蛋白 70及αB 晶状体蛋白对蛋白质聚集物的影响。结果发现 :①缺血 15min再灌注 30min时 ,心肌细胞中开始出现形态不规则的蛋白质聚集物 ,聚集物主要分布在核周、线粒体周围及其两极。再灌注 4h ,蛋白质聚集物达到高峰 ,2 4h后逐渐减少 ,72h基本恢复正常。②大鼠经热休克预处理及缺血预适应后 ,15min缺血及 4h或 2 4h再灌注所致的心肌蛋白质聚集物的产生明显减少 ,恢复速度加快 ,再灌注 2 4h已基本恢复正常。③通过免疫电镜观察 ,在假手术对照组 ,心肌中热休克蛋白 70表达水平很低。大鼠经热休克预处理后 ,心肌中热休克蛋白 70表达增多 ,经缺血 15min再灌注 4h后 ,热休克蛋白 70与心肌中蛋白质聚集物共分布。在假手术对照组心肌中 ,αB 晶状体蛋白有一定量的组成型表达 ,并均匀分布于胞浆之中。经热休克预处理、缺血预适应后缺血 15min再灌注 4h心肌中 ,αB 晶状体蛋白向肌丝移位 ,主要位于Z线两侧的明带 ,且与蛋白质聚集物共分布。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缺血—再灌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热休克蛋白时缺血心肌保护作用 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质聚集 αB-晶状体蛋白 免疫电镜
下载PDF
加味丹参饮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廖菁 黄政德 +2 位作者 葛金文 喻嵘 邓奕辉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加味丹参饮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加味丹参饮高、中、低剂量(8.24g/kg、4.12g/kg、2.06g/kg)对造模后大鼠心电图ST段心肌组织的损伤情况以及血... 目的研究加味丹参饮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加味丹参饮高、中、低剂量(8.24g/kg、4.12g/kg、2.06g/kg)对造模后大鼠心电图ST段心肌组织的损伤情况以及血清CK、AST、LDH水平、血浆中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与造模组比较加味丹参饮高剂量组Ⅱ导联心电图ST段升高幅度明显下降(P<0.05);各加味丹参饮组对AST、LDH、MDA升高和SOD活性下降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高剂量组对血清CK的升高、GSH-Px活性下降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光镜观察显示加味丹参饮可明显改善心肌结构的损伤。结论加味丹参饮可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程度,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这与其抗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丹参饮 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作用 抗过氧化 大鼠 丹参 檀香
下载PDF
运动预处理与心肌保护
15
作者 张杰 王芳 李宏宇 《湖北体育科技》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心肌缺血预处理是有效的保护心肌免于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措施。近年来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运动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通过综述阐明运动对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机制,以期推进运动预处理的研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损伤,并为在运动训... 心肌缺血预处理是有效的保护心肌免于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措施。近年来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运动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通过综述阐明运动对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机制,以期推进运动预处理的研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损伤,并为在运动训练中保护心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肌保护缺血性预处理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抗动物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力群 谢娟 张惠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保护内皮细胞的结构,分泌功能来维持冠状血管的紧张度,加速血流、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以此改善心肌血供的不足,心肌细胞的损伤及促进损伤细胞的恢复。方法1.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2....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保护内皮细胞的结构,分泌功能来维持冠状血管的紧张度,加速血流、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以此改善心肌血供的不足,心肌细胞的损伤及促进损伤细胞的恢复。方法1.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2.对大鼠血压的影响;3.抗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4.抗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5.对家兔和大鼠高粘滞血症的影响;6.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7.对豚鼠主动脉条收缩和家兔离体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麝香保心丸能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对部分大鼠有短暂降压作用;对大鼠心肌缺血有一定拮抗及抑制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能明显降低大鼠血粘度和显著增加离体兔心的冠脉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改善动物心肌营养,对抗心肌缺血及纠正心动过速型心律失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保护心肌缺血 抗心律失常作用 机理探讨
下载PDF
槭酮对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和血栓形成的研究
17
作者 马晶 杨庆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516-517,共2页
目的观察槭酮(槭叶草总黄酮)对垂体后叶素引起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的影响以及观察槭酮对血小板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灌胃给药法.结果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具有一定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S-T段变化的作用,槭酮大剂量组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 目的观察槭酮(槭叶草总黄酮)对垂体后叶素引起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的影响以及观察槭酮对血小板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灌胃给药法.结果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具有一定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S-T段变化的作用,槭酮大剂量组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血栓作用.结论槭酮对大鼠缺血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并可对抗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具有一定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槭酮 灌胃给药 保护心肌缺血 血小板血栓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秀华 苏静怡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87,共5页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缺血心肌保护 细胞保护机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心肌梗死大鼠糖代谢基因Akt和Glut4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妍 周旭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64-267,共4页
目的观察糖代谢基因Akt、Glut4在心肌梗死大鼠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厄贝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雄性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备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AMI组(n=6),假手术组(n=6),厄贝沙坦治疗组(n=6)和假手术治疗组(n=6),8周... 目的观察糖代谢基因Akt、Glut4在心肌梗死大鼠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厄贝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雄性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备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AMI组(n=6),假手术组(n=6),厄贝沙坦治疗组(n=6)和假手术治疗组(n=6),8周后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结果AMI组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Glut4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均增加(分别为155.9±9.4 vs 100.0±10.9,142.1±11.8 vs 100.0±12.1,P<0.05),磷酸化Akt也增高(185.8±11.9 vs 100.0±10.2,P<0.05),而经厄贝沙坦治疗后Glut4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降低(分别为155.9±9.4 vs 113.1±8.4,142.1±11.8 vs 112.1±16.9,P<0.05),磷酸化Akt表达也降低(185.8±11.9 vs 135.5±19.6,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影响糖代谢基因Akt、Glut4的表达,厄贝沙坦可能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起到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代谢 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 心肌缺血保护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IMA、GPBB、CTNI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豆利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14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IMA、GPBB、CTNI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溶栓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IMA、GPBB、CTNI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溶栓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滴;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缺血性修饰白蛋白、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肌钙蛋白I进行各时点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ACB值开始升高,在溶栓后达峰值,而后呈上升趋势,溶栓后12h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AC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BB于溶栓后出现,4h达峰值,其后呈下降趋势;cTnI于溶栓后2h出现,其后呈上升趋势。治疗组于溶栓后及溶栓后2h、4h、6h、12h,GPBB、cTnI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CB、GPBB、cTnI浓度除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溶栓后不同时点、组间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缺血早期心肌保护 缺血性修饰白蛋白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